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观赏园艺学
48476400000015

第15章 观赏植物的繁殖(4)

3.皮下接(bark grafting)是针对砧木过粗、接后伤口不易愈合而采用的嫁接法,应在春、秋两季进行。

当砧木的皮层与木质部之间容易分离时,在砧木的适当部位将上部剪去,并用锋利的嫁接刀把截口削平。选取一年生健壮枝条,去掉叶片,剪成6~10cm的枝段作接穗,每段留2~3个芽,并把接穗基部削成一个2~3cm长的斜面,在斜面背侧先削去先端表皮,露出木质部,然后用小竹签轻轻将砧木剪口处皮层剥开,把接穗长面朝里插入皮层约1~2cm,再用塑料条绑紧,最后用稍粗于砧木的塑料袋将接口套住,两端扎紧,内装湿润细土,以不埋住接穗顶芽为宜,待接穗抽生新枝后可解去塑料袋。

4.腹接(side grafting)不剪除砧木的顶梢,而与切接类似的方法。从春季到秋季的整个生长期内均可进行,即使一次嫁接不活,还可在同一砧木上重复进行。

选取一年生健壮枝条,去掉叶片,剪成长约8cm带1~2个芽的枝段,在接穗下端两侧削成一边直一边斜的斜面。过后在砧木适当的部位选一光滑处,由上而下削成40左右的斜形切口,把接穗的斜切面向里与砧木的形成层对准插入砧木切口中,再用塑料条绑紧,最后用塑料布包裹保湿,待接穗芽萌动后,再去掉塑料布并将砧木上端剪除。

5.靠接(approaching)多用于一般接法不易成活的种类,在春季至秋季的整个生长期内均可进行。由于砧木和接穗在嫁接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根系,所以成活率很高。

靠接前须先将砧木和接穗植株移植在一起或将其中之一预先栽入盆中,便于操作。选择的接穗应和砧木苗粗细相等,在适当部位各削成等长的梭形切口,长约3~5cm,深达木质部,然后把它们靠在一起,使其形成层相互对齐,并用塑料布条紧密绑扎。嫁接成活后先自接口下面将接穗剪断,再把切口上面的砧木枝梢去掉即可。

(二)芽接

芽接与枝接的区别为接穗是带一芽的茎片,或仅为一片不带木质部的树皮。常用于较细的砧木上,具有操作快速简便、节省材料、成活率高等优点。

芽接在生长季节进行,接穗必须是经过一个生长季、已成熟饱满的侧芽,不能用已萌发的芽及尚在生长的嫩枝上的芽作接穗。常用方法有:

1.“T”字形芽接(T-budding)选择健壮枝条上中部的饱满腋芽作接穗,剪去叶片,仅留叶柄,然后在芽上方1.5cm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再从芽下方2cm处向上削到横切口为止,稍带木质部取下芽片,选砧木距地面7~9cm处的光滑面,切成一个“T”字形,深达木质部为度,切口大小应和接芽一致,再将其皮部剥开,将芽片插入,使芽片上端与砧木横切口紧密吻合,最后用塑料布条自上而下绑扎,并使接芽露出。数日后,若叶柄一触即脱落,表明已经成活,10~15天后可解绑。

2.嵌芽接(chip budding)嵌芽接与“T”形芽接的不同之处:不是在砧木的皮层上切出“T”字形切口,而是按照接穗芽片的大小和形状把砧木上的皮层剥掉一块,常用的取芽和剥皮形式有片状、环状和盾状。

(三)根接

根接是利用植物根作砧木进行嫁接,多在冬、春进行。其做法与劈接相同,但是嫁接后要在室内用湿沙假植一段时间,待芽萌动抽出嫩枝后,再移栽到苗圃内或直接上盆。

(四)仙人掌及多肉植物的嫁接

仙人掌与多肉植物的嫁接,除作为繁殖手段外,还可以加快生长速度,或者是为了造型的需要。其成活的关键是让肉质茎内的髓部相吻合,并固定,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以防伤口干燥或腐烂。

仙人掌是多肉植物,大多在温室内养护。根据接穗和砧木不同,大体可分为平接、斜接、楔接和插接。

五、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后管理的重要工作是抹芽、剪砧和解除绑扎物。抹芽即抹除砧木上或基部的萌蘖,节约养分,促进新梢生长。剪砧是在嫩枝成活后,及时剪去砧木上不需要部分,可一次或分几次完成。解除绑扎物是在嫁接成活后,接穗与砧木已愈合牢固时,及时去掉塑料布条以免影响接穗的正常生长。

此外,还要除草,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必要时还可设立支架保护,以免被风吹折。

仙人掌等多肉植物嫁接后,要放置在较荫的地方,不能浇水或少浇水,尤其是伤口不能碰到水,待完全成活后,方能移到阳光下进行正常管理。

第五节压条繁殖

一、压条繁殖的原理

压条繁殖的原理与枝插相似,只需在茎上产生不定根即可成苗。

二、压条繁殖的方法

压条繁殖通常在早春发芽前进行,经过一个旺盛生长季节即可生根,但也可在生长期进行,只需将枝条埋入土中部分的树皮环剥1~3cm宽,在伤口涂上生根粉后再埋入基质中使其生根。常用的方法有:

1.空中压条(air layering)它始于我国,故又称中国压条(Chinese layering),适用于大树及不易弯曲埋土的情况。先在母株上选好枝梢,将基部环割并用生根粉处理,用水藓或其他保湿材料包裹,外用聚乙烯膜包紧,两端扎紧即可。一般植物2~3个月后生根。杜鹃花、桂花、米兰、夜合、腊梅等常用。

2.埋土压条(mound layering)将较幼龄母株在春季发芽前于近地表处截头,促生多处萌枝。当萌枝高10cm左右时将其基部刻伤,并培土将基部1/2埋入土中,生长期可再培土1~2次,以免茎部露出。至休眠期分生后,母株于次年春季又可再生多数萌枝供继续压条繁殖,如贴梗海棠、日本木瓜等常用。

3.单干压条(simple layering)将一根枝条弯下,使中部埋土生根。

4.多段压条(compound layering)适用于枝梢细长柔软的灌木或藤本。将藤蔓作蛇曲状,一段埋入土中,另一段露出土面,如此反复多次,一根枝梢一次可取得几株压条苗。如紫藤、铁线莲属(Clematis)可用。

第六节分株繁殖

一、分株繁殖的应用

多应用于一年生草本花卉及某些木本植物上。它是利用植株基部或根上产生带根萌枝特性,将萌枝分割而成。

二、分株繁殖的类型

依萌枝的来源不同大致可分为:

(一)短葡茎(offsets)常见于多年生单子叶植物中,即从母株近地面的节上生出的一些短的葡萄茎顶端弯曲而成的分枝,有时又称分蘖。在禾本科、百合科、莎草科、芭蕉科、凤梨科、棕榈科中普遍存在。如竹类、天冬属、吉祥草、麦冬、万年青、风车草、雀舌花、棕竹等。

(二)根出条(suckers)是由根上不定芽萌生枝,如刺槐。

(三)根颈分枝(crown divisions)是由茎与根接处产生的分枝。如樱桃、腊梅、木绣球、夹竹桃、紫荆、麻叶绣球等。

第七节组培繁殖

一、组培繁殖的概念及特点

组培繁殖(tissue culture propagation)就是在无菌条件下,采用人工培养基,对观赏植物的某部分进行离体快速营养繁殖的方法,又称为组织培养,或称试管苗繁殖。

组培繁殖有如下特点:

1.提高繁殖系数。如兰花用分株繁殖,每年只能增殖1~2倍,而用试管苗繁殖,每年可达100万。

2.脱除病毒和其他病原菌,使良种复壮后明显提高产量和品质。

3.便于繁衍或保持F1代,三倍体和多倍体材料,如杂种羽衣甘蓝、多倍体萱草等。

4.增殖难于用常规手段繁殖的观赏植物,如棕榈原来几乎不能用扦插繁殖,但在试管苗繁殖中,花芽可逆转为营养芽,即可进行营养繁殖。

5.保留突变性状。如通过组织繁殖,将菊花的突变性状保留了下来,培育成新品种。

6.通过幼胚上的培养,克服远缘杂种胚早期衰败现象,获得边缘杂种植株。如百合边缘杂种胚的培养、金花茶的幼胚培养等。

近代的组织培养技术在花卉生产上运用最广泛,许多花卉,如波士顿蕨,多种兰花、彩叶芋、花烛、百合属、萱草属、非洲紫罗兰、草莓、香石竹、唐菖蒲、非洲菊、菊花、秋海棠属、杜鹃花、月季花及许多观叶植物用组织培养都很成功。

二、组培繁殖的原理

组织培养繁殖是建立在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的基础上。19世纪末施莱登(M.J.Schleiden)和施万(T.Schwann)提出细胞学说,认为细胞不仅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且在生理上及发育上具备潜在的全能性。1943年怀特(White)正式提出“细胞全能性”学说,成为试管苗繁殖的理论依据。实践证明,在菊花、香石竹类等茎尖培养和麝香百合叶片培养中,所得到的试管苗,其性状和染色体绝少变异,遗传性基本稳定。但经愈伤组织脱分化再生途径所获试管苗,较之通过芽培养、微型扦插、侧芽丛生性增殖,其变异机率要高些。

三、组培繁殖的程序方法

(一)组培繁殖的程序方法

1.接种和培养

2.继代增殖由外植体(explant)

生成试管苗后,即可继代培养。继代培养中尚需对间隔时间、继代培养基和温度、光照等培养条件进行选择。如非洲菊适合的继代间隔时间为一个月;最好选用的改良MS培养基;理想温度为27℃,光强为2000~3000Lx;每日光照16小时。

3.生根成苗

对易于生根的观赏植物无根小苗,只要移至无生长素的MS培养基上,经1~2个星期即可生根,形成完整植株,或将无根小苗直接出管,扦插于介质中。对难生根苗,可采取降低培养基的盐浓度、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0.1~1.0mg/L)、吲哚丁酸或萘乙酸促进生根。

4.移栽

先将试管苗置于移栽的环境中7~10天,使其适应新的条件。于移栽前的1~2天打开瓶塞,进行锻炼。

(二)试管苗繁殖的途径

1.一步成苗外植体的脱分化和再分化在同一培养基上完成。如金鱼草茎段培养。

2.两步成苗外植体在第一培养基上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于第二培养基上,分化出不定芽和胚状体,如矮牵牛叶片的培养。此外,还有原球型(兰花茎类)、根茎型(春兰茎尖)、侧芽增殖型(香石竹茎尖)、鳞茎型(麝香百合鳞片)等类型。

试管苗繁殖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能够提高优良品种的繁殖系数,加速观赏植物的推广,是工厂化生产的重要手段,也可挽救罹病材料,使之恢复健康,为保存濒于灭绝的名、珍、稀有等物种提供可靠的手段。不管花药培养、原生质体融合、抗病筛选、基因导入等,最终都必须经过试管苗繁殖阶段,才有可能应用于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