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用药必读
48489700000151

第151章 附录(17)

(3)白矾30克,儿茶40克,研为细末,分为20份,装入胶囊,置于有色瓶中备用。如无胶囊,可用馒头按份包住。吞服,每次服1份,每天4次。病情危重时,可适当增量。病情控制后,继续服2天以巩固。具有收敛止血功效,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咯血不止。对于大咯血,要配合现代医学技术抢救。

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血压判别标准:①正常血压,收缩压<18.64kPa(140mmHg),舒张压<12.1kPa(90mmHg)。②成年人高血压,收缩压≥18.64kPa(140mmHg)和(或)舒张压≥12.1kPa(90mmHg)。③临界高血压指收缩压为18.6~19.6kPa(140~149mmHg),舒张压为12.1~12.5kPa(90~94mmHg)。

治疗验方如下。

(1)白术30克,党参20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牛膝15克。水煎,去渣,分2次口服,每日1剂。适合于痰浊中阻型高血压。

(2)夏枯草、菊花、黄芩各15克,水煎,分3次口服,每日1剂。也可用夏枯草15克,开水泡,当茶饮,对口苦咽干,头痛眩晕有效。

(3)黑大豆、枸杞子各15克,水煎,去渣,分若干次口服,每日1剂。此方可经常服用,适用于肝肾亏虚型高血压。

(4)夏枯草40克,决明子、白砂糖各30克,水煎,去渣,分3次口服,每日1剂。适合于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

(5)芹菜子30克,加水煎,去渣,日分几次口服,每日1剂。

(6)花生米200克,食醋500毫升,浸泡7天。每次食5粒,每日3次。

(7)罗布麻叶20克,滚开水泡,当茶饮,长期坚持服用,其疗效随服药的时间而增。

(8)车前草30克,加水煎,去渣,代茶饮,每日1剂。

(9)芹菜250克,绞汁,早晚服汁,可平肝潜阳。

(10)葛根15克,加水煎,去渣,每日1剂,两次分服。

(11)夏枯草100克,杜仲20克。夏枯草水煎服,杜仲研末拌鸡蛋吃。

调节血脂

如今,血脂异常的人越来越多。这里的异常,主要指不该高的指标高了,该低的指标不低。这类人往往偏胖,“管住嘴、迈开腿”是促进血脂趋于正常的关键,平日时也可用验方帮忙。

痰湿内阻型(表现为四肢倦怠无力、腹胀纳呆、大便溏薄等):①陈皮10克,半夏5克,茯苓10克,厚朴5克,甘草5克,水煎服;②山楂2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可长期用。

肝肾阴虚型(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失眠多梦等):①山楂15克,生何首乌10克,槐米10克,水煎服,早、中、晚各服1次;②何首乌10克,决明子10克,山楂5克或泽泻5克,水煎代茶饮;③女贞子10克,制何首乌10克,山楂10克,水煎代茶饮。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1种发生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病因不明;后者由炎症、外伤、肿瘤、血管病等引起。常于40岁后起病,女性较多。中医学称本病为“偏头风”、“面痛”等。

临床表现:原发性三叉神经痈为骤然发生的剧烈疼痛,呈切割样、针刺样和阵发性。一次发作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可连续多次发作。疼痛部位严格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支配区内,最常见的是下腭和(或)上颌区域内疼痛。从事一些涉及三叉神经运动功能的动作(如刷牙和咀嚼)或触及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的一些触发点(如上下唇、鼻翼外侧等)可激发疼痛的发作。严重者在发作时伴有同侧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缓解期正常。随病程进展,缓解期日益缩短。多为单侧性,个别病人可先后或同时发生两侧疼痛。一般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青壮年多见,疼痛的部位、性质及触发点与原发者相同。

但疼痛较持久,检查可见三叉神经等损害的阳性体征,如面部感觉障碍、角膜反射迟钝及咀嚼肌瘫痪、萎缩等。应检查有无肿瘤或其他病变压迫三叉神经或累及其在脑干内的通路。

诊断:

(1)典型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及触发点的存在,检查时无阳性体征,结合发病年龄等,不难作出诊断。

(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表现为三叉神经麻痹并持续性疼痛。一般通过实验室检查、CT、MRI等可发现原发病灶,从而作出相应诊断。

(3)鉴别诊断:早期易误诊为牙痛,一般牙痛呈持续性钝痛,多限于牙龈部,冷热刺激可加剧,局部和X线可鉴别。鼻窦炎为局部持续性钝痛,局部有压痛,可见流脓涕、发热、白细胞增多等。

(4)炎症表现:鼻腔检查和X线检查可诊断。对部分病人,需要作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和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所致疼痛相鉴别。

治疗验方:

(1)涂擦法:当归、川芎、细辛、红花、制乳香、制没药、丹参各10克,冰片5克,加入75%酒精密封浸泡7天,擦患处。每日3次,连续治疗3~5天。

(2)贴敷法:地龙、全蝎、细辛、蜈蚣各等份,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适量以白酒调为糊状,外敷痛侧太阳穴处,脱敏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3)敷足法:吴茱萸5克,研为细末,加面粉少许,用水调成糊状,外敷双足涌泉穴(即足掌心前1/3,屈足时呈现人字纹中央的凹陷中)。每日1换。一般用药1天后疼痛可减轻。

(4)敷脐法:炮穿山甲、厚朴、白芍、制乳香、制没药各等份,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适量用黄酒调为稀糊状,敷肚脐处,脱敏胶布覆盖。每日1换。

(5)药枕法:菊花、川芎、天麻、细辛、当归、延胡索、蔓荆子、红花、防风、白芷、藁本各等份,研为细末,做药枕芯用。连续使用1~2个月。此法既可防,又可治,但兼有过敏性鼻炎、咳喘患者不宜使用。

(6)内服法一:黄连、生地黄、当归、牡丹皮各9克,升麻8克,白芷12克,石膏20克,细辛、花椒各6克,水煎去渣浓缩至500毫升,每日2次服用,5日为1疗程。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7)内服法二:地龙10克,鸡血藤15克,龙胆草、丹参各12克,生地黄10克,川芎6克。随证加减,血压高者加钩藤、夏枯草、野菊花;剧烈头痛者加珍珠母;反复抽搐者加蜈蚣;便秘者加大黄、火麻仁;阴虚者加女贞子、天麻、知母、石决明;热重者加石膏、黄连、黄芩。每日1剂,水煎两次混合,分早晚服用。

缓解痛经

(1)冬葵子1000克,大青盐1000克,铁锅炒热,软布包裹,置脐及少腹熨之,每日1~2次。

(2)三七粉2~3克,经前及经痛时温开水送服,每日1~2次。

(3)云南白药,每次2片,每日4次。

(4)大蓟15克,水煎温服,每日1次,每月月经来潮前4~5日开始服药,服5日为1疗程。

(5)丹参酮片,每次2片,每日2次,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每月连服20日,连续3个月为1疗程。

(6)马齿苋干品30克,大米适量,共煮粥食用。

(7)益母草鲜品10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煮粥食用。

(8)女贞子10克,甲鱼1只,女贞子用布包同甲鱼一起煮,放调味食用。

(9)山楂30克,糖适量,开水冲后代茶饮,每日1次,经前3~5日始用,经停即止。

(10)黑豆60克,鸡蛋2个。黑豆加鸡蛋文火煮,蛋熟去壳,再煮数分钟,温服。适用于疼痛喜温、喜按者。

(11)向日葵花盘60克,红糖30克,加水2碗,煮沸5分钟,每日分2次服用。

(12)白芥子粉3克,置神阙穴,胶布固定,热水袋(水温50℃)熨烫,每日3次,每次半小时。

(13)薏苡仁100克,加水适量煎熬为稀汤,每日1次,经前3日始服,至本周期症状消失时止。

(14)白芷、五灵脂、青盐各6克,共研为细末。将脐部用湿布擦净后,放药末3克于脐上,上盖生姜1片,用艾灸,以自觉脐内有温暖为度,2日1次。

胆结石

胆结石是胆管树内(包括胆囊)形成的凝结物,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作性腹痛、急性炎症,如果结石进入胆总管后可出现下列并发症:黄疸、胆管炎和胰腺炎等;但大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依据结石发生部位不同,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从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调查结果看,胆囊结石发生率约为52.6%,肝内胆管结石为36.2%,胆总管结石为11%。

依据结石化学成分不同,结石通常包括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或二者的混合物(混合型结石)。

胆道是胆汁生成、储存、排送入肠的通道,胆道是人体解剖结构最复杂的区域之一,不仅胆道本身,而且与之邻近的血管也均有众多的变异。胆囊是含有平滑肌及弹力纤维的囊性器官,它具有储存胆汁,分泌、吸收胆汁成分及通过收缩运动向肠内输送胆汁的作用。胆囊形似梨状,宽3~5厘米,长7~10厘米,容量为30~60毫升,胆囊内部压力可达4kPa。

胆囊的收缩有3种形式:节律性收缩每分钟出现2~6次;张力性收缩由进食或其他排胆刺激引起;蠕动性收缩,发生于胆囊颈部及胆囊管,犹如括约肌样运动。3种形式交替作用,使胆囊内的胆汁间歇地排出。胆囊可将肝胆汁浓缩5~10倍,浓缩时,90%的水及部分电解质被重吸收。

胆汁由肝脏及胆管持续生成。胆汁是机体的1种极重要的体液,每日的生理分泌量为800~1000毫升,也即每小时为30~40毫升的生成量。胆汁不仅参与脂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而且还是体内许多代谢产物的内外源性有害物资的排泄途径。通常肝胆汁色浅、稀薄、偏碱;胆囊胆汁色深、黏稠、相对偏酸。

胆汁的主要成分为水,其主要溶质除了与血浆成分相似的电解质、蛋白质外,还有大量经肝脏生物转化等处理后的经胆排泄物,其中有些是被扬弃的代谢终末产物或有害物质。胆汁成分甚为复杂,临床上受到重视的溶质有胆汁酸盐、胆色素、胆固醇、磷脂、脂肪酸以及胆汁中的各种电解质和酶(如碱性磷酸酶、亮氨酸氨基转肽酶、乳酸脱氢酶、谷氨酰转肽酶等)。

胆汁的流动取决于胆汁分泌率、胆囊和胆道括约肌以及十二指肠第2段的舒缩状态,其流向依存于管腔各处的压力梯度,其流速则与驱动压成正比,与阻力成反比。胆汁的分泌率受生活习性及肝脏功能状态影响,依不同的种属而异,如食草动物一般高于杂食动物。

胆结石成因及过程

作为结石形成的一般规律。它们具有胆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积聚增长等基本过程。其发病机制包括几种要素,首先,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过饱和;其次,溶质必须从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最后,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黏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调,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而发生成晶、析出、结聚、成石。大部分胆汁中的胆固醇来源于肝细胞的生物合成,而不是饮食中胆固醇的分泌。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合成的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以及胆汁中的蛋白质促胆固醇晶体成核作用,另外的因素则应归因于胆囊运动功能损害,它们共同作用,致使胆汁淤滞,促发胆石形成。此外,目前还有一些研究显示,胆囊前列腺素合成的变化和胆汁中钙离子浓度的过高也可能促发胆石形成。在部分患者中,胆石形成的前提条件是胆泥生成。所谓胆泥,是由含胆固醇晶体的黏滞的糖蛋白组成。这种胆泥在超声下可以查见,并且可能是胆绞痛、胰腺炎或胆管炎患者进行辅助检查所能发现的唯一异常处。

胆色素结石:包括黑色结石和棕色结石两种。黑色结石主要在患有肝硬化或慢性溶血性疾病患者的胆囊内形成,而棕色结石则既可在胆囊,又可在胆道内形成。细菌感染是原发性胆管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原发性胆管结石在亚洲十分常见,感染源可能归咎于寄生虫如华支睾吸虫或其他不太清楚的病因。

胆囊结石的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约有50%的胆囊结石病人终身无症状,即所谓隐性结石。较大的胆囊结石可引起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较小的结石每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平卧后结石阻塞胆囊管而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的收缩,较小的结石有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而发生梗阻性黄疸,然后部分结石又可由胆道排入十二指肠,部分结石则停留在胆管内成为继发性胆管结石。结石亦可长期梗阻胆囊管而不发生感染,仅形成胆囊积水,此时便可触及无明显压痛的肿大胆囊。胆囊结石在无感染时,一般无特殊体征或仅有右上腹轻度压痛。但当有急性感染时,可出现中上腹及右上腹压痛、肌紧张,有时还可扪及肿大而压痛明显的胆囊。墨菲征常阳性。

治疗验方:

(1)虎柴汤:取虎杖30克,柴胡6克,水煎两次,每天1剂,分2次服用,15日为1疗程,多于1~2个疗程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