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跨国企业能够在无限的时空范围里,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和分享知识、经验和资源;另一方面,不断缩短的商业周期,包括通信在内的各种行业限制不断减少,对迅速升级的IT技术的不断加深依赖,将企业置身于一个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这要求企业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与此同时,从企业业务上来说,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以服务为导向,并与用户、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建立起越来越紧密的工作关系,公司员工也不断增强其办公的移动性,这种趋势要求公司必须迅速汇集用户千变万化的需求。为应付这种挑战,企业员工必须能够及时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培训。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开始意识到,通过知识管理系统能够加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当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知识管理提供了可取的资源和可靠的保障。随着新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必须明确知识管理目标,把知识管理和公司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识别所有促进或阻碍公司实施有效知识管理的行为、文化和组织方面的要素,持续加强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忠诚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顺利实施和运转。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模式的变化,企业的形式、规模、发展战略、竞争策略、市场环境、社会思想都正在或即将发生变化,通过对以往观念思想的反思,人们有了更深刻和更直观的认识,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增值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在对以往经营管理中关键要素的重新定位后,知识管理被置于21世纪组织管理的重要位置。今天看来,无论何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都将融入企业的管理之中。
信息管理
一个现代工业企业欲有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必须依赖于及时获得准确可靠的信息,才能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把握未来,赢得竞争中的主动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信息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一、信息
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存在着大量的自然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1.信息的含义
信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息,是指发生源发出的各种信号被接收体所接收、吸取、利用和理解,这些信号、消息以及所表示的具体内容统称为信息。狭义的信息,是指依据一定的需要而收集起来的,经过加工整理后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图形、文字、公式、方法、数据等知识元素的总称。
信息与数据是有区别的。数据是反映客观的记录符号,对行动不起刺激作用。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形成有意义的组织形式,才能增长人的知识,影响接受者的行为,这就成为信息。如一些记录下来的数量、质量、规格、生产日期等数据供给企业领导人员阅读,并不能说明什么经济意义;而如果是生产情况分析或经济效益的曲线,就可能对领导者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所以它们就是一种信息。
另外,数据经过解释,当用户认为与自己相关的时候.这种数据才成为信息。如一张顾客的订货单,为仓库人员提供了信息,他们将根据订单的内容来收集、包装和发送货物;然而订单的内容对于人事部门的人来说只是一些无关的数据。
企业信息和其他物质资源一样,同样存在着质量和数量的问题。所谓信息的质,是指流入企业的信息的可用度、准确度和适时度。信息的“有用性”,是信息的质的规定性。所谓信息的量,是指企业收集到的信息条目的多少、信息能量的大小。输入到企业的各种信息,只有积累到一定的数量,才能作用于生产和经营过程而成为一种现实的资源。比如,仅仅知道生产某种产品的技术信息,而对其原料供应信息、销售市场信息却一无所知,那么,这条技术信息则由于相关数量不足而失去意义。
2.信息的属性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信息具有如下属性:
1)信息的形式。对于人来说,所接受得最多的信息形式是语言或文字,而机器则接受如能量、磁带、卡片、报表等各种类型的信息形式。
2)冗余与效率。冗余是单位数据带有的多余信息。在通信中,冗余是防止错误发生的一种保护手段。即在通信系统中发出一个信息,如数字“3”,紧接着又发出一个类似形式的信息,如数字“三”。在系统的接收端平行设计两个部分,进行相同操作,当结果相同时再进行下一步操作。数据语言的效率与冗余是互补的关系:效率=1-冗余度。
因此,在数据准确性得到保证的基础上提高效率、减少冗余就成为数据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3)速率和频率。速率是用来衡量信息传播速度的尺度.即了解某种状态所需要的时间。例如,企业的领导者想知道当日的销售状况,从发出指示到提供销售报告的时间就是该信息的传播速率。频率是单位时间内信息传送的次数。适当频率的信息传送,可以说明状态中的问题或状态变化过程的倾向。但当信息频率太高时,超过了接受者的承受能力,就可能成为干扰、噪声。
4)可靠性和精确度。若测定某信息的结果落在某一区间范围内,那么,信息结果落在该区间的概率就是信息的可靠性。该区间的大小称为信息的精确度。一般来讲,得到高精确度和高可靠性的信息,比低精确度和低可靠性的信息的耗费要大得多。因此,在需要获得信息时,必须在信息的耗费和信息的精确度与可靠性之间进行权衡。
5)价值和耗费。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可以从信息可能带来的效益,或因缺乏信息可能带来的损失中做出。耗费是限制信息获得的一个重要因素。信息必须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这些活动的成本是估计和权衡信息价值的数据之一。
6)正确性和密度。正确性是表达状态真实性的量度。有的信息可以根据过去的资料预知其范围或正确性。如在当前生产条件下亩产万斤粮这条信息肯定不正确。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传播的信息量。一篇冗长的重复的报告其信息密度很低,一张统计报表和图像的信息密度则相对要高一些。
综上所述,掌握信息的这些属性,对于设计和运行企业信息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3.信息的分类
企业能否有效地进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决策和职能部门能否及时获得和使用正确有用的信息。由于各级组织在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信息的需求及信息类型也不一样。所以要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加工、储存和使用。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志对信息进行分类:
1)按信息的产生过程分类。按信息的产生过程,可分为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原始信息是从企业内部产生或从企业外部流入的原始数据、单证和原始记录。原始信息是企业信息资源的基础,其他信息大多是由此而产生的。加工信息是指把原始信息按照管理者既定的目标和决策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后形成的有固定用途的信息。
2)按信息的来源分类。按信息的来源,可分为企业内部信息和企业外部信息。企业内部信息也称为内源信息,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一般通过生产计划、统计报表、财务分析等形式反映和存储。外部信息也称为外源信息,它是从外部环境传输到企业的各种经济信息,一般是通过国内外市场、供货单位、信息服务中心及其他信息媒介反映和传入企业的。
3)按信息的时间标志分类。按信息的时间标志,可分为历史信息、现时信息和未来信息。历史信息是对以往经济过程的客观描述,是过去一段时间内统计、会计、价格及计划执行结果等方面的资料。现时信息是由外部环境和内部生产经营过程发出和产出的,反映当前生产和市场的各种情况。未来信息是指对未来生产经营变化规律的发展趋势做出估计的信息。历史信息和现时信息一般供企业进行程序化决策和战术决策时使用,未来信息一般供企业作重大战略决策时使用。
4)按信息的稳定程度分类。按信息的稳定程度,可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固定信息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可以在各项经济活动中重复出现和使用,而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是企业各项计划和组织工作的重要依据。流动信息是反映某一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进程、计划执行情况和产生的问题的信息.具有变化大、时效性较强的特点。它是生产控制的依据,一般只具有一次性使用价值。
5)按信息的作用分类。按信息的作用,可分为决策信息、控制信息和作业信息。决策信息主要来源于企业外部,多为非正式的、估计的、不易预测的信息,一般用于企业战略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如确立企业目标、确定生产经营方针、制定长期计划所需的信息。控制信息是为中层管理者提供的检查有关部门实际生产情况和经营效果是否符合企业目标的可能性的信息,它多半来源于企业内部,是企业制定程序化决策的必不可少的信息。作业信息是与企业日常生产活动有关的信息,它包括生产进度安排等日常具体业务所必需的信息。它一般来源于某个具体的部门,供基层管理人员使用。
6)按信息的内容分类。按信息的内容,可分为市场信息、经营管理信息、科技信息和人事信息等。
按照一定的标志对企业信息予以分类,把笼统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划分,可以为不同的管理层次和范畴提供切实可用和有针对性的信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效用。
二、信息流
1.信息流的概念
信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流动”,这就决定了企业信息资源必须具备一定的输入和输出路径。对企业信息流的概念,可以做如下的表述:信息流是指正在各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运动的信息。通常也指信息在系统之间或系统内的运动路径与方向。任何企业的生产活动,不仅有人力流、资金流、物资流,而且也伴随着信息的传输,形成信息流。比如,领料要用领料单,零件加工要有工票,上面记载的信息随材料和零件一起流动。没有领料单,就不知道消耗多少原材料;没有工票,就没有零件加工的信息。缺乏这些必需的信息,就没有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企业任何一部分缺少必需的信息流,或信息流动不畅,都会影响到企业机体的健康。
2.信息流的特点
1)信息流动具有双向性。企业的信息流同物资流等相比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绝大部分的信息流动是双向的。如企业从外部经营环境获取信息,然后又把自身产生的信息及对获取的外源信息的反馈信息,再回传给外部经营环境。另外,管理者对管理客体发出指令性信息,被控制对象受此信息作用之后,会发生一种反馈信息,这种反馈信息通过一定的渠道再流向管理者。
2)信息流以市场环境为主渠道。现代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外界有着频繁和密切的信息交往关系。这个外界就是社会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就必须从市场获取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外部市场环境就成为企业信息流的主渠道。
3)信息流通渠道具有多种形式。信息输入企业的渠道有多条,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行业信息流通,也有企业之间的信息流通,有纵向信息流通,也有横向信息流通;有不定型的信息流通,也有固定型的信息流通。企业内源信息的流动有正向的,也有逆向的;有定时的,也有偶发的。信息流通渠道这种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企业信息管理的复杂性。
3.企业外部的信息流
企业外部的信息流是指以企业为核心,根据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与外部建立的全部信息交往关系的总和。
企业外部的信息流,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
1)纵向信息流。纵向信息流把企业系统上下级之间联系起来,这类信息具有保密特征而不能随意公开。它包括指令性信息流和报告性信息流两种。从上到下一般包括各种经济计划、行政命令、法律法规、行情通报等;从下往上一般包括各种报表、报告、数据、资料、请示、汇报等。
2)横向信息流。横向信息流沟通了企业与其他企业、企业与有关部门的各种联系。这类信息是公开发出的信息,一般属于开放型信息流,其保密性不明显。
横向信息流有以下两种形式:
1)多面型信息流。这种信息流是以企业为中心,形成一个通向四面八方的各种信息收集和交流的辐射网。如与商业部门、运输部门、银行及其他协作企业等在经济联系中形成的信息流。
2)突发型信息流。这种信息流是对可能发生的预期以外的信息采集和联系的一种特殊的外部信息流。企业可通过参观、访问、学习、开会等交往活动,把一些有价值且时效性强的信息传递给企业,形成一种不定型的外部信息网络。
4.企业内部职能部门的信息流
企业内部每个职能部门都在企业运行中按照各自的职能进行运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每个职能部门内部的相互交流也是由信息来进行的。下面具体说明各个职能信息系统输入和输出信息的主要内容。
1)人事信息系统。输入:企业每个职工的基本情况,如学历、工龄、业绩、进修、专长等;输出:每个职工的工作能力评估。
2)劳资信息系统。输入:企业劳动力情况、工种特征;输出,企业各工种的工资、奖金、劳保福利待遇标准。
3)计划信息系统。输入:企业全面的经营统计数据、市场环境数据等;输出:企业战略决策下的经营计划。
4)财务信息系统。输入:企业资金使用计划、资金业务往来;输出:企业预算、决算、信贷情况、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