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明明白白降血脂
48508300000013

第13章 高血脂运动疗法——劳其形者长寿(2)

(四)太极拳

太极拳起源于我国,是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一种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独特的养生保健方法。特点是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强度容易掌握,有利于全身各部位肌肉的活动;具有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调整气血运行等作用,适合于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

练习太极拳的要领是:动作柔和,呼吸自然;体态舒松,动作协调,形意相合,劲力内蓄。

(五)五禽戏

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据说是由东汉医学家华佗根据导引、吐纳、熊经、鸟伸之术,精心研究五禽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模仿五禽的形态、神态和动作而创立的。华佗曾对弟子说:“我有一术,名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五禽之戏,怡以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五禽戏在很多古书中都有记载,形成各种流派,繁简不一,难易不等,高血脂患者可根据年龄、身体素质加以选择,常练五禽之戏,可活动腰肢关节、壮腰健肾、疏肝健脾、补益心肺、调养精神,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练习五禽戏的要领:全身放松,呼吸调匀,专注意守,动作自然。

(六)八段锦

八段锦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保健操,由八节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故名八段锦。八段锦术式简单,运动量适中,不受场地环境的限制,随时都可以操练,特别适合于患慢性病或体质虚弱的老年人。经常练八段锦,除了可强筋骨、利关节、通血脉、调脏腑,还可以消除中枢神经系统疲劳、改善血液循环、维持和促进消化功能、调脂降压,适合于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颈椎病等。

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体势有坐势和站势两种。坐势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穿内衣锻炼。站势运动量大,适于各种年龄、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锻炼。其动作套路虽然各有千秋,但基本要领不外乎姿势正确、心情平静、身体放松,形神合一、刚柔相济、平衡舒畅等。

八段锦动作要领:呼吸均匀——腹式呼吸;意守丹田——精神放松,注意力集中于脐部;刚柔相济——全身放松,用力轻缓,不用蛮力或僵力。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瑜伽采用的一种呼吸方法,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是一种健康的呼吸方法。它是以膈肌升降的力量来吸气和吐气,也就是用丹田进行呼吸。

这种方法对心脏等其他脏器也有很好的连锁反应,可以增强肺部功能,增加氧气交换,能够调节自主神经,缓解压力,降低血压,可以调动膈肌、胸部、肩部以及喉头的运动,从而调节体内气息流动,增强免疫活力。腹式呼吸还可以促进胃肠运动,消除轻度便秘,消除小腹多余脂肪,使腹部更加平坦。

练习时,应先将呼吸调节到正常的呼吸状态,背部挺直,肩部放松。待呼吸平稳、顺畅时,将意识集中到丹田,即脐下3寸的位置。然后由鼻子缓缓吸气,腹部慢慢膨胀,使气息充盈腹腔。吸满气后,腹部慢慢收缩,由口慢慢呼气,细细长长均匀呼出,感觉小腹紧贴于后腰背,将气体完全呼出、呼尽。

在腹式呼吸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保持胸部不动。

(2)吸满气,不要憋气,随之将气体顺畅呼出。

(3)全身放松,尤其是肩关节。

(4)小腹向外推时,不要膨隆太大,不要刻意让小腹突出,而是用气息向外推送。

(七)游泳

体力较好,原来会游泳,能长期坚持,病情稳定者可以从事游泳锻炼。游泳是一项全身性健身运动。水的温度刺激、压力和人在水中的活动可以使全身功能得到加强,特别是能增加心肺功能和血管舒缩功能,对高脂血症患者极为有益。

参加游泳锻炼应选择较好的游泳场所,具备安全和医疗救护保障条件。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引起肌肉痉挛和诱发心绞痛发作。运动量不宜太大,速度为每分钟30m,游500~600m,15~20分钟即可。

(八)高尔夫球

高尔夫球场地都有新鲜的空气,广阔的绿地,明媚的阳光,在健身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技巧性、趣味性,从而愉悦身心。但应注意:①选择合适的天气,应考虑温度、风力、阳光等因素,不要勉强。②寒冷或暑热天气、雨天、强风天气都应停止。③选择平坦的球场,运动的目的是锻炼身体,而不是争胜负,不必在乎成绩,或与人争球技。④击球入洞时要小心不要屏气,因为此时容易紧张而下意识地停止呼吸,造成缺氧。

(九)骑自行车

在我国很多家庭都有自行车,很多人都会骑,但由于上下班时交通拥挤,精神容易紧张,因此最好在运动场或人流稀少的街道上进行骑车锻炼。锻炼开始前应将车座高度和车把弯度调节好,骑车过程中身体保持前倾,避免用力握把。使用功能自行车可在室内进行运动,优点是负荷量容易掌握,运动量容易计算。

(十)体操

做体操进行康复也是简便易行的方法。可选择广播体操,如第三套广播体操或其他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冠心病医疗体操。

(十一)爬楼梯

爬楼梯能够降脂减肥,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压,提高下肢关节的运动能力,防止骨质疏松和脱钙。研究证实,爬楼梯时热量消耗比散步多3倍,比打乒乓球多1.3倍,沿着6层楼梯来回爬上2~3次,相当于平地跑800~1500米的运动量。

锻炼时应该以慢速为宜,运动量中等强度,不感到劳累和吃力。每爬上一层楼梯,应当在转角处休息片刻。每次锻炼10~15分钟,每日1~2次。

随时随地的运动

(1)对自驾车、打车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的人来说,可以早点下车,再步行到单位。如果早晨时间紧张,也可以下班时先步行一段再乘车,或者先乘车,早点下车,步行回家。

(2)爬几层楼梯再坐电梯。

(3)开始工作前先做一做简易的体操,哪怕只是伸伸胳膊、踢踢腿、扭扭腰、摇摇头、耸耸肩。

(4)边看电视边伸展身体,做些小动作,看多少电视,就燃烧多少小时的脂肪。

五、相关措施

(一)物质准备

着装以轻便舒适为原则,宽松式或谨慎式衣物都要有利于肢体的伸展和关节的活动,质地应是吸汗、透气的纯棉织物,气温低时应注意保暖,戴手套和帽子。鞋子要选择轻便、合脚的软底鞋,既富有弹性、又不易打滑。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还需要留心一下鞋底有没有小砂子,防止磨破了脚,使伤口逐渐地发展成溃疡、坏疽。

如何选择鞋子

(1)鞋的长度:比脚的实际长度长约2cm,因为人每走一步,脚都会向前移动0.6cm。只有这样足趾才有足够的空间。

(2)鞋的宽度:要合适,站立时足趾间不会相互挤压。

(3)鞋的形状:与脚形吻合,即前面比较宽松,后跟处稍窄的低跟鞋。

(4)鞋的材料:最好是真皮,轻柔透气,脚可以轻易弯曲,汗液蒸发较快。

(5)老年人:宜穿松软带有后跟的鞋,鞋后跟高度以高出鞋底前掌2cm 左右为宜。如果穿没有鞋跟的平底鞋,则脚着地的瞬间全身体重过多地作用在后脚跟上,走路多了,上传的冲力可能导致足踝、膝部、髋关节和腰等处的疼痛不适,以及头昏、头痛症状等。而且,由于穿平底鞋时足弓的缓冲力下降,容易在脚用力不当的瞬间造成骨折。此外,老年人的鞋底要稍大一些,必须有防滑纹,以免摔倒。

(6)中小学生:不宜长时间穿旅游运动鞋,因为这类鞋前翘设计的比较高,穿时容易造成脚掌下陷,脚掌是足的前支点,脚掌的疲劳必然会造成足部损伤。其次,旅游鞋的鞋底用料比较硬,也会使脚部疲劳,还有形成扁平足的可能。

(二)体力准备

锻炼前的热身活动十分重要,不可轻视。从静止状态到运动状态要有适应性的过渡阶段。要先活动一下肢体,如搓手、挥臂、踢腿、弯腰或者从步行到慢跑,使身体逐渐暖和起来,适应运动状态,避免发生意外损伤。天气寒冷时室内外的温差很大,要做一些按摩,如擦鼻、揉脸。运动结束时也不要忘记做一下整理活动,如跑步后慢走一段距离,逐渐静止;或运动后甩甩手、扭扭腰,放松一下身体。

(三)注意事项

1.运动之前半小时应该喝些水。这是因为运动时身体的水分会丢失很多,血容量不足,血液黏度就会增高,微循环淤滞,这样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运动后不宜立即大量喝水,这一方面是因为运动时胃肠血液减少,对水的吸收差;另一方面是因为运动本就失水,一次大量饮水会使血液中无机盐含量降低,导致水盐平衡失调,容易发生肌肉痉挛。所以运动后饮水应少量多次。

3.运动后不宜马上沐浴、吹风扇或空调。运动时皮肤毛细血管张开,如果运动已结束马上吹凉风,就会带走身体很多热量,使皮肤温度迅速降低,同时神经系统的反射引起上呼吸道的血管收缩,局部抗病力下降。运动后立即沐浴由于体表温度和水温相差悬殊,则容易使小腿抽筋,所以应擦干汗液,皮肤温度降低后再沐浴。

4.循序渐进:从小运动量开始,遵循缓慢柔和的原则,逐步增加运动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5.避免恶劣天气:如酷热、大风、严寒天气。

判断运动量是否适宜的指标

(1)运动量适宜:运动后有微汗,精神愉快,饮食、睡眠良好。稍有疲乏感,或肌肉酸痛,但休息一夜即可消失,次日体力充沛,仍有运动欲望。

(2)运动量过大:运动中或运动后出大汗,甚至头晕眼花、胸闷、气短、非常疲乏,脉搏在运动后5分钟仍不能恢复。

(3)运动量不足:运动后身体无发热感,无汗,脉搏无变化或在2分钟内即恢复。

(四)不宜运动的几种情况

1.合并有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栓性静脉炎、新近有栓塞性病变;伴有其他急性疾病、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瘤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冠状动脉旁路术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病情不稳定者。

2.血压不稳定,显著低血压或显著高血压,严重高血压患者伴有头晕、目眩者。

3.合并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稳定,或有严重并发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