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护理员
48479500000055

第55章 儿科学及护理(2)

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1.急性病患儿入院后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及慢性病患儿可按病情进行分级护理。夜间和中午尽量减少治疗和检查,保持环境安静,以利休息。

2.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4次,病危病重、发热患儿每4小时1次或随时测。体温正常3天,病情稳定者可改为每日2次。测体温一般用腋表或肛表,禁用口表。根据医嘱或病情测血压并记录。

3.体温在39℃以上者,可置冷毛巾或冰袋于额部,或行温水浴或酒精浴(较大儿)。进行物理降温后30分钟或应用退热剂后1小时应重新测量体温,观察降温效果。体温在36℃以下,手足发冷可用热水袋保暖,小婴儿可放入暖箱。

4.每周测体重一次,遵医嘱做好口腔护理、脐部护理和皮肤护理;正常及病情平稳的新生儿应每日沐浴一次,儿科病儿每周定时沐浴,勤换衣服,保持被褥、衣服、尿布等清洁干燥。

5.注意观察病情,尤其是危重病儿、诊断未明及病情有变化的病儿应随时巡视病房,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值班护士或医生。

6.做好不同年龄小儿的心理护理,对小婴儿除满足其生理需要外,应多给予皮肤接触和爱抚,如搂抱抚摸等,给予适当的感官刺激。对幼儿亲切关心爱护,尽量满足其住院前的爱好和生活习惯,关心其痛苦和要求,使之感到温暖,减少焦虑及陌生感。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则给予交流和鼓励,在治疗之余组织其轻微活动、讲故事、学习,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减轻紧张和焦虑情绪,并给予关怀照顾,协助生活护理。

7.饮食须按医嘱执行,并注意饮食卫生,教育和协助患儿饭前便后洗手。在协助吃调配的乳量以略超出计算量为好,因婴儿每次食量可能时多时少。饭和喂饭时随时注意观察患儿饮食、哺乳情况,如有厌食、恶心、呕吐等积极查找原因并报告责任护士或医生。

8.皮肤护理,皮肤是保护机体不受外界侵害的第一道防线,特别是新生儿及婴儿皮肤薄嫩,表皮易于脱落,防御机能不够完善,易引起损伤发生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因此应细心护理。床铺应平整干燥,内衣、尿布宜柔软,护理操作轻柔细致,注意保持颌下、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折处和会阴部的清洁、干燥,防止发生糜烂、臀红和褥疮。注意消毒隔离,防止发生脓疱疮、皮下坏疽等症。夏天每日洗澡,防止发生痱子。

7.1.4儿科常用基础护理操作

一、约束法

目的:防止患儿挣扎活动,以利诊疗操作顺利进行或避免躁动患儿碰伤。

(一)全身约束法

将大单折成自患儿肩部至踝部的长度,将患儿放于中间,用靠近操作者一侧的大单紧裹患儿近侧上肢、躯干和双腿至对侧腋窝处,拉平大单掖于患儿身下。再将另一侧大单包过对侧上肢及身体后,紧掖于近侧身下。如患儿过于躁动时可加布带固定之。

(二)手足约束法

1.夹板法。为保证四肢静脉输液顺利进行,可在输液的肢体下放置一衬有棉垫的小夹板,长度超过关节处,以绷带或宽胶布固定,必要时缚于床栏上。

2.丁字带法用牢固布料制成丁字形手足约束带,横端系于患儿手腕或踝部,松紧适宜,长端系于床栏处。

3.手套约束法

用布或双层纱布制成并指套,开口处置带,套于手上系带固定。注意松紧适宜。目的是防止抓伤皮肤和伤口。

二、臀部护理

(一)预防臀红护理

勤换尿布,保持臀部清洁干燥。腹泻患儿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擦干涂以油剂保护。避免用油布或塑料布直接包裹婴儿臀部。尿布应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棉织品,洗涤时漂洗干净,并作消毒处理,如曝晒或开水烫、高温消毒。擦洗便迹时动作宜轻柔。

(二)臀红的护理

1.轻度臀红仅局部皮肤发红。除按预防臀红护理外,应定期将患儿侧卧,暴露臀部于空气或阳光中,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注意防止着凉。

2.重度臀红分一、二、三度。一度局部皮肤发红并有皮疹,二度皮疹破溃,三度局部有较大片糜烂或表皮剥脱。除按预防臀红护理外,每次清洗臀部后涂20%鞣酸软膏或涂臀红油(2%红汞及鱼肝油滴剂各50%混合液),除暴露臀部外,可用鹅颈灯照射臀部(灯泡40~60W,灯距臀部30~40cm),每次15~20分钟。注意清洗时用手沾水轻洗,避免用毛巾擦洗,涂油时也应将棉签在皮肤上轻轻滑动,以免引起疼痛和加重损伤。照射时需守护患儿,严防烫伤,护理后轻兜尿布。

三、喂奶法

儿科病房应设置母子病房、哺乳室及人乳库等,尽量保证母乳喂养和为母乳喂养创造条件。

(一)奶瓶哺喂法

1.将配奶与配奶牌核对后加热,选择合适的消毒奶头套于奶瓶口上。

2.携配奶至床旁,为患儿更换尿布后洗手,将包好的患儿抱起,头部枕于操作者肘窝处呈半坐位环抱,病情较重者将床头抬高,使患儿侧卧或头转向一侧。

3.右手将奶瓶倒转,使奶头颈处充满奶液,先滴1~2滴于手腕内侧或手背测试温度,然后使患儿含住奶头吸吮。如患儿吸吮过急或有呛咳时,应取出奶头,使其休息片刻再行哺喂。喂奶时,护理人员注意力要集中,观察患儿表情、食欲及吸吮能力,设法使患儿吃进应吃奶量,但不可强迫,以免呕吐。

4.食毕抱起患儿,轻拍背部使其排出吞入胃内的空气,然后放回床上,右侧卧半小时。

5.整理用物,记录摄入奶量及哺乳情况。

(二)滴管法

适用于吸吮及吞咽能力较弱的患儿。将温热的配奶用滴管滴入婴儿口中,待吞咽后再滴1~2滴,根据患儿吞咽情况决定滴奶速度,依法将配奶喂完。注意始终保持配奶的温度。

(三)管饲法

适用于未成熟儿,无吸吮能力或昏迷、牙关紧闭(如破伤风)不能进食者。将温热的配奶经胃管用注射器缓慢注入,或用吊瓶滴入胃内,注毕注入少量温开水冲净胃管内残留奶。末端反折包上消毒纱布夹紧,如为硅胶婴儿胃管盖紧管帽。患儿右卧半小时。每周更换胃管1~2次。施行导管喂食的患儿,应特别注意口腔护理。

7.2儿科常见疾病及护理

7.2.1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

一、正常足月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正常足月新生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满37~42周,体重>;2500g,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

【护理评估】

由于新生儿初脱离母体独立生活,所处的体内外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加之各器官功能不完善,适应能力差,若保暖、喂养、护理不当,以及消毒隔离制度不严,均可成为新生儿致病的因素。

身体状况表现为正常足月新生儿的特点(详见本节正常足月新生儿特点)。

在心理反应方面,初生的新生儿已表现出对母亲给予的各种形式的爱作出回应。初做父母的双亲由于缺乏护理新生儿的知识,不知道怎样抱持、安抚孩子以及给孩子哺喂、沐浴、穿衣、换尿布,不知道孩子表示饥饿、尿湿或不适、疼痛的反应,故常在护理新生儿时,感到紧张,甚至胆怯。

【护理措施】

1.提供适宜的环境.新生儿室内应阳光充足,保持空气流通、清新,避免空气直接对流,应备有空调和空气净化装置。保持环境的适中温度是维持正常体温的重要条件。中性温度是指在一种适宜的环境温度下,机体耗氧量少,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亦少,又能保持正常的体温。正常足月新生儿在穿衣、包裹棉被的情况下,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达55%~65%,即可达到中性温度。

2.维持新生儿体温正常.新生儿娩出后应立即擦干皮肤,用温暖小棉被包裹后,置于中性温度的环境中;或置于远红外辐射保暖床;或在棉包被外放置热水袋,但应避免烫伤和保暖过度。也可抱于母怀中,用母体热保暖,采用此方法应注意避免产妇因疲劳熟睡而致新生儿口、鼻堵塞,窒息死亡。同时需观察体温的变化。

3.要合理喂养,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30分钟左右立即抱至母亲处给予哺乳,随时需要随时哺喂,可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利于维持正常体温和促进母子情感交流。首选母乳喂养,因其他原因不能母乳喂养者,可先试喂5%~10%葡萄糖水,之后可用2:1牛乳,逐渐增至3:1或4:1乳,满月后喂全乳。每3~4小时哺喂1次。喂乳后应竖抱小儿轻拍背部,而后取右侧卧位,防止溢乳和呕吐引起窒息。

为了解营养状况,每日测量体重1次,若体重每日增加10~30g,生后24~48小时内排胎粪,吸吮有力,无呕吐及腹泻,喂乳时无呼吸困难、躁动、疲惫等现象,说明供给的营养能满足机体需要。

4.积极预防感染。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完善,抗病力弱,预防感染是护理新生儿的重要措施之一。

(1)环境卫生母婴室、新生儿室应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及清洁制度;定期全面进行清扫和消毒,室内宜采用湿式清洁扫除,避免灰尘飞扬,每日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或用空气净化器进行空气消毒,每月空气培养1次;禁止随意放置一切污物,尤其是污湿的尿布,应固定放于指定的容器内,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2)工作人员方面护理新生儿的工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注意个人卫生,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若患感染性疾病或为带菌(病毒)者,应暂时调离。入室前更换清洁的工作衣、帽及鞋;护理每个新生儿前、后必须严格洗手;工作时勿用手接触自己的鼻孔、面部及口腔,尽量少谈笑;切忌将身体依靠在新生儿睡篮或检查台上,或将检查用具、病历牌随手放在婴儿床上;诊疗用具要用消毒液擦洗或熏蒸。

(3)皮肤、黏膜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用纱布沾温水将头皮、耳后、面、颈、腋下及其他皮肤皱褶处的血渍和胎脂拭去。24小时后去除脐带夹,体温稳定后即可沐浴,每日沐浴1次,沐浴时室温提高到24~28℃,水温保持在38~40℃,洗净后用软毛巾轻轻拭干,并涂少许爽身粉;要勤换尿布,每次排便后用温开水冲洗臀部、拭干,必要时涂消毒植物油,以防尿布皮炎;新生儿衣服应柔软,用棉布缝制,宽松舒适,易穿易脱;尿布清洁、柔软、吸水、透气,以避免皮肤擦伤。

口腔黏膜不宜擦洗,喂乳后宜喂温开水,以保持口腔清洁。为预防新生儿从母亲产道获得淋球菌和衣原体等引起眼部感染,可用红霉素软膏涂眼或0.5%硝酸银滴眼。

(4)脐部护理脐部应保持清洁干燥,若无渗血,不宜任意解开包扎,敷料一旦被尿液污染应及时更换。脐带脱落后,脐窝有渗出物,可涂70%乙醇保持干燥;有脓性分泌物,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然后涂2%碘酊;有肉芽形成,用5%~10%硝酸银溶液点灼。

5.加强日常观察,每日应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哭声、面色、皮肤、体温、吸乳、大小便及睡眠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健康教育】

1.提倡母婴同室,鼓励母乳喂养,指导双亲参与婴儿的日常看护,尽快建立婴儿与双亲之间正常的情感联结行为。通过哺乳、抚摸婴儿皮肤,与婴儿眼神交流、说话,刺激婴儿的各种感官,这对促进其体重增长、智能的发育,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发展极其重要。

2.采用录像和示范的方式,教会家长护理新生儿的各种基本技能,如沐浴、哺喂、穿衣、更换尿布、脐部护理、测量体重及体温等。让双亲了解新生儿日常观察的内容及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向家长宣教为新生儿补充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目的和用量,如生后4日应补充维生素C(50~100mg/d),10日后补充维生素A(500U/d)和维生素D制剂(400U/d),并给予钙剂和铁剂等,尤其要教会家长逐步添加鱼肝油和钙剂的方法,以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需要。

4.向家长解释尽早为新生儿筛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苯丙酮尿症和半乳糖血症等疾病的重要性,以取得他们的合作。

5.向家长提供新生儿访视、预防接种(如新生儿生后3日内应接种卡介苗;生后1日、1个月和6个月应各注射乙肝疫苗1次等),以及生长发育监测的相关信息。

二、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指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由于缺氧(如前置胎盘、脐带脱垂、或孕妇患有缺氧性疾病等)或产伤(常见于臀位产、高位产钳或负压吸引等)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或破裂而引起颅腔内出血。本病是新生儿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一)临床表现

以窒息、惊厥及抑制状态的相继出现为特征。病情的轻重视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多少而定,重者多为死胎或出生时呈苍白窒息很快死亡,轻者可在出生后数小时或迟至1~2天后出现症状。

(二)治疗原则

1.控制出血,应用维生素K 3天,并可加用止血敏及安络血等。

2.镇静,可使用苯巴比妥钠、安定或水合氯醛等。

3.降颅压,可用激素、速尿、甘露醇等。

4.预防感染,适当应用抗生素。

(三)护理

【护理评估】

1.致病因素

(1)缺氧。凡在产前、产程中和产后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缺血的因素均可导致颅内出血。如母亲患心力衰竭、严重贫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胎儿脐带绕颈或脱垂;出生时产程延长以及分娩过程中产妇使用吗啡类药物等。

(2)产伤。胎儿头过大、头盆不称、急产、臀位产、高位产钳和负压吸引助产,使胎儿头部受挤压,造成产伤性颅内出血。

(3)医源性损伤。快速输液和输注高渗液体、机械通气不当、频繁吸引和气胸、过多搬动婴儿,以及早产儿颅骨软,若在进行面罩加压吸氧、头皮静脉穿刺、气管插管等操作时按压头部过重,均可造成颅内出血。

(4)其他。母亲有出血性疾病或孕期有使用抗惊厥、抗结核药物病史等,可引起胎儿或新生儿颅内出血。此外,新生儿肝功能不成熟、凝血因子不足、血管壁脆弱,也可引起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