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流年》读后
刘兴西先生的《风雨流年》在各大网站发表后引起了不少读者的热评,此次在《书赢天下》网迎得不下十万的点击率,更引来了网友们的争论,有些争论还弥漫着呛人的火药味,这也许是刘先生事料未及的吧。
我这人一向不喜凑热闹,在闹中取静是我作人处事的一个原则。但当我看到有网友对刘先生耗费心血、精打细磨四十余万字的这部长篇,指斥其严重失真失实、应推倒重来的狠批,遭到许多热爱刘先生小说的粉丝们的猛烈攻击时,好奇心驱使我不得不去关注这样一部毁誉参半的小说。于是我放下手头的其它事务,腾出一周的时间来,进行《风雨流年》的阅读。
当下的中国文学,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欲望的挣扎几乎成了一些作家创作的全部主题。在这样的文学思潮中,利益的驱动往往消解了文学的崇高和对现实的关注。一些作家为了迎合低俗化的娱乐消费倾向,不顾廉耻,出卖隐私,哗众取宠。一时间,充斥荧屏的帝王戏、辫子戏泛滥,美女文学、下半身写作、隐私文学、悬幻小说等等粉墨登场,甚至于有些人以戏说、以颠覆消解历史的真实为能事,摧生了一大批文化垃圾,这样的创作究竟出路何在,让人不明白。
余以为,作为一个担当道义的作家,应该具有起码的责任意识。文学是国人灵魂的反映,是时代的忠实记录,作为灵魂工程师的作家艺术家们,应该为时代立言,应该以民族的最高利益为己任。
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它表达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应有的胸襟和人文情怀,也反映了一个作家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风雨流年》叙写真实的历史,多侧面反映了建国初期相去我们并不很远而我们正在遗忘的那段历史现实及大众的生存状态。让我们看到在中国有这样一段历史,有一群置身于校园的学生与他们相关联的人们,曾是那样的活着,曾是那样很孤独、很困惑、很盲目、很无奈地活着。我相信,即便是多年之后,《风雨流年》仍具有其存在的价值与理由。因为它忠实地描绘了一幅时代的生活图画,并把思考留给了我们这个健忘的民族,作者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从表面上看,《风雨流年》依然承袭了《雨雪霏霏》的叙述风格,线条明晰简洁,故事单纯有力,虽然为青春小说,但又别于一般青春小说的浅薄,通读之后,给你的感觉是充满一种岁月的沧桑感和某种命运与苦难对抗的质感。小说将家庭、暴力、政治际遇、人物命运置于广阔宏观的政治历史背景中,让读者在穿越政治历史的诡谲与变幻莫测中感受人性的险恶、奸诈、残忍、狡诘、野蛮和与之相对的善良、真诚、直率、深刻、爱的宽广、伟大与无畏。让读者在万马齐喑的政治氛围中,看到了生命中某些恒久的、无可匹敌的伦理之光。看到了一种悲悯的人道情怀洋溢于字里行间,张显着人性的良知与思想启蒙,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现实。
记得巴尔扎克说过: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风雨流年》是作家笔下的主人公方云汉的一部成长史,当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一部曲折的断代史。整部小说扬扬洒洒,在苍茫宏阔的背景下展开,把飘萍般的个人命运置入变幻莫测的时代政治风云之中去拷量,去追问,从而展示其时代际遇中个体命运的升降浮沉。也从另一方面拷问着人性的良知与道义,从中可以看出作家所秉持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关照人生,关注生活的人文情怀,以及作家所具有的人道主义理想。《风雨流年》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赋有了现实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的艺术世界。尽管它有概念支配创作所带来的人物形象的概念化,以及个别人物的塑造不太成功的缺陷,但无论如何,他不遗余力地展示了一个现实的客观世界,给我们曾经走过的那个时代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艺术文本。它具有当下所缺乏的社会写实性,从而突破了知识者主观悲欢情感的小圈子,而在一定程度上描写了、记录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相。
掩卷沉思,小说中各色人物如在目前,身为作品中所包含的时代气息所感染,也为强大的政治烟云消解着人性的自在而暗然嗟叹。当然更为作品中塑造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所吸引。为作品中寄托的作家形而上的思考而震撼。因此,我要说,《风雨流年》是一部很不错的小说,它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沿着时光隧道重新切近历史的机会,人类自为的创痕在记忆的层面上徐徐展开。
方云汉其实就是作者的影子,这部带有强烈自叙传色彩的长篇小说,称得上是记忆写作的成果。该书初创于作者上中学时的五十年代,沉睡于作者的抽屉中几十年的光景,当作者在经历了人生的丰富与思考,相去那段时光四五十年之后,当作者重新面对这部书稿之时,作者的记忆恢复了往日的激情,使他能够用自己的经历去重新回望本民族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坎坷与命运转机,把个体的孤独与顽强的成长,置于本民族风云激荡、变幻莫测的大背景下,从而在更加深远的意义上展示人性的温暖、悲悯、顽强和善良。
小说是沿着方云汉这样一个出生于五十年代的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一系列“事件”层层推进的。在他出生到中学这段短短十几年的生命历程中,展示于个人命运与世俗伦理、权力意志之间(即意识形态之间)不可抗衡的灾难性景象。也凸现了人性本真的艰韧成长、与政治强力的尖锐对抗。余以为,作者的成功之处,就是通过这种无法摆脱的尖锐对抗,演绎了人间大爱与人道情怀在人类生存中的巨大力量。在方云汉与黄蔚以及李晓军、高捷等人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方云汉,尽管恶运、灾难、暴力、屈辱、打击、挫折自始自终充斥于现实的生长过程之中,但是,它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扭曲人性的道德化启蒙,没有从根本上摧拆那根坚韧的精神芦苇,让我们在很多不经意的细节之中,见证着主人公的命运,领悟到了亲情、怜悯、关爱所具有的坚韧与强悍、无私与无畏,虽然他经历着思想叛逆的痛苦。相反地,这样的命运遭际却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主人公的人性深度,使其“触须由人性的必然王国伸展到人性的自由王国”。
我们说,方云汉的成长是父母之爱严重缺席的苦难成长。小说一开始就将孩子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置于凤河之滨的玉山村一个宁静的早晨。而在小说的结尾,当他看到《坚决揪出我校“三家村”黑帮》的大字报也是在一九六六年元月的一个早晨。小说的人物命运与灾难的降临同步逼进,又在另一个即将来临的灾难(文革)前结束。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之爱,特别是母爱的缺席成了方云汉孤独人生的一种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