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新探索
48457300000037

第37章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4)

第一,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每年进行业务培训,组织学习考察,力争两年内使每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考察活动,以开阔视野,增加信息。

第二,通过研讨会、集体备课会、教学观摩、听说课制度、教学评估、教学督导等形式,以老带新,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通过相关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提高学历的积极性,调动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第四,进一步改善教师学源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

第五,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发挥院级工会团结、教育教职工的作用。

2.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论是设计、实施教学,把握学生思想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教师对待马克思主义只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创造性地从事教学。教师要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教师以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的敬业精神、较高的学识水平和良好的师德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自然得到学生的敬重,从而引起心理的共鸣。教师做到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以至达到“敬而受教”的境地。

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努力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任课教师要努力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科学研究,精通自己的专业,形成广博的知识结构,努力使教学反映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和进展,力求从研究的层面上,讲授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科学性。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拓宽教学的新视野,开辟教学的新思路,不断进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努力把思想性、理论性和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用这些科学研究中的成果去支撑教学,用自己深刻理解了和把握了的理论去讲解,去说服学生、打动学生,真正实现使科学理论进学生头脑的目的。要进一步加大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力度,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研究成果。

3.不断优化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要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不断优化和充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这是对一些学校既有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也为今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为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学院要按照学生人数以及教学任务,合理核定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编制,进一步完善支持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建立一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理论研究单位和实际工作部门专家、党政领导干部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多年的实践表明,专兼结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从相对封闭走向开放,避免低水平的单循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充满活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在建构新的形势下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队伍时,我们必须既要实事求是,又要与时俱进地努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的构成。在这里,一方面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的准入制,防止不合格的教师走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讲台,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地位以及吸引力。另一方面,又要解放思想,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例如,邀请和安排学校党政领导、有造诣的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教师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聘请地方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社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担任相关专题教学任务。聘请理论研究单位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开设专题讲座。要注意发挥离退休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兼任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各种任务。专职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和辅导员有条件的可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

4.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为新课程方案的顺利有效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除了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外,学校还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培训,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在这方面,重点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使他们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要把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充分发挥这些教师在教学改革与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抓好现有教师的培训。采取脱产进修、攻读学位、名师指导、社会考察、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措施,培训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格局。

二是有计划地进行学历培训。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到相关学校学习、进修和访问,提高理论水平。

三是积极开展岗位培训。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和教学观摩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四是开展新课程方案实施的师资培训。责任心、使命感、专业依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教师的要求。教师是新课程方案实施工作的主力军,师资培训是新课程方案实施的关键环节。第一,马列德育部将积极组织专兼职教师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明确责任,增强使命感;第二,安排参加过省级培训的骨干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系统的全员培训。

5.不断改善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福利待遇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师是关键。学校只有坚持事业留人,情感留人,才能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学院要充分考虑这门课难度大、变化快、备课耗时多的特点,合理计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发放带课津贴和奖金。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务聘任、科研立项、国内外学习进修和物质待遇等方面要充分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的特点,在政策上予以扶持。要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员编制、经费投入和教学科研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学校要采取住房补贴、资助科研启动经费、优先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配偶的工作和子女就业等措施来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以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结构,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

第四节促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活力

当前,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化的新的形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工作环境、条件、对象、甚至包括队伍本身都发生了变化,面临新的挑战,任务艰巨,我们主动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责任感、紧迫感,通过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活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冲击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项教育和教学工作,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概括地说,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临的新的形势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社会情况的深刻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入世”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项教育和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们的办学将更加开放,更加面向世界,这对发展高等教育事业非常有利。但是,人员广泛深入的交流,文化产品、文化资源的迅速扩展,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将更为直接并进一步加大,加之国内外敌对势力绝不会放弃“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加之高等学校又是争夺下一代的重要场所。在这种十分复杂的社会条件下,高等学校能否做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东西方社会思潮纷呈涌动中,能否做到高等学校校园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占主导,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一步繁荣学术和文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场严峻的考验。

在国内,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面对这种新变化,正确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影响,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将是我们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2.我国高等教育、包括我院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中最明显的一个成果就是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全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办学规模的扩大,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师资紧张,改善办学条件的压力很大;人才培养结构及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任务十分紧迫;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亟待进一步改革,教学质量亟待提高。这些事关高校发展、师生切身利益的大事,都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和教育信息化发展,又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有效地进入学生公寓,落实到每个学生;对网络技术如何真正做到“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等等。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我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内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我校作为一所迅速扩张的高校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由于三校合并所带来的观念差异和体制性摩擦,加之长期形成的专科管理模式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调整和改革;校内改革深化带来了利益关系的调整;四校区运作,新校区的建设工作,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等,都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以上各方面的因素都不可避免地会给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严峻的影响与挑战。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对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这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不断深入,教学方式方法逐步改进,教师队伍结构逐步加强,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才能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促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活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这既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要求。

第一,“体现时代性”,就是要从时代的高度去审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念、体系、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使其与时代同步伐,滞后和超越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定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这里的时代性,不只是时间概念,更多是指时代气息、时代特征、时代精神和时代发展趋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存在的,只是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有先进与落后之分的。实际上,唯有体现了时代性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才具有先进性。在当前,“体现时代性”,从内容上讲,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反映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第二,“把握规律性”,就是要遵循大学教育的规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和认知的规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同时也应具有科学性。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并不是相互对立的,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只有认识、把握了这些规律,并自觉使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建立在规律的基础上,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才具有科学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必须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规律的认识为依据。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正确、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