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政治军事交通要地
六盘山南北耸立,拱卫着汉唐政治中枢关中,成为关中西出的屏障,萧关是古代关中北出塞外的必经要隘,长期驻守着大量的军队。据《史记》记载,固原“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河绕北,崆峒阻南”,历史上曾“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是西北地区名副其实的战略要地和交通枢纽,是历代军事武官驻节的地方。
(一)军事战略要地
自秦至西汉“文景之治”时期,北地郡最高武官都尉驻固原境内的萧关。西汉孝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14万骑兵沿清水河大举入侵,攻克萧关屏障,烽火直达关中,这次规模较大的军事入侵,再一次迫使汉朝政府重新审视萧关和萧关道的地理位置和军事作用。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在固原设置安定郡,提升了其“北控塞外,南屏关中”的政治军事地位与实力。东汉时刘秀亲征高平(固原),河西太守窦融与五郡太守车驾会聚高平。蒙元时期,成吉思汗和他的后人西征中亚、西亚,翻越六盘山西进,避暑凉殿峡,直到明清时期陕西三边总督驻防固原。
(二)陕甘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主要表现在秦汉、唐宋、元明三个时期。秦设北地郡,汉提升为安定郡——宁夏最早的(准)省级行政建制;蒙元时期(1271年以后),忙哥剌在六盘山下修建安西王府,开城因此被视为“上都”,具有今天直辖市的特殊地位;特别是明成化十年(1474年)设立三边总制府(相当于总督府,控制延绥、宁夏、甘肃),至明末140余年间,有60余人任总(督)制;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设立了固原直隶州。
(三)交通枢纽
从宋、金、清到“民国”修筑公路,以满足讨伐征战、开发建设之需,同时打通了商业往来、社会交往的动脉,西安—兰州公路的修建,使固原真正成为交通枢纽。
三、曾经的发达地区
为军事提供大批粮食、军马和草料给养,必然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在古代特别是北周时期,固原经济、军事、文化地位很高,是除了扬州、长安、成都、洛阳等地之外数得上的发达地区;西汉将北地郡提升为安定郡,在体现其军事意义的同时,也维护了丝绸路的畅通,使这里的农牧业再次得到重视,社会经济繁荣发展,这里分布着比较好的汉墓就是佐证;607年,改原州为平凉郡,又置“原州羊牧”、“原州驼牛牧”,足见隋朝原州畜牧业相当发达;明清还不断开拓牧场。
(一)历史上知名的海关
这里自古是中原的屏藩,是通往西域乃至中亚的“咽喉”,秦汉时期“得关中者得天下”,“关中”就是东函谷关、南武关、西大散关、北萧关所环卫的渭河平原“八百里秦川”,萧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关,是秦汉设置的特大军事要塞,素有“军门为天下第一”之称,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是古代中央政权的第一国门(海关),明朝把“古原州”改为“固原”的用意是“固若金汤”。
(二)曾经是西部最好的生态屏障
固原曾经是森林茂密、草场辽阔的游牧区,田野肥沃,清水河能行船。秦汉时期,西吉等数郡曾是“大山乔木,连跨数郡,万里鳞集,茂林荫翳”的壮丽景象;后汉虞诩称此地“沃野千里,谷稼殷积……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山海经》说六盘山“其木多棕”,有高原“绿岛”之称;六盘山下朝那湫是当时黄土高原上著名的湖泊;各旧志中记载有大量的谷、果、花、菜、木、禽、兽。从远古的“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到后来的“务耕种,行地宜”;从战国“乌氏倮畜牧”,到唐代最大的军马场、元明的戍边军屯、民屯基地,六盘山区域依然是松涛滚滚、林海茫茫、碧水悠悠。
四、著名的欠发达地区
从宋代的水利建设、屯田实边,到后来对原始森林的开发、乱垦乱伐;从农牧兼营到“以粮为纲”,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政策的演变、人口的增长,耕垦日增,森林、草地被农田取代,单一种植业陷入粗耕简作、广种薄收、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恶化,降雨减少,河道断流,自然灾害频发,出现了人粮、畜草、土肥、农牧等矛盾,使当代固原市变成了一个著名的贫穷落后地区。
(一)党中央牵挂的地方
固原市是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和留下气势磅礴的诗篇的地方,因此成为党中央牵挂的地方,先后有3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考察工作,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固原市的关注,这是激励固原市早日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宝贵精神财富、强大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涉及宁夏固原的“三西”扶贫建设工程(1982年)是全国第一个区域性农业扶贫开发工程,黄河水土保持茹河流域生态工程是宁夏最大的水土保持项目,对国家的两项政策——“封山禁牧工程”和“少生快富工程”有创举性贡献;中科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自治区农科院等先后派专家学者到此考察、开展定点试验研究工作;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定今后十年国家扶贫攻坚主战场时,把六盘山区列在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第一位。近年来,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移民”、“反哺农业”,经多方扶持和固原市人民的艰苦奋斗,治穷治愚,治山治水,科学发展,生态环境逐步好转,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二)凝聚精神的地方
当地人民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抗争求生存的过程中,磨炼出了勤劳坚忍、乐观豁达、朴实自信、真诚厚道的性格;在历史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的撞击中,涌现出了王振举、吴志胜、丁晓莲、海正生、王天旭、路小固等令人敬佩的人物,凝聚出“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攀高峰的六盘山精神”,凝心聚力促发展、激情干事创新业的氛围日渐浓厚。
五、旅游资源及西北农耕博物馆
悠久的历史使固原市有着积淀深厚的古文化,有颇具特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一)旅游景观区划
1.南部
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生态博物馆),有老龙潭、二龙河、鬼门关、凉殿峡、野荷谷、白云山六大景区的70多个景点,奇特的高山峡谷地貌、流泉瀑布和特有的植物资源在群峰环抱中大放异彩;气候冷凉,是一个天然的避暑胜地;还有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2005年落成)。
2.中部
有以固原博物馆为中心的固原古城、战国秦长城、安西王府遗址、二十里铺回族民俗风情园、王洛宾文化园、皇甫谧文化园、秦代皇家祭祀地朝那湫、萧关遗址文化园等构成的文化旅游区。
3.北部
有中国十大石窟之一的须弥山(博物馆)石窟旅游景区,火石寨国家地质(森林)公园丹霞地貌构成的云台山、石城、扫帚林,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参观过的单家集清真寺,红军长征三军会师地将台堡,震湖和地震遗迹。
(二)旅游资源优势
固原市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相交融,形成了“红色六盘、萧关古道、丝路古城、花儿家乡”四大文化名片,“红色革命圣地、自然生态风光、石窟、地质公园、历史文化遗迹、民俗文化”六大旅游景区(AAAA级景区3个),150多个景点。许多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垄断性;地处气候冷凉的黄土高原,是一个天然的避暑胜地。有生态环境游、高原风光窑洞游、峡谷探险游、荷叶溪水赏花游、民族风情节日游、长征路上重走游(或六盘古道游)、历史文物寻古游、六盘山消夏避暑游、石窟壁画游、回乡村寨情趣游等,开发文化旅游产业潜力巨大。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推进固原市跨越式发展新的增长极,是转变固原市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举措。
(三)西北农耕博物馆
固原市经历了畜牧业—农牧业—旱作农业等不同发展阶段。2011年建成的位于固原市新区高平路市委党校北侧的西北农耕博物馆被评为第四批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西北五省(区)唯一一家以农耕文化(生产工具演进、农作物品种进化为主线)为展览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彰显了西北地区劳动人民在干旱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抗争拼搏、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以及推进农业发展的过程。
六、宁夏之首
六盘山隧道是宁夏最长的公路隧道;固原市生产出宁夏第一台电视机、第一辆自行车的地方(但不久相继停产);固原日报数字报是宁夏首家市级数字报;李福虎是宁夏南极科考第一人,孙寿名为宁夏最早的民盟成员。
七、农副土特产品资源
固原市的牛羊肉味鲜而不膻,在全国享有盛誉;主产马铃薯、冬春小麦、玉米、胡麻籽、冷凉蔬菜瓜果,并产豌豆、向日葵籽、荞麦、燕麦、谷子等十几种小杂粮,还有皮、毛、枸杞、中药材、沙棘、蕨菜等。素有“中国马铃薯之乡”、“宁夏油盆”之称。
复习思考题
1.怎样评价固原市的历史地位?
2.说说固原市著名的历史人物。
3.说说固原市的旅游资源。
4.怎样看固原市的人口及其结构?
5.说说固原市的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