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高校校园网管理与网上引导工作研究
48468500000039

第39章 高校BBS论坛的建设与管理(4)

由于数据直接来源于学生入学信息和教工数据库,实名账号信息完全真实,忠实地执行了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的要求。系统操作方法简单、可靠,全部由程序完成,没有人为操作,最大程度避免了漏洞存在。此外,用户除了必需的激活操作外,在使用过程中与传统BBS账号登录别无二样,而且用户依然可以自定义昵称、ID、签名档等,普通站友之间仍然保持平等与匿名性。因此,这种设计保持了BBS热烈的讨论气氛,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在实施过程中基本没有遇到过激言论的反对,保持了校园的和谐。

(五)保障体系

校园BBS的建设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持久而有序地开展,单靠学校的某一个部门是不可能抓好的,必须纳入学校总体教育规划,进行总体设计,并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统筹安排,明确责任、分工合作,齐抓共建,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体系。针对校园BBS的现状,必须在人、财、物三方面加强配套,强化校园BBS的管理。

1.加强校园BBS安全监控力度

针对校园BBS站访问量高、讨论活跃、容易出问题的特点,各高校可以从宣传部、学生工作处、网络中心、保卫处等部门抽调出3~6人成立BBS安全监控小组,对BBS实行实时监控,及时删除有害信息,密切注意BBS的信息动态及运行轨迹,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同时,学校要严格规范BBS站站长和各版版主的遴选和管理,落实站长和版主岗位责任制,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保持BBS安全有序运行。

2.建立评论员队伍,引导网络舆论

各高校可以在学校党委宣传部的领导下,由学生处、团委的组织、选拔和培养一部分政治立场坚定,有一定理论水平,精通网络的政工干部、教师和学生干部组成网上红方队伍,主动、积极上网参与学生的讨论,从学生的视角和立场出发,在网上讨论中发挥导向作用,驳斥虚假信息,平衡消极言论,化解矛盾。

3.加大投入建设完善的校园网络监控基础设施

各高校应该在网络中心专门开辟网络监控与引导工作室,并配备完善的软硬件设备,通过采取技术监控和人工监控两种方式,建立严密的安全防范体系,并建立完备的网上信息监控体系和网络应急处理预案,确保网络安全。

(六)监控引导体系

校园BBS是大学生自己的论坛,是学校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有效平台,也是学校向外展示的一个窗口。因此,我们对校园BBS的管理,不能扼杀或者是阻碍校园BBS的发展,而是要打造校园BBS自身特色,提高学生参与热情,使校园BBS有一个健康、长远、可持续的发展。目前在各种商业网站蓬勃发展之下,要保持青年大学生对校园BBS的热情极为重要。高校BBS要卓有成效地占领网上一席之地,对校园BBS的管理就要创新工作思路,努力避免封闭空洞、呆板生硬的管理方式,采用富有创意、丰富多样的方法,寓管于情,以避免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现象。因此,这样的管理应该是教育性的、引导性的、疏导性的管理,而不是围堵性的、惩罚性的管理模式。

1.规范认知教育

目前,各高校贯彻教育部、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落实了“高校校园网BBS是校内用户信息交流的平台”和“用户实名注册”两个管理措施。然而,由于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许多大学生对这些措施和规范知之甚少,甚至有部分大学生对这些管理措施产生了逆反的心理。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大学生对实名制缺乏全面了解,总觉得实名制破坏了论坛发言的匿名性和自由性。因此,校方要对大学生加强教育。

首先,学校要让学生了解实行实名制的初衷,是要加强对校园BBS的管理,及时发现和删除各类有害信息,提高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的能力。正如现实生活中的立法,不单是为了约束公民,更多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力。

其次,校方应严格要求站务组的工作人员恪守职业道德,除了在特殊情况下配合公安网监部门的调查需要外,不得向任何人或单位提供发帖人的身份资料,以实际行动消除部分学生对校园BBS实名制的误解和恐惧。

再次,学校和学生都要转变观念,摆正心态。校园BBS实行实名制,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实名制的出现,虽然使校园BBS暂时出现用户流失的现象,但是大学生群体对于交流、讨论的需求并没有变化。只要处理得当,校园BBS还是可以继续吸引学生使用的。

2.强化网络道德教育

道德作为启发人们内心觉悟的无形力量,是强制力无法代替的。网络空间中道德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但是网络管理规范制定的基础,也是网络管理有效实施的思想保障。如果良好的网络道德认知,在一致认同的规范和标准衡量下,大学生在校园BBS上的行为会自觉地服从学校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从而将网络行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校园BBS上的行为失范的数量和程度都会大大地降低。所以我们在进行校园BBS的管理时,必须处理好管理和道德教育的关系,在制定校园BBS管理规范的同时,必须加强大学生“网德网风”教育,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伦理道德成为校园BBS健康、文明发展的最坚实的依托。

3.积极开展网上舆情分析,准确把握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学校职能部门要按照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积极开展网络舆情研判和报送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力争消除隐患苗头。及时的网络舆情研判和快速的后续跟进可以使学校稳妥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有力地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例如,2002年5月,广州《信息时报》刊登了一则关于华南理工大学一学生跳湖自杀殉情的失实报道,在学校内引起了学生的强烈愤慨,学生通过网络号召举行集会并准备冲击信息时报社,学校得知消息后,马上通过网络进行说服教育,顺利平息了事件;2004年4月木棉BBS出现了华南理工大学校医院爆发皮肤传染病导致数十名师生感染的帖子,此事通过网络广为传播,引发了部分师生的恐慌。学校立即在网络上发布了权威信息,澄清真相,很快消除了恐慌情绪。

4.进行正面引导,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

大学生网民是信息化、网络化程度较高的群体,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思维和自我学习能力。他们厌烦了内容陈旧、形式枯燥、盛气凌人式的传统教育方式,渴求与教育者进行平等双向交流与对话。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现在管理校园BBS以“堵”为主,缺少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并不满意。因此,在开展BBS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坚持人性化的引导原则。

一要注意语言态度。正面引导体现的是分析性、政策性和方向性。管理者参与BBS论坛既需要被动地对一些论坛主题进行有效的回复,同时应有计划地主动出击,积极设置议题,把握BBS走向,占据宣传阵地。管理者在参与讨论时,应放下说教的架子,摆正位置,对提问者,坚持言之有据、评之有理的要求,化解矛盾。此外,管理者要特别注意表达语言的年轻化、幽默化、生活化、学生化,变管理者的身份为讨论者的身份,变一味训导为讨论引导,在宽松的氛围中有效地做引导工作。

二要以疏导方式为主。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比较喜欢在网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但是由于部分大学生认识上存在偏差,校园BBS上错误、片面、极端的帖子或信息是不可避免的。对待这些帖子,各高校的网络监控人员大都采取删除这一非常措施,甚至直接封杀其账号。很显然,删除或者封杀都是一种堵而不是导的策略,是治标而非治本之举,而且大学生对这一做法也非常的反感。问卷调查显示,对“BBS管理人员删除所发帖子或警告或查封发文权限的管理措施”,有17.8%的大学生表示会非常愤怒,对版主行为表示强烈抗议;有53.4%的大学生表示不满,但无可奈何。所以,对于网络上不正确的行为,管理者更应对大学生进行有理有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说服,要善于和大学生进行沟通,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总之,网络的兴起与发展,对大学带来的最重要的改变不在于获取知识的技术手段的进步,而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颠覆与重构。校园BBS是各种思潮和舆论的集散地,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传播、碰撞,会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突更加剧烈,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选择更加困难。为了化解BBS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高校应当作出积极的回应,切实加强校园BBS的建设和管理,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网络文化氛围,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孟建,祁林.网络文化论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余亚平.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吕会霖.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7.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网络唱响主旋律——高等学校思想

8.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经验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案例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0.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实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1.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1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3.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德育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4.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5.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6.孟新.BBS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2月

17.钟玉,阳昊,莘锋.浅谈大学校园网BBS.益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11月

18.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案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9.雎凌.广东高校BBS现状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教育技术导刊,2007(6)

20.肖洋.高校BBS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性研究(硕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7

21.刘影.BBS传播的特点、影响及管理(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2

22.facebook的发展.http://baike.baidu.com/view/409608.htm

2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9、第21次中国互联网报告.www.cnnic.com.cn

24.胡钰.如何利用BBS开展高校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7)

25.周志,向仲敏.如何让校园BBS既有正气又有人气.中国教育报,2006-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