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48465100000021

第21章 教孩子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1)

36.教孩子学会正确处理争执

桐桐是个健康活泼的小男孩,马上就要5岁了,平时是个听话的孩子,但是发起脾气来也很厉害!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他动不动就动手打人,因此他与小朋友发生冲突,甚至打架,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桐桐比其他孩子更情绪化,一打架就大哭大闹,明明是他先动手,弄到最后却好像是别人欺负了他。爸妈和老师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都无效。

其实桐桐自己也知道打人不对,事后还自动给小朋友道歉,但是他就是改不了打人的毛病。爸妈真怕他养成打人的习惯,以后跟人打架出什么乱子。

延伸阅读

孩子打架,大人不要卷入太深

一般情况下,孩子之间打架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有一方能够妥善处理问题就打不起来。因此,不管是自己的孩子打了别人,还是被别人打了,都不宜劈头盖脑地训斥孩子,也不宜为了“澄清事实”或者“给宝贝出口气”而卷入孩子之间的纠纷。比较理性的做法是让孩子充分倾诉,了解更多的细节,然后抓住关键环节,教给孩子妥善处理纠纷的方法。

父母应以身作则

有的父母一边打孩子,一边对他说:“让我好好教教你,不能打比你小的人。”“身教胜于言传”,要求孩子不打架,父母应以身作则。在家庭里不使用暴力,营造家庭民主气氛;与邻里不诉诸武力,营造团结和睦气氛,为孩子做出榜样。要教会孩子从小宽厚待人,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宽人克己,真诚友爱。要让孩子懂得,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孩子有了宽人之量,才能成为一个懂道理、识大体的人。

认可孩子的感受

认可孩子的感受,简短地给孩子一些指导。打人行为是不能容忍的,但孩子的感受是可接受的。父母应该向孩子表明理解他的感受,平静但要清楚地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想要那个玩具,但是我们不能打人……”要避免过长的训导和讲道理,否则会使孩子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给孩子提供一个可选择的替代攻击的方法。对于学会说话的孩子们来说,使用语言是一个替代武力的好的建议。父母甚至可以直接告诉孩子,如果下一次遇到孩子想玩别人玩具的情况,不要打小朋友,可以说“让我玩玩你的玩具”。

不要过度反应也不要惩罚

打人事件发生了,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要有过分强烈的反应。大喊大叫,或者打孩子的这些反应,对打人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变相鼓励。父母过于强烈的反应恰恰是向孩子表明了攻击是解决冲突和引起注意的一个非常恰当的方法。惩罚也是白费力气,1岁的孩子还不能把父母的做法和自己的行为联系到一起,还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对2岁以下的孩子进行任何处罚都是没有作用的。

用行动表示对孩子打人的不满

如果孩子打你,放下他们并马上离开房间一两分钟,一句话也不要说,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对行动的理解要比语言深刻。随后你可以对孩子说:“真的很痛”或者说“我很伤心。如果你愿意道歉,我感觉会好很多。”但不要苛求或强迫孩子道歉。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如何跟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如何向别人提出要求。

总之,遇到孩子打人的情形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静,在紧迫关头保持耐心,并教给孩子解决矛盾的方法。

教子故事

把对手变为朋友

很久很久以前,老鼠是山神的宠物,它向山神要求下凡当一名普通的动物。

山神说:“在动物世界中,大象是最强大的,你下凡后,必须战胜大象,你才有资格回到我身边,否则,你就永远留在动物世界吧。”

老鼠答应了山神的条件。

但老鼠一来到动物界,便感到它向山神的承诺是轻率的。因为,它到动物界后,发现自己是一种又小又弱的小动物,要战胜大象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它后悔了。

但它还是决定试一试。它想,自己要是从大象的长鼻子中钻进去,用身体堵住大象的气管,不让它喘气,大概会迫使它认输。

这天,它趁大象吃树枝之机,悄悄地钻进大象的鼻子中,准备实施它的计划。不料,刚进去一小段路程,大象觉得奇痒,便猛地打了一个喷嚏,老鼠只听到一声巨大的轰响,它便觉得天旋地转,就像炮弹一样射向高空,半天才掉到地上,摔得它浑身上下疼痛难忍。这一下,它可知道大象的厉害了。

由此,大象也恨透了老鼠。它心想,这老鼠长得小,胃口可不小,它竟然想打我大象的主意,真可恶。于是,一见到老鼠,大象就用它那大脚踩,老鼠险些丧命。

此后很久,老鼠总是远远地躲开大象。它不想自讨苦吃。

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大象落入了猎人设下的巨网中。它挣扎了很久,全身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它在等死。老鼠想,这真是天赐良机,大象现在已毫无抵抗能力,只要我在它的要害部位挖几个洞,它就会没命了。我不就战胜大象了吗?

然而,老鼠是善良的。它看到大象可怜的样子,它不忍下手。它的良心告诉它,应该救大象。于是,它开始用它锋利的牙齿咬网和绳子,不知过了多久,那张巨网出现了一个大缺口,大象猛地一用力,它终于从巨网中钻了出来。大象得救了。从这件事情中,大象看到了老鼠可贵的心灵,它决定同老鼠结下友谊,当然,老鼠也愿意交大象这个仁厚的朋友。于是,老鼠和大象化干戈为玉帛。

不久,山神找到了老鼠,它向老鼠祝贺,说它已经战胜了大象。

老鼠说:“我还没有战胜大象呢。这大概是不可能了。”

山神说:“老鼠,你已经战胜了大象。你将你的对手变成了朋友。难道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完美的战胜吗?”

在竞争过程中,要战胜一个人,并不是要将他彻底打倒,要他向你认输,而是要达成和解,成为朋友,这才是完美的战胜。

37.让孩子和欺负他的孩子交朋友

果果的爸爸是旅居美国的华侨,在他7岁的时候,爸爸把他送到美国当地的小学读书。因为整个学校只有果果一个中国人,所以他在学校没有朋友。就连他的同桌麦克尔也不愿意理他,还经常欺负他。

果果把这些情况告诉了爸爸,爸爸问他:“麦克尔为什么不愿意理你呢?”“我听到他和其他美国同学说,中国人都很笨,所以不要理中国人。”果果告诉爸爸。“那你就好好读书,每门功课都要比他们好,让老师也说你好,他们就不会不理你了。”爸爸说道。果果听了爸爸的话,非常用心地学习,成绩进步很快,这让那些美国孩子都很吃惊。后来他们都不说果果笨了。

可是,麦克尔还是经常欺负果果,有一次竟然打了他。果果很难过,告诉了爸爸。“麦克尔是个怎样的孩子?你能和爸爸说说吗?”爸爸问果果。“他学习不用功,经常在学校里捣乱,上课也不好好听讲,老师让他回答问题,他什么都不会。”果果说道。“噢,那你想过在学习中帮助麦克尔吗?”爸爸问。“我为什么要帮他,他总是欺负我!”果果不解地说。“对麦克,你必须学会容忍,然后用你的宽容感动他,让他成为你的好朋友,你觉得呢?”果果想了一会,对爸爸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了。”“好,相信你们会成为好朋友的!”爸爸高兴地说。

后来,果果果然主动去帮助麦克尔了。起初麦克尔还有点迟疑,但看到这位中国同学是真心想帮助自己,便愉快地接受了果果的帮助。过了一段时间,麦克尔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果果和麦克尔也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

延伸阅读

别怕宽容的孩子会吃亏

宽容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性格,它主要表现为对别人过错的原谅。这种性格对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情感的健康发展,以及孩子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富有宽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惹人喜爱,受人拥护,而缺乏宽容心的人往往性情怪诞,易走极端,不易为人亲近,因而人际关系往往不好。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些父母时常对自己的孩子灌输“不能吃一点亏”的思想。他们在送孩子上幼儿园前,叮嘱孩子最多的是,不能被人欺侮,谁打你一下,你一定还他一下。有的家长见自己的孩子“吃了亏”,甚至全然不顾当叔叔阿姨的尊严和良知,竟对“肇事”的孩子老拳相加,以大欺小贻笑大方。倘若双方家长都有“护犊子”症,那又会引出更加不良的后果。

在某公园里,两个孩子为争骑一匹石马相持不下,各不相让。这使得双方父母大动肝火,由相互指责、怒斥,发展到两家六口的“短兵相接”,直到保安出现,才制止了这场令人啼笑皆非的打斗。至于吗?不骑那个石马又能怎样?再说以后机会还多得是。而双方父母见孩子发生争执,非但不好言劝开,反而也加入“战斗”的行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试问,他们的行为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什么样的烙印呢?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长远打算。家长的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孩子不能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将来人际关系的处理,甚至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夫妻关系。因此,教会孩子学会宽容,不光是为了孩子的今天,更是为了孩子将来的幸福。

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或有损于自己的事情,不要耿耿于怀,不要过分计较在意,能够笑一笑过去,就笑一笑过去。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做人的风度和境界。宽容能使人性情和蔼,能使心灵有回旋的余地,能消除许多无谓的矛盾。宽容的人,时时处处都会受到人们的拥戴,因此他们能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够很快地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能够融洽地与人合作,充分实现自己的潜能。

一位幼儿园阿姨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刚来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我带着小朋友去学校体育馆玩,由于孩子特别多,我一时疏忽,在游玩结束后,少算了一个,将一个小孩留在了网球场。

等我发现人数不对时,就赶快跑回来,将那个孩子带回来。那个孩子因为一个人在网球场,受到了惊吓,哭得十分伤心。

不久,小孩的妈妈(一个年轻教授)来了,看到了自己哭得可怜兮兮的孩子。

当时我特别害怕,生怕这个妈妈会痛骂我一顿,然后直接向幼儿园领导提出抗议,最后很生气地将小孩带走,转到别的幼儿园。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个妈妈并没有这样做!

她蹲下来,安慰自己的小孩,并且很理性的告诉他:“已经没事了,那个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她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一亲那个姐姐的脸蛋,安慰她一下。”

当时那个小孩踮起脚尖,亲了亲蹲在他边上的我,并且说:“姐姐,不要害怕,我已经没事了。”

……

这就是区别,人和人之间素质的区别。一个年轻的女教授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与大多数人的不一样。

做父母的,既可以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胸怀广阔的人,同样也可以将孩子培养成心胸狭窄的人。但为了孩子的幸福,为了孩子将来能有所作为,我们应当教孩子学会宽容。现在有很多父母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了尖刻、自私、倔强、自我为中心的化身。而只有像这个年轻的女教授一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宽容、体贴的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培养孩子宽容的性格呢?

为孩子树立宽容的榜样

孩子最初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的。孩子宽容之心最主要的来源就是父母。父母宽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与邻里、同事之间融洽相处,孩子就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宽容、好善、乐于与人相处。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父母“在开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之前,首先应当检点自身行为。”让孩子学会宽容,父母自己首先应有宽容的品质。如父母本人心胸狭窄,无视他人意见,习惯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给人改错的机会,为一点小事争执不休,为一点小利斤斤计较,孩子又怎么能学会宽容呢?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的品质才会再现在孩子身上。

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

所谓心理换位,就是指当双方产生矛盾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思考对方何以会如此行事、如此说话。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能够理解对方,就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许多孩子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从不替别人考虑。要消除这种现象,父母就要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

会下棋的人都会考虑,我这样,对方会怎样应对,对于对方的应对,我又应当如何回应。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也是如此,能够“心理换位”,能够站在对方的位置思考,能够设身处地地多为对方设想,许多矛盾就都容易化解了。

站在父母的角度上考虑,就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思考,就会理解老师的艰辛;站在同学的角度上思考,就会觉得大多数同学是可爱可亲可交的。所以,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是非常必要的。

告诉孩子人人都有缺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点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和同学交往,和朋友相处,只要对方的缺点不是品质方面的,不是反社会的,就完全没有必要求全责备。多原谅一次人,多给人一次宽容和理解,也就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

当然,宽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从,不是人云亦云,这一点是必须向孩子讲清楚的。必须让孩子知道宽容是明辨是非之后,对同学、朋友的谦让,而不是对坏人坏事的妥协。对坏人和得寸进尺的人是没有必要宽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