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血压保健大全
48468600000004

第4章 明明白白认识高血压(4)

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升高早期仅有轻微的自觉症状,如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烦躁、工作和学习精力不易集中,并容易出现疲劳等。随着病情的发展,特别是出现并发症时,症状逐渐增多并明显,如手指麻木和僵硬、多走路时出现下肢疼痛,或出现颈背部肌肉酸痛紧张感。当出现心慌、气促、胸闷、心前区疼痛时表明心脏已受累,出现夜间尿频、多尿、尿液清淡时表明肾脏受累、肾小动脉发生硬化。如果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呼吸深沉不规则、大小便失禁等提示可能发生脑出血,如果是逐渐出现一侧肢体活动不便、麻木甚至麻痹,应当怀疑是否有脑血栓的形成。

高血压早期无明显异常体征出现。当脑、心、肾等重要器官出现轻度损害时可有异常的体征出现。常见的心脏异常表现有心尖搏动左移、心前区有抬举样搏动感,听诊心尖区第一心音增强、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且有收缩期杂音和舒张期杂音,表明已发生动脉硬化和左心室肥厚,如果在心尖区听及奔马样心律可能表明有心力衰竭的出现。另外还常见耳垂出现折痕、毛细血管搏动、桡动脉出现硬脉或无脉及下肢间歇性跛行等。

此外,由于某些诱发因素或高血压本身的发展,可导致一些高血压患者血压显著或急骤升高,同时伴有脑、心、肾、视网膜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严重危及生命,出现一系列临床特殊征象,称为高血压急症。高血压急症的发病率占高血压人群的5%,常见有高血压脑病、脑出血、急性左心衰竭、可乐宁急性停药综合征、急性心肌梗塞、急进型恶性高血压等。

高血压患者如何自我观察、测量血压

许多病人为了量血压方便,自己购买血压计放在家里随时测量。这里先来谈谈血压的自我测量有何价值。24小时昼夜血压波动是很大的,由于体力和脑力活动的影响,24小时血压波动可达到6.7~1.7kPa,而夜间血压最低。除了血压的自发性变异外,病人到医院检查时,血压也会升高。医生测压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可分别升高1.9kPa和0.9kPa,这种升高影响了对高血压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因此,在家中的自我测量血压对临床资料的补充是十分有用的。在医院测量血压时由于“警戒”反应使血压升高,经过重复测压后可以下降,但很少完全消失。而家中自我测压能发现医院中“警戒”引起的血压升高。我们发现,家中自我测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出病人血压的真实水平。因而对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对心、脑、肾重要器官的意义均较在医院里测压为大。家中自我测压对诊断、治疗和预防是有价值的,我们提倡患者在家中自我测压。重复的医院测压可使近50%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而家中自我测压能马上发现这个现象,避免不必要用药。由于医院测压时血压升高的误导,使用药的剂量和品种增加而造成过度治疗。但在家中测压就可有效地防止过度治疗引起的血压过低。同时,家中测压也可减少就诊的次数。

家庭怎样自测血压呢?

1.对血压计的要求。目前有水银柱式、气压表式和电子血压计三种。一般说来,水银柱式血压计测值较为准确,医院或诊所多采用此种,也很适合家庭自测血压使用。使用时采用的充气袖带尺度必须符合统一的标准。成人用袖带宽度为15厘米,长度为35厘米或更长,以能绕上臂一周以上为宜。试验证明,若能完全缠绕上臂一周,则测得的血压值与由动脉直接测量到的血压值基本一致。

2.血压的测量方法。测量血压前,让患者安静休息15分钟,消除疲劳、紧张等对血压的影响。一般以坐位右臂血压测量值为准。将血压计充气袖带紧贴上臂皮肤缚绕一周,在肘窝摸到肱动脉搏动处,放置听诊器。血压计读数面可面向检查者。给气囊充气,听诊脉搏音响消失后再使汞柱面上升4.0kPa(30mmHg),然后以每秒0.27kPa(2mmHg)的速度缓缓放气。在此期间,当听到清晰的第一次搏动音时,血压计所示即为收缩压读数。继续放气,搏动音消失时的读数即为舒张压值。静待5分钟后,重复测压1~2次,反复核准血压值。

3.几点注意事项。①正常人两臂的血压测值可不一样,一般是右侧臂肱动脉血压较左侧臂高1.3~2.6kPa(10~20mmHg),高血压患者两侧臂血压差数比正常人更大。因而,临床规定测血压的标准部位是右上臂肱动脉部位。②收缩压以听到第一次血管搏动音为准;舒张压通常规定以声音消失为准,个别声音持续不消失者,可采用变音时的测值。③一般均需连续测2~3次,取其平均值。也有的采用最后一次最低血压值为准。④血压计的汞柱零点与心脏应在同一水平位置,此水平位测得血压值与实际血压值相当。

血压单位换算法

血压新旧单位换算方法:血压是血液对血管产生的压力。医学上用单位面积的血管壁所承受的血液压力(即压强)表示血压的大小。过去使用的血压是毫米汞柱(mmHg),目前使用的是千帕(kPa)。二者互换公式是:1毫米汞柱=0.133千帕,或者说1千帕=7.5毫米汞柱。

高血压患者在家自我测血压时应注意事项

1.在购买血压计时,一定要买正规医疗器械厂生产、经过严密检验的合格产品,千万不能用质量低劣的假冒伪劣血压计。病人及其家属或亲友均可经过训练后掌握家中测压。血压计一般有汞柱血压计、弹力式血压计、半自动血压计和全自动血压计。前两种需借助听诊器来读出血压值;后两种是用电池驱动不需听诊器,而血压值直接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2.血压计在应用前均应经过校正,方可使用。使用血压计必须首先了解血压计的结构,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地读出血压值。

3.测压前至少应休息5分钟以上。测压时,患者的身体要放松,血压计袖带须正确放置,且与心脏位置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充气要快,放气时要缓慢,使用听诊器者,听诊器位置放在动脉上,听动脉音,读出血压值并记录。最好同时记录脉搏的次数。一次测压后,间隔2~5分钟再测压一次,以两次测压的平均值为血压值。

如何使血压稳定

1.推荐长效降压药物。

2.按血压波动规律服药;每天的第一次降压药物在起床(6点~7点)时服用,如果是中效降压药物,第二次就应在下午4~5点服用。

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每个高血压患者的年龄、病变性质、病变严重程度各不相同,有的病人甚至还有其他严重并发症,所以,治疗方案也必然不尽相同。也就是说,治疗高血压不会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只能有下列的一些基本原则。

1.将血压控制到一个适当的水平,消除高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感,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2.尽量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并且逆转已经形成的损害。事实证明,高血压病人经过降压治疗后,心、脑、肾并发症明显减少,而对已有的并发症进行治疗,又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命。

3.在降压治疗的同时,要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其他危险并发症,如左心室肥厚、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等。

4.治疗方案应尽量简便,这样容易被患者接受,能够坚持长期治疗。

5.坚持治疗方法个体化的原则,要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作出治疗方案。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非药物治疗均应如此。

6.提倡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强调医生与病人要密切配合。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处方

严格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的心脑血管病,如心绞痛、心肌梗塞和中风等,对高血压病人的健康长寿格外重要。专家提出的健康处方“三个三”,就是“三个半分钟”、“三个半小时”和“三杯温开水”。

“三个半分钟”是:夜间起床时,醒来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半分钟,最后才下地活动。

在临床上发现:脑血栓、脑溢血、心脏猝死等常发生在夜间。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许多病人的心脏跳动一天都很平稳,只在夜里有几次大的波动,且大多数病人夜间起床上厕所时,由于体位的突然变化,造成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特别是老年人的神经调节慢,更容易发生危险,即使是普通人,也应该注意避免因体位突然变化造成昏厥。

“三个半小时”是:早上走半小时;中午睡半小时;晚上散步半小时。

世界卫生组织曾在国际睡眠会议上强调了午睡的好处,但午睡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心脑血管病人步行要注意“三五七”。“三”是指每天要步行3000米以上,且保证30分钟;“五”是指一星期要运动5次以上;“七”是指运动后心率年龄=170。

“三杯温开水”是:晚上睡前饮一杯温开水,半夜醒来饮一杯温开水,早晨起床饮一杯温开水。因为夜间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睡前饮一杯水可稀释血液。半夜醒来,尤其是夏季睡觉出汗多,半夜起床也要饮一杯水。早晨8到10点是血压高峰期,心脑血栓非常容易形成,饮一杯水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形成。另外,还可起到通便的作用。

又称“食物疗法”,简称“食疗”。食疗就是根据患者的需要,合理调配食物中所含营养素,并经过科学的烹调,使其在治疗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意思是说,治愈疾病,三分在治疗,七分在养生,后者就包含饮食治疗。饮食疗法的种类较多,如茶饮、主食、小吃、菜肴、羹汤等。饮食疗法能调整营养,增强体力,防治兼顾,有治疗效果而无副作用,并且取材方便,经济实用,易被人们所接受,所以很多高血压患者愿意采用饮食疗法。当然,饮食疗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收效较慢,非一朝一夕之功,且作用较弱,常需与其他疗法配合方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在具体使用饮食疗法治疗高血压时,应根据高血压的饮食原则对症进食,合理搭配,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限制总热量,减少食盐和脂肪的摄入,控制饮酒,做到饮食有节,防止饥饱失常和偏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长期的、适宜的食疗和药膳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