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孤独落地的声音
48476000000053

第53章 关注现实与心灵是文学永远的主题

由《北京和尚》说开去

读完陈继明的《北京和尚》,不知为什么,有了要说些什么的冲动。近年来,我对当代中国小说读之甚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自己进入西方哲学的研究视域,对文学的关注不似以前多了,另一方面是面对这个工具理性时代价值缺位的严酷现实,在娱乐化生存方式的直接干预下,作家们的创作理想受到功利主义的严重侵害,许多作家坚守精神高地的诚意在急剧下降,创作缺乏严肃的精神诉求和价值反省。盘点一下今天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无处不见粗鄙的欲望对人的鞭策与奴役,抑或人对日常生活的无条件投降“!当下小说明显地呼应着这一事实,因此,当代小说缺乏一种高蹈深沉的批判性品格与精神活力,当代作家缺乏自我反思的禀性和能力,缺乏形而上的意义建构,这是令人失望的主要原因。

我们说,”文学是人学“,在古代,是文以载道;在现代,是天地人心。不管形式如何变化,它都承担着精神救赎的使命。当代文学出现的问题,除了客观因素之外,确实与我们的创作者主体性大有关系。作家是特殊的职业,是个人化的,但更是社会性的。作家的世界观是什么,价值观是什么,这是决定一个作家创作高度的基础。陈继明是近年来保持旺盛创作生命力的一位青年作家,中长篇小说的创作方面,多有突破。《北京和尚》经由《人民文学》发表后,随即先后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和《新华文摘》转载。因其空灵的文字、准确的表达和诙谐幽默的行文从而博得挑剔读者的认同。读完这篇有些荒诞意味的小说,感觉跟以前陈继明写的东西有些不一样,这篇短短不到5万字的中篇小说有着耐人回味和思索的东西。我认为,在当下汗牛充栋的中篇小说中,《北京和尚》在小说的主题和意义上,超越了一般的叙事文本,小说关照当下世相存在,内在化了对当代中国精神现实的批判在里头。小说通过北京和尚可乘的一段爱情机缘,透过世俗生活的表象,让读者看到了表象背后的真实——现代人被消费社会的权力主体悉数编码后的精神现实。价值缺席、灵魂出逃、无家可归的宿命性存在。在这样的社会,人如何得救?作者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思想深度,在主题的建构上对超越性旨趣的追求,对人心灵归宿的深切关注,对无孔不入的知识权力触目惊心的吃”人“现实的无情批判……作者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陈继明是清醒的,他没有迷失,他在用心思考,他把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存在纳入自己批判性视野之内,在他叙事文学的话语里编织出自己的反思性小说文本,从形而上建构了自己小说所承担的使命和意义。

我虽然质疑陈继明小说提供的精神出口——宗教!但就小说本身而言,陈继明作品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北京和尚》令人疼痛地让我们不能躲避一个问题:在世相昌隆的现代性图景之中是否存在着惊人的价值掠夺——人们是否不知不觉地迷失在了自己亲手制造的”权力话语“构筑的”精神“牢笼里?小说始终围绕着北京和尚寻求精神出路的不懈努力,展示世相表层下人性异化的图景。从剃度出家到还俗娶妻,从开”般若素食“饭馆到断指忏悔、从决定开道场到抱着麻脸菩萨回到”奶奶“身边(在这里,奶奶的象征性意义很明显)。北京和尚寻求安妥灵魂的不懈努力和现实世界的矛盾冲突,无疑成为陈继明小说通过个体的心灵挣扎,展示这个以”现代性“为傲的社会奇异的幻景和拜物教狂热下人性变异的现实。在这个盲目追求盲目崇拜的文化狂热中,享乐主义和世俗实用主义轻而易举地实现对人心秩序的主宰。正如社会学家鲍德里亚所说,任何人都不能幸免,都会被悉数收编。就连素有佛家净土的寺院也无能幸免,何况是六根未尽、尘缘未了的可乘?物欲的繁华和心灵的宁静到底哪个更重要?在金钱、权利面前被悉数收编的众生,他们需要心灵的宁静,需要灵魂的救赎,这应该是整个人类的困顿!

在消费文化的背后,其实是权力对欲望的开发和塑造,压抑本能的时代,已经变成了压抑良知的时代。这样的社会现实,在后现代哲学家福柯看来,其实是作为主体的人被强大的知识权力所规训的结果。”人之死“!宣布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消失。是的,在这个社会,人在强大的权力金钱面前,如何快速地走向”死亡“!陈继明的小说深刻地揭示了这一主题。从小说中所展示的一系列人物张磊、红芳、杜局长、红芳的弟弟以及明里暗里出场的”众人“身上就能看到这一点。从小说的主角——身背业障、对自己的行为具有清醒的责任意识的佛教徒可乘身上,我们同时还看到了作者力图从”知识权力对人彻底奴役“的现实中寻求精神突围、抗拒这种”死亡“的努力,力图用宗教获得对”死亡“的救赎(虽然作者所钟情的宗教在帮助他,但我们还是看到了那种努力的无力和无奈)。作者尝试选择这样的路径是否有效,有待商榷,但至少这样的尝试是有意义的。

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现实已经被消费的统治者悉数编码,包括人本身。被消费编码的话语体系,已经把人推上了消费控制的快车道。你已经无法停下来,甚至连踩刹车的时间都没有。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人毕竟是一种精神动物,”人的内在有一股原始动力,需要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也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们急需安妥心灵的价值认同。正缘于此,一种旨在通过拯救传统文化来获得文化自觉,已经深入地介入到了作家的文学价值观和世界观。近年来高歌猛进着本土经验的过度书写,有一部分作家想从传统文化的精神视域中寻找安顿心灵的价值诉求。我们的一些专家学者也同样闻风而动,因此,国学热随之而来,消费传统文化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但问题是时代已经改变了,在这样一个工业化、后工业化的时代,曾经为中国人提供心灵安顿的传统文化,已经濒临分崩离析。我们不可能把心安在古代的农耕文明里,尽管那些典章金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下仍然很亮眼,但却与现代社会难以水乳交融,更无力重整在社会骤然转型的失序状态中失魂落魄的心灵。在这样的时代,文学的现实主义理想是什么?我想应该是两个维度。一个是文学的精神和价值维度要有形而上的意义建构,要体现文学的终极命题:爱、悲悯、宽恕、拯救等;另一个是文学话语的维度:要变写什么为怎么写!要把心灵与现实的映射、对现实的独特发现构筑在今天与现实互动的文学话语里。

一个作家看待世界的眼光,是成就一个作家高度的先决条件。真正的文学应该是关注现实,拯救良知,寻找家园!从这个意义上,陈继明的小说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