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临床基本素质及执业能力训练
48503900000012

第12章 医疗职业的心理素质(3)

(一)遗传素质:个人成长的生物学基础

遗传因素即素质,是婴儿初生时所具有的解剖的和生理的特性,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类型、内分泌腺以及身体外表的特征等。遗传素质是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基础。比如一出生就听力缺失的人很难成为音乐家,先天双目失明的人很难成为画家。遗传素质相对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发展速度,个体的身心发展特征随着一定年龄阶段的变化而成长变化,每一个阶段都有着其独特的身心特点。遗传素质具有个体差异性,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在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方面的特点不同,于是就形成了个体间的不同气质类型和性格。

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基础,但必须在一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实现全面的发展。人们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以及兴趣爱好等都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的。遗传素质本身也可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发生各种变异。

(二)环境因素:个体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存在至今,已借助语言文字的方式,以科学技术、哲学、道德、艺术、宗教、风俗等形式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社会文化和社会意识,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着个体意识,成为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源泉,并以集体潜意识的形式成为影响一代代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社会文化是经由上一代向下一代传递的过程,它以文化与社会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社会与文化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学习和生活的目标与内容。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经由社会环境和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而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具有社会功能的人。比如狼孩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还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例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这里的勤劳勇敢的品质便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的人格特征。

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个体出生后,其人格发展与社会技能的掌握首先是在家庭中开始,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即使在同样的家庭中,个体也面临着父母不同的对待方式。阿德勒在分析出生顺序的时候认为,父母对待不同出生顺序的孩子的方式是有差别的,从而造成了同一个家庭中的孩子在个性、依赖感和成就行为等许多方面的差异。

(三)人的主观能动性:个体自我成长的内心力量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个体能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兴趣和需要对客观环境作出反应。个人对自身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感受和主动反应能力不一样,其发展的速度和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譬如,同样是面临挫折和困境,有的人主动积极应对、奋发向上,使困境成为个人成长的动力,更有可能获得成功;而有的人则消极回避、委靡不振,个人发展陷入停滞状态甚至退行。

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对周围的事物所采取的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是积极行动还是回避;表现在能自觉主动地、有选择地做出抉择,控制自己的行为;还表现在能为自身发展预定目标,并自觉地为实现目标而奋斗。许多研究表明,一些遗传素质相似、所处的环境、教育条件等基本相同的学生,在个体发展上却有很大差异,其重要原因在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不同,这反映了主观能动性作为内在动力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观能动性是可以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来获得的。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素。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常具有指导定向作用,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教师的气氛中,学生常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教师的公正性对学生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教师的期望引起的效应称“皮格马利翁效应”。另外,学校是同龄群体聚集的场所,同伴群体常对人格的形成起到巨大的影响。所以,教育对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也随之逐渐增强,使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

二、个人成长的相关理论

(一)遗传—环境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由人的天性决定,强调心理发展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决定,人的发展是在内在的遗传因素基础上自我展开的过程,环境的作用只是引发、促进或延缓这种过程的实现,其代表人物为霍尔。霍尔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出生时的心灵像白板一样,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环境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源于经验。强调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无论什么背景的儿童,只要受到可控环境的影响,就能发展成所期望的人。心理学行为主义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华生这样描述:“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如果让我在可控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为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受基因控制的,他把这种通过基因来控制个体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个体身心的发展变化受机体内部的生物基因固有的程序所制约,外部的环境只为正常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成熟程序。格塞尔认为,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学习本身并不能促进发展,换句话说,个体某功能的生理结构未达到成熟之前进行学习训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格塞尔过分强调了生物因素的作用。

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是通过分析主体与外部刺激的相互作用过程,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生理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以及平衡化,其中第四个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生理成熟主要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皮亚杰认为,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借助成熟,个体可以获得发展的可能性,但要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必须通过机能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并且,儿童的年龄渐长,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将随之增加。自然经验主要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物理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包括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物理经验是个体有关外界环境本身的,如物体大小、轻重、软硬、颜色等;数理逻辑经验是主体对一系列动作之间关系协调的经验,是在反复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例如,儿童从玩耍鹅卵石的过程中发现,无论石子如何排列,其总数保持不变。这一经验并不是石子本身具有的物理特性,而是个体通过自己的计数动作与动作的协调而获得的。社会经验是指社会环境因素如语言、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是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能起到促进或延缓个体认识发展的作用。比如,皮亚杰认为教育作为社会经验的一个方面,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加速认知发展。但教育并不能使儿童逾越某一认知发展的阶段,不能改变发展的阶段顺序,因而教育对发展的影响也是有条件的。皮亚杰认为平衡调节是发展中的最主要因素。他指出平衡调节就是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协调其他因素,使之成为一个连续的、协调的整体,经过反复的动态调节过程,个体的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发展。

(二)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熟的驱动力。自我实现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和罗杰斯(C.Rogers)。

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上述需要可归为两类:前四个层次属于缺失需要,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后三个层次属于成长需要,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自我实现倾向是指个体具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表现为一个人力图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各种潜能的趋向。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发挥这种潜能,获得自我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2.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该理论的核心要点。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自我及其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对自我所有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罗杰斯强调自我概念及其与现实的协调,认为理想的自我概念是个体所希望的自我形象,个人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方面是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和谐,以及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和谐。

影响个体自我发展的主要机制有:条件性积极关注和无条件性积极关注。无条件性积极关注是一种没有价值条件的积极关注体验,即使自我行为不够理想时,仍受到父母或他人真正的尊重、理解和关怀。如果个体体验是无条件积极关注,就不会形成价值条件,自尊也将是无条件的,关注和自尊的需要就会满足,个体会不断得获得心理上的调节,这样个体在探索世界的成长过程中,就会充分感受自己的真实体验,逐步形成对自我的积极评价,成为一个机能完善者。

在儿童寻求积极的经验中,儿童有一种需要他人关怀尊重的需要。但是,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据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儿童关怀和尊重,换句话说,他人的关怀与尊重是有条件的。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儿童不断通过自己的行为体验到这些价值条件,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渐渐地儿童被迫放弃原来按自身体验的估价过程,变成用内化了的社会的价值规范去评价自己的经验,当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个体的成长就会出现阻碍。价值条件化是指个体为了满足得到他人积极评价的需要,将生活中重要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观念的一部分。

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用罗杰斯的话说“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以上理论各有侧重点,且日趋完善。应动态地、全面地、发展地看待个人成长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三、医生如何完成个人成长

(一)了解和认识自我

苏格拉底说:“未经考量的生活没有意义。”作为对人类的生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医生,要记得常问自己一些问题:我是谁?我对自己了解吗?我的性格如何?我了解自己的情绪吗?我有什么好的或不好的习惯?我解决问题的模式是怎样的?我怎么看待工作?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的价值观、生命观是什么?我喜欢现在的状态吗?我想改变自我吗?客观地评估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重新以审视的眼光考量一下对自我实现的期望值,以及目前对自己的满意度,从而适时地调整自我意识、自我行为,以更好地适应环境,达到实现自我的目的。矛盾论认为,个人的改变发生在人们认识到“我是谁”而不是“我不是谁”的时候。这是一种坦诚面对自己和他人,反思自我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