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香港的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教育制度混乱不堪,我不是老师,所以不想对此高谈阔论。但作为家长,我观察到部分幼儿园的学费越来越贵,甚至已赶上大学学费的水平,而学费越高的幼儿园竞争也越大,几十个申请者争夺一个学位是正常情况。可想而知,面对这样的竞争,要被这类幼儿园录取,真是难过登天;另一方面,不少学费低廉的学校则生源不足,难逃关门的厄运。
近年来,不少传统小学及中学也相继转为“直资”,学费杂费也来个三级跳,每月学费动辄五六千元比比皆是,就连审计署也来批评,直指这些“直资”学校账目混乱,要求教育局立即拨乱反正。
躲不掉的教育商品化
“全民补习潮”则是另一个奇怪的现象,可算是香港独有的本土文化。不少孩子刚踏入小学门坎便已开始漫长的补习生涯;补习社深明家长唯恐心爱的子女被其他同学比下去的心态,各种学前补习班、幼儿园语言拼音课程,也应运而生。
至于所谓的“星级补习社”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广告,标榜博士级或型男美女的导师、保证夺“A”,以及入读大学的成功率等等,将教育逐步推向商品化,这仿佛是在鼓吹“只要愿意付钱,便能提升成绩”。这种种教育文化,不难令孩子存有错觉,误以为“学识”和“经历”是用钱买回来的。
虽然政府仍不断推广“求学不是求分数”的超现实理念,但考试成绩仍是社会对学童的主要评核准则,而且重要性丝毫不减;事实上,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升读大专院校的门坎也越来越高,如:会考不够十四分便不能升读中六,大学入学考试必须中英文及格才能跨入大学门槛。现实永远都是残酷的,不够分数便休想继续升学。望子成龙的父母唯有各施各法,努力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因而孩子自幼被送往“星级补习班”便成了一种社会文化。
不知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我曾听说,一些传统名校的全班预科学生在课余一同到补习社进修,最近甚至有专为大学生而设的补习班!说实话,我念预科时,也曾参加经济科的课余补习班,尽管当时尚未流行“星级导师”,也没有铺天盖地的补习广告攻势,但总的来说,我认为校外补习有实际作用。现今预科的学习范围已经扩大了很多,以往单纯死记硬背的方法已不合时宜,学生偶尔有个别学科在学校课堂上跟不上,但自学又有难度,参加校外补习班不失为解决方法之一,这样一来可以把一些不明白的概念弄清楚。
只是近年社会的大环境已逐渐改变,推广急功近利,注重“即食”文化。随着公开试成绩日渐吃重,有商家洞悉商机,把“补习教育”发展为一门“大生意”,大洒金钱包装星级老师,推广宣传,部分更以考试猜题准确作为广告,目的只为吸引更多学生报读,增强口碑,最终转化为商业效益。
越补习越依赖
作为家长,看到去补习的学生个个成绩大跃进,就会心动,然后把孩子送往补习社。但下决定前,我建议家长应考虑及平衡补习的利与弊,除支出增加外,有没有考虑到孩子会完全依赖课余补习,而不注重学校的正规学习呢?还有,补习的模式正潜移默化地强调求学只求分数的观念。
然而,学识真的可以用金钱买回来吗?我认为,用金钱买来的充其量只能说是“成绩”或考试“贴士”,而非“学识”。考完后,这些短期记忆就会完全流失,剩下的知识或许寥寥无几。我有一奇想,若有机构能够进行调查,尝试跟进一些通过补习社特训而进入大学的学生,看看他们在大学生活的学习态度和表现,继而与一些在传统学校就读,没有参与补习而进入大学的学生相比,到底两者是否有差别。这倒是一个有趣的调查,从中定能了解到补习社所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我们不能改变社会的大方向,考试成绩仍是社会对学童的主要评核准则,“求学只是求分数”仍是社会主流。然而,父母也不能只顾顺应潮流,全力花钱提高孩子的成绩,最终只会不知不觉地让孩子养成“钱是万能”的心态,日后要改变便会困扰重重。家长们切勿掉以轻心啊。在处理课余教育的问题上,我有几点建议:
适当而不过量家长为孩子报读补习班,让他们增进学识以及提高考试成绩,当然并不为过。不过,一切应以孩子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例如只针对个别学科的课程。部分家长或许出于“怕落后”的心态,即使孩子在校内成绩不俗,也为他们报读多个不同科目的校外补习班,占满他们的课余时间表,而且,课程越难越好。
事实上,我知道不少家长特意为年幼的孩子同时报读两个幼儿园,上下午班各一,再加上各种不同的补习班和兴趣班,期望他们能比人优秀,在小学面试中突出重围。上了小学后,家长更是变本加厉,难为了孩子自幼便要承受沉重的压力。
让孩子报读补习班不是坏事,只是一切都应该适可而止,不能让孩子养成依赖性,在补习老师面前才温习,失去自理能力。
减少与人比较家长很容易与人比较,即使子女成功进入名牌学校,竞争也是无处不在,比如每周参加补习班以及课外活动的次数,校内考试以及公开赛的成绩等,这些都会不断为家长和孩子带来压力。事实上,只要家长注重自己孩子的表现,拿他们与其他孩子比较,压力就会永远存在,很多时候,问题根源并不在孩子,而是在家长的面子。
我经常建议家长尽量避免跟一些“紧张大师”型的父母来往过密,因为人的性格是会互相感染的,只要与那些“紧张大师”接触,慢慢也会被熏陶同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再因材施教,以平常心引导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