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血压变化,特别是引起的低血压值得警惕,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更应注意,以免发生不测。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反应原因很多,主要有外周血管阻力降低、静脉扩张、心肌收缩力减弱及心排血量减少等。能引起低血压的药物:
(1)抗高血压药:本类药物或作用于血管调节神经,或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等,其共同结果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所以,这些药物作用过强都可以引起低血压。如a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等,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且大多数发生在治疗初期,被称为“首剂效应”。这种效应与用药剂量呈依赖关系,通常是剂量越大,反应越强烈。好发于站立位,常见于细胞外液消耗的病人。其特点为突然从心动过速变为心动过缓,伴有血压急剧下降而产生昏厥。有首剂效应的药物还有a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类吲哚拉明和特拉唑嗪,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类,钙拮抗药类如硝苯地平,β受体阻断药类醋丁酰心胺、阿替洛尔等。
(2)血管扩张药:本类药物主要有酚妥拉明、妥拉唑啉、硝普钠、硝酸甘油等,有时可引起显着的低血压反应。这些药物的首剂低血压效应常因两种以上的扩血管药联用而造成。
(3)镇静药和抗精神失常药:本类药物可因抑制血管运动中枢而降低血压。
静脉或肌内注射过快尤可导致严重的低血压。如氯丙嗪静脉滴注可引起血压下降,甚至发生休克。老年人的血管调节功能已经减弱,此反应更易发生。
(4)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药或三环类抗抑郁药可使一些病人服药后产生低血压,特别在改变体位时更易发生。可能系此类药物作用于血管运动中枢而引起外周阻力降低。
另外,还有一些药物如万古霉素静脉滴注时,尤其当药物浓度较高或滴注速度较快时更易发生低血压。静脉推注利尿药呋噻米也可引起首剂低血压反应。阿托品、溴隐亭、西咪替丁、双硫仑、全身麻醉药、利多卡因、甲氧氯普胺、普萘洛尔、沙丁胺醇、替沃噻吨(氨砜噻吨)、曲唑酮、乙氧苯氧甲吗啉、维生素K1等使用时,都能不同程度地引起低血压反应,也应该有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