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呵护前列腺健康课堂
48477600000014

第14章 前列腺增生(4)

(5)泌尿系造影:前列腺增生后做泌尿系造影很有必要。其中有腹部平片、排泄性泌尿系造影及膀胱尿道造影、前列腺造影。检查前2~3天内禁服重金属药物,检查前一日进少渣饮食,检查前晚临睡前服轻泻药或清洁灌肠。腹部平片可观察膀胱或前列腺区域有无结石,膀胱充盈状态及肾脏大小等。排泄性泌尿系造影可确定肾功能状况,有无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及其程度,并可观察膀胱颈部充盈缺损大小,有无膀胱憩室、结石、肿瘤等的存在。膀胱尿道的造影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尿道内导管注入造影剂或空气后拍片,另一方法是拍摄最后一张排泄性泌尿系造影片后即摄膀胱片。摄片位置有膀胱尿道前后位、斜位、侧位尿道造影等。前列腺增生的膀胱造影X线表现为膀胱底部有抬高呈弧形的向上突出充盈缺损。有时可见到膀胱输尿管反流。膀胱充气造影能清楚显示前列腺向膀胱腔内突出。尿道造影可观察到前列腺压迫后尿道的改变,如前列腺段尿道扩张,有时造影剂可反流至腺管、射精管或精囊内。

(6)同位素肾图检查:前列腺增生患者做同位素肾图检查,可了解泌尿系梗阻情况和肾功能。

17.前列腺增生患者如何做尿流动力学检查

尿流动力学检查是依据流体力学原理和电生理学方法,研究储尿及排尿的生理过程及其功能障碍的一门泌尿外科领域中的学科。简单地说,它能判断膀胱的功能。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其中一个主要症状就是排尿困难。

排尿困难的原因有多种,如膀胱功能差、前列腺增生等。众所周知,自来水的水流大不大,取决于水压及水管子通不通,水压低或水管被堵,都可能造成水流变小。膀胱无力或前列腺增生都可能造成排尿困难。而且前列腺增生所致的排尿困难长期不治疗,可损伤膀胱,使膀胱功能受损。如果是膀胱功能差,则切除了前列腺,也不能改善排尿。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出现,有助于鉴别排尿困难的病因,减少了误诊、误治。尿流动力学检查需要直接测量的有两个压力值,即膀胱压和腹压。膀胱压通过留置导尿管来测定,即经尿道插入导尿管至膀胱;腹压是通过测量直肠压力来确定的,即在直肠里放置一根带水囊的导管。通过上述这两个压力,可算出膀胱逼尿肌压力(排尿就是由逼尿肌收缩完成的)。检查过程中,经导尿管灌入生理盐水,模拟膀胱充盈(即从膀胱无感觉至憋尿的感觉),通过计算机测量而得出数据。

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判断下泌尿系梗阻是否存在及其程度,其中最大尿流率为最简便而比较可靠的参数,其正常值为男性大于每秒钟15ml,当尿量在200~500ml时,测得结果较准,若尿量少于200ml,其可靠性降低,但用相对排尿阻力(RVR=T/MFR,其中T为排尿时间,MFR为最大尿流率)的计算可弥补此不足,其正常值≤2.20。有条件者还可进一步做压力尿流-肌电图测定,以取得逼尿肌压力、初感容量、膀胱容量及顺应性、最大尿道关闭压、功能性尿道长度及残余尿等参数。

另外,下泌尿系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诊断前列腺增生有很大帮助,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后尿道、精阜及前列腺中叶及侧叶增生情况,对诊断前列腺疾病也十分重要。为排除是否存在下泌尿系梗阻引起肾盂输尿管扩张及估计肾功能,还可进行静脉泌尿系造影检查,若患者以肉眼血尿为主要症状,可做膀胱镜检查。其他还有前列腺造影、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试等。

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需重视患者全身状况(如有无心血管和肺部疾患),还应结合病史进行分析,从简单到复杂,尽量减少有损伤性的检查。

18.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如何区别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都是老年男性易患的疾病,并且这两种疾病都会发生前列腺体积增大,都会压迫尿道造成排尿困难。两者主要有如下一些区别:

(1)病程:前列腺增生发病缓慢,进展也慢;前列腺癌起病快,发展也迅速,出现症状后病程发展很快,不但排尿困难迅速加剧,还可能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

(2)转移: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疾病,不会转移;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疾病,会发生肿瘤细胞的骨骼、淋巴结、肺等处的转移,多表现为腰椎、骨盆及大腿骨等处的疼痛,或者腹股沟区的淋巴结肿大。

(3)直肠指检:前列腺增生腺体可以很大,但表面光滑,质地较均匀,硬度适中,周围境界清晰。前列腺癌时,前列腺不均匀性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如石,而且与周围粘连,边界不清。

(4)血清酸性磷酸酶:前列腺增生者不升高,前列腺癌患者,尤其已发生骨转移者显着升高。

(5)B型超声波:前列腺增生可见体积增大,回声不均匀或欠均匀,包膜不光整。前列腺癌可见异常的强光团或低回声光团。

(6)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增生时,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一般不升高,即使有些升高,其中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的比例较高,而复合前列腺特异抗原(cPSA)的比例低;前列腺癌时,前列腺特异抗原普遍升高,其中游离部分比例低,复合部分比例高。

(7)活组织检查:通过穿刺取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准确鉴别增生与癌症,但应注意取材位置的恰当和正确。

(8)同位素、X线检查:可以发现前列腺癌的转移灶。前列腺增生不会有转移。

(9)CT检查:可显示前列腺癌的肿块。

鉴别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最终要依靠病理细胞检查,可经直肠在触诊下针吸活检,或经尿道、会阴切除活检。重点观察癌细胞的恶性程度,间质、小血管及淋巴管内有无癌浸润等。

19.前列腺增生到什么程度就应考虑治疗

前列腺增生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种不同程度,即Ⅰ度、Ⅱ度、Ⅲ度。

轻度增生没有症状,可以长期观察,不需要立即治疗。

中度增生会出现排尿困难,需要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治疗:①保列治,通常3个月以上就可以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症状。②哈乐、泰乐等,作用机制是松弛尿道平滑肌,缺点是不能缩小前列腺体积。③植物型药物包括前列康等,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症状,但是作用机制缺乏研究。

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特别是有并发症的患者,考虑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有两类,一种是经尿道的前列腺切除,就是把电切镜送入膀胱腔内,然后在直视下通过高频电把增生的前列腺切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经腹开刀的手术。

20.前列腺增生如何用药物治疗

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治疗效果大多良好,但是手术并非毫无危险,因此,多年来医学界一直在积极寻找能代替手术的内科治疗方法。迄今为止,药物治愈前列腺增生很困难,但药物治疗对于缓解症状,延迟手术时间及减少急性尿潴留发生均有效果。而且,临床上确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用药物治疗后,前列腺增生至一定程度便保持稳定,不再发展了。

前列腺增生时引起尿流阻塞有两大因素:一是机械性因素,即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产生物理性的梗阻,而且随着前列腺逐渐增大,这种阻塞会越来越严重;二是动力性因素。从解决尿流阻塞的两大原因出发,可以想见寻找或者使用能使前列腺缩小的药物可能使前列腺增生得到治愈。使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可以缓解尿流梗阻症状,尤其对前列腺增生尚未发展到使尿道完全阻塞,而因动力性因素突然发生尿潴留的患者,常常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既往临床医生曾使用雄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与雌激素联合应用试图使前列腺缩小,但由于缺乏满意的动物模型,加之经直肠超声检测前列腺技术开展以前,影像学技术尚无法准确测定前列腺的大小,因此疗效的评估受到较大影响。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如雌激素使乳腺增大,对心脏和性活动的影响等也使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孕酮等抗雄激素类药物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该类抗雄激素药物,特别是醋酸氯地孕酮和己酸孕诺酮不但有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而且也有经直肠超声测得的前列腺缩小的客观依据。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药物的效果更加肯定,用药6个月后可使血睾酮量相当于切除睾丸的水平。近年出现的保列治和舍尼通是较好的促使前列腺缩小的药物。

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的应用近年也有较大进展。前列腺组织中平滑肌受体主要是α1-受体,α2-受体主要存在于血管平滑肌内。以往常用的酚苄明兼有α1和α2受体的阻滞作用,副作用较大,因此,近年来已被特异的α1受体阻滞药如特拉唑嗪所代替。α1-受体阻滞药有良好的改善排尿症状,减少残余尿和增加尿流率的作用,很受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植物类药如南非星形花草本植物、荨麻叶和根、南瓜子、白杨等,对前列腺增生有一定疗效,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降低胆固醇制剂如克念菌素等通过降低胆固醇(增生前列腺体中胆固醇含量增高2倍)可望减轻前列腺增生症,但副作用较大。目前国内常用的前列康、安尿通等药物,其药理作用机制并不能肯定。前列康为纯花粉制剂;安尿通含多种氨基酸,可能有减少前列腺水肿的作用。这两种药物对人体有益无害,而且,还可起到明显的安慰剂作用。

必须强调指出,药物治疗仅适用于梗阻不重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已有肾功能损害及膀胱结石患者应听从医生劝告,果断手术,以免延误诊治,导致严重后果。

21.如何用药物保列治治疗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泌尿系病理改变和并发症都是因前列腺增大阻塞了尿流的正常排出而引起的,显然,针对致病原因,使前列腺不发生增生,或者发生增生后再缩小是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虽然雌激素、孕激素在这方面有一定作用,但终因明显的副作用使应用受到了限制。

前列腺增生的发病与内分泌因素有关,尤其与一种叫做双氢睾酮的强效雄激素关系密切,在细胞内,双氢睾酮是由5α-还原酶的物质将睾酮转化而生成的。

为了减少双氢睾酮的生成,进而阻止或者逆转前列腺增生,目前合成了一种药物——保列治(非那雄胺,普罗斯卡)。这种药物可以抑制5α-还原酶的作用,阻止该酶将睾酮转化成双氢睾酮,从而给治愈前列腺增生带来了希望。经临床实验,口服保列治每天1片(5mg)即可明显降低前列腺内的双氢睾酮的浓度,经3个月治疗后前列腺增生的体积开始缩小,最大尿流率增加,临床症状改善,副作用很小,不会出现使用雌激素或者孕激素所导致的女性化等不良反应。有研究显示,单次给予5~40mg可使血浆双氢睾酮下降约65%,而前列腺内的双氢睾酮则可下降80%~90%,前列腺内的睾酮则增加7倍。由于该药不影响血浆内睾酮水平,因此对正常性活动及性欲均无明显影响。

临床使用保列治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取得一定疗效,但该药起效慢,需长期服药达数年之久,可能与前列腺增生症本身的发展缓慢有关。此外,该药对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影响亦不容忽视。

22.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有何研究进展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很多,近年来新药更是频繁问世,那么,前列腺增生症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如何呢?

某些前列腺增生患者到一定年龄,或者通过有效药物的治疗,其前列腺可能停止生长甚至缩小,这是非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理论基础。

在治疗前列腺增生中,药物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起作用。

其一是松弛膀胱颈部、前列腺包膜和腺体内平滑肌紧张,减轻或缓解前列腺增生所导致的功能性梗阻。如果把尿道比做软管,不仅四周被包绕的前列腺组织机械性压瘪,而且还被藏在前列腺中的像橡皮筋一样的平滑肌勒紧而难以扩张。较早临床上采用的酚苄明等为非选择性的α-受体阻滞药,不仅可阻断前列腺中的α-受体,亦可阻断血管平滑肌内的α1-受体,会引起患者头晕、直立性低血压等副作用,选择性α-受体阻滞药如特拉唑嗪、哌唑嗪临床应用较多,疗效也相当肯定。现已发现一种叫做盐酸坦索罗辛的药物是超选择性α-受体阻滞药,对其他部位α-受体的影响很小,因此可能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动力性因素较好的药物。

另一治疗途径是使前列腺体缩小以减轻或消除机械梗阻因素。使增生的前列腺萎缩变小显然是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近年来采用较多的抗激素药物保列治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保列治的分子结构与睾酮和DHT相似,可与5α-还原酶竞争性结合,阻断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后者是促使前列腺增生的重要因子),能够降低血清中双氢睾酮水平65%、前列腺组织中的双氢睾酮90%,因此可使腺体不再增生,甚至有所缩小,但一般需连续用药3个月以上才能有效,临床上有些患者常用药达1年至数年。可以理解,用药后由于性激素不能与前列腺结合,虽然双氢睾酮在前列腺中并不降低,但使前列腺增生的可能性却大大下降了。

正常人前列腺基质与上皮的比例为2∶1,而前列腺增生患者为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