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家庭心理健康新概念
48488900000016

第16章 心理测试概述(3)

3.与心理健康特质相关的可测事物每个人都知道,人的心理和语言行为很多时候都是不一致的,但这种心口不一的做法总会在各种形式上表现出来。有的人爱说谎,但是其说谎的本质就是他的心理特征,即谎话的反面就是真实的心理,而爱说谎者的心理特质就是不诚实。而人还有可能发生无意识的行为,但一些没有意识的行为,也会透露出他的心理意义,这也许是习惯的表现,也许是环境刺激所致,但总之,人的语言和行为通常都是由人的心理特质决定的。人的行为也就变成了有目的的行为,也就是俗话说的:心有所想,行有所为。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人的心理活动,虽然外人看不到,但是个体本身,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们能够间接地对人的心理健康进行测试。

十、心理测试不可滥用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逐渐深入,心理健康测试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应用。无论是在报纸上、电视上还是在网上,我们总能看到与心理健康测试有关的内容。从某些角度来说,大众对心理健康与心理测试引起重视,并产生兴趣,是件值得高兴和欣慰的事情,它不仅能够增强我们的自我维护意识,也有利于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个度,如果心理健康测试被滥用,这不仅无益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反之还会使健康的人变得不健康。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整日被心理健康测试所牵连,甚至被错误的评定为患有某种心理疾病,那么对他的生活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曾经有过这样一篇报道,说北京有一位大学生,她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从某杂志上看到了一个神经性抑郁症的测试问卷,于是她便自己做了起来。但是由于这个问卷中,对于结果的解释非常不明确,这位女生看了以后,误把自己归为精神性抑郁症之列,结果导致她每日忧心忡忡,无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后发展到被迫退学。

这种滥用心理健康的例子屡见不鲜。那么面对这一现象,我们该如何处理呢?在这里,我们奉劝广大读者,还是不要过分依赖于心理测试,要正确、客观的看待心理测试,只有这样,才能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因此,在应用心理测试时,还是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正确对待,不要过分迷信首先我们要阐明的是:一切以心理测试的结果为准的思想是非常错误的。随着人们对心理测试的关注逐渐增多,心理测试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人们对心理卫生的了解也在不断的加深,这对于心理测试来说,它的一些局限和不足也会逐渐显露出来。虽然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心理测试的作用,但在这里还是要告诉大家,看待问题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对于心理测试也应如此。

2.正确利用测试结果心理健康测试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所以在看待结果的时候,还是要配合参考其他的信息,全面综合地分析考虑。同时由于心理测试发展的不平衡,对于心理测试我们也不要过多地求全责备,应该注意和其他手段结合应用。

3.心理工作者要做好保密工作心理测试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它反映了被测者的隐私,所以,对测试结果的保密,是每一位心理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从事心理测试的人员,要注意对测试工具、测试题目和测试结果进行保密,以免测试的内容泄露,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十一、心理健康判断标准的选择

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换言之,就是心理健康评判的尺度,所谓评判尺度,就是说用什么来衡量。如果要问判断物体的长度,我们该用什么来衡量直接测量出来的。就好像,我问你:你健康吗?你说,你很健康。这个“很健康”从何而来?是主观臆断,还是客观评价?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的测试存在着判断标准选择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后,选用不同的判断标准,所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然至今我们仍没有一个唯一的判断标准,但是为了便于展开心理健康测试,专家们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确定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1.从统计学角度看它是以社会群体大多数人的行为特征作为参照的标准。根据此种标准,一些行为与大多数人明显不同的,会被视为异常,而且差异越大,则表明异常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评判标准的确立基质是认为:人的心理特征具有普遍性,是大多数人共有的,而异常的心理特征属于特殊情况,只存在于少数人身上。用统计学的术语来说,就叫做正态分布。

专家们首先建立起具有代表性的心理特征作为参照,如果与此标准有差异的心理特征,就会被划到正常心理之外,并根据差异的大小将其细分为不同的心理健康层次。目前的许多心理健康测试,如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等,都是按照这种逻辑制定的。

2.从内心体验角度看这是根据患者内心的体验情况,来判断其心理状态是否健康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正处于严重的焦虑、抑郁、沮丧等状态,就可以视其为心理异常,这种标准的运用具有局限性,因为它没有明确的外在标准,随意性很大,所以准确度也会相对低一些。

3.从解决问题的能力看一个人如果能够解决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就可以认定其心理正常,否则就是异常,这种标准看似界限很明确,但是如果一个人要解决某一问题,在主观上有能力,但由于客观因素干扰而没有干好,那样该如何解释他的心理是否健康呢?由此可见,仅从某一角度来确立心理健康评判标准是不能满足心理健康测试的需要的。这还是需要专业人士多变换角度,采用多种标准来考察,结果就会准确得多。

十二、心理测试的技术指标

我们购买的许多电器产品,在出厂前都要进行一些检测,在满足某些技术、参数指标时才算合格,在心理测试过程中,也要用技术指标来衡量心理测试的最终效果。心理健康测试时,衡量测试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都有哪些呢?以下我们就进行一些简要的介绍。

1.信度这是对测验客观性和可靠性的一种衡量。我们所说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是指检测的结果,不会随着测试者、地点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只要被测试的对象没有变化,用同样的标准去测量,总会得到相同的结果。这种要求对于数理测量可能很简单,但是在心理测试中却显得有些苛刻。对于相同的测验内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回答的结果可能会不同。所以为了保证测验的质量,心理健康测试中就要引入信度来衡量测验的可靠性。

常用的信度估计方法包括:再测信度估计法、折半信度估计法、复本信度估计法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测验。这些信度估计法,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准确地检验出测试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2.效度顾名思义,就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指测验对被测量的事物准确到什么程度。效度我们也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即检测的目的和测验效度的高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否检测了需要测量的内容。可以说效度就是对测验本身的一种测验。

从统计学角度来看,效度指的是根据测验的分数,做出推论或预测的准确性程度。通常我们会习惯说某个测验有效或无效,效度越高,其测验的结果越具权威性,效度低到一定程度,检测效果就会完全无效。与测试信度一样,效度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衡量,常见的检测效度的方法有内容效度、预测效度、同时效度和构想效度几种。

3.项目区分度评定一个测试好坏的另一个技术指标就是项目区分度,它也叫题目区分度。区分度反映的是一个测试题目,对被测试者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的指标。区分度高的题目,对被测试者特征的区分就具有较强的能力。在这些题目上得分较高的被测试者,其实际行为也非常突出,反之,若在这些题目上得分较低的人,其实际行为表现的就很弱。

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喜欢用项目区分度与外部效度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关系来统计特征。也就是用相关的系数来作为项目区分度的指标。当相关系数为1.00时,则表示此试题完全能够反映出被测者的心理特征,且还能够准确地预测被测试者的实际行为。若相关系数接近0.00,则表示该题目与所要测试的内容基本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