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超级财富课
48482500000073

第73章 眼高手低,小钱不看,大钱不赚

中国市场巨大无比,赚钱机会多如牛毛,相信只要你肯弯弯腰腰,那么脚下的钱自然滚滚来。

曾有位百万富翁说过“小钱是大钱的祖宗”。事实上,好多百万富翁当初就是靠赚不起眼的小钱而白手起家的。据统计,国外 90%以上的大富豪是白手起家或靠小本淘得第一桶金的,只有 10%不到的人是靠继承遗产发家的。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全是穷人,靠赚小钱起家的恐怕要占到 99%以上。

几乎所有初入社会的高学历的年轻人,眼高手低似乎是一种通病,学识、抱负满满却没有一点实战经验。骄傲的头颅从不肯低下来去看看脚边唾手可得的钱,再加上少得可怜的工作能力,只会让他够不着比自己头顶更高的摇钱树。也可以说眼高手低是赚钱的大忌。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愿望,总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财源滚滚而来,潇洒地做一回大老板。但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却难以梦想成真,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这些人赚钱心太急切了,导致了致富心态的错误。他们只想发大财、赚大钱,能赚小钱的机会看不上眼,忘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道理。

我们大概都知道荀子在《劝学》中的教导,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地做到。财富就是这样,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低收入者往往“大钱赚不到,小钱不愿赚”,结果总是愁钱用。事实上,赚小钱是赚大钱的必要步骤,因为在赚小钱的过程中,可以增加经验、见识、阅历,培养金钱意识和赚钱能力,同时积累人情关系。试想,一个连小钱也赚不到的人,他能管理好上百万资产和一个庞大的企业吗?所以,要想赚大钱,不能指望天上掉金元宝,还是要脚踏实地,从小钱赚起。没有小钱,哪来的大钱?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温州人在这一点上,应该是全国人的典型和楷模,当年温州的补鞋匠,都是从几毛钱缝缝补补做起,聚沙成塔,聚土成丘。他们做起了其他人不愿动、不愿碰、不屑提的小本“下层”生意,填补了市场空白,每年纯收入居然可达数万元。他们正是做这种别人不起眼的生意,虽然挣的是小钱但能积少成多。日积月累后,他们就回家办制鞋厂或者其他企业。如今,各行各业中都有有钱的温州人的身影。他们在房地产行业中更是声名累累,这是南方人典型的创业模式。

温州人给自己总结出的几条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大钱小钱都要赚,能赚几分几厘的机会也决不松手。他们的商业价值观非常独特,响亮地喊出了“赚一厘钱也光荣”的口号。比如纽扣生意,一粒纽扣的利润真的不足一厘,他们也做得兢兢业业、高高兴兴的。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温州人就靠这一分一厘的集腋成裘,完成了他们的原始积累,为其后来的第二次、第三次创业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

那些想发财而又没发财的人,多半是因为没有“小钱”意识,“身价低”的小钱瞧不起,大钱又赚不来,所有终日只能在幻想与抱怨中度过。

所以说,如何看待“小钱”,既是一个人生态度的问题,又是一个商业眼光的问题。商人务实,精明都是应该的,但更应善于抓住身边的小钱,绝不让赚钱的机会从身边溜走,哪怕是一分钱。

现在,不少国外企业对中国那些贫穷的内陆省份感兴趣,看中的就是人口众多的消费市场。一家经销阿司匹林药的国外经营者曾感叹地说:“上帝啊,如果我们能够一天卖给一个中国人一片阿司匹林,就能使我们的销量成倍增长!”

随着社会的进步,商业的发展,中国市场巨大无比,赚钱机会多如牛毛,相信只要你肯弯弯腰腰,那么脚下的钱自然滚滚而来。不要轻看身边的小钱,正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有小钱,也就不可能有大钱,因为大钱都是小钱积累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