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肩周炎简便自疗
48490400000002

第2章 患者须知(1)

何谓肩周炎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又名冻结肩、漏肩风、五十肩等。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肩关节周围炎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起病多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及关节僵直。疼痛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活动与休息时均可出现,严重者一触即痛,甚至半夜会痛醒。部分患者疼痛可向颈、耳、前臂或手放射,肩部可有压痛。由于肩部上下、左右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病情严重的患者,连刷牙、洗脸、梳头、脱衣等都有一定的困难。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的病变。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由于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年或老年女性,推测与老年性的退行性改变有关;此外,慢性外伤和肩部软组织退行性变也是引起肩关节周围炎的主要原因。中医学认为,漏肩风即露肩当“风”的意思,“风”是指一种病邪。“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有挟持寒、湿、热等其他病邪侵犯人体的特征;临床上以风寒之邪多见。逢年老体弱、正气不足者,风寒之邪易乘虚而入。寒邪侵入经络,则血脉凝滞,“不通则痛”,所以漏肩风以疼痛为主。寒邪侵入筋脉关节,则关节活动受限,屈伸不利。

西医对肩周炎的认识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67年即有外伤性肩峰下滑囊炎引起肩痛和运动障碍的报道。

1872年,根据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盂肱关节以外的组织的炎症这一特点而将本病命名为“肩关节周围炎”。

1907年,由于X线诊断技术的发展,发现了肩周钙盐沉积现象,因而有人提出肩周炎与钙化性滑囊炎有关。

1910年,有人发现肩锁关节病变对肩臂活动的影响,从而扩大了对肩周炎认识的视野。此后,有人观察发现肩周炎患者不仅存在肩周软组织粘连,还同时存在盂肱关节腔粘连和缩小的变化。1920年以后,有人发现肱二头肌长头腱及其腱鞘的损伤与肩周炎的发病有关。1933年,有人提出喙突炎也是肩周炎的一个类型。1934年,有人把非损伤性肩痛症伴肩关节功能障碍命名为“冻结肩”,并提出了肩周炎的分类法。1943年,有人经过手术探查认为肱二头肌长头腱粘连是肩周炎的病因,并称为粘连性腱鞘炎。

20世纪50年代,肩周炎的多病因学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认为肩周炎的发病与自身免疫、内分泌紊乱、精神心理因素、颈椎病等有密切关系。60年代初,肩关节造影方法应用于肩周炎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B超、CT和MRI等新技术也应用于肩周炎的诊断,为肩周炎的研究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新近的研究发现,肩关节周围炎并不是一种完全孤立的疾病,它可能是某些潜在疾病(如糖尿病、颈椎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癌等)的特殊表现,因此应引起警惕。据国外对2000例糖尿病患者研究证实,肩关节周围炎与糖尿病的确有着关联,糖尿病患者中不少患有肩关节周围炎。另外的研究也发现,在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中,有较高比例的糖尿病患者。肩关节周围炎与颈椎病的关系则更为密切。患颈椎病时,增生的骨质压迫颈神经前根中的交感纤维,这种慢性刺激会改变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血液供应,导致肩关节萎缩性改变。同时,颈神经根受压后的刺激也可以引起肩部牵涉痛,使其活动减少。在肺癌患者中,时有以肩痛为首发症状者,但这种肩痛自有其特点:尽管疼痛很剧烈,通常不伴有明显的上肢活动障碍;肩部找不到压痛点。

肩关节周围炎早期X线片无异常,病程长者可见局部骨质疏松。肩关节造影可见关节囊明显缩小,腋窝部的囊腔皱褶部消失。通过关节镜检查,可见关节滑膜与肱骨头之间有粘连。当怀疑其他疾病时,可根据需要做血糖、糖耐量试验、血脂等检查,并可摄颈椎和肺部X线片。

肩关节为何容易发生炎症

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容易发生无菌性炎症,其发生机制。目前尚无明确的结论。根据多数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观察认为肩关节炎症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肱骨头的面积大于关节盂的面积,仅靠肩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和肌腱等软组织维持其关节的稳定,克服上肢的重力,所以这些软组织容易发生疲劳损伤而形成炎症变化。

2.肩关节周围有众多的滑囊,如肩峰下滑囊、三角肌下滑囊、喙突下滑囊以及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在肱骨大、小结节间沟两侧的滑囊等。这些滑囊容易受到外力的挤压、碰撞以及自身肌腱的磨损,使其润滑机制受到影响,因此也会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

3.肩关节周围有较多且集中的肌应力点,形成帽袖状,如喙突为肱二头肌短头腱、喙肱肌、胸小肌的附着点,肋骨大结节为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的止点。

这些部位容易受超强度外力发生撕裂以及累积性疲劳损伤而变性,发生无菌性炎症。

4.结节间沟是三面骨性、一面韧带的骨-纤维管,肱二头肌长头腱在此管道中穿过。由于其运动频繁,易于摩擦损伤而变性,形成无菌性炎症。

5.肩关节活动范围大而频繁,除每日工作外,日常生活中也无时不在协调运动,例如刷牙、洗脸、梳头等。在手提重物和搬举重物时,肩部软组织也承受着主要重量。

在写字时,表面看肩臂不动,实际肩部的各肌群仍承担着伸屈不同的协调运动。此类无休止的频繁运动,使肩部软组织难免发生牵拉损伤和疲劳损伤,因而产生变性和退变,形成无菌性炎症。

此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肩臂受风、寒、湿侵袭的机会也最多。例如淋雨时,肩部先被淋透,夜晚睡觉时,肩部经常是裸露于被子外面而受到寒凉的刺激。风、寒、湿的刺激会使肩部软组织的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障碍,如此长期的累积性伤害,最终将导致无菌性炎症。

人类的生长、发育和衰老、死亡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在50岁左右,正是人类生命周期由壮年向老年退化的阶段。在此阶段,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性腺功能明显衰退,由此极易产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出现所谓的“更年期综合征”。一方面是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将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血管运动功能;另一方面,从生理学的角度看,此阶段人体的各个系统的组织细胞老化和退化,在运动系统则突出表现为骨质疏松、肌肉松弛无力。肩关节的周围血液循环并不丰富,此阶段由于年老体衰,体力活动减少,肩部运动量小;又由于受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的影响,使血液循环缓慢,大部分毛细血管网关闭,血液供应差,导致肩部软组织新陈代谢衰退。因此,较弱的刺激,也可能导致软组织的变性、炎症。由于局部新陈代谢衰退,其变性、炎症不易修复,久之累及局部多种组织,发生炎性渗出、纤维组织增生和组织间粘连,进一步继发失用性萎缩或疼痛性挛缩,出现临床所见的肌肉萎缩。

并不是所有50岁左右的人都发生肩周炎,只有具备一定条件后才会引起发病。这些条件可能包括既往有肩部的急性扭挫伤病史,或者有经常性疲劳产生的慢性损伤史,或者有肩臂部经常受风、寒、湿侵袭的病史等。此外,由于非体力劳动者的肩臂劳动和活动量小,肩臂的肌肉不发达,血液循环差。在此阶段,由于生理上和心理方面的因素,新陈代谢更差,骨质及肌肉、韧带的退行性改变就更为显著。所以,有以上情况的人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更容易发生肩周炎。

肩周炎包括哪些疾病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肩周炎的病因研究已取得了长足进步,过去模糊的肩周炎概念越来越清晰。目前认为,肩周炎至少包括以下几种病:①狭义肩周炎,即粘连性关节囊炎。②肩关节不稳。③肩峰撞击症。

④肩峰下滑囊炎。⑤钙化性冈上肌腱炎。⑥肩袖损伤。

⑦盂肱关节炎(风湿性、类风湿、骨关节炎等)。⑧关节内游离体。⑨肱二头肌腱炎等。因此,可以说肩周炎是个大家族。基于这种新认识,对肩关节疼痛的患者,如果经功能锻炼、服药、外贴膏药、理疗、针灸、拔火罐等治疗无效者,不能观察等待,而应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以便及早明确诊断。

肩周炎是怎样分期的

因为肩周炎病程、病位的复杂性,其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病程的分期界限往往不明显。例如日本片山氏将肩周炎分为初期的疼痛性肌肉痉挛期和后期的肌肉挛缩期。认为前者是疼痛和活动痛的严重阶段,其疼痛是肌肉痉挛所致。后者是随着病情转为慢性过程而病情稳定,逐渐引起肌肉挛缩,使运动受限明显。国外学者还有将肩周炎分为入冻期和冻结期。国内学者多是根据肩周炎的症状和体征,将其分为疼痛期、僵硬期和恢复期。

1.疼痛期 为肩周炎的早期,肩部疼痛以三角肌附着处为主,常涉及肩胛区、上臂或前臂。疼痛为持续性,活动时加重,夜间尤甚,影响睡眠,不能侧卧压迫患侧。

继肩痛后,逐渐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外旋受限明显。喙突、结节间沟、肩峰下或三角肌附着处有压痛。

2.僵硬期 肩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肩关节僵硬、各向活动受限明显,严重者只有肩胛骨在胸壁上的活动,盂肱关节的活动度可能完全消失。病程长者可见轻度肌肉萎缩,压痛轻微或无压痛。

3.恢复期 肩痛基本消失,活动范围逐渐加大,一般外旋活动首先恢复,继则为外展和内旋功能的恢复。病程的长短与疼痛期和僵硬期的时间有关。僵硬期时间越长,恢复越慢,病程短者几周,长者可达数年,亦有终身不恢复的病例。

也有学者根据肩周炎发生、发展和解冻过程分为冻结开始期、冻结期和解冻期。冻结开始期的特点为肩关节不舒适及束缚的感觉,疼痛局限于肩关节的前外侧,有的延伸至三角肌的止点,肩肱关节逐渐出现僵硬与疼痛。

冻结期的特点是肩部疼痛可轻重不一,但每于夜晚时疼痛加重,可影响睡眠,肩活动时引起剧烈疼痛和肌肉痉挛。肩肱关节活动完全受限,此期病程可以为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后期疼痛可逐渐减轻或消失。解冻期的特点是肩痛很轻或基本无疼痛,肩关节僵硬逐渐缓解,盂肱关节逐渐可以活动并且活动范围逐渐增加,部分患者肩肱关节功能恢复不完全,个别患者肩肱关节功能不恢复甚至完全强直。

肩周炎的诱发病因有哪些

肩周炎真正的病因,多数学者认为是在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凡能引起肩关节和上臂活动受限的诱因,都能导致肩周炎的发生。常见的诱因如下。

1.肩关节周围病变 ①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劳损或退变:可引起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关节囊炎等疾病。这些慢性炎症和损伤,均可波及关节囊和周围的软组织,引起关节囊的慢性炎症和粘连。②肩关节的急性创伤:如肩部挫伤、肱骨外科颈骨折和肩关节脱位等。由于局部出现炎性渗出、疼痛及肌肉痉挛,将会导致肩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粘连,而发生肩关节的冻结。

③肩部功能活动减少或上肢固定过久:肩部活动减少,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淋巴回流受阻,炎性渗出淤积,日久纤维素沉着,粘连形成,导致关节囊挛缩和周围软组织粘连;肩关节脱位、上肢骨折和手术后外固定等时间过长或在固定期间不注意肩关节功能锻炼,均可导致肩周炎的发生。

2.肩外疾病 ①颈椎源性肩周炎:指由于颈椎病引起的肩周炎。临床资料表明,这种肩周炎的特点为先有颈椎病的体征和症状,然后再发生肩周炎。它是颈椎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或者说是一种临床类型,而不是肩关节与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的结果。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或缺氧而引起的绞痛,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常可放射到肩、上肢或背部,左肩及左上肢尤为多见。尚可引起肌肉痉挛,肩关节运动受限,可诱发肩周炎。③其他因素:本病的发生尚与精神心理因素、肩部受害、体内有感染病灶、内分泌紊乱及自身免疫反应等有关。从临床观察中发现,肩周炎多与糖尿病、偏瘫、肺结核、颈椎病等疾病并存,并且发病率偏高。

3.制动 肩关节的活动减少,尤其是上肢长期靠在身旁,垂于体侧,被认为是肩周炎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制动一般发生在外伤或手术以后。不仅肩部或上臂骨折,外伤后过久地不适当制动可造成肩周炎,而且有时甚至因为前臂、腕部骨折后应用颈腕吊带悬吊,或是胸部石膏固定等原因减少了肩关节的活动也可造成肩周炎。此外,由于心脏手术、胸外科手术、女性乳腺癌切除术,有时甚至肝胆外科手术也可引起同侧肩关节的肩周炎。这种手术以后引发的肩周炎,可能与术后疼痛,肩部活动减少有关。

4.神经系统疾病 有较多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患偏瘫、神经麻痹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肩周炎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肌肉力量降低,运动减少有关,如帕金森病患者肩周炎的发生率高达12.7%,高发的原因明显地与运动减少有关。

5.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系统疾病也与肩周炎关系密切,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他们合并肩周炎的发生率可达10%~20%。因此,内分泌功能紊乱也可能是肩周炎的诱发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