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理论基础
3.1区域经济理论
它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正是由于不同的理论,对于区域内资源配置的重点和布局主张不同,以及对资源配置方式选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
3.1.1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大雁等。
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划分梯度,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凝固化,造成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3.1.2城市圈域经济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各国理论界和政府已开始重视城市圈域经济的发展,并加强了对城市圈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该理论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域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该理论把城市圈域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有一个首位度高的城市经济中心;二是有若干腹地或周边城镇;三是中心城市与腹地或周边城镇之间所形成的“极化-扩散”效应的内在经济联系网络[19]。
城市圈域经济理论把城市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意在推动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协调,对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1.3新经济地理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克鲁格曼(Krugman)的分析多采用规范模型方法,他试图通过建立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模型证明了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阐明了由于外在环境的限制,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产业区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也就是说现实中产业区的形成是具有“路径依赖性”(Path Dpendence)的,而且产业空间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瓦尔兹(Waltz)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马丁(Martine)继续研究了聚集经济条件下的区位竞争问题,得出在同一区位的厂商数目会随着外生的相对成本优势和内生的聚集优势的增加而增加的结论[20]。
3.1.4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与会国签署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承诺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长期共同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论点为:
(1)持续性。持续性是指要保证发展世世代代都能不断地持续下去,注意处理好代内平衡和代际平衡的关系。
(2)全面性。它是指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
(3)协调性。它是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追求经济、社会与资源的协调发展。
(4)适应性。适应性是指要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5)质效性。它是指提高经济质量,注重经济效益,这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战略目标。
(6)发展性。发展性是指要使经济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环境。
3.2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3.2.1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及基础产业协调发展
理论
该理论认为,区域产业结构配置要遵循3个标准:一是选择主导产业,它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增长力度和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选择和转换;二是区域产业联系有序化和产业比例合理化,它是提高区域产业间和谐度的关键;三是区域产业结构的弹性度,高弹性度可以减缓区域产业结构的经济波动,提高外界干扰能力。在这3个标准中,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处于核心地位,它的发展会带动产前、产中和产后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形成辅助产业,并分别在后向、前向、侧向与主导产业有机衔接。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的协调发展离不开配套的基础结构,包括生产性基础结构、生活性基础结构和社会性基础结构。即区域主导产业的确立要求配置一定数量的辅助产业,而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的发展又离不开各种配套的服务部门,并最终形成三圆同心的区域产业结构。
3.2.2二元经济模型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首创了这一模型,他认为不发达经济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组成,后者通过吸收前者的过剩劳动力获得高额利润,并以高利润投资使工业部门不断扩大。这种模型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表现出很强的局限性:一是工业部门随其增长率的提高可以吸收农村过剩劳动力,但工业部门随着投资的增加,现代部门的技术构成常常会提高,并有节约劳动的倾向,使得现代部门难以充分吸收农村中游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二是该模型忽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忽略了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协调增长。三是该模型假定存在一个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从而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完全吸收之前工业劳动者的工资保持不变,这一假定与中国实际情况不同。
3.3区域经济联系理论
3.3.1区域经济系统论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并非简单相加,各个因素一旦结合为一个系统,各要素则表现为在孤立状态下所有的新质,即亚里士多得所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的突出特点是关联性和开放性。一个经济高度发达、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完善的地区可以视为一个空间经济系统,系统目标是内部结构最优。对于条件不充分,经济实力尚缺的地区,可以根据上述思想,通过地区规划、宏观调控,逐步构建这样一个空间系统。
3.3.2地区经济一体化循环理论
地区经济一体化循环理论主要运用于农村地区的综合发展。该理论认为,由于各地生产力条件的差异,地区应以自身优势为基础,尽可能利用区域潜力以满足区域人口的需要。区域只要获得充分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市场条件,并且确立与比较优势相符合的生产部门和合作机构,一个地区自身就能启动本地区的经济并扩大和再循环。该理论的政策意义在于政府划分区域,通过相应的科学规划,重点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的产业,引进技术,协调区域内部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内经济一体化[21]。
3.4城乡一体化理论
3.4.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设想
19世纪末期,英国的埃比尼泽·霍华德写了一本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的书,希望用城镇-乡村这种新型的城市结构形态和土地归社区所有来代替现行的城乡对立的结构形态,以实现社会的和平改革。霍华德设想的未来田园城市是:自然之美——水清洁、无烟尘、空气清新、田野与城市相融;社会公正——无贫民窟、社会机遇平等、充分就业;城乡和谐——城市繁荣和乡村发展互动取代城乡分离。
3.4.2E.沙里宁的“有机疏散论”
“有机疏散论”是芬兰建筑师E.沙里宁在20世纪40年代为缓解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他认为,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既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享受共同的社会生活,感受城市的脉搏,而又不脱离乡村自然环境。该理念将城市与外国乡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规划和产业再布局实现城乡分工协作的耦合发展,这种将城市和外围郊区统筹考虑的布局思想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思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