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超级财富课
48482500000079

第79章 巴菲特:看准再投资,用头脑赚钱

巴菲特说,一个人的一生能有一个好点子就已经很幸运了。他孜孜不倦地钻研,在投资艺术上他注重于寻找价值,而不是靠花招和直觉。

说到“股神”巴菲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不但具备把握时机的智慧,而且在面临投资决策时,他能把一切相关的人、数字、事实,甚至其他细节,都了然于心。巴菲特说,他投资能否获利的判断依据就是判断什么时候买,以及买什么。

他孜孜不倦地钻研,在投资艺术上他注重于寻找价值,而不是靠花招和直觉。获利稳定是巴菲特选股的重要标准,为此,他选择高素质的企业,也就是他所说的:买的是企业家的头脑。赚钱就是要靠头脑。

巴菲特非常注重细节。1963 美国著名企业运通公司运作出现问题,面临巨额索赔,股价从 60 美元迅速跌至 35 美元。这时巴菲特立即展开了调查,他发现;饭店的顾客不紧不慢地继续用捷运卡付账,银行和旅行社的人们还是用运通公司的旅行支票,而后,他又通过朋友了解到美国其他城市也还在使用运通公司的运通卡和旅行支票。于是,巴菲特提出了与众多投资家相反的观点:运通公司并未走下坡路,而是暂时遇到了困难,运通公司仍是美国大众最喜爱的公司之一,它的顾客并未离他而去。在这种分析思想的指导下,他分批购买了大量运通公司的股票,最多时约占他投资总额的 40%。事实的发展证实了他的分析,两年后,运通公司开始走出低谷,1967 年,他的股票狂升至每股 180 美元,巴菲特在此赚了一大笔。

面对变幻莫测的股市,他这样分析,当人们都疯狂地在股市抢进抢出时,股市的涨势将接近尾声。如果平常不热衷股市的人都进股市了,就显示可动用的资金差不多都投入股市了,接下来就是后继无力,再没有资金可推陈出新时,股市必将下跌。相反,当大多数人都不对股市抱有希望,不愿再投资时,而想卖股票的人都卖得差不多了,股市跌无可跌,只要有资金投入,就可以反弹涨升。

1973 年,巴菲特花巨资买下《华盛顿邮报》11%的股权,此后再没有增资扩股,对此,巴菲特的解释是再没有一个更好的低价位可以进入。尽管如此,但他在《华盛顿邮报》的收益每年高达几亿美元。巴非特认为,价格有别于价值,你付出的是价格,得到的是价值。

有人说巴菲特对价格守得很紧,“如果说人们通常要争取 1/3 的价差,则巴菲特会争取最后 1%的价差。”但是巴菲特不喜欢讨价还价,要买要卖都只有一个价钱,如果不同意就算了。同时巴菲特非常注意通货膨胀可能造成的损失,他认为,假如一个投资项目无法战胜通货膨胀,就是失败的投资。“唯有增加购买力才是最重要的,”巴菲特说,“如果你放弃购买 10 个汉堡,将这些钱存到银行,两年之后,你把先前这笔钱取回来,但是却只买到 8 个汉堡,你觉得自己的钱变多了,但是却不见得吃得更饱。”

投资是有风险的,但是巴菲特是一位有眼光的投资家,1965 年,巴菲特力排众议,以合伙的方式购下了濒临破产的伯克希尔公司,这是他人生转折中最重要的抉择,从此他有了自己独立的投资公司,以此进入证券市场,赚尽了天下财富。

另外,巴菲特对可口可乐的投资可以说是造就了一个“神话”。当他准备购买价值 10 亿美元的可口可乐股票,从而创下股票市场又一历史记录的前夕,他接到了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唐·基奥的一个电话。

唐·基奥回忆说:“我问他一切可好,我说‘沃伦,你有没有买可口可乐股票?’他满怀激情地做了肯定回答。”

唐·基奥接着说:“我们通话后不久,就有报道宣称说沃伦购买了股票。通过推理,我们也断定有人在买我们的股票。”

自从 1987 年股灾之后,当股票市场从低谷开始回升时,巴菲特就开始了时不时地购买行动。

1988 年秋某一天,前任可口可乐公司主席罗伯托·高泽塔和基奥正在研究可口可乐公司股票走势的时候,这个时候,基奥的直觉突然醒悟。他告诉高泽塔,购买他们股票的很可能就是沃伦·巴菲特。

在美国,碳酸饮料销售额一年可达 500 亿美元,而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就占据了 3/4,可口可乐占全美液体饮料总销售量的1/10.不仅如此,可口可乐公司向全球近 200 个国家约 100 家加盟者提供其糖浆和浓缩液,而这些国家代表了 126 种语言,同时也销售其他 230 种品牌的饮料。在大多数国家中,可口可乐鲜有对手。

正是看到了可口可乐的无限价值,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把它当作了自己最大的投资品种。巴菲特首次投资于生产罐装饮品的可口可乐公司就达到 10 多亿美元。用这笔钱,他购买了可口可乐公司 2335万股股份,在 1990 年的股票分拆为 2∶1,伯克希尔公司得到了 4670万股股份。到了 1992 年再按照 2∶1 的比例进行股票分拆,它又得到9340 万股股份。1994 年,巴菲特再次投资购买这家公司股票,这样伯克希尔公司所持有的可口可乐股份愈 1 亿股。到 1996 年,按 2∶1比例分股,已经达到 2 亿股份。

基奥说,他们知道巴菲特对可口可乐公司一向都很感兴趣,因为早在 1985 年可口可乐公司推出樱桃可乐时,巴菲特成为美国樱桃可乐头号爱好者。巴菲特清楚地了解我们,他了解这个公司,了解公司的财务数据。他是一位既了解情况又在发挥积极作用的董事。他对全球注册商标的内在价值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在巴菲特购买可口可乐股票之后,基奥说:“在巴菲特购买可口可乐股票以后,我终于成为伯克希尔公司一名小股东了。”巴菲特则说,基奥出色的个性魅力是吸引他巨额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

巴菲特说,一个人的一生能有一个好点子就已经很幸运了,而这基本上就是世界最大的一笔业务。可口可乐拥有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价格公道,深受欢迎——在各个国家,它的人均销售量每天都在增加,没有哪一种产品能像它这样。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公司是一个正确的、重大的举措,而在许多国家,可口可乐几乎就是美国的代名词。可以这样说,在可口可乐的世界里,太阳永远会升起,而巴菲特也会因为自己的投资永远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