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一是因地制宜,加快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中国政府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加快规划和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在太阳能丰富的城市,效仿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推进“屋顶工程”,利用建筑物屋顶和墙壁,建设分散式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边远地区,建设小型离网式太阳能光伏系统,解决当地居民的用电问题。二是制定太阳能上网电价等政策实施细则,实施法制管理。虽然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作为一种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与火电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06年1月1日,我国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入网提供了法律依据,这大大促进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三是加速研发与应用人才培养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此外国家政策给予了太阳能能开发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价格方面,大力资金投入引进高科技的人才和设备,国内大力支持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包括技术创新和人才的培养。电价补贴,税收补贴所得税补贴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支持了太阳能产业,如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
太阳能重点是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国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国家加强对该产业的整体规划和布局,立足全球视角,从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高度,制定一套完整成熟的产业发展计划路线。二是大力发展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集群,扩大太阳能发展规模。三是培育完整的产业链体系,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四是构筑国际技术、人才的合作平台,积极的参与国际竞争,推进产业基地及产业联盟融入世界,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大力发展风能。
风能技术发展较成熟、在再生能源中所占份额较大,更为人们所青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大规模风力发电是我国能源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各地正地兴起风电建设热潮。合理开发风力发电,可以有效缓解全省水电丰枯矛盾,实现风电水电互补。而且风电是环保型能源,没有废气排放,且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因此,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大有可为。2007年,中国核电总发电量628.6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为592.63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4.61%和14.39%。田湾核电站2台106万千瓦的机组分别于2007年5月和8月投入商运,中国核电运行机组达到11台,运行总装机容量达907.8万千瓦。中国目前建成和在建的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870万千瓦,预计到201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约为2000万千瓦,2020年约为4000万千瓦。
目前,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正在牵头组织制定有关新能源产业振兴的规划,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已同意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意见的报告》,对加快培育包括航天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了总体部署。国家大力支持风能产业的发展,短时间内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风电行业政策。其中包括强化新能源及设备的核心技术研发,建立国家风电研究中心和国家级风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完善标准和检测认证等技术管理休系,建设风电设备检测验证研究中心。除了在宏观发展规划中为风电发展设定了颇为激进的发展目标外,降低风电价格、支持风电设备的国产化、保障风电并网是其最主要内容。同时,国家为鼓励风能产业的发展,在价格、税收、和政府补贴方面都做了很大力度的支持。在价格方面,政府从原先的审批电价,积极促进风能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按照招标的形式形成价格的方式转变。以特许权招标价格政策为标志,从2003到目前,风电电价出现招标电价和审批电价并存的局面,即国家组织的大型风电场采用招标的方式确定电价,而在省区级项目审批范围内的项目,仍采用审批电价的方式。这样的制度设置在一定的程度上推进了风能产业的发展。投资方面,国家相比往年的投资力度在加大,在《关于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问题的报告》中,可再生能源发现项目由银行优先安排基本建设贷款。而利息相较会由一定的优惠,一律实行“先付后贴”的办法。贷款的还款日期也可由银行同意适当的宽限。风电多元投资也得到了国家的积极支持。风力发电具有规模较小,适合分散投资等特点,应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其投资多元化。
此外,大力吸收先进风力发电技术——尤其是磁悬浮风力发电技术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也大力培养国内的专业人才。在新能源领域将风能的发展置于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新能源产业的各子行业中,风电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
3.积极发展核能。
核能是一种安全、清洁、可靠的经济能源。与火电相比,核电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氮氧化物。对于缺煤、少油、乏气的湖北来说,发展核电其经济意义更为显著。目前,核电已成为一种成熟技术,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核电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据有关资料统计,核电年发电量已占到世界发电总量的17%左右。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强调要“有限”发展核电产业,可是从2003年以来,中国出现了全面性能源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关于大力发展核电产业的呼声日益强烈,政府对这一呼应做出了一些积极的回应,对核电的发展已经开始放宽政策。高层关于发展核电的这一行动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确立了核电产业的战略性地步,不但对解决中国长期性的能源紧张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也是和平时期保持中国战略威慑能力的理想途径。
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核电发展民用工业规划,准备到2020年电力总装机容量预计为9亿千瓦时,核电的比重将占电力总容量的4%,即是核电在2020年时将为3600——4000万千瓦。也就是说,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40座相当于大亚湾那样的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
从核电发展总趋势来看,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和战略路线早已明确并正在执行,当前发展压水堆,中期发展快中子堆,远期发展聚变堆。根据国家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在核能发电方面,规划其规模将为8600万千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暨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目前大陆正在研拟是否需调修2020年核电发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万的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要做的还是要从技术上来着眼,加大政府的投资,出台积极有效的政策来刺激核能产业的发展。此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也是推动核电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法国,作为核电的发展的大国,在核电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优秀的人才,我国应大力引进这些人才到我国的核电产业领域,培养一大批自己研究开发人才,为推动核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个良好的人才储备。
4.稳步发展水能。
随着我国技术和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市场的需求,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还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如西藏及雅鲁藏布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其理论蕴藏量为1.6亿KW,占全国水能资源蕴藏量的23%,而在复查成果中,列为经济可开发的仅为0.26亿KW,严重受输出工程所在地形地理位置限制的影响,如果在输电工程技术上有所突破,其水能资源的经济可开发量必然会有所增大。我国的水能利用程度还远低于世界工业化国家。截至2008年底,我国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利用率为26%,而美国技术可开发的利用率为67.4%,法国为96.9%,加拿大为38.6%,日本为66.6%。一个国家的水能利用水平由该国能源资源的总体结构决定,中国在常规的石化能源相对贫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水能资源是毋庸置疑的。
近年来国家已经对水能发电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在原国家经贸委每年可提供1.2亿元的专项资金用来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其中水能占其重要的一部分。水利部有约3亿元的贴息贷款用于小水电的发展。政府还在农村大力推广小水电等示范工程的建立,扶持边远乡镇水能产业的开发,解决当地的用电问题。
重视水能的开发,主要还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水能开发的投资,积极大大建立稳妥的政策来促进水电开发。二是重视水能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改善和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和改善良好的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质和大气,保护植被,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三是重视地质结构对水电工程的影响。水坝工程只要做到精心设计、优质施工,完全可以在复杂地质构造的地区进行开发建设。四是技术创新和科技人才的引进,从国内看,目前在技术上的储备都是不够的,缺乏从理论到实践的经验。只有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研究水平,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才是开发水能的重要途径。
5.加快发展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唯一可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可再生能源,不仅具有能源功能,而且还有其它可再生能源不具备的材料功能,同时,还具有生态保护功能。我国在2007年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到,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3000万千瓦,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0万吨。即15年间,生物质发电、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年均增速分别达93%、59%和2.6倍。达到这些目标的同时,中国会坚持生物燃料的发展不和民争粮,不和粮争地。同时,甜高梁、小桐子,还有文冠果等以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已初步具备商业化发展条件;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已开始用秸秆和甜高梁等非粮作物加工燃料乙醇的尝试。
国家还将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等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力争到2020年,形成以自有知识产权为主的国内生物质能源装备能力。我国将加快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步伐,到2020年建成生物质发电3000万千瓦。产能方面,继续推广户用沼气和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加快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推广应用,到2020年,实现沼气年利用440亿立方米、生物质成型燃料5000万吨。积极发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到2020年形成年替代1000万吨石油的能力。
为推进我国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一是要尽快制订扶持生物质能源的优惠政策,包括支持公司和农户开发改造能源林规模等;二是争取国家能源林基地建设财政补贴;三是建立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资金;四是加大生物质能源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