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治疗原则
预防并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供给充足营养,改善营养状况;避免机械性及化学性刺激,使肠道得到适当休息,有利于病情早日恢复。
(一)急性腹泻饮食治疗原则
1.禁食 急性水泻期需暂时禁食,使肠完全休息。必要时由静脉输液,以防丢失水分过多而脱水。
2.清淡流质饮食 不需禁食者,发病初宜给清淡流质,如蛋白水、果汁、米汤、薄面汤等,以咸为主。早期禁牛奶、蔗糖等易产气的流质。有些患者对牛奶不适应,服牛奶后常加重腹泻,应避免食用。
3.低脂流质饮食 排便次数减少,症状缓解后改为低脂流质,或低脂少渣、细软易消化的半流质,如大米粥、藕粉、烂面条、面片等。
4.低脂少渣半流质饮食 腹泻基本停止后,可供给低脂少渣半流质或软饭,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如面条、粥、馒头、烂米饭、瘦肉泥等。仍应适当限制含食物纤维多的蔬菜、水果等,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食。
5.补充维生素 注意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补充,如适当供给鲜橘汁、果汁、番茄汁、菜汤等。
6.限制刺激性食物 禁酒;忌肥肉、坚硬及含食物纤维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点心及冷饮等。
(二)慢性腹泻饮食治疗原则
1.低脂少渣 每日饮食含脂肪40G左右,过多不易消化并加重胃肠负担,刺激胃肠蠕动加重腹泻。故植物油也应限制,并注意烹调方法,以蒸、煮、汆、烩、烧等为主,禁用油煎炸、爆炒、滑熘等。可用食物有瘦肉、鸡、虾、鱼、豆制品等;注意少渣,食物纤维多的食物能刺激肠蠕动,使腹泻加重。当腹泻次数多时最好暂时不吃或尽量少吃蔬菜和水果,可给予鲜果汁、番茄汁以补充维生素;少渣饮食可减少肠蠕动,减轻腹泻,故宜进食细挂面、粥、烂饭等。
2.高蛋白高能量 慢性腹泻病程长,常反复发作,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并造成体内储存的能量消耗。为改善营养状况,应给予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并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增加过快,营养素不能完全吸收,反而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可供给蛋白质100G/D左右,能量10.46~12.55Mj(2500~3000KCal)。
3.禁忌食物 如粗粮、生冷瓜果、凉拌菜等,含食物纤维多的韭菜、芹菜、榨菜等;坚硬不易消化的肉类如火腿、香肠、腌肉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烈酒、芥末、辣椒粉及肥肉、油酥点等高脂肪食物。
二、食谱举例
(一)栗子山楂冰糖饮
【组成】栗子100G,山楂10G,冰糖适量。
【制法】将栗子用刀切开一个口,放入温水中浸泡,剥去外壳及种皮,洗净,切成小块。山楂洗净后,放入栗子,加水适量,煎煮至栗子肉将熟时放入冰糖,再煮至冰糖溶化即可。取汁代茶饮。
(二)山药栗子香菇汤
【组成】山药、栗子肉、水发香菇各50G,精盐、味精、香油各适量。
【制法】将栗子肉切成小块。将栗子肉、山药及泡开的香菇同煮成汤,加入精盐、味精和香油调味,即可食用。随量食用,宜常食。
(三)莲子益胃汤
【组成】莲子100G,红糖适量。
【制法】莲子洗净,放入炖杯中,把炖杯置于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45mIn,加入红糖即成。食莲子,莲子汤代茶饮用。
(四)莲子山药赤小豆汤
【组成】莲子20G,山药、赤小豆各30G,红糖10G。
【制法】把枸杞子洗净;赤小豆洗净,去杂质;山药用清水润透,切3Cm长见方的薄片;大米淘洗干净。把莲子、赤小豆、山药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把锅置于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50mIn,加红糖调味即成。每日1次,当早餐或晚餐食用。
(五)莲子大枣荷包蛋
【组成】莲子50G,大枣10枚,鸡蛋2个,红糖适量。
【制法】将莲子、大枣分别洗净,同放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炖1H,再将鸡蛋打入,煮成荷包蛋,最后放红糖化匀即可。温热吃蛋喝汤,空腹顿服。
(六)高粱米山药粥
【组成】高粱米100G,新鲜山药250G。
【制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高粱米洗净,与山药块一同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至米烂可食。
(七)山药赤小豆粥
【组成】山药30G,赤小豆30G,大米100G,白糖10G。
【制法】赤小豆洗净去杂质;山药用清水润透,切3Cm见方的薄片;大米淘洗干净。把赤小豆、大米、山药、白糖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把锅置于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50mIn即成。
三、中医辨证施治
(一)急性腹泻
肝郁脾虚
【辨证要点】因情志失调,肝郁气滞,横逆侮脾,脾失健运,故腹痛阵作、肠鸣、便下清稀,泻后痛减,诸症多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诱发,伴胸胁胀闷,脘痞纳呆,舌淡红苔白,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理气止泻。
【方药举例】痛泻要方:重用白芍,加乌药、茯苓、苍术。痛甚者加用延胡索、香附、广木香。
寒湿留滞
【辨证要点】脾气不足,湿邪内生,又因肝郁气滞,致寒湿留滞,下注大肠,故反复发作性黏液性腹泻,黏滞不畅,可伴腹部隐痛,进食生冷或遇寒后加重,病程较长,舌淡苔白滑,脉濡。
【治法】健脾化湿,行气散寒。
【方药举例】胃风散加吴茱萸、高良姜、肉豆蔻加强温中散寒行气之力。若大便为泡沫黏液质,无里急后重者,加防风、升麻、草蔻。湿郁化热者加秦皮、黄柏、黄连。
气血失和
【辨证要点】肝脾不调,气滞血瘀,致腹痛、腹胀日久不愈,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痛持续时间长,其痛如刺,进食后发生或加重,可伴胸闷心悸,手足多汗,或脘痞纳差,嗳气。舌质淡暗,苔白,脉细涩。
【治法】抑肝扶脾,调和气血。
【方药举例】方用大温中饮(熟地黄、白术、当归、人参、甘草、柴胡、麻黄、肉桂、干姜)“补行结合”、“阴阳调和”。
湿热蕴结
【辨证要点】外邪疫毒湿热、饮食不洁致湿热疫毒或寒湿蕴结于肠,胃肠血络受伤,故腹痛腹泻,泻急迫,或里急后重,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或果酱样大便,或赤白脓血黏冻,口干,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燥湿,调气行血。
【方药举例】方用芍药汤加白头翁、苦参。热毒伤络加半枝莲、赤芍、生地黄。
湿邪偏盛加苍术、茵陈、生薏苡仁。
(二)慢性腹泻
肝脾不和
【辨证要点】腹痛则泻,泻后痛减,泻下物为少量黏冻或稀便,肠鸣,矢气多,胸满痞闷,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纳差,病情常随情志变化而变化,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疏肝健脾。
【方药举例】方用逍遥散加乌药、香附。发作期时以黏液便为主,加少量苍术、草蔻。发作期时便秘为主,加莱菔子、肉苁蓉、槟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