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及其在四川的实践
48457900000061

第61章 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在四川的实践(二)(3)

二、高新工业园区

1991年3月成都高新工业园区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亚太经合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中国西部第一个通过ISO14001中国认证和UKAS国际认证。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由南区和西区两部分组成,南区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西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南区作为成都市规划的城市副中心,重点建设现代化的科技商务区和全国最大的科技孵化基地。西区作为成都高新区国际化的制造基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现代中药产业。

1.“东调工程”

2001年随着“东调”的启动,部分东郊工业迁入高新区,壮大了以IT制造产业、软件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为主要载体的高新区规模,是成都市工业布局向集中化、集约化发展的大踏步前进。2004年出台的《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年)》,不仅第一次明确制定了成都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而且详尽提出了布局规划,就是“大力发展两级工业集中发展区,构筑成都工业发展平台;以两级工业集中发展区为载体,打造‘六大工业基地’;通过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工业基地的建设,逐步形成‘三大区域’的工业布局新格局”。116个工业开发区规范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最终整合成20个工业集中发展区,有力推进了土地规模向集中规划、建设、经营的转变,同时优化了工业园区的生态环境,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周边农民向城镇集中。

2.工业园孵化“城市化”

根据高新区2004年颁布的《成都高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方案》,分四个不同阶段,突出重点,不断推进该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第一阶段(2004年1~12月)理清思路,制定政策和规划,初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城市化率达到70%。第二阶段(2005年1~12月)完善制度,加速推进,城市化率达到80%。第三阶段(2006年1~12月)总结完善,检查验收,城市化达到95%。第四阶段(2007年1~12月)巩固发展,实现跨越,城市化率达到100%。2007年具体推行的相关内容有:

第一,加快规划建设进程,提高项目承载能力。以产业聚集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目的,按照一流设计、一流建设、一流管理要求,一是高起点、高标准完成覆盖农村区域的南部现代科技园区和西部综合产业园区建设规划。二是围绕两大园区、三大基地建设需要,尽快将城市路网、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延伸到整个区域,超前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化,解决好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行路难、用水难、供电难、通信难问题。三是提前制定转非居民社区规划和建设标准,提高转非社区建设水平,保证现有的6万多农村居民转非后有足够的安置住房。四是制定高新区环境建设规划,美化区域生态环境,提升区域整体形象。

第二,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产业聚集能力。一是突出招大引强,以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为重点,围绕微电子、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制造三大产业重点,吸引大项目、大集团、大企业到高新区发展,引进外资1.8亿美元以上,加快土地向大项目、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项目集中;二是围绕三大基地建设,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以高新技术为主体,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发达产业格局,提升农村积极发展水平,尽快减少效率低下的传统农业,加快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管理改革,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00家,高新技术企业对GDP的贡献为50%;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为0.3∶84.7∶15;三是外引内培结合,通过搭建三大服务平台(政策平台、技术平台、信息平台),引导企业做强做大。10亿元以上企业6家,50亿元以上企业1家,实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

第三,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提高区域示范带动能力。一是已完成拆迁安置的区域,按照形象做美、功能做齐、服务做优的要求,实现一流建设、一流管理、一流环境的目标;二是未拆迁安置的区域,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将一流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管理服务直接“一体化”到农村,用一流的管理教育农民、感化农民、转变农民、提升农民。三是制定以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为主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制度,开展卫生村、卫生组、卫生楼、卫生户活动,提升农村区域形象。2004年农村学校整改率60%,文明社区创建率100%,垃圾日产日清率100%。

第四,解决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一是加快科技型规模化农业产化龙头企业聚集。吸引国内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和信息中心向高新区聚集,通过农业产业化,提高高新区农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含量,鼓励区内龙头企业将产业化基地延伸到区外发展,扩大高新区科技农业的辐射带动能力,2004年,市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个。二是增加财政投入,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投入,解决农村居民社保、医保、子女免费义务教育问题。区财政每年统筹安排0.2亿元专项资金,重点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带全局性的问题。三是免征农民农业税及其附加、农业水费,实现农民“零负担”。四是加快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争取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

第五,解决农民拆迁安置问题。一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规范拆迁安置工作,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二是做好拆迁安置村组的撤村转居和资产处置工作。让农民明明白白、高高兴兴转移到城市社区;三是在农迁房集中区规划建设时,按照现代城市小区要求,适当提高拆迁安置房建设标准,配套设施一次性建设到位,做到建设标准统一,配套设施完善,管理服务到位,建成一个,规范一个,达标一个,避免出现新的“城中村”。

第六,解决农民社会保障问题。遵循应保尽保的原则,一是按照19号文件要求,做好转非农民社保和医保工作;二是制定高新区农村居民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办法,争取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三是统一城乡低保标准,将农村低保从每月120元提高到每月178元,农村低保覆盖面达到100%。四是统一城乡社会救助和优抚政策。2004年转非农民参保率达到95%以上,农民参保率达到95%以上。

第七,解决农民就业培训问题。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转非农民和农民培训体系,以提高就业率为核心,分年龄、分性别、分学历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技术培训,对参加学历培训、自谋职业的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加快转非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向城市居民的转变;三是建立转非农民就业机制,通过制定鼓励自主创业政策、发展社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社区农贸市场、社区服务等形式,提高转非农民就业水平。2004年完成转非农民培训1000人、农民技能培训600人,培训就业率达70%以上。

[实例4]斥资10亿元“天府新谷”破土开建

2008年12月,在成都举行的“科技孵化创新模式研讨会”上,科技部火炬中心、省科技厅、市科技局、成都高新区等国家、省、市、区部门达成“成都共识”——共同推动全国首个纯民营科技孵化社区“天府新谷”建设,打造我市高科技中小企业成长的核心载体。

成都“天府新谷”项目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面积118亩,规划建设总面积36万平方米,建设周期分为三期,除了二期科研孵化大厦和新谷创意大厦破土开建,并将于明年5月建成投用外。2009年内,新谷club及创业街区、国际交流中心等三期项目也将陆续启动建设,预计三年内全面建成投入运营。

针对科技中小企业普遍的融资“贫血”,天府新谷孵化社区“335+3”创业投融资资金计划,分3年时间,分别投入300万、300万、500万元,用于支持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创业企业和项目成果转化。与此同时,“天府新谷”已经引入了中介、金融机构,通过拓宽债权、股权、上市融资渠道,缓解创业的资金瓶颈。

不仅如此,成都高新区正计划将数千万元打造的“1+4”软件公共技术平台子站延伸到“天府新谷”孵化社区,子站建成后,孵化社区企业便可足不出户地免费享受IC设计、数字媒体、服务外包和信息安全四个子平台的共享平台资源。

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天府新谷”一期近10万平方米孵化载体已全面“满员”,其中包括中国电信、东软、平安保险等世界500强及国内软件百强企业,聚集了3000多人的创业团队。按照项目规划,未来3年,随着一批核心技术的孵化“破壳”以及产业化,“天府新谷”孵化社区最终将形成10亿元产值规模,创业人数将达到万人的科技创新区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

(信息来源:成都日报2009年2月27日)

三、双流县“三个集中”的探索

双流县作为全国百强县,城乡一体化样板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以“三个集中”为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并成功实践出一条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着实解决了当地的“三农”问题。双流县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化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三个集中”的决定》、《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若干政策的试行意见》、《关于“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的试行意见》等一系列措施。2005年4月28日,双流县召开了“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奋力推动双流发展新跨越”动员大会,一项以领跑西部、富民强县为目标的“35223”发展思路在该县正式确立并成为双流城乡统筹的重要理论指导。所谓“35223”,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三个集中”、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统揽,全面融入成都,加速城乡融合,努力构建和谐双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县”、“三产富县”、“都市农业”、“人才兴县”五大战略,倾力打造两区(西航港工业开发区、空港物流园区),突出建设两城(东升现代空港园林城市、华阳城市分中心),加快建设三走廊(东山快速通道生态观光走廊、双黄路文化休闲走廊、麓山大道国际社区),着力构筑成都经济增长极,确保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在本届任期内提前翻一番,努力实现领跑西部快发展,富民强县新跨越。

1.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

双流县按照工业布局规划和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整合优化工业布局,切实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异地落户“三分政策”,确保实现新引进工业企业100%进区入园、规划区外企业加快搬迁、工业集中度每年提高8~10个百分点。此外,双流创新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采取“政府统征整理土地,分区经营,分步建设,市场化运作”的开发新模式,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五网”建设,构建功能完善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体系。全县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5亿元,其中道路交通、城市设施、能源通信等重点建设投资70%以上投放在工业集中发展规划区,提高了工业集中发展区承载产业的能力。双流县把重点放在西航港开发区的规划建设上,从建设水平、工作效率、管理机制等方面努力把西航港开发建设成为西部一流的高科技产业区。2004年全年共引进项目438个,建成投产项目124个,在建项目145个,其中工业类项目315个。

2006年以来,双流推出禁止与激励并行的政策。一是严禁在开发区外新建工业项目,禁止镇(街道)、村(社区)、社擅自与企业签订投资协议。每周举行一次项目会审,未通过会审的,执行“六不”政策:环保部门不批准环境影响评价、计经部门不立项、规划部门不出具红线图、国土部门不提供用地、工商部门不办理营业执照、基础设施不予配套。二是各镇、街道引荐项目落户到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的,由原来的“三分”政策,改为全部计入引荐镇、街道并由县财政按照项目规模给予引荐镇、街道单个项目最高可达100万元奖励的“全分一奖”政策。县级各部门则实行工作经费与向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引进项目投资额度挂钩的政策。三是鼓励东升街道、华阳街道、航空物流园区、现代商贸集中发展区等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向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集中。对搬迁进入工业集中发展区的企业,由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予以补贴和扶持,视为新入园项目和重大产业化项目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国土部门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贴资金”优先予以担保补贴。目前已有恩威等企业启动或准备搬迁到工业集中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