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低碳有你:有你,有我,地球更精彩
48458500000022

第22章 碳文化帮你提高低碳意识(1)

一、转变意识,拥抱低碳

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

价值观决定文化的发展取向,文化取向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取向。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人口大国,但按人均资源占有量计算,又是一个资源穷国、小国。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思维方式的创新,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模式,并通过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方能实现科学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社会。

要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由初级要素导向向创新要素导向转移,建立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大力发展创新产业、创意产业和环保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兴生态工业化道路。只有向变革产业结构和推进科技进步的发展方向转移,摒弃单纯注重经济增长、不计环境成本的黑色GDP,建立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绿色GDP,才能又好又快地有效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并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撑,促进其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

循环经济是资源减量化再利用的循环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通过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生态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强调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个以可持续科学发展思想为核心,按照清洁生产方式对资源及其废物进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经济活动进入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表现为资源低开采、高利用和污染物低排放。资源减量化和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规律,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以实现经济活动向生态方式转变,从根本上缓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的尖锐矛盾冲突。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开环的经济系统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资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将大量的污染物和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所实现的只是经济的数量型增长。由于高开发、低利用,持续不断地将资源变成越来越多的废物,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或枯竭,并酿成了一系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灾难性后果。

清洁生产从头到尾都干净

清洁生产强调以清洁的资源、能源和原材料,清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清洁的产品和清洁的回收,在产品从设计、制造、使用、报废和回收的整个寿命周期形成闭环循环,体现物有所值和实现物尽其用。

清洁生产要求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与设备,以及通过改善日常管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有效措施,从源头开始实施对污染物和废物削减的全过程控制,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避免在产品生产、售后服务、产品使用和废弃处置过程中产生和排放污染物和废物,以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实施清洁生产重在不产生污染物和废物,或将所产生的污染物和废物消灭在其产生之前或自我消化吸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或污染物“零污染”,并通过资源综合利用、短缺资源替代、二次能源再利用和节能降耗,使产品生产、资源消耗的全过程与生态环境相容,以减缓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速度。

传统生产方式与清洁生产方式的不同在于,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污染物和废物产生之后如何处理上面,它考虑的不是事前而是事后如何去处置污染物和废物,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用一句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事后“诸葛亮”,而且是伪“诸葛亮”。

外部不经济让社会与公众付出巨大代价

以有污染物排放企业为例,如果将围墙之内界定为内部,相对于内部的外部就是围墙之外的大环境。

有污染的企业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而且未经任何净化处置的污染物直接排入大环境,虽然节省了内部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和污染物处置费用,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却对外部大环境造成了污染,使全社会蒙受大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害和危害,并增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社会成本。如果成千上万家企业都如此行事,对大环境的损害将是灾难性的。

我国的江河湖泊受到污染的占70%,其中因污染严重已不能用于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的水体占28%。长江30%的主要支流污染严重,其中江段处于危急状态的占10%。2005年注入黄河的废水比20世纪80年代增加了2倍。在我国500多座城市中,多数城市的空气质量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控制标准。企业向大环境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和废物,导致大气、水体和土壤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对此只是杯水车薪地缴纳了一点“排污费”,而对外部大环境的污染治理责任却被企业不合理地转嫁给了社会或其他社会成员负担。外部大环境污染治理所需要的费用要比从企业内部实施污染治理所需要的费用多得多。

要从经济上制止企业任意排污的行为,并将外部大环境污染所需要的治理费用纳入企业的生产成本,对全社会进行环境补偿。对企业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要计算其所要支付的外部大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并进行综合评估。

环境保护是最典型的公共产品。外部不经济是典型的市场“失灵”表现之一,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公众健康和子孙后代福利的大问题。由于市场的趋利性和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狂热追求,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问题在市场范围内无法得到彻底解决,需要由政府出台必要政策进行干预和加强宏观调控,并通过征税等有效措施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来解决。

生活方式转变是基础中的基础

从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关系角度考察,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即文化,文化即生活,生活是文化的源泉,文化是生活的反映,也是生活从传统方式走向生态方式的向导。由传统生活方式向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迈进,推动传统文化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方向升华,需要人们在生活、消费观念与方式上作出一些实质性的改变。生活不仅要追求舒适与享受,还要考虑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就是一种生活中的文化态度,也是生态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活在越来越恶劣的大环境条件下,个人的所谓舒适反而会因为大环境恶化而感到越来越不舒适。因此,要摒弃传统的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活、消费陋习,将个人的生活、消费行为与节能环保,与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区域环境的质量改善,以及地球环境保护紧密联系起来考虑,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环保与节能减排的历史责任和义务。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养成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好习惯,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对你、我、他和大自然都有益,也会让大千世界充满阳光。

让绿色生活与消费方式成为习惯和时尚

习惯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文化的外在表现,人们要由不考虑大自然“感受”的传统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向“5R”绿色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转变。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能源消耗,以及生活垃圾等污染物和废物排放,使生活舒适度的提高与大环境的优化相辅相成。

时尚是什么,是享受生活的一种反映,从本质上属于一种文化潮流。应该说,讲求产品高品质、物美价廉、节能环保,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新潮流。在日常生活中,要由过度消费向适度、节制消费的绿色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转变。选择无污染、无公害、健康的绿色产品,注重资源重复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物种,让绿色消费行为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生产行为、消费行为都要考虑商品的健康与安全、社会利益和对生态环境的尊重。

二、节能减排,不能不说的话题

简单地说,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超过大自然承载能力的2.5倍,最直接的影响是产生温室效应,造成自然灾害肆虐。全球每年约有16万人死于气候变暖直接导致的疾病。

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石油占第一位,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第一位。我国的煤炭消耗量占全球煤炭消耗总量的3l%,石油消耗量占全球石油消耗总量的7.5%,煤炭对能源的贡献率超过了三分之二,其他要素对能源的贡献率的总和还不到三分之一,这样畸形的能源结构是“上帝”赐予的,是不折不扣的“煤老大”,导致我国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国际上名列前茅。2006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500多万吨,其中的90%是由于烧煤带来的。在我国522座城市中,多数城市的大气质量没有达到国家大气质量的控制标准。

尽管我国人均能耗远低于发达国家,但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持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能源资源与环境资源是紧密连在一起的一对孪生兄弟,一旦出现能源要素与环境要素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很容易出现问题。我国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尚无法得到根本性改变,在这种情形下大力推行节能减排,不失为一项切实可行的能源战略举措。

节能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世界性能源危机后提出来的,如今在国际上已普遍采用“能源效率”的概念来替代。所谓节能,就是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一切措施,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就是说,节能旨在通过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强度,在开采、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到终端利用等能源系统的所有环节,从经济、技术、法律、行政和宣传教育等层面,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能源浪费。

节能本身是把原本会浪费掉的能源,通过节约手段把它“捡”回来。我国年照明用电约为30亿千瓦时,如果将普通照明灯全部改换为节能灯,节电量比三峡水库的年发电量还要多。节能不仅是能源而且是绿色能源,在国际上被称为继煤炭、石油、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之后的“第五能源”,也有人称其为“负瓦特”革命。在国际上,一些国家把节能作为增加能源供应的新手段,利用市场机制将那些“捡”回来的能源,作为商品进行交易。

2006—2010年,我国实施的节约和替代石油、燃煤工业锅炉和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十大节能工程”,预计可节能折合标准煤2.4亿吨。

三、提高能源效率意识

需求侧与综合资源的管理与规划

1996—2000年,我国某著名大油田的用电量从70.55亿千瓦时降至61.5亿千瓦时,最高负荷从l075兆瓦降至950兆瓦,峰谷差从165兆瓦降至60兆瓦。用电量有较大幅度下降,是因为油田大量减产了吗回答是否定的!其中点石成金的高招就在于,舞动了需求侧管理(DSM)和综合资源规划(IRP)这两根魔棒。

DSM就是公用事业公司采取激励和诱导措施及适当的运作方式,同用户共同协力提高终端利用效率,改变用电方式,以减少电量消费和电力需求的管理活动。

IRP就是把供应方和需求方的各种形式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资源规划。让能源节约、开发和环境等资源参与平等竞争,经过多方案优选,以最低成本为用户提供能源服务。实施IRP能够真正做到节能优先,实现能源与经济、环境相协调发展。IRP是在DS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SM是IRP的主要组成部分,IRP要通过DSM提供节电资源,减少需求方对供电的依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进的IRP方法和DSM技术,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主要用于电力等公用事业部门。我国在一些区域电网和用户电网进行试点研究和工程示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4年,为缓解电力严重短缺状况,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需求侧管理,弥补了约几百万千瓦的负荷缺口。

能源管理也需要合同

1998年,北京、辽宁和山东组建的三家全新机制的能源服务公司,利用世界银行资金启动了工业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项目投资回报率超过20%,平均每节约100元能源费用的全寿命周期节能成本为33元。什么灵丹妙药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药引子”就是合同能源管理(EPC),这种节能投资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国外简称ESCO,国内简称EMCO)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我国类似的ESCO已发展到3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