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肩周炎简便自疗
48490400000010

第10章 导医解读(6)

2.风湿寒痛片 主要成分为青风藤、桂枝、独活、羌活、牛膝、桑寄生、茯苓、附子、秦艽、鹿茸、威灵仙、薏苡仁、党参、黄芪、枸杞子、白术、当归、赤芍、木香、延胡索、黄芩。口服,每次6片,每日2~3次。具有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扶正固本的功效。适宜于肩周炎各期。

3.风痛安胶囊 主要成分为防己、木瓜、桂枝、生石膏、姜黄、海桐皮、忍冬藤、连翘、通草、黄柏。每次口服4~5粒,每日3次。具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的功效。适宜于肩周炎早、中期有热象者。

4.痹苦乃停片 主要成分为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制马钱子、生地黄、薏苡仁等。口服,每次5~7片,每日4次,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功效。适宜于肩周炎各期。

5.痹隆清安片 主要成分为萆薢、怀生地、制马钱子、制乳香,制没药、薏苡仁等。口服:每次5~7片,每日4次,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具有除湿消肿,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适宜于肩周炎各期有热象者。

如何用温热疗法治疗肩周炎

温热疗法属于物理治疗的范畴。通过短波、超短波、微波、红外线等物理方法的温热作用,促进肩部的血液循环,消除炎症,解除肌肉痉挛,从而达到镇痛作用。

1.短波 是应用波长在10~100纳米,频率为3000~30000千赫的高频电磁波作用于人体的一种物理疗法。其产生的高频交变磁场通过组织时,可产生电流而使组织生热。每次治疗20~30分钟,隔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

2.超短波 超短波属高频电磁波,其频率为每秒钟10万赫兹,高速旋转的电离子形成了高频电磁场,以热及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病变部位,引起体内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其作用深达脂肪组织中,形成的热量最大,称为内生热,故高频电磁波的热效应可起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增强,神经、肌肉组织营养代谢旺盛,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和肌肉、纤维结缔组织的张力,从而达到减轻水肿、消除炎症、镇痛和缓解肌紧张、恢复运动功能的作用。

对重度患者采用温热量,输出电流为120毫安,治疗间距30厘米,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对中、轻度患者为微热或无热量,输出电流为100毫安,治疗间距为30厘米,治疗时间为15分钟,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微波 是利用波长为10~15厘米的超高电磁波,经特别的辐射器作用于人体进行的一种物理疗法。其热效应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使微血管扩张及组织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及血流的增快带走了积存的具有氧化性损伤作用的自由基,从而使受到损伤的组织得以恢复,其温热作用深透而均匀。微波对人体组织的穿透能力与振荡频率有关,频率越高,穿透能力越弱,并可引起深部温热作用,同时能加速炎症的消散吸收。对神经有抑制作用,可缓解神经肌肉的痉挛。方法:

频率915兆赫;辐射器为非接触圆柱形,直径160毫米。

治疗时根据病情患者取仰卧、侧卧或俯卧位,辐射器距体表3~6厘米,皮肤温度控制在39~40℃;治疗时间20分钟,每周5次,10次为1个疗程,疗效较差者增加1个疗程。

4.红外线疗法 是应用红外线辐射作用于人体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物理方法。它的热作用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新陈代谢,而且可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而镇痛、缓解肌肉痉挛。治疗时以患者局部皮肤出现均匀的绯红色红斑为宜。照射距离一般为30~60厘米,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但有出血倾向、高热、活动性结核、重度动脉硬化症患者禁用。治疗中患者如有疲乏无力、睡眠不好、头晕等现象应停止治疗,防止烫伤。

5.石蜡疗法 石蜡是石油蒸馏的副产品,其热容量大,有较强的蓄热功能,是良好的传导热源。在肩周炎治疗护理中,利用石蜡持久较强的湿热作用,可达到减轻疼痛、加强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生长,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粘连的效果。方法:将加热的固体石蜡熔解(达到熔点55~60℃),使其成为液状,在治疗盘中冷却待干,检查石蜡表面,确定无破裂,松软后直接包裹肩周皮肤,时间为20~30分钟,注意防止烫伤。

如何用磁疗治疗肩周炎

磁疗属于物理治疗的范畴。利用外磁场作用于机体以调节人体组织内生物电,从而达到镇痛、消肿的作用。

患肩贴敷磁片,用胶布固定。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

如何用激光疗法治疗肩周炎

激光疗法属于物理治疗的范畴。激光是受激辐射式光频放大器的简称。激光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疗法的基础上,结合激光新技术而创造的一种以小功率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束照射穴位或病变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也称为激光针疗法或激光针灸。激光疗法的特点是:①无痛。激光是以微细光束照射穴位,患者不用担心有像银针刺入皮肤时的疼痛,对疼痛敏感的患者很适宜。②无菌。激光束在体外照射时,以其光能和电磁效应治疗疾病,并无实体性物质进入体内,因而不但不会将细菌、病毒带入体内,而且可直接或间接地杀灭细菌和病毒。

③无损害。用于理疗的激光为小功率激光,其光能量较弱,在体外照射穴位时,不会造成任何损害,更无滞针、断针之虞;小功率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属弱激光,所产生的刺激作用能使无菌性炎症区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促近新陈代谢,加速有毒代谢物的排泄和分解;激光疗法操作简单安全,易学易用,易于掌握,无操作和使用危险,所以激光疗法的应用推广较快。

常用的激光有以下几种。

1.氦氖激光 其工作原理是氦氖原子用高压高频电场激励,辐射出来的是波长为632.8纳米的红色激光,连续式发射,功率为1~100毫瓦。常用的输出功率为2~25毫瓦。氦氖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亮度高、相干性好、穿透力强等特点。对活组织有光压强作用和点热效应,可使局部温度升高,细胞及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使组织所得到的营养物质得到改善,细胞尤其是白细胞代谢旺盛、活力增强,并可提高组织痛阈,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达到消炎镇痛的目的。治疗时患者取仰卧位,距激光器1米左右,每日1次,每次10分钟,7~10天为1个疗程。

2.镓铝砷激光 激光治疗是缓解肩痛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缓解肌肉痉挛、改善穴位及痛点附近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代谢产物和炎性物质的吸收、松解粘连等作用。

穴位处有丰富的末梢神经纤维,采用镓铝砷激光穴位和痛点照射,波长为650~830纳米,此波长处于人体组织的光学窗口(700~1300纳米),易透过皮肤进入组织深处,降低末梢神经兴奋性、减轻神经末梢的化学性及机械性刺激作用,起到缓解或消除疼痛的目的。用镓铝砷激光穴位照射加运动疗法。激光治疗机输出功率为0~500毫瓦,连续可调;0~1000毫瓦脉冲可调。波长650~830纳米,光斑直径3~5厘米;照射时探头紧贴皮肤,接触照射患侧穴位和痛点。肩关节屈曲困难者,取肩外关和痛点;肩关节后伸、内旋困难者,取肩贞、天宗、后溪和痛点。输出功率调到400~500毫瓦,每个穴位照射3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两疗程间隔3~5天。

如何用超声波疗法治疗肩周炎

超声波疗法属于物理治疗的范畴。超声波疗法治疗肩周炎主要是应用其温热效应和机械效应。超声波是一种机械弹性振动波,其性质与其他声波相同。超声在进入人体组织后,一方面声能可转变为热能,另一方面细胞的摩擦也产生热,两者共同产生温热效应。同时,超声还是一种很强的压缩和伸张的机械振动波,它作用于组织,能使组织质点交替地压缩和伸张,使离子和质点获得不同运动速度,产生摩擦力,并可引起细胞的波动,产生一种细微的按摩作用,这一作用可特别地刺激细胞膜的弥散过程,能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延长、变软。因此,机械效应对肩周炎挛缩的关节囊更具有针对性。此外,超声还可将药物经完整的皮肤或黏膜透入体内,这种超声药物透入疗法以超声和药物的共同作用治疗肩周炎。医用超声波的频率为800~1000千赫,压强多在每平方厘米3瓦以下,多用小剂量、低强度,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何谓封闭疗法

肩部应用局麻药和糖皮质激素等混合物,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及药理作用,可消除肩关节周围炎症刺激,阻断病理反射的发生发展。局麻药使局部疼痛消失,改变或阻断疼痛病因病理的恶性循环,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甚至消除无菌性炎症、肿胀、渗出和粘连的病理过程。

由于原发病灶的刺激清除,进而缓解反射性的肌紧张、肌痉挛等继发因素,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加强局部血液循环。肌痉挛的消除、无菌炎症的消失和粘连的松解,使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取得动态平衡,恢复了肩关节正常功能活动范围。

封闭疗法是根据不同疾病将药物注射于某一特定部位或压痛点的方法。它具有良好的消炎、镇痛效果,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对于肩周炎也有较好的疗效。

封闭治疗前要询问是否有过敏史,用普鲁卡因前要做过敏试验,避免产生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一些有过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更为重要。严格查对,严密消毒,将药液推注入关节腔内,否则会引起严重感染。在整体综合治疗的前提下,因痛点的不同护理要点也不同,如肩周炎患者要注意功能锻炼。各种疼痛症都与气候、体质有关,预防感冒,避免长时间在寒冷环境中操作,工作量力而行,冬天要注意保温,被褥衣着温暖。局部封闭治疗部位要保持清洁,覆盖针眼的敷料要清洁、干燥,于注射第2天取下,注射前应保持合适体位,便于穿刺部位准确,注射后可配合局部热敷治疗,均能取得药物的实际效果。有发热、局部皮肤不洁、破损时禁忌封闭,患高血压、活动性肺结核、严重肝病、心脏病和消化道溃疡患者,局部封闭要慎重。封闭后出现疼痛厉害时可能是药物反应,若持续疼痛、注射部位红肿伴有发热,可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不要盲目自行处理。

常用的封闭方法有哪些

1.痛点封闭 肩周炎的压痛点较多,进行封闭前,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局部压痛点来确定,一般肩周炎的压痛点大多在机械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

(1)喙突压痛点封闭:在锁骨远端稍内前下方,有一骨性隆起即为喙突,用拇指触及喙突寻找敏感压痛点,局部常规消毒后,注入局麻药和糖皮质激素混合药液2~4毫升。

(2)肩峰下滑膜囊封闭: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在肩关节外侧肩峰下找到明显压痛点,局部常规消毒后,垂直进针,穿过三角肌即可到达滑囊内,回抽,有时可有少量滑液,注入局麻药和糖皮质激素混合药液2~4毫升。

(3)肱骨大结节间沟纤维管封闭: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肘关节屈曲90°,前臂放置胸前,在肱骨大小结节间沟找到明显的压痛点。局部常规消毒后,穿刺针头由前下向后上刺入,穿入纤维管后往往有一骨性抵触感,稍退针尖,注入局麻药和糖皮质激素混合药液2~4毫升。

(4)冈上肌起止点封闭: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起点在冈上肌窝找到敏感压痛点,局部常规消毒后,垂直进针,边进边推药液,达骨质有坚硬感即为冈上肌起点,推药液2~4毫升。止点在肩峰下触及明显压痛点,一般在肱骨大结节上部,局部常规消毒后,将针尖沿肩峰下方水平刺入,穿过皮肤、三角肌及肩峰下滑囊后,可有一韧性感,即达冈上肌腱部,再斜向下穿刺,即达冈上肌腱止点,推注药液2~4毫升。

(5)冈下肌起止点封闭: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起点在冈下肌窝找到明显压痛点,一般范围比较大,局部常规消毒后,垂直进针,到达骨质有坚硬感后稍退针推注药液2~4毫升。压痛点范围较大时,可退至皮下,朝不同方向推注药液。

2.肩关节腔封闭疗法 对肩周炎局部症状较重的患者,可用肩关节腔封闭疗法。封闭后患者很快感到疼痛缓解,症状好转。肩周炎的关节腔封闭一般采用前方入路。患者取仰卧位,于锁骨外段下方摸到喙突尖端,在其下、内各2厘米处为穿刺点。在穿刺点局部麻醉,浸润皮肤和关节囊,以减轻疼痛,然后将穿刺点向外上方斜30°刺入,针尖刺入关节囊时,应缓慢刺入,以防刺伤关节软骨面。进入关节腔后,推动注射器无阻力,说明封闭位置正确,即可注入封闭液。封闭液一般为泼尼松龙0.2~2毫升,或地塞米松(氟美松)5~10毫克加入2%普鲁卡因。部分患者可出现短暂症状加重。整个封闭过程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肩关节感染。一般每周或2周封闭1次,3~4次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