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家庭心理健康新概念
48488900000003

第3章 心理健康概述(2)

(2)社会环境所致。社会环境压力涵盖了学习、生活、工作、为人处事等所带来的压力。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个单位、岗位都在精简人员,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令人们内心产生极大的压力,当事人心中常会感到焦虑、紧张,当这种状态长时间存在时,就会造成当事人自我评价降低、情绪不宁,影响身心健康。

也会产生极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会出现阻碍,压力也就会应运而生。例如:移民到其他城市或国家,不仅要面对不同的环境、语言、生活习惯,还需要解决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这样会使移民产生心理压力。

六、婴幼儿的心理特征

婴幼儿指的是自出生后的1个月到3岁之间,在这一时期内,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迅速的发展,其语言、动作、情绪、意识等都处于形成阶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概括说来,婴幼儿的心理健康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当人处于婴儿期时,他们只能通过哭声来表示自己的寻求,如高兴、难过、饥饿、身体不适等,到了6个月左右,婴儿就能够通过简单的语音来与父母交流。

1岁后,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迅速,他们不仅能够理解成人间的一些简单词汇,还可以利用语言与成人交流,如他们能够简单的喊出“爸爸”、“妈妈”等词汇。1~2岁时,幼儿的词汇量开始增加,有时还会向大人提出一些问题,此时,父母就要尽可能的与孩子交流,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到了3岁时,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便可以与成人进行较为流利的交流了。

2.动作人刚出生时,由于脑细胞间还没有建立起很好的联系,他的动作只能是无条件的反射,例如:婴儿可以做吮吸这种无条件反射活动。而后,当大脑皮质发育逐渐成熟,以及外界的刺激不断加强,婴幼儿就会建立起一些条件反射。只是此时的动作是非常简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幼儿所会的动作就会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动手指,增加为自觉地微笑,并能够学会爬行和行走。

3.情绪婴幼儿最开始的微笑和开心的表情,主要来自于对生理方面的满足感,只是感到身体比较舒服。当婴幼儿成长到1个月以后,他就会对光线和声音产生反应。从婴儿5个月开始,他对感情的需求就会日益增加,例如,他们不能离开母亲的陪伴,还会对家人的哄逗感到高兴,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会表现出愉悦。这一阶段,母亲的陪伴、好看的色彩、动听的音乐等因素,对幼儿的情绪都是非常重要的。

当婴幼儿到了2岁后,他们就会对自己不满意的事情用行为或动作表示抗拒,还会开始喜欢接近于自己同龄的孩子。到了3岁时,孩子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就逐渐开始形成,此时,父母的言行都会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所以,成人的一举一动对儿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非常重要。

4.意识人在刚出生时,其动作皆为无条件反射,所以大多都是无意识的。到了婴儿时期,孩子的动作就会逐渐从无条件反射发展到条件反射,当家人逗他的时候,他会以微笑应答,看到母亲,他不仅会微笑,还会伸出双臂,需要母亲的陪伴。

1岁以后,幼儿的记忆力逐渐增强,能够记住一些简单的词语,2岁以后,他们就能够自己思考一些问题,且能够向父母提问,此时说明幼儿的简单抽象思维开始形成。在这一时期,母亲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母亲可以通过自己正确的言行来教导幼儿,这对孩子的健康心理的培育是非常有益的。

七、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青少年是指12~18岁的年龄阶段,也就是从初中到高中这一时期,对于每个人来说,青少年时期都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此时,他们的心理渐渐开始产生了变化,逐渐表现出其独立之处。概括说来,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四点:

1.情绪方面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人,情绪波动较为强烈,情绪、情感的变化很不稳定,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思想及感情都极为冲动,常会因为某些事情忧郁或喜悦。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能够在师长的引导下,将自己的情绪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进行宣泄和锻炼,能够有意识的调节和控制自己波动的情绪。

2.认识方面

青少年时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期,处于青春期的人,其生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最为突出的就是性器官的成熟和第二性征的出现,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青少年的心理也开始有了一些变化,此时,他们需要面临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问题,那就是性。一个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是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成熟,正确接受有关性知识和性道德的教育,且可以妥当地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性方面的问题,保持青春期心理健康。

3.自我认识方面

由于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人,其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他们对自己和外界的看法也开始发生了改变,这时就需要他们能够较快地适应这些变化,在师长和社会的正确引导下,对自己有个较为清晰地了解,形成稳定的自我概念。

4.能力方面

(1)个人生活能力:处于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生活能力,还学会了自我管理,他们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如洗衣服、烧饭、收拾房间、按时起居等,同时还能够遵循社会规范和要求,处理自己的欲望和现实之间的关系,适应集体生活。

(2)人际关系能力: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能够建立稳定、平等的人际关系。在家庭中,可以与家人沟通,尊重长辈,照顾小辈,与家人相处和谐;在学校,能够与同学、朋友真诚相处,并能对他人给予帮助和支持。

(3)学习能力:青春期的少年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学习能力,不仅掌握了学习的知识,还对学习本身产生了兴趣,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能够系统地调节自己的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修养,可以根据他人的意见来调整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

由此可见,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人,其心理健康特点是:能够调节、掌控自己的情绪;可以正视与性有关的问题;形成自我认同感;且能够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具有自觉的学习能力。

八、中年人的心理变化及特征

中年时期指的是35~59岁这段时间。人到中年,经济独立、事业有成,心理健康的中年人具有良好的内心素质,其人格完善,对自己有着正确的评价和定位,且有着稳定的人脉关系,同时还具备学习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总结起来,中年人的心理状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的中年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适自己的情绪,对人对事既能有高度的热情,还善于抑制。当遇到阻力和失利时,能够自我调整,可以适时、适度的改善自己紧张、焦虑的消极情绪,以积极的状态去解决问题。另外,他们对事物还能够有自己的见解,对遇到的问题可以独立采取应对措施,不会轻易的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改变自己的看法。

2.完善的人格中年人有着成熟、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能够确认自己的目标,可以集中精力,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目标,且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对于难以达成的目的,他们可以做到自动放弃。另外,中年人还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在为人处事方面既有自己的原则,还会显得更为灵活。

3.正确的评价处于中年时期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能够做到自立自主。为人处事有着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对自己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能够给自己做一个正确的社会定位。在家中,自己能够为家人提供帮助和支持,对待子女能够尽到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对待自己的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在工作过程中,中年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