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但爸爸的严厉体罚、妈妈的思想教育,却无一不让孩子的头脑中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穿裙子的小姑娘将来必然会变成妖精或者坏女人。
欢欢的父母当时可能太着急了,没有好好分析,谁说爱打扮就一定会变坏?谁说爱美就不能成才?父母们也许不会想到,这一次错误的审美教育,很可能就此阻断了孩子的美好未来。
所以,当你的女孩表现出强烈的爱美倾向时,父母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只有父母更理解女孩、尊重女孩,用爱来包容她,才能让她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乐观向上的阳光女孩。
审美品位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一个女孩的气质。
说服、教育、引导女孩的正确方法很多,当她出现不正确的审美视线时,不妨试着转移一下她的审美视线,或者跟她一起动手,让她体验到“创造美丽”的乐趣。
慧慧的家里并不富裕,但她的妈妈就很智慧。
有一次,妈妈带慧慧出去玩,慧慧看到一些邻居家的小朋友的衣服很艳丽,还有的戴着项链、手镯,涂着指甲油,不免流露出几分羡慕。回到家,她还在跟妈妈说:“妈妈,玲玲涂的红指甲真好看”
妈妈意识到慧慧开始爱美了。但如果只简单地告诉她涂红指甲是不美的、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她觉得那样对孩子不公平,而且强制的态度也会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于是,妈妈花10元钱买了一些各式各样的布头,挑出大块儿的裁成了小孩衣服,然后用剩下的布精心剪出各种各样富有儿童情趣的款式和图案,缝在衣服上。慧慧穿上这些衣服,平添了几分聪颖和活泼。小朋友们羡慕极了,很多邻居也都借她的衣服做样子。
后来,妈妈再问慧慧:“你还要园园的花边儿上衣和项链吗?”她赶忙说:“不要不要,像个小大人,不好看!”
女孩年龄还小,产生一些不正确的审美观是很正常的。对此,父母千万不要粗暴干涉和严厉制止。而应运用一些方法和技巧,适当转移孩子不正确的审美视线。就像慧慧的妈妈一样,当女儿穿上了人人都羡慕、夸奖的漂亮衣服时,她自然会认为自己才是最美的,不需要再效仿她人。
女孩长大后要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她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不随波逐流。这关键还要看父母对她的审美观教育。一对合格的父母懂得对女儿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培养,让女儿变得自信,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能力。一个相信自己,审美能力强的女孩必定会美丽一生。
审美品位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一个女孩的气质。
4.调动女孩的艺术细胞
艺术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培养女孩艺术细胞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开发她的创造潜能。女孩懂得欣赏艺术,不仅可以给她的生活增添情趣,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她拥有一种让人无法言说的优雅气质和修养。
美国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没有任何艺术的生活,就如同荒野一样。我认为,为了使孩子的一生幸福,生活丰富多彩,父母有义务让他们具有文学和艺术的修养。”
当今社会,面对竞争的日益加剧,很多父母都意识到了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多方面复合型人才的紧迫感。尤其是对女孩,父母们更是不掉以轻心,纷纷抓紧时间把刚刚懂事的女儿送到各种才艺学校,学习舞蹈、钢琴、绘画、书法等。这种积极培养女孩的心情是值得肯定和理解的。但也要注意因材施教,以女孩的兴趣为前提,不能强迫女孩,也不能要求女孩成为全才,那样既不现实,也不利于女孩的成长。
调动女孩的艺术细胞,没必要非到专业的才艺班去学习。父母是女儿最好的老师,家是培养女孩最好的场所,启迪和培养她对艺术的兴趣可以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
邻居家有个女儿叫婷婷,今年5岁了,一家人对她都特别疼爱,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但是,对她的教育却值得商榷。
婷婷曾经是一个活泼、开朗、兴趣广泛的女孩。她的父母给她在舞蹈、绘画、书法、钢琴、健美操几个班都报了名。从此,婷婷每天都忙于“上班”,疲于练习,比大人还忙。每周都要有三四天被奶奶提前从幼儿园接走去上“班”。周末就更忙了,下了这个班,赶紧去上那个班。这样,婷婷不仅不能正常参加幼儿园的日常活动,而且性格也变得非常浮躁,做什么事都安不下心来,学什么都不能专心。其他小朋友都高高兴兴地玩耍,她却常常显得很疲惫,注意力不能集中。平时跟小朋友们的交往也渐渐少了,不像以前那么活泼开朗了。一段时间下来,她在许多方面都明显不如同班的其他小朋友。
我想,这样的结果与婷婷父母预期的效果应该是背道而驰的吧。我的另一个邻居则跟婷婷的父母不一样。
每天回到家都会听到悠扬的乐曲从另一边邻居家传出。据说,他家女儿小颖一开始并没有显出特别的艺术天赋,但是小颖的父母很喜欢艺术,经常听音乐或自己演奏乐器,家里音乐声不断。小颖还不到1周岁的时候,她的爸爸就常常托着她的小手按着音乐的节拍晃动,并常常用笔画一些小动物,或用纸片做一些小玩具给她玩。
时间久了,小颖慢慢长大,她的音乐才能也开始显露出来了。她的乐感很强,后来便练习拉小提琴,并如痴如醉地阅读音乐方面的书籍,她能不假思索地讲出一个个音乐家的事迹。她不仅能唱,更会欣赏,常常生动形象地讲述乐曲的内涵……小颖不但喜欢音乐,对人也总是很有礼貌,而且很活泼,思维也灵活,喜欢跟人交往。
可见,对女孩进行艺术教育不一定要上专门的“艺术班”,也无需按父母的意愿过早地对她进行定向培养。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不如把对她的艺术教育渗透在儿时的生活之中。
因材施教,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要调动女孩的艺术细胞,激发她对艺术的兴趣,关键是要培养她对艺术的表现能力。
家庭是儿童生活和受教育的重要场所。美的生活环境,家长对美的浓厚情趣都可以使女孩直接受到熏陶和感染。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A·哈里斯等人曾指出:童年时期记录在大脑中的“父母意识”,即由父母或相当于父母的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验”,将永久不衰地记录在每个人的“人格”磁带上,它在人生的过程中会自动播放。这种播放具有贯穿人生始终的强大影响。如果父母喜欢书法,理解书法并善于用书法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家长的喜爱自然会感染到自己的孩子。
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家长要善于发现并有意识地培养她的兴趣倾向。当发现她喜欢画画时,可以有意识地多带她观察感兴趣的事物,带她多看别人的画,家长自己最好能通过画画把事物表现出来,让她明白,可以用笔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画下来。然后,再为孩子准备纸、笔,有意识地带她画,教她用笔画出自己的感受和看到的事物。
孩子的兴趣往往是不稳定的,对此,家长不要性急,要循循善诱,尽量鼓励和支持女儿开展她自己喜爱的活动,不要强迫她去参加那些她并不感兴趣的活动;要善于引导孩子进行有意识的练习,满足她正当的活动愿望,从而使她的兴趣倾向得以发展、巩固。
如果发现女孩确实在某方面有特别突出的表现,而且又到了合适的年龄,可以把她送到培训班去学习。同时,应注意培养她的意志力,以免半途而废。
家长对女孩艺术细胞的培养不可急于求成,孩子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需要逐步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
一个具有艺术细胞的女孩是灵动的,是聪颖的,是气质非凡。女孩的艺术细胞需要从小就培养,音乐中优美动听的旋律,会拨动幼儿心灵中的琴弦,使她产生丰富的美感体验;舞蹈能够塑造女孩优美的形体、灵活与柔韧的肢体、较强的审美能力;绘画可以培养女孩的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耐力……
5.不要让女孩爱上虚荣
如果社会上充斥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风气,势必会对人们的精神追求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一旦女孩被虚荣缠上,跟同伴比吃穿、比消费、比排场,不仅没有了尊贵,她的未来也将令人担忧。
虚荣心是一种虚幻的、不切实际的东西,有虚荣心的孩子总想凌驾于他人之上,并有可能在虚荣心的驱使下逐渐迷失自己,而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女孩在未成年阶段,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和区分能力,再加上爱美的天性,很容易被一些不好的信息和环境影响,形成虚荣心理。爱慕虚荣的女孩往往喜欢跟人攀比,好大喜功,一有点荣誉就飘飘然,忘乎所以;而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不能正确对待。虚荣心往往还会导致女孩产生其他心理问题,如嫉妒、自卑、敏感,这些都会阻碍女孩的发展。
这正如一则寓言所说的:一只骡子吃饱了,一时没有事做,便快乐得发狂似的蹦跳嬉耍起来,并且自言自语说:“我的父亲一定是一只雄壮的骏马,而我在速度和精神上一定和它一样。”第二天,它被迫走了一段长路,觉得很疲倦,它垂头丧气地说道:“我的父亲毕竟是一只驴子呀。”
得意的时候就撒欢儿,失意的时候就垂头丧气。这不正是爱慕虚荣的写照吗?
具有虚荣心的女孩,往往会用扭曲的方式表现自尊心和荣誉感,追求表面上的好看和形式上的光彩,觉得面子高于一切,不顾条件和现实去追求虚假的声誉。
11岁的丽丽刚上五年级,她的家庭并不富裕,然而她的生日可是排场不小。
那天,同班十几个要好的朋友提着生日蛋糕和礼物到了丽丽家里。她父母看到这样的情景很吃惊,说什么也不肯收:“你们还小,又不挣钱,大家开心地在一起玩就可以了,不用买这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