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1)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山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机构和队伍,健全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提高农业公共服务能力。
(2)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农村信息化“五有”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的农村综合服务信息网,使信息服务更快捷、更实用、更有效,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及覆盖面,到2015年,100%的行政村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点,建立“三农”服务中心,让农业信息迅速进村入户,助农增收。
(3)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按照民主管理好、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社会反响好的目标要求,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活动。
(4)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加快农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反应快速的专职农业执法队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5)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市场服务体系与农业生产资料配送服务体系、农业机械推广服务体系。
(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围绕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中低产田改造、农田土壤肥力提升、测土配方施肥、设施农业建设为重点,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生活环境不优的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实施“水、电、路、气、房和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村庄道路硬化”工程、“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程和“优化村庄布局、改善村容村貌”等各项优惠政策和相关项目资金,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的现代化文明生活水平。
第四节固原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
固原市素有“苦甲天下”之称,是全国主要的回族聚居区之一,也是我国6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如何采取措施在环境脆弱、条件恶劣的土地上摆脱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使150多万回汉群众脱贫致富,是多年来摆在当地政府和人民面前的大难题。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加强农业水利建设
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加快现有水库加固除险和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加强山区水源工程、小型泵站改造工程建设,提高农田灌排标准,扩大有效灌溉面积。
(二)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加快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坡改梯和中低产田的改造,强化农牧结合,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和粮食自给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加强现代农业装备建设
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一是认真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推广高效、实用、价廉的农业机械。重点推广马铃薯生产、玉米收获、旱作节水、畜禽养殖及废弃物处理、牧草生产和保护性耕作技术。二是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鼓励发展农机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机经营服务组织,积极培育农机销售、作业、维修等服务市场,加快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进程,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
二、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一)加快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以突出区域特色为重点,按照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和规划,继续加强固原市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主产区基地建设。形成原州区生态型冷凉蔬菜和枸杞生产基地、西吉县马铃薯和西芹生产基地、隆德县中药材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泾源县肉牛和苗木生产基地、彭阳县辣椒和经果林生产基地。
(二)加快发展优质粮食产业
稳定面积,优化结构,改进品质,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组织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和“沃土工程”等项目,提高粮食比较效益。重点发展马铃薯、玉米和优质专用小麦、小杂粮等特色粮食生产,形成具有山区特色的粮食产业体系。
(三)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
集中发展现代养殖示范园区、养殖专业村与合作社,提升草畜产业的规模效益。突出发展牛羊养殖,着力打造清真牛羊肉生产基地。加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规模养殖园区建设,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建立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着力推广配套技术。通过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协会辐射,加快规模化、集约化进程,积极发展现代草畜产业。
三、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层次
认真落实财政、税收、信贷、绿色通道等各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培育壮大和引进国内外农业开发公司与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思路,大力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股份合作、二次分配等方式,与农民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使农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格局。
四、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水平
培育壮大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要求,以发展设施农业为重点,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努力把农业园区建设成为科技示范平台、种子种苗生产基地、产业带动载体,增强农业园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
五、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步伐
按照自治区制定出台的《宁夏百万亩设施农业发展建设规划》,把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作为全区设施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把发展设施农业与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与推广旱作节水技术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细化区域布局,搞好市县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按照“先易后难,梯次推进”的步骤,在扬黄、库井灌区和光、热、水源有保证的地区优先发展,逐步向旱作区延伸,从整体上提高山区设施农业的建设水平。建立健全设施农业技术培训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市场流通体系、质量安全体系,强化政策引导扶持,拉动金融信贷部门积极参与设施农业建设,建立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设施农业发展新机制。
(二)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和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大力发展以养牛业为主的草畜产业,走“林—草—畜—肥—粮”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子。二是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力度,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缓释肥,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三是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覆盖还田、秸秆养畜、秸秆气化等,减少秸秆焚烧污染。四是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实施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和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大力推广高效种养生态循环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六、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有机旱作农业,不断增强防旱减灾能力
(一)构建旱作农业种植结构
遵循自然,因势利导,合理规避,立足固原市的土地资源和光、热等气候条件,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对农业种植规模即耕地的面积、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比例以及林地、草地面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构建合理的旱作农业发展结构,走高效生态现代旱作农业发展的路子,整体推进旱区农业发展。
(二)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坚持农机农艺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套,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单一抗旱为综合抗旱、传统抗旱为科学抗旱。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地面覆盖种植技术、抗旱播种技术、旱地地力培肥与平衡施肥技术、抗旱制剂应用技术等旱作农业技术。
(三)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
要下大力气推广抗旱耕作蓄水、集雨补灌节水、沟垄种植集水、农田集雨覆盖保水、抗旱节水种植、微灌滴管等技术,充分利用扬黄工程、水库、深井、水窖四种水资源,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高效灌溉农业、旱作节水农业,形成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的新机制,不断提升固原市的农业综合发展能力。
七、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份额
(一)加强现代农业技术创新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重点搞好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特别是要在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加快选育和改良一批粮油、马铃薯、蔬菜、花卉、林果、畜禽等优良新品种,突破一批节肥、节水、循环农业等关键技术,研发一批适应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新机具。
(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充实农业技术人员,构建起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培育科技示范户、示范村,辐射带动广大农户,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田率。
(三)大力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
强化农产品质量建设,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开发绿色资源,充分利用固原市清新的空气、无污染的水质、洁净的土壤,以名特优新农产品为重点,生产安全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宁夏“六盘山”绿色品牌优势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积极培育和创建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
(四)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技术水平
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强化农民科技培训,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积极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创业的新型农民。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设施农业?你认为固原市设施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什么?
3.什么是生态农业?什么是立体农业?什么是观光农业?
4.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和目标是什么?
5.固原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困难和主要措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