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精神受刺激时不应多饮酒。
(19)服用抗心绞痛药物时不应饮酒。
(20)服用降压药时不应饮酒。
(21)服用镇静安定药物时禁忌饮酒。
(22)服用降血糖药时禁忌饮酒。
(23)服用止血药时不应饮用。
(24)服用利尿药物时不宜饮用。
(25)服用利福平、红霉素和抗血吸虫药硝硫氰时不宜饮用。
(26)饮酒后不宜同食牛肉。
(27)饮酒后忌喝牛奶。
(28)饮酒后忌食糖。
(29)酒后忌食辣物及芥末。
4.咖啡
(1)不宜与酒同时饮用。
(2)小儿不宜饮用。
(3)喝咖啡不宜吸烟。
(4)不宜长期饮用咖啡。
(5)不宜短时间内大量饮用。
(6)孕妇不宜过量饮用咖啡。
(7)饮用前不应长时间的煎。
(8)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时不应饮用。
(9)饮咖啡忌吃多酶片及维生素C。
5.汽水
(1)饱餐后不宜饮用。
(2)开盖后放置的汽水不应饮用。
(3)吃饭时不宜饮用。
(4)饮酒时不宜喝汽水。
(5)汽水瓶内、外部不洁或漏水漏气者不宜饮用。
(6)商标不全或过期汽水不宜饮用。
(7)瓶内有杂质或异色沉淀物的不应饮用。
(8)色泽特鲜艳的汽水或异常色泽者不应饮用。
(9)不冒气的汽水不应饮用。
(10)汽水香气与应具的香型不符或有其他气味者不宜饮用。
(11)口感苦涩的汽水不宜饮用。
(12)酸性汽水不宜多饮。
(13)劳动后不宜大量饮用汽水。
第五节烹调禁忌
调味品
1.葱
(1)不宜与杨梅、蜜糖同食,同食易气壅胸闷。
(2)忌枣、常山、地黄。
2.醋
(1)忌丹参、茯苓。
(2)不宜与海参、羊肉、奶粉同食。
(3)忌壁虎,可致死。
3.糖
(1)忌虾。
(2)不可与竹笋同煮。
(3)不宜与牛奶、含铜食物同食。
4.蒜
(1)一般不与补药同服。
(2)忌蜜、地黄、何首乌、牡丹皮。
5.花椒
忌防风、附子、款冬。
我国是个美食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色、香、味俱全,对它们的实际营养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但是在烹调过程中若是不注意,有可能营养丢了都不知道。下面简单介绍一些烹调方面的禁忌。
炒菜油水忌过大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提供的资料,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日油脂的摄入量为25ɡ,而最近全国调查平均每人日摄入44ɡ,北京市居民平均每人日摄入竟达到83ɡ,远远超过正常摄入量。如果每天脂肪摄入量超过5ɡ,10年体重将平均增加10㎏。油脂的热量比同量的猪肉高出1倍多。餐饮业常用的高温烹饪和油炸不仅热量比例偏高,影响居民膳食平衡,还会产生致癌物丙烯酰胺。
中国烹饪协会美食委员会营养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认为,在高温下,油质和食物里所含的维生素会破坏殆尽,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也会被氧化,大大降低油和食物的营养价值。同时,油的煎炸时间越长,氧化时间就越长。油温超过180℃,就会发生分解或聚合反应,产生醛、酮及其他氧化物、环氧化物等多种对机体有害的物质。食用油反复使用还会产生过氧化脂质,严重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对人的胃肠道有害,阻碍人体对蛋白质、氨基酸的吸收,损害酶的代谢系统,造成未老先衰。
油锅不宜烧得过旺
很多人炒菜喜欢把油烧得滚烫,殊不知经常食用烧得过旺的油炸菜,容易产生低酸胃或胃溃疡,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发生癌。
反复炸过的油不宜食用
反复炸过的油其热能的利用率,只有一般油脂的三分之一左右。而食油中的不饱和脂肪经过加热,还会产生各种有害的聚合物,此物质可使人体生长停滞,肝脏肿大。另外,此种油中的维生素及脂肪酸均已遭到破坏。
涮火锅有禁忌
(1)金针菇一定要煮熟再吃。金针菇几乎是涮火锅时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权威人士称,金针菇一定要煮熟再吃,否则容易引起中毒。
据杭州日报报道,新鲜的金针菇中含有秋水仙碱,人食用后,容易因氧化而产生有毒的二秋水仙碱,它对胃肠黏膜和呼吸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一般在食用30分钟至4小时内,会出现咽干、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大量食用后,还可能引起发热、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便血、尿血等严重症状。
秋水仙碱易溶于水,但充分加热后可以被破坏。所以,食用鲜金针菇前,应在冷水中浸泡两小时;烹饪时要把金针菇煮软煮熟,使秋水仙碱遇热分解;凉拌时,除了用冷水浸泡,还要用沸水焯一下,让它熟透。另外,市场上出售的干金针菇或金针菇罐头,其中的秋水仙碱已被破坏,可以放心食用。
(2)涮火锅时间不宜过长。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检测结果发现,当火锅烧煮一个小时后,会产生大量对健康不利的亚硝酸盐,它与肉类在长时间高温烹调过程中释放的胺类物质结合,还会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很多人认为亚硝胺含量不高,不过,火锅涮时间长了,其中的食物经反复煮沸,不仅没有营养,而且会产生危害健康的物质,则为大家所公认。
事实上,亚硝酸盐存在于大多数食物中,而且其溶解性非常好,因此,涮火锅的时间越长,溶解在汤里的亚硝酸盐也就越多。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检测结果,火锅烧分别煮一个小时和一个半小时,火锅汤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分别超过了每千克10毫克和每千克15毫克。
另外,虽然我们用来涮火锅的食物营养丰富,但大部分营养成分经长时间煮沸后,已溶解到火锅汤中。食物煮的时间越长,其营养价值就越低,甚至涮到最后,可能就是毫无营养价值的垃圾食物了。对于含维生素C比较高的食物来说,持续高温的烹煮方式对其营养价值的破坏更大,而维生素C恰好有抑制致癌物亚硝胺生成的作用。
也有人认为,既然营养都溶解到汤中,我们喝火锅汤不就行了吗?事实上,火锅汤中除了营养物质之外,还含有很多有害物质。食物中所含的“嘌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能导致痛风)大多都溶在汤里,人体摄入后经肝脏代谢,会产生大量硝酸,对人体有害。过多的嘌呤如果不能排出体外,就会在血液中沉积,引起痛风,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
为了弥补涮火锅中被破坏的营养成分,可以搭配一些生食的水果和蔬菜。此外,还可喝茶或吃点大蒜,其中所含有的茶多酚和大蒜素都可以防止亚硝胺形成,并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生吃蔬菜有禁忌
蔬菜所含营养素,例如维生素C及B族,很容易受到加工及烹调的破坏,生吃有利于营养成分的保存。但是,并非每一种蔬菜都适合直接生食,有些蔬菜最好放在开水里焯一焯再吃,有些蔬菜则必须煮得熟透后再食用。
洗一洗就可生吃的蔬菜包括胡萝卜、白萝卜、番茄、黄瓜、柿子椒、大白菜心等。生吃最好选择无公害的绿色蔬菜或有机蔬菜。在无土栽培条件下生产的蔬菜,也可以放心生吃。生吃的方法包括饮用自制的新鲜蔬菜汁,或将新鲜蔬菜凉拌,可适当加点醋,少放点盐。
焯一下再吃的蔬菜分以下几类:一类是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菜花等,这些富含营养的蔬菜焯过后口感更好,其中丰富的纤维素也更容易消化。第二类是含草酸较多的蔬菜,如菠菜、竹笋、茭白等,草酸在肠道内会与钙结合成难吸收的草酸钙,干扰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凉拌前一定要用开水焯一下,除去其中大部分草酸。第三类是芥菜类蔬菜,如大头菜等,它们含有一种叫硫代葡萄糖甙的物质,经水解后能产生挥发性芥子油,具有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第四类是马齿苋等野菜,焯一下能彻底去除尘土和小虫,又可防止过敏。此外,莴苣、荸荠等生吃之前也最好先削皮、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再吃,这样更卫生,也不会影响口感和营养含量。
当然,并不是所有蔬菜都可以用来做凉拌菜,含淀粉的蔬菜,如土豆、芋头、山药等必须熟吃,否则其中的淀粉粒不破裂,人体无法消化。扁豆含有大量的皂甙和血球凝集素,食用时若没有熟透,会引发中毒。豆芽宜炒熟吃,即使凉拌,也一定要先将它们煮熟。
酸奶不宜热饮
酸奶不宜加热饮用。加热后会将酸奶中存在的活的乳酸菌杀死,从而失去保健作用。
未煮透的黄豆不宜吃
黄豆中含有一种会妨碍人体中胰蛋白酶活动的物质。人们吃了未煮透的黄豆,对黄豆蛋白质难以消化和吸收,甚至会发生腹泻。而食用煮烂烧透的黄豆,则不会出问题。
炒鸡蛋不宜放味精
鸡蛋本身含有与味精相同的成分谷氨酸。因此,炒鸡蛋时没有必要再放味精,味精会破坏鸡蛋的天然鲜味,当然更是一种浪费。
酸碱食物不宜放味精
酸性食物放味精同时高温加热,味精(谷氨酸)会因失去水分而变成焦谷氨酸二钠,不仅降低鲜味,而且对人体健康有害。碱性食物内溶液处于碱性条件下,味精(谷氨酸钠)会转变成谷氨酸二钠,是无鲜味的。
吃茄子不宜去皮
维生素P是对人体很有用的一种维生素,在我国所有蔬菜中,茄子中所含有的维生素P最高。而茄子中维生素P最集中的地方是在其紫色表皮与肉质连接处,因此,食用茄子应连皮吃,而不宜去皮。
吃菠萝千万别忘用盐水泡
菠萝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维生素C,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小便等作用。但菠萝含有甙类、菠萝蛋白酶以及5—羟色胺等物质,对皮肤、口腔黏膜都有刺激,而且有人对菠萝天生就过敏,在食用菠萝15分钟至1小时左右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同时出现过敏症状如头昏、头疼、皮肤潮红等,甚至中毒休克。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立刻停止食用菠萝。
吃菠萝的正确方法:把菠萝切成片或块放在盐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再洗去咸味,就可以达到消除过敏性物质的目的,还会使菠萝味道变得更加甜美。饭后半小时吃这些用盐水浸泡过的菠萝,既美味又营养。
煲汤时间忌太长
在我们的观念里“煲汤时间越长,汤就越有营养”。但是经过同济大学医学院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所进行的研究表明,长时间加热会破坏煲类菜肴中的维生素。加热1~1.5小时,可使汤里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达到峰值,此时的能耗和营养价值比例最佳。
另外,时间过长,有些成分可能会再发生变化,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甚至是致癌物质。
忌用锅内余油炒饭
很多人喜欢用炒完菜锅里剩余的少量油趁热炒饭,这样余油虽获得充分利用,但这种饭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因为炒菜后,锅内的剩余物质不但有油而且还有味精、食盐、酱油等,由于锅热而发生焦化,易生成致癌物质。因此,不宜用锅内余油炒饭。
忌用白酒代替料酒
料酒是所有烹饪用酒的统称,主要包括黄酒等。它的作用是去除鱼、肉类的腥膻味,增加菜肴的香气,有利于咸、甜等各种味道充分渗入菜肴中。
料酒之所以能起到这种作用,一是因为酒类中乙醇具有挥发作用,能使肉类中有腥膻味道的蛋白和胺类挥发掉。黄酒、汾酒等酒类的酒精浓度比较低,一般在15%左右,在去除腥膻味道的同时,还不会破坏肉类中的蛋白质和脂类。二是因为黄酒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和氨基酸,它们能够起到增香、提味的作用。
纯白酒的酒精浓度要高于黄酒,一般在57%左右。较高的乙醇含量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肉类中的蛋白质和脂类。而且,白酒中的糖分、氨基酸含量比料酒低,提味的作用明显不如料酒。因此,最好不要用白酒代替料酒,如果一定要用,也最好别用太多。
料酒在烹调中使用的时间,应根据菜的原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烧鱼应在鱼煎好后即放料酒;炒虾仁、炒肉丝应在主料炒熟后放料酒;做汤则应在汤开后再放入料酒。
炖鸡不宜放花椒、茴香
鸡肉里含有谷氨酸钠,加热后能自身产生鲜味。烹调鲜鸡时,只需放适量油、盐、葱、姜、酱油等,味道就很鲜美,如再加入花椒、茴香等厚味的调料,反而会把鸡的鲜味驱走或掩盖。
烧肉不宜过早放盐
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易使肉中的蛋白质发生凝固,使肉块缩小,肉变质硬,且不易煮熟。
炖肉、骨时忌加冷水
肉、骨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烧煮中突然加冷水,会使汤汁温度骤然下降,蛋白质与脂肪会迅速凝固,肉、骨的空隙也会聚然收缩而不会变烂,而且肉、骨本身的鲜味也会受到影响。
冻肉不宜在高温下解冻
将冻肉放在火炉旁、沸水中解冻,由于肉组织中的水分不能迅速被细胞吸收而流出,肉就不能恢复其原来的质量。遇高温,冻猪肉的表面还会结成硬膜,影响肉内部温度的扩散,给细菌造成繁殖的机会,肉也容易变坏。冻肉最好在常温下自然解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