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巴菲特为什么看中王传福
48483400000023

第23章 “买脑袋而不是买图纸”

他这样的人才培训战略始终没有改变。因为他坚信,只有这样,比亚迪才会更有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像他所说的:“我凭什么?凭的就是人,30万的劳动大军和巨大聪明的工程师队伍,这就是我的资本。它比几百亿的市值更可靠,不会忽高忽低。”

彼得·圣吉在他的大作《第五项修炼》的开篇写道:

财富杂志曾经指出:“抛弃那些陈旧的领导观念吧!90年代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

壳牌石油企划主任德格说:“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当世界正变得更息息相关,复杂多变时,学习能力也更要增强,才能适应变局。企业不能再只靠像福特、史隆或华生那样伟大的领袖来一夫当关,运筹帷幄和指挥全局。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

进而彼得·圣吉分析说,学习型组织是可能的。因为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我们不必教婴孩学习,他们生来就是出色的学习者——学习行走、说话,甚至自己处理一些事情。学习不仅是人类的天性,也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泉源。伟大的团体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成功,而是透过学习如何创造惊人成果所致。

其次,全球企业正在形成一个共同学习的社会。使企业朝向学习型组织迈进的,还有其他更深层的社会动力,这种变化也是工业社会演进的一部分。人类的工作观因物质的丰足而逐渐改变,也就是从美国著名民意测验专家杨克洛维琪所称的“工具性”工作观(工作为达到目的之手段),转变为较“精神面”的工作观(寻求工作的“内在价值”)。汉诺瓦保险公司的总裁欧白恩说:“我们祖父辈一个星期工作六天所赚的钱,只相当于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工作两天的所得。大家渴望建立比遮风避雨及满足物质需求层次更高的组织,而这种热望将不竭止,直到理想实现。”

于是,愈来愈多有这种想法的组织领导者(虽然仍是少数)开始意识到,他们的努力将是这项深具意义的社会演进之一个部分。顶尖的赫门米勒家具公司总裁赛蒙凯切直言:“为什么我们的工作不能变得更有意义?就我所见,企业是惟一有机会从根本上来改善这个世界不公平现象的团体。但是首先,我们必须去除妨碍我们持续创造和学习的障碍。”

由此可见,学习型组织不仅得到了普通人的认可,也得到了企业家的认可。很多企业家正在试图努力将自己的企业修炼成学习型组织。在这一点上,王传福同样希望把比亚迪打造成一家学习型企业,以应对未来的变化。

在比亚迪,王传福总是想方设法为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员工刚入职,有入职培训,主要是讲述公司的企业理念以及发展现状和愿景规划,同时,也会培训一些基本技能,比如商务礼仪和一些分析报告的撰写等。在培训期间,比亚迪还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作出规划。这是集团内部的一次集体入职培训。

当新员工被分配到各个事业部后,公司还会针对事业部的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培训。比如到比亚迪汽车事业部后,就会受到汽车基础知识、汽车拆装等基础培训,通过严格考核后,才能正式入职。

正式成为比亚迪员工后,就会有年度培训。人力资源部为每个人制订年度培训计划。比如应届毕业生在工作的第一年必须要修满48个学分,一般一个课程只有1到2个学分。因为工作岗位的不同,相应的培训课程也不相同,如果员工在培训中不能修满学分或者缺勤,就会受到相应处罚,包括罚扣绩效奖金等。

除此之外,比亚迪还有一种人才培训模式,就是在工厂里,实行实名导师制。要求熟练工人和新进入比亚迪的人员建立一种“导学”关系。新来的员工要给那些熟练的工人做助手,熟练工人在两人工作的过程中扮演“导师”的角色,传授自己的技能,对新员工进行技术指导。对于培训的效果,会有相应的绩效考核。这样不仅有利于新员工尽快成长,掌握技术,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公司的凝聚力。

为了培养新人,王传福还会请来有经验的各个领域的专家到比亚迪做讲座,或者聘请有经验的已经退休的技术人员做比亚迪的技术顾问。在与这些专家交流的过程中,王传福认为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比亚迪的技术水平。就像他所说的:“对汽车,我们未来两年内要投入、投入、再投入。我们需要大量网罗世界一流的人才,包括从国外找大量专家过来,以迅速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我们北京模具厂就有一批从日本请来的一流专家。”

在这样的一系列培训之下,新员工自然会快速成长。用比亚迪人力资源部部长刘焕明的话说,“学生大学毕业后迈进比亚迪,就像又迈进了另外一所大学。”

同时,为了得到技术人才,比亚迪还成立了人才培训基地和比亚迪技工学校。

2008年3月18日,比亚迪授予郧阳科技学校为首家“比亚迪公司人才培养基地”。比亚迪为郧阳科技学校提供10万元奖学金,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同时,郧阳科技学校会为比亚迪提供“订单式”的技术人才。郧阳科技学校会开设比亚迪电子班、比亚迪汽车班等,专门为比亚迪培训技术人才。

其实,从1998年开始,郧阳科技学校就已经和比亚迪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到2008年,郧阳科技学校已经为比亚迪输送了1万多名各类技术人才。此次,双方合作办学的方式,将更便于比亚迪得到自己需要的技术人才。

除了合作办学之外,比亚迪还在深圳成立了自己的技工学校、占地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学校有大型电脑学习室、电工电子实验室、汽车模型实验室、汽车底盘实验室等,开设了汽车培训、电工培训等多种课程。这里的专职教师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高级技术职称和五年以上教学实践经验。同时,学校还请来各个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到比亚迪技工学校做兼职教授。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毕业的学生可以免去找工作的烦恼,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比亚迪工作,成为比亚迪的一员。

王传福非常重视人才的培训,他常说“买脑袋而不是买图纸”。他从来不买图纸,而是要培养能设计图纸的“脑袋”。不管要付出多少,他这样的人才培训战略始终没有改变。因为他坚信,只有这样,比亚迪才会更有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像他所说的:“我凭什么?凭的就是人,30万的劳动大军和巨大聪明的工程师队伍,这就是我的资本。它比几百亿的市值更可靠,不会忽高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