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结核病诊断与防治技术
48493600000020

第20章 牛结核病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一、牛结核病的临床症状

在有结核病根除计划的国家,牛结核病的临床症状很少遇到,因为皮内结核菌素试验能够提前作出诊断,并且在症状出现前已经淘汰感染动物。

这些症状随着体内结节分布而变化,除少数例外,病程较慢。在多数情况下,甚至在许多器官都被侵害的晚期阶段,仍无特征性症状。肺部受侵害,有可能出现咳嗽、体温变化或压迫气管而诱发咳嗽。

呼吸困难和其他症状的轻度肺炎,证明肺部受到感染。晚期淋巴结常常高度肿大,堵塞呼吸道、消化道或血管。还可见到头、颈部淋巴结感染。有时破裂和流水。有些病例,消化道感染可引起间隙性腹泻和便秘。到结核病末期就出现极度消瘦和急性呼吸苦感,母畜生殖器官也会受损伤,但公畜生殖器官很少受影响。

牛结核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6~45天,有的更长,通常为慢性。在感染初期几乎不表现特有的症状,一般情况下表现日渐消瘦,精神不振,频频咳嗽;毛粗无光,皮肤失去弹性,食欲不振,产奶量下降。由于牛感染结核病的经过缓慢,根据患病器官不同,临床症状各不一致。

1.肺结核

以长期顽固性干咳为特征,且以清晨最明显。食欲正常,容易疲劳,逐渐消瘦。病情严重者,可见呼吸困难。

(1)原发感染,肺泡中有大量巨噬细胞,少数活的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肺泡即被巨噬细胞吞噬。由于该菌有大量脂质,可抵抗溶菌酶而继续繁殖,使巨噬细胞遭受破坏,释放出的大量菌在肺泡内引起炎症,称为原发灶。初次感染的机体因缺乏特异性免疫,结核分枝杆菌常经淋巴管到达肺门淋巴结,引起肺门淋巴结肿大,称原发综合征。此时,可有少量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血液,向全身扩散,但不一定有明显症状(称隐性菌血症);与此同时灶内巨噬细胞将特异性抗原递呈给周围淋巴细胞。感染3~6周,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同时也出现超敏反应。病灶中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磷脂,一方面刺激巨噬细胞转化为上皮样细胞,后者相互融合或经核分裂形成多核巨细胞(即朗罕巨细胞);另一方面抑制蛋白酶对组织的溶解,使病灶组织溶解不完全,产生干酪样坏死,周围包着上皮样细胞,外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形成结核结节(即结核肉芽肿)是结核的典型病理特征。感染后约5%可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可经血和淋巴系统,播散至骨、关节、肾、脑膜及其他部位引起相应的结核病。90%以上的原发感染形成纤维化或钙化,不治而愈,但病灶内常仍有一定量的结核分枝杆菌长期潜伏,不但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也可成为日后内源性感染的渊源。

(2)原发后感染,病灶亦以肺部为多见。病菌可以是外来的(外源性感染)或原来潜伏在病灶内(内源性感染)的。由于机体已有特异性细胞免疫,因此原发后感染的特点是病灶多局限,一般不累及邻近的淋巴结,被纤维素包围的干酪样坏死灶可钙化而痊愈。若干酪样结节破溃,排入邻近支气管,则可形成空洞并释放大量结核分枝杆菌至组织中。

2.乳房结核

一般先是乳房上淋巴结肿大,继而后两乳区患病,以发生局部性或弥漫性硬结为特点,硬结无热无痛,表面高低不平。泌乳量降低,乳汁变稀,严重时乳腺萎缩,泌乳停止。

3.生殖结核

从阴道内排出白色或黄色混浊黏性、脓性液体,内含絮状物,公牛多在附睾,也有在睾丸、输精管中有炎症,造成死精;母牛多在子宫、卵巢、输卵管中摸到大小不等的硬结节,从而造成母牛屡配不孕。

4.肠结核

以消瘦和持续性下痢或便秘交替出现,粪便带血或带脓汁,味腥臭。

5.淋巴结核

不是一个独立病型,各种结核病的附近淋巴结都可能发生病变。淋巴结肿大,无热痛。常见于下颌、咽颈及腹股沟等淋巴结。

6.神经结核

中枢神经系统受侵害时,在脑和脑膜等可发生粟粒状或干酪样结核,常引起神经症状,如癫痫样发作,运动障碍等。

二、病理变化

尸体解剖中,牛结核结节在支气管、纵隔、咽后、肺门淋巴结最常见到,它们是仅有的病变组织。此外,肺、肝、脾以及体腔表面也常受影响。其他部位,也有可能感染。

剖检时,可见到具有浅微黄色的结核性肉芽肿,呈干酪样,石灰质化或者钙化,偶尔可见脓肿。有些非结核性肉芽肿的绿色光泽的脓肿灶变成结核样肉芽组织。干酪样物的中心通常干燥而坚硬,并覆有一层厚薄不同的纤维性包膜。与非结核性肉芽肿情况一样,结节组织不容易完整取下。损伤小的可能连肉眼也看不见,大的可能涉及大部分器官。

在肺脏及其他被侵害的组织器官形成白色的结核结节。呈粟粒大至豌豆大灰白色、半透明状,较坚硬,多为散在。在胸膜和腹膜的结节密集状似珍珠,俗称“珍珠病”。病期较久的,结节中心发生干酪样坏死或钙化,或形成脓腔和空洞。病理组织学检查,在结节病灶内见到大量的结核分枝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