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医疗保健全书孕儿育儿书
48489600000011

第11章 孕产妇保健(11)

妇女怀孕以后,对锌的需求量增加。这是因为除胎儿生长发育和孕妇自身需要外,孕妇还要承担另一个艰巨的任务:娩出胎儿。孕妇分娩时,主要靠子宫肌ATP酶的活性,促进子宫收缩使胎儿顺利娩出。缺锌时,子宫收缩乏力,产妇无法自行娩出胎儿,只得借助产钳等助产术。严重缺锌时,则需剖宫产。自然分娩的产妇,妊娠期间的血锌浓度较高,产钳助产的次之,而剖腹产的产妇其血锌浓度很低。

孕妇在整个妊娠期间应定期检查血液中的血锌浓度,并要在孕期多进食一些含锌丰富的食物如牛肉、芝麻、花生、豆类等,以利于分娩和保证母婴健康。

孕妇要谨防铜缺乏

胎膜由羊膜和绒毛膜组成,羊膜中有胶有纤维和弹性物质,它们决定了羊膜的弹性、脆性和厚薄。近年来随着对微量元素的重视和检测方法的改进,发现胎膜早破产妇的血清铜值均低于正常破膜的产妇。这说明胎膜早破可能与血清铜缺乏有关。铜在胶原纤维和弹性蛋白的成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而胶原和弹性蛋白又为胎膜提供了特殊的弹性与可塑性。如果铜含量低就极易导致胎膜变薄,脆性增加,弹性和韧性降低,从而发生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对胎儿非常不利。首先,可引起早产;其次胎膜早破可直接导致胎儿子宫内缺氧。这是因为胎膜破裂羊水流尽后,子宫收缩直接作用于胎儿,易引起胎儿缺氧,如果胎膜破裂时间较长,胎膜绒毛发生炎症,也极易导致胎儿窘迫。胎膜早破还可增加新生儿感染的机会,破膜时间越长,胎儿越容易感染,出生后最常见的感染为肺炎,最后,胎膜早破可导致体重低,这可能与营养不良、代谢缺陷导致铜不足有关。

由此可见,铜对孕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人体内的铜通常以食物摄入为主。含铜量高的食物有肝、豆类、海产类、贝壳类水产品、蔬菜、水果等。若孕妇不偏食,多吃上述食物是不会发生铜缺乏症的,也就可以减少发生胎膜早破的危险性。

孕期的主要食品

水果

多吃水果对大脑的发育有很大的好处。胎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生长和分裂,需要大量的热量和蛋白质,但合成细胞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大量天然的有机化合物来促成,这种具有催化作用的特殊物质就是维生素。

虽然维生素大量存在于肉、粮食、蔬菜中,但大部分在去皮、精磨、烹调的过程中被毁掉,这在水溶性维生素中尤为突出。但水果则可以洗净后生吃,避免了维生素因加热而大部分损失的现象,所以,经常食用水果的人,体内是不会缺乏维生素的。

小米、玉米

每100克小米和玉米中蛋白质、脂肪、钙、胡萝卜素、维生素B1及维生素B2的含量,均是大米、面粉所不及的,小米和玉米是健脑、补脑的有益主食。

鹌鹑

鹌鹑的药用价值很显著,食用这种食物,可以使人变得聪明。枸杞、远志肉与鹌鹑同时炖熟服用,具有健脑养神益智的功效。

海产品

海产品可为人体提供易被吸收利用的钙、碘、磷、铁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对于大脑的生长、发育、健康及防治神经衰弱症,有着极高的效用,紫菜可以烧制各种配料的汤,海带则可以烧、炒、煮,以及与各种肉食、蔬菜同时烹调,味道鲜美。

芝麻

芝麻,特别是黑芝麻,可通肠胃,舒血脉,润肌肉。易有“补气、强筋、健脑”的效果。黑芝麻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同时含有19.7%的优质蛋白质和近10种重要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均为构成脑神经的细胞的主要成分,必须随时进行补充。芝麻的食用方式较多,炒熟后研末,加入盐和焙过的花椒粉后可夹馍、调面条,还可拌在凉菜里或蒸成花卷,制成芝麻酱,经常食用,易有补血、养发、润肠、生津、通乳等功效。

核桃

核桃的营养丰富,其中脂肪约占63%~65%,蛋白质占15%~20%,糖占10%左右,500克核桃仁相当于2.5千克鸡蛋或4500克牛奶的营养价值,特别是对大脑神经细胞有益,钙、磷、铁和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2等营养成分含量比较高,可以去皮后生吃;也可以研碎与红糖拌和蒸包子吃,也可以炒熟后压碎和其他调料一起蒸花卷吃;还可以煮粥,或做成桃酥吃,如果孕妇每天坚持吃几个核桃,对自己的身体的保养和对胎儿的发育,均有很大的好处。

大枣

大枣中维生素C的含量每100克高达540毫克。除了煮粥食外,还可制成枣馅、枣糕、枣饼、枣馍,或包在粽子里食用。

黑木耳

每100克含糖量高达65.5克,含钙量高于紫菜,含铁量高于海带。所含胶质可以把残留在消化系统的灰尘和杂质吸附集中起来排出体外,从而起到清胃涤肠的作用,还具有帮助消化纤维一类物质的特殊功能。黑木耳还具有滋补、益气、养血、健胃、止血、润燥、清肺、强智等疗效,用于滋补大脑和强身,还可以和其他菜肴配合烹调。黑木耳炖红枣,具有止血、养血之功效,是孕、产妇的补养品,黑木耳黄花菜共炒,可收到补上加补之效。

桂圆

维生素C的含量仅次于红枣,是防治神经衰弱的良药,同时兼有食疗的效果。

花生

花生素有“植物肉”的美称,和大豆一样,富含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优质蛋白。花生米产生的热量高于肉类,是牛奶、鸡蛋无法与之媲美的。其他如核黄素、钙、磷等,也都比奶、蛋、肉高。花生中还富有各种维生素、糖、卵磷脂、人体必需的蛋白氨基酸,胆碱等。所以说,花生的营养成分丰富而又比较全面。生食、炸、煮、腌、酱均可,营养成分基本不变。孕妇可经常食用花生仁(其红衣可治疗贫血,不可抛弃),与大枣、桂圆肉、糯米煮食。

荔枝

将荔枝干与大米适量煮食,可健肾补脾。荔枝干与大枣各10个,水煎服,可治孕、产妇贫血、体虚。

孕妇慎用抗生素

孕妇应用抗生素后,药物从母体血液通过胎盘转运或分散到胎儿体内。进入胎儿体内的多少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用药量的多少及胎盘血液供就情况。进入胎儿体内的药物越多,对胎儿影响就越大。

现就孕期禁用和可以使用的抗生素介绍如下:

1.整个妊娠期禁用的抗生素:(1)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万古霉素等,对胎儿有耳毒作用。(2)多黏菌素、黏杆菌素等,对肾脏和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并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3)四环素能使胎儿牙齿变色和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在妊娠晚期孕妇大剂量使用四环素可引起肝脏脂肪变性和造成孕妇死亡。(4)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等,对神经系统、血液、肝脏和肾脏有较大的毒性。灰黄霉素对胎儿有致畸作用,也可能引起流产。

2.妊娠某阶段禁用的抗生素:妊娠早期即妊娠12周内禁用氯霉素、乙胺嘧啶、利福平、磺胺药等,妊娠28周后禁用氯霉素、乙胺嘧啶、磺胺药和呋喃坦啶等药物。因为氯霉素、利福平、乙胺嘧啶可致新生儿尿道和耳道畸形、耳聋、肢体畸形、脑积水、死胎及新生儿死亡。磺胺药可致新生儿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呋喃坦啶可致新生儿溶血。

3.整个妊娠期都可使用的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霉素和洁霉素,这4类抗生素在妊娠期使用,对胎儿不会引起不良反应。需要注意,青霉素类药物在使用前必须做青霉素过敏试验,以免发生药物过敏反应。

病毒唑对孕妇危害大

病毒唑又名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它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疱疹病毒、鼻病毒、肠病毒、痘病毒,以及甲肝、乙肝、乙脑、出血热等病毒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病毒唑能够干扰或终止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复制,因而有很强的抗病毒的作用。但是,如果大剂量、长疗程使用这种药物可发生贫血、白细胞下降,引起免疫抑制,还可以导致胃肠道出血,胆红素升高,偶有谷丙转氨酶升高者,还可能引起低血压甚至更严重的不良反应,最重要的是这种药有致畸作用,甚至使胚胎致死。因此妊娠期是禁用的。通常使用病毒唑后会很快吸收,口服30毫克每升时,血药峰值可达l~2微克每毫升,其生物半衰期是24小时,72小时可以排出53%。主要集中在红细胞内,不易进入脑脊液,多数的药物原形由肾脏排出,用药后4周在血液中仍有药物存留。由于本药在体内停留时间长,孕前也应禁用。由此可见,不论是否处在胚胎或胎儿对致畸物质的敏感期,孕妇均不宜使用病毒唑。所以打算怀孕或已怀孕的妇女应少到公共场所,避免被病毒感染,以减少用药机会。孕前或早孕期用了病毒唑都是有害的,继续妊娠风险很大,故要慎重对待。一旦发生病毒感染则尽量使用中药,以保安全。

孕妇应避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主要从2个方面破坏优生。

1.导致胎儿畸形。在妊娠期服用过大量阿司匹林的孕妇,所生婴儿会出现严重畸形。如果孕妇间断地服用阿司匹林,则新生儿反较每日服药者出现更多畸形。

2.阿司匹林能够对血小板聚集胶原产生抑制作用并降低血小板因子的活性,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并使分娩时的出血时间变长。这些影响能够发生在服用小剂量的药物之后,而且其影响可以延至停药后5~7天。产前服用此药,分娩时产妇出血明显增多,还能引起胎儿在产前和产程中出血。

所以孕妇应该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甚至包括去痛片、感冒宁等一些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也应一律禁用。

孕妇不要使用清凉油

清凉油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樟脑,而樟脑经皮肤进入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若孕妇用了清凉油,其中的樟脑可通过胎盘屏障危及胎儿,甚至造成胎儿死亡。因此,孕妇特别是在怀孕头3个月内应该避免使用清凉油,也不要接触含樟脑成分的所有制剂。

“沙包肚”的形成原因

由于妊娠期间,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子宫逐渐长大,胎儿足月时的子宫容量比未孕前增长很多倍,随着子宫纤维不断增生和伸展,孕妇腹部肌群受妊娠子宫膨胀的影响,腹部肌肉纤维松弛,并呈不同程度分离,部分肌纤维损伤较重可断裂。分娩后,这些受损伤的肌群如果不能很好地复旧,腹部肌肉明显松弛,加之妊娠时脂肪在腹部的堆积,积得腹部松弛下坠,膨隆突出,俗称“沙包肚”。

为了促进产后子宫复旧,使松弛和损伤的腹壁肌肉及早恢复,防止产后“沙包肚”的形成,重现少女风采,产妇除应在产后尽早下床活动,坚持做产褥操外,还可同时使用一种名叫“产腹春”的药腹疗带。佩戴该疗带后,大多数产妇可基本恢复原来的体形,防止产后“沙包肚”的形成。此外,由于该药疗带由纯天然中药制成,含有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止痛散寒等药物成分,对产后调补气血、促进子宫收缩、排尽恶露、促进乳汁分泌、消除面部斑纹也有良好作用。

哺乳期怎样避孕

哺乳期避孕的必要性

产后什么时候来月经,因人不同而有差别,多数妇女在产后大约6周左右开始恢复月经,但母乳喂养婴儿的产妇,排卵及月经恢复要较迟一些。在哺乳期虽月经未来,如不采取避孕措施,仍有怀孕的可能。

在哺乳期间不来月经,是由于婴儿吸吮乳母的乳头,刺激乳头反应引起了乳母催乳素的定期性分泌。催乳素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等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从而使卵巢对脑垂体所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反应减弱,使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减小,因而产生了在哺乳期不来月经。但是随着喂奶时间的延长,催乳素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于是恢复了排卵的月经。我国对产后喂奶,闭经的妇女做过调查,发现喂奶1年以上的尽管继续哺乳,但82%的乳母恢复了月经,在尚未恢复月经乳母中有30%恢复了排卵。喂奶2年以上的乳母则有40.9%恢复了排卵。因此,在哺乳期间或是产后闭经期,都有再次妊娠的可能性,如果不采取避孕措施,月经恢复前就可能怀孕。

哺乳期避孕方法

哺乳期并不是避孕的保险期,因此仍要注意避孕。究竟采用哪些避孕方法,应以不影响哺乳为原则。避孕方法可采用以下几种:

工具避孕属于这一类的有男用避孕套、女用阴道隔膜(使用前应先经医生建议所适用的大小型号)。目前女用避孕套也已研制成功,效果很好,不久可望有所供应。

宫内节育器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时间由医生确定,一般在产后42天检查时放置。但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子宫收缩恢复良好,产后恶露干净5天以上。②无子宫腔或会阴感染现象。③无其他禁忌症。

阴道药物因其只含低剂量孕激素,所以不会影响哺乳。

外用杀精剂如各种避孕栓、避孕片、避孕药膜、避孕药膏等。因属局部外用,不影响哺乳。

不宜采用的避孕方法有:

1.口服或注射用避孕药。

2.安全期避孕。

剖腹产后的复原方法

剖腹产孕妇第一周最好能雇请帮手,如果不可能,可请丈夫、母亲或其他亲戚协助。最好不要有任何举物动作(包括抱宝宝),或操持任何家务,至少在第一周内如此。要是必须抱宝宝的话,则抱至腰间的高度,这样可利用臂膀的力量,而不致让腹部使力。下弯时,采取屈膝方式,不要弯腰。

只有轻微疼痛或没有疼痛最好不过,要是很疼的话,可借助温和的止痛剂。如果哺喂母乳,则除非经过医师同意,否则不要服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