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一些“糊涂人”把乙肝的基因诊断认为乙肝基因疗法,多数医院单位开展HBV DNA定量检测,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了解病人血中HBV DNA有无或有多少,用来诊断乙肝和判断HBV的复制程度,二是评价抗病毒治疗的效果,用药前HBV DNA高,用药后明显下降,说明治疗用药有效。然而也有人在这里大做文章,说什么HBV DNA定量检测可以了解乙肝病人属于哪个类型,用哪一种药最有效,不该用哪一种药,又说依据HBV DNA定量来辨证施治,治一好一。故弄玄虚,愚弄广大肝病患者。
所以,从现在开始,希望大家再也不要相信“基因疗法治乙肝”
的宣传了,那肯定是假广告。
“大小三阳全转阴”,统统都是谎话
时下,关于治疗慢性乙肝的广告,可谓铺天盖地、多如牛毛,而且不断花样翻新,其中最具有诱惑力莫过于“让大小三阳全转阴”。
广告中言之凿凿,情亦深深,再加上什么“高精尖手段,美国引进技术”、“创新基因疗法”、“国内着名专家亲诊”等等包装,谁能不为之心动?全国3000万慢性乙肝病人和1.2亿无症状乙肝病毒感染者,可痊愈于顷刻之间,真是天大的好消息,你就掏钱吧!
然而,这些广告的炮制者连最起码的肝病常识都没有,我们不妨解析一下。先说说“大三阳”能否全转阴。所谓大三阳即HBSAG、HBEAG和抗-HBC三项阳性。HBSAG是乙肝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外壳,本身无任何传染性,乙肝疫苗就是由它制成的,人体注射后,可刺激机体免疫器官,产生保护性抗体——抗-HBS,从而获得对乙肝的免疫力。HBSAG很难转阴,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的医学家还没有谁敢说有使HBSAG转阴的药物。实际上也没有必要追求HBSAG转阴。相反,不用任何药物HBSAG可以自然转阴,只是转阴率很低,我国学者观察了2年多,HBSAG自然转阴率仅为2.1%。专家们的共识是,不要进行HBSAG转阴治疗,因为那是徒劳的。
“大三阳”中的第二项是HBEAG(E抗原)阳性,可以认为它是乙肝病毒的重要结构之一,阳性提示病毒比较活跃,正在复制,有较强的传染性。应该说,这才是转阴的真正对象。抗病毒治疗,促进其转阴,并最好发生“血清学转换”,即抗-HBE转阳。
“大三阳”中的第三项是抗-HBC(核心抗体)阳性,它本身不是乙肝病毒的结构,只是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后,在血液里出现的免疫反应物质,也是乙肝病毒曾经感染人体的血清标记物。事实上,没有必要让它转阴,也转不了阴,盲目让它转阴没有任何道理,因为即使乙肝病毒被清除了,它也不会消失。
再说说“小三阳”能否全部转阴。“小三阳”指HBSAG、抗-HBE和抗-HBC三项阳性。除了HBSAG外,抗-HBE和抗-HBC都不是病毒本身的组成部分,转阴没有任何意义。那些走入“转阴误区”的“小三阳”患者,肯定无功而返。而宣称“大、小三阳全部转阴不再是梦想”者,其实是在胡说八道。
说到这里已经很明确,“大、小三阳”不可能全部转阴,真正要转阴的只有一个:HBEAG。
但是,只知道这些还远远不够,专家们指出,不管“大三阳”、“小三阳”,都应进一步检查一下乙肝病毒核酸(HBV DNA),凡是HBV DNA阳性者(包括“一阳”、“二阳”、“三阳”,甚至“无阳”
者),就要考虑转阴治疗。HBV DNA是真正的乙肝病毒核心,它提示阳性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传染性,也有引起肝脏免疫损伤的可能。
归根结底一句话,乙肝转阴治疗是针对着HBEAG和HBVDNA的,不要求、不追求其他什么转阴。“全部转阴”是欺人之说。
实话实说,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乙肝病毒是不能彻底地从人体内清除掉的,HBEAG和HBV DNA转阴,只是乙肝病毒受到了强大的抑制,相对“老实”了,这对人体十分有利,或许以后依靠人体免疫力会将病毒除去。之所以说目前乙肝病毒不能被彻底清除,是由于该病毒特殊的复制方式决定的。乙肝病毒在人体肝细胞内复制,能稳定地贮藏在肝细胞核内,而目前所有抗乙肝病毒药物,对肝细胞核内的病毒均无作用,它躲在细胞核中“韬晦”,一旦体内没有了抗病毒药物的作用,乙肝病毒便会“抬头”,开始复制,很快HBV DNA又转为阳性。
这样看来,乙肝的治疗是不是就非常悲观了呢?当然不是。
乙肝治疗的目的不是将相应指标“全部、彻底”转阴,而是最大限度地抑制乙肝病毒,使HBEAG和HBV DNA转阴,并最好使抗-HBE转阳,使病人症状得到改善,阻止肝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癌的发生,全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要达到这个目的,最好的办法是坚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正确、长期应用抗乙肝病毒药治疗,别无捷径。
乙肝治疗缘何失败
目前被国内外专家公认的疗效确切的抗乙肝病毒药只有α-干扰素和拉米夫定,国内近年又推出苦参素。其他几种抗乙肝病毒药如单磷酸阿糖腺苷、膦甲酸钠等。虽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但因不良反应多等原因,临床应用不多,有的在国外已被淘汰。
评价抗乙肝病毒药的标准首先是有效(抑制和杀灭乙肝病毒),其次是不良反应小,病人能长期应用。然而符合上述条件的药物还不多,所以,从医师到病人都要珍惜现有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慢性乙肝是个非常复杂的疾病,即使应用了抗乙肝病毒药,治疗也可能失败,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条。
适应证不妥 不管干扰素还是拉米夫定,都有严格的适应证,不是所有的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能应用。这两种药共同的适应证是慢性乙肝病人,转氨酶升高达正常值上限的2~10倍,肝脏炎症反应明显者。这时病人正处于“免疫清除期”,即体内的免疫功能启动,对乙肝病毒发起围剿和清除,此时应用抗病毒药助一臂之力,效果显着。在“免疫耐受期”,转氨酶正常或少许超过正常值,肝脏炎症轻或无,例如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免疫功能对乙肝病毒“熟视无睹”,这时应用任何抗病毒药也是枉然,对此,干扰素、拉米夫定的效果极为有限。
如果适应证选择准确,疗效会明显提高,选择不当,滥“干扰”、“滥抗毒”,不但不能收到满意疗效,还会挫伤病人的治疗信心,或对抗病毒治疗产生抵触情绪,并制造“抗病毒无效论”,影响乙肝病人正常用药。
抗乙肝病毒药物有局限性 慢性乙肝并非用上干扰素或拉米夫定就万事大吉了,更不是用药后一定会康复。其实,抗乙肝病毒药都具有其局限性,目前所有抗病毒药都对乙肝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CCCDNA)无效,一旦停药,乙肝病毒就很快以CCCDNA为模板继续复制,结果大量新生乙肝病毒又猖獗起来,造成肝病复发。
医学家们指出,如坚持长期用药,最大限度地压制体内病毒的复制,再加上自身的免疫功能参与,方可最终将病毒清除,患者才有可能康复。
慢性乙肝病人的用药,必须消除速战速决、一蹴而就的观念,要有长期用药的准备。“速效论”是假话,不能相信。
抗乙肝病毒药的另一个局限性为病人对其“应答率”不是100%(应答指病人用药后HBEAG转阴,抗-HBE转阳,HBV DNA转阴,转氨酶正常),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应答率”在40%左右,而远期应答率仅为30%左右。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时,用药1年,HBEAG转阴率不到20%,发生抗-HBE转阳者仅15%左右,尽管HBV DNA转阴率高达96%~100%,但HBEAG不转阴或抗-HBE不转阳,就易于复发。因此,我们既要看到抗病毒药的有效性,也要了解其局限性,正确认识这些药物,不能因其“局限性”而弃之不用,也不能因其“有效”而盲目乐观。
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三分毒”,抗乙肝病毒药也有毒性反应,这又往往因人而异。应用干扰素除可引起流感样症候群之外,还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也有脱发、抑郁等情况发生,有时因为毒性反应使治疗受挫。拉米夫定有时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乙肝病毒变异:慢性乙肝是个复杂多变的疾病,在抗病毒药物作用下和人体免疫压力下,病毒常常发生变异,这可导致治疗失败。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也经常波动,出现反复,这不一定归咎于抗病毒药用的应用。另外,慢性乙肝病人的免疫功能失调,在治疗中可发生“混合感染”,如乙肝+丙肝,乙肝+丁肝,乙肝+甲肝等,或乙肝合并脂肪肝,有时又因滥用药、饮酒等,使病情复杂,治疗更困难,这都不是抗病毒药的过错。分析和找到失败的原因再采取措施,仍然会取得疗效。
在应用抗乙肝病毒药过程中,要细致观察,多方分析,抗乙肝病毒药不是“万能药”,其他药物如抗肝纤维化、调节免疫功能方面的辅助用药也是非常必要的。治疗乙肝失败,不能否定抗病毒药物,大家也不可苛求抗病毒药。乙肝治疗学发展至今,最大的进步是确立了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战略,如果不去抗病毒,就要走回头路,千百万乙肝病人将无所适从。当然,对抗病毒药的不足,科学家早已察觉,现在正深入研究和开发更有效的抗病毒药,应当说前景是乐观的。
虚假广告背后的真实
近年来,有关治疗乙肝的广告满天飞,什么“祖传秘方”,什么“乙肝克星”、“国际大奖”等等,说得天花乱坠,神奇无比,使不少人心动,从而掏钱。但治疗结果却是一次次让人失望,大呼上当受骗。然而,有些乙肝病人及家属由于治病心切,面对新一轮花样翻新的广告,经不住诱惑,还想试试,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必然以蒙受巨大损失而告终。
那么,怎样才能识破治疗肝病假广告的真面目呢?在这里,我们教大家几个“窍门”:
凡是“使大小三阳全部转阴”的广告都是假的
目前肯定没有任何一种药能让大小三阳全部转阴,HBSAG、抗-HBC在大小三阳中都存在,但不能或很难转阴,其实也无需转阴,小三阳中的抗-HBE也无需转阴。必须知道,不存在“全部转阴”问题,转阴主要是指HBEAG和HBV DNA转阴,最好在HBEAG转阴后抗-HBE转阳。小三阳,如HBV DNA阴性,根本不用再追求“转阴”了。
凡是“祖传秘方治愈乙肝”的广告都是假的
乙肝病毒的发现是比较晚的,1965年美国学者布鲁姆贝格在澳大利亚土着人血清中发现了此种抗原,但当时并没有明确“澳抗”就是乙肝病毒的一部分,直到1971年国际肝炎会议才将“澳抗”改称“乙肝抗原”。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肝炎专家委员会进一步命名,将“乙肝抗原”称为“乙肝表面抗原”,即表抗(HBSAG),而HBEAG、抗-HBC等的命名还要晚。所以,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有“大三阳”、“小三阳”之说,“祖传”时代谈不上这一学说,也根本谈不上“祖传秘方”治疗大小三阳。这些人利用人们对祖传秘方的迷信,来骗病人的钱。
凡是“获得国际大奖”的乙肝广告都是假的
凡是“获得国际大奖”的乙肝广告都是假的,关于乙肝的治疗,尽管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发现了以核苷类似物为代表的强力抗乙肝病毒药,但总的来说还没有重大突破。前面提到,对乙肝病毒的CCCDNA仍无药可治,一旦停药,病毒便会以CCCDNA为模板再度复制。在治疗方面,国际上从未颁发过什么“大奖”、“金奖”,但有人真的把奖杯捧回来,并拍了照,还有证书,这多半是用钱买到的。
国外少数人为了迎合国内一些人的名利欲求,专门搞评奖勾当,只要你肯花大钱,什么奖都可得到,而且花得钱越多得奖越大。笔者有些文章和着作问世后,说要给我发大奖的信函接到不下百件,但“没钱不好使”。
凡是“药效神奇”、“快速转阴”的广告都是假的
凡是说“药效神奇”、“有重大突破”,并能“快速转阴”的广告都是假的。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绝大多数要经过慢性历程,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几十年,感染机制十分复杂。乙肝病毒在血液中有蛋白质外壳,目前所有药物很难直接对其产生作用。乙肝病毒在肝细胞核内复制(繁殖),药物必须是小分子才能进入肝细胞内。
这些病毒还在肝以外组织细胞内(如胆管上皮细胞、胰腺、淋巴组织等细胞)复制,在肝外组织中潜伏期为90~120天,因此用药没有足够的时间,不可能发挥作用。乙肝病毒还可能和肝细胞基因“整合”,一旦“整合”就更难转阴,更不用说“快速”了。
另外,化验有了一次转阴,不要急于报喜,还要复查,通过6个月至1年时间的定期复查,多次连续转阴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转阴。
乙肝病毒和一般病毒不一样,它能形成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CCCDNA,也称共价闭合环状脱氧核糖核酸),稳定地贮存在肝细胞核内,一般的抗病毒药对CCCDNA无效,因此不可能有“快速”、“彻底”转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