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医疗保健全书小儿常见病
48489200000019

第19章 婴幼儿智力保健(2)

婴儿20周

发育特点

宝宝能张开手掌,伸出去摸索了。他抓到东西后会先看一眼,所以不会对手上的东西感到奇怪;还会有意识地将两只手合拢;但是这时除非把东西放在手掌里,否则他还不会抓,也不会用大拇指把东西往手掌里推。

训练要点

把一个球慢慢地滚给宝宝,鼓励他同时使用两只手去接球;准备一些玩具,把玩具挨个递给宝宝的一只手,然后让他用空着的一只手把刚接到的东西拿过来。

婴儿30周

发育特点

宝宝会边看边取东西,并且在目光注视下调整手的位置;会用整个手掌把东西罩住,拿起来用嘴去探索;7个月时开始用大拇指把东西往手掌推;抓住一个正在动的东西仍然较难,但已经能直接去抓了。

训练要点

这时的技能会提高很快,如果训练得法,不久就能直接伸手去抓东西了。

婴儿36周

发育特点

宝宝已能单独使用每只手指,可能会用来挑东西,或者用整只手去抚摸物件;大拇指可与其他手指以相反的方向转动;可直接、准确地接住即使是很小的东西;会一直注视着扔出去的东西;能用大拇指和食指捡起豌豆之类的小东西;会考虑怎样去抓东西,如在碰到东西之前把手水平或垂直地伸出去,这时他们不仅能从旁边,还能从上方去拿东西。

训练要点

可以让宝宝用手拿着吃些小片的面包、豌豆、葡萄干或火腿等食物。

婴儿12个月

发育特点

正在学习把东西扔出去;会适当地利用一些工具达到目的。

训练要点

这个时期如果给了宝宝东西,他会很容易随手扔出去。如果妈妈已经厌倦了这种妈妈捡、宝宝扔的活动,妈妈不妨把玩具用橡皮筋固定在某个地方。如果玩具被扔出去了,玩具自己会弹回来。这一招很聪明吧!

婴儿15个月

发育特点

手腕可以扭转了,手可以不依赖手臂而自由转动了;可以把一连串的动作一起完成,例如,伸手、拿起、转动、打开、关上;最初只能挑出圆形积木,放在合适的空位上,随着手腕技能的提高,能挑出复杂的积木。

训练要点

这个阶段的宝宝会非常需要玩具朋友,所以妈妈要小心地给他选择玩具。注意,如果妈妈买的玩具太难玩,会让宝宝感到伤脑筋,会减低玩的积极性。所以妈妈可以选一些简单的积木给宝宝玩。

婴儿18个月

发育特点

能将各种形状的积木对号入座;能拎起一个比较重的物体,如大瓶饮料等;能从一组相似的东西中挑出自己想要的,并能把它抓在手里。

训练要点

宝宝用手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妈妈要注意不要让他拿过重的东西,以免损伤小手。

婴儿24个月

发育特点

开始能控制不直接放在手上的东西,例如,系在线一端的玩具;可以自己去取想要的东西;能独立玩拼图游戏;会自己拿汤匙吃饭。

训练要点

这个时候可以试着引导宝宝制作一些小东西,以加强他的动手能力,增加其生活乐趣。

多爬有益于婴幼儿健康

“爬”,在大人看来是一种很简单的运动,但对婴儿来说却并不简单,要经一番努力才能完成。“爬”,对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心理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些家长担心会出危险,当孩子爬的时候,即加以阻止,这是不对的。开始婴儿只会仰卧,最多也只能坐,所接触的范围极小,这制约着幼儿认识事物的更多属性。婴儿会爬后,所接触的范围扩大了,由所躺的地方扩大到整个床,以至整个房间。这使婴儿的活动空间发生了变化,增加了声音刺激和事物刺激,有利于幼儿听觉、视觉、平衡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也大大地扩大婴儿的认识范围,为婴儿建立和深化对外部世界的初步认识创造了条件。

让宝宝练爬的几种方法

定向爬:即宝宝趴着,把球放在宝宝前面适当的地方,逗引宝宝爬过去拿。待宝宝快拿到时,再放远点。如果宝宝开始不会前进,家长可以用手掌抵住宝宝的脚掌,帮助宝宝前进。

自由爬:即整理一块宽敞干净的场地(水泥地应该铺上棉垫或席),拿开一切危险物和脏物,四处放一些玩具,任宝宝在地上抓玩。但必须在家长的视线内活动,以免发生意外。

转向爬:即先将有趣的玩具给宝宝玩一会儿,然后将玩具当着宝宝的面藏到宝宝身后,引导宝宝转向爬。

注意事项

宝宝在初学爬时,心里肯定会有一定的恐惧感和迟疑感,尤其是碰到不确定的情况时,总是抬头看妈咪的表情。如果妈咪不耐心,做出恐吓的样子或责骂,宝宝就不愿再爬行。因此宝宝不爬时妈咪不要急躁,而是要耐心指导,同时仔细地寻找原因并尽快去除。另外,患有先天性运动系统疾病、脑性瘫痪、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疾病时,也会影响到宝宝的爬行。因此妈妈要注意观察宝宝在爬行时有无异常表现,如果伴有异常,一定要及早带宝宝就医,以免使宝宝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爱心小贴士

利用学步车人为“助走”而省去爬的阶段,是违背婴儿生长规律的,这样不利于宝宝腿部力量的锻炼,以及正确走路姿势的养成。

宝宝智力发展不可缺的玩具、音乐、色彩

宝宝总是在适宜的环境中汲取成长的力量,而探索世界的过程则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启迪他们的智慧,发展他们的能力。年轻的父母们应当在小宝宝出生前,就为他生活的小天地设计出一个美妙的小乐园,在出生后更要给他营造一个温馨多彩的环境。

这是因为:

——新生儿具有惊人的学习能力。

——丰富多彩的环境能使大脑皮层重量和厚度明显增加。

——视、听训练会使宝宝耳聪目明。

——适宜的运动将使孩子情绪愉快,性格得到良好发展。

妈妈该做些什么

在宝宝床头上方两侧及周围(最佳视距为20厘米)悬挂一些五颜六色的玩具,如小气球、吹气娃娃、小动物、彩条旗、小灯笼或父母放大的彩色照片等,每隔4~5天轮流更换。

当宝宝睡醒时用鲜红的玩具(直径约10厘米的红球)逗引他,看他有无视觉反应——眨眼。当孩子看到后,以弧形缓慢地移动玩具(每秒移动7~8厘米),让他的视线追随你移动的方向。

用温柔的声音和他说话,念儿歌,哼小曲,轻轻呼唤他的乳名,使他听到声音后转过头来。

把宝宝在“胎儿大学”里学过的音乐再放给他听,音量比大人在室内说话的声音稍大些为宜。

无论是给孩子喂奶、洗澡、换尿布、放音乐还是抱起孩子时,都要在他眼前20厘米左右用温柔亲切、富于变化的语调,反复地和他说话。告诉他你正在做什么,并抚摸他的身体。

注意

1.正常新生儿一般有三种状态:睡眠、觉醒、哭。只有觉醒状态才能进行视听训练,觉醒状态一般在两次喂奶之间。

2.视听训练每天2~3次,每次时间应因时因人而宜,一般不要超过3~8分钟。

3.逗引宝宝注视你的眼睛或跟踪玩具时,不能让宝宝的眼睛对着光亮。可拉上窗帘,使室内光线微暗为宜。

4.婴儿的条件反射需多次重复才能建立。因此,对宝宝谈话时语言要简短,内容要多次重复。

10种有助婴幼儿启智的玩具

响环

3个月大的婴儿就能一手握着“响环”玩,他们开始尝试触觉、感觉、视觉或味觉的作用。用手摸摸,体会手上感觉如何,用眼睛看看玩具的各种色彩,用口尝尝玩具的味道。

6个月大的婴儿对能动的一切都感兴趣,能滚的彩色球对他们最有吸引力,用手一推球就会向前滚,婴儿还会爬着追逐小球,如果妈妈能陪着他们一起玩那就更妙了。

积木

8个月大的婴儿已有了不少的发现,他们已认识玩具、家具等多种用具,他们了解到有些物件是软绵绵的,有些是硬邦邦的,有些有棱有角,有些是圆滚滚的。面对积木,婴儿会开始运用两只手,他们知道两块积木相碰会发出响声,一个叠在另一个上面就会比单独一块积木高,而且还可以用积木叠成多种不同的形状。

复台形状盒

这是用来训练小孩观察物品形状的玩具,通过这种玩具,孩子可以认识一种形状的开口只容许同一形状的物品通过。通过玩具让孩子了解生活用品的各种不同的形状,而这类玩具对18个月大小的婴幼儿较合适。

玩沙

所有的幼儿都爱玩沙、玩水,而18个月以后的幼儿已经懂得不能随便把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这时就可以让他们玩沙了。提供各种小工具,如小铲、小耙、小桶等,让孩子发挥创造能力,把沙堆砌成各种形状。

娃娃

2岁大的幼儿已经开始有个性表现了,这时他们已能表达自己的喜爱和厌恶。到了此时,他们就需要一个娃娃玩具。如果有了娃娃玩具,特别是女孩子,她们就可以像妈妈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娃娃了,为娃娃洗脸、穿衣、喂食,赞扬或责备娃娃了。

叠杯

对一个两岁大的幼儿来说,叠杯玩具是最变幻无穷的游戏,既可叠成高塔,又可缩成一只单杯,还可把小积木或其他小东西藏在叠杯内再寻找一番。通过这类游戏,孩子们能够知道有些东西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却是实际存在的。

图画书

两岁大的幼儿已经通过眼、口、手认识了不少物品,如果能在图画书中找到自己认识的物品,那该是多大的乐趣呵!当然,父母还可以通过图画书教导孩子认识更多的事物。

这类画当然是线条简单、色彩鲜明、一眼就能认出是什么来。

玩具车

到了两岁末,幼儿已能基本控制自己身体的各部位,可以驾驶“小车”了,可以开快,开慢,也可以骑“大马”了。如果“小车”还能载上他们自己的一些小玩具,而自己又能充当运输司机,那可真是其乐无穷了。

拉着走的动物玩具

幼儿拉着会走动的“动物”会让他们着迷,他们慢慢会理解这一根绳子原来还有这样的牵动力量,这比那些用干电池的电动玩具车还更有启智作用。

婴儿躺在床上只能玩什么玩具

软而宽阔的大床是还不会走路的孩子既舒适又安全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床上做游戏,在床上看一些彩色图片、听音乐等,这里介绍在床上游戏的方法。

1.吹气球,先吹大,然后松开气球,气球就会像火箭一样快速地伴着声音飞出,因为蚊帐的限制,气球只在有蚊帐的范围飞动,易于捡起再飞。宝宝会听着气球声,眼光追随气球。这可以锻炼宝宝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2.把枕头一端抬高,成为一个斜面,把圆形物品,如空塑料瓶子或其他球类玩具放在较高的一端,让其滚下,自制成动感玩具。宝宝会在玩具落下时主动去抓。多次重复,锻炼宝宝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在宝宝四周放上各类玩具,宝宝会四周找寻自己喜爱的玩具,不断地转动和爬行,有利于锻炼宝宝爬行和学走路。

4.床是宝宝活动较多的地方,在床边的墙上粘贴一些颜色鲜艳的画,多为动物,每天指着画教宝宝看图识物。虽然宝宝不会开口说话,但他们处在听和潜在模仿阶段,听多了,当再次念到画中事物的名称时,宝宝就会不自觉地朝那画看去。这有利孩子早期的启蒙教育。

怎样了解宝宝的智力情况

智力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能力,它包括:认识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的一种综合能力。智力尽管广泛,内容尽管复杂,但仍是人的一种属性,是可以测查的,这就是智力测验。

法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叫比奈,他是一位医生,早在1905年,就与他的合作者西蒙制定了一个智力测验的量表,叫做比奈西蒙量表。法国教育界应用这个量表测出了智力低下的儿童。后来这个量表传到了美国,经史坦福大学的一个教授修订后,称为史坦福—比奈量表,成为世界上最标准的智力测验量表之一。另一个最标准的智力测验量表是韦氏智力测验。韦氏智力测验主要有以下内容。

智慧推荐:

1.知识的保持和广度。

2.实际知识和理解及判断力。

3.心算及推理能力。

4.抽象概括能力。

5.注意力和暂时记忆力。

6.词语的知识广度。

7.学习和书写速度。

8.视觉记忆和视觉—空间理解力。

9.视觉—视觉空间的分析综合能力。

10.对故事情境的理解能力。

11.处理局部和整体关系的能力。

那么智力测验能预测孩子的智力吗?如果孩子的生活环境与教育状况,没有太大的变化,个体的智力水平相对稳定。心理学家认为7~8岁的孩子测得的智力水平,与他们未来的智力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单纯测查孩子的智能水平的高低,对父母来说不过是增加了喜悦和添加了烦恼而已。应该认识到智力仅仅是反映儿童智能水平的情况,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除了与智力因素有关,在很大程度上还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如学习的动机、学习的兴趣等,都可以影响儿童的学习情况,所以儿童的将来发展还取决于是否能刻苦学习,否则只有好的智能水平也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也不会成材。

提高宝宝智力的妙法

年轻的父母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训练,以提高宝宝的智力水平。

区分早晚

早上起床时,妈妈说:“宝宝早上好”。让宝宝说:“妈妈早上好。”边起床边给宝宝介绍:“早晨天亮了,太阳公公也快出来了,咱们快穿好衣服出去看看。”白天可以出去玩,也可在家中玩,白天天很亮,不必开灯。到晚上要向宝宝介绍:“天黑了,外面什么都看不见了,要开灯才看得见,咱们快吃晚饭,洗澡睡觉。”这样可帮助宝宝尽快分清早上和晚上。宝宝上床后让宝宝学习说“晚安”,再闭上眼睛。此时妈妈应留在宝宝身边,因为他会睁开眼睛看看,如果妈妈还在,他才能安心入睡,否则就会感到不安。不妨多道几回“晚安”,让他将词汇学熟练。

主要目的是:让宝宝学习时间概念,分清早上(白天)和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