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也是本体论的一个重要体现。所谓“天人合一”,即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武术是人体的运动,要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练武实践必须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武术传统练功十分注意按自然界四季和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提高锻炼效果,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知行合一”则是武术的认识论基础,是武术发展的重要机制。“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应该是统一的,如果只“知”而不“行”,这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知”。这一理论在武术中的表述经常是“学以致用”、“直觉体悟”。中国武术是在一定的社会需要下产生的,“学以致用”正是演练武术的宗旨。强调基本功练习,强调切合实用是知行合一在武术中的体现。而武术的意境、神韵等又很难用言语表达,这就要求学习者身体力行,用直觉去领悟、体验,进而把握,这也是我国民族传统思维的特征。
“反者道之动”的方法论构成了武术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其意思是说,对立的事物向其反面转化是运动的规律。也就是说,刚能克柔,柔也能克刚,强能胜弱,弱也能胜强。因而,中国武术便要求技击攻防必须符合阴阳转化、刚柔相济、动静变化的原则。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古典哲学对武术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他如以太极哲理为精髓的太极拳,以阴阳八卦化生观念为理论基础的八卦掌,以五行学说为理论思想原则的形意拳,以及以孙子兵法为指导思想的武术技击战术观等,都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古典哲学是传统武术的思想渊源。
二、尚武崇德是武术文化的重要内涵
所谓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武术在各方面无不贯穿着浓厚的伦理思想,即强调练武与修身的统一,使尚武与崇德成为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
武德的理论很丰富,它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武德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具体要求。“武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宜公十二年》,书中说“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安民、和众、丰财”,是对诸侯用兵道德的要求。在武德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直居于封建社会正统地位的儒家仁学思想逐惭成为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
“仁”的基本含义就是要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它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全部道德意识,同样也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性的最高境界。“仁”是通过“义”的环节过渡到人的道德行为。“义”是依“仁”而行的方法、途径和标准,是强调人的行为必须遵循一定规范和准则的伦理观念。“礼”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礼节仪容,如国际武术联合会规定的抱拳礼就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武术礼节。本着当代武术为和平与友谊服务的宗旨,抱拳礼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屈左拇指,寓意虚心求教,永不自大;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信”是指诚实可靠,信守诺言。守信用、重承诺是武林中人的传统与俗尚。“勇”指的是通晓仁义道德,明辨是非善恶之后果断采用的举止行为,即惩恶扬善、见义勇为的道德品质。因此,传统武德中的爱国爱民、尊师重道、讲理守信等高尚品德与情操,在今天仍值得很好地继承和提倡。同时,对于在长期封建伦理思想影响下产生的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糟粕要坚决剔除。现在我们提倡的武德要把习武同弘扬祖国文化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武术教育事业,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武德思想。要求习武者树立理想,为国争光;爱国爱民,见义勇为;尊师爱生,团结互助;修身养性,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举止端庄;自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武术与其他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
武术是东亚大陆农耕文明传统文化母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文化现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武术与宗教的关系
严格说来,宗教是各种文化观念、伦理观念、社会观念的综合体。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宗教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其中,由于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比其他任何宗教对武术的影响都要全面而深刻。从技术层面来看,道教的服气、行气、导引、吐纳之术直接为武术所借鉴;从精神与理论层面来看,道教的无为、贵柔、主静等思想则指导着武术自身的理论建设和发展,太极拳等内家拳种的产生就是这种影响的结果。少林武术的发展则表明武术与佛教之间也具有不解之缘。少林武术依附于佛教寺庙和僧侣集团,使其自身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外部因素,而佛教精神、教义、戒律等对少林武术的武德、武风、武技的形成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少林武术又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影响为佛教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武术与其他宗教如原始宗教、民间宗教之间也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宗教对武术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既有表面的、一般性的影响,又有内在的、实质性的影响;既有思想、理论性的影响,又有实践、功能性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
(二)武术与传统医学的关系
武术与传统医学同属人体文化的性质范畴,它们有着共同的哲学方法论基础,并在同一文化区域内相互融合、渗透,又共同丰富、发展。传统医学是在唯物主义元气论的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根本特点与优点就是它的整体综合观与阴阳辨证观,并进而提出“精、气、神”为人体“三宝”的观点,认为三者一体,互相依存。武术则将传统医学的这些理论完整地吸收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逐渐形成了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外练筋骨的养身思想和健身之道。武术不少拳种就是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进行练拳健身的。另外,武术与传统医学的骨伤科也具有血肉相连的关系。总之,武术与中国传统医学的长期相互融合促进了二者的共同发展。
(三)武术与兵家的关系
武术与军事可谓同缘之水、同本之木,这是由二者的攻防格斗本质所决定的。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促进不仅表现在技击术上,更多地则是反映在战略战术等基本思想理论上,如“知己知彼”、“兵之情主速”、“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等。这些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即使在当今的军事战争和武术竞赛中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武术与传统文学艺术的关系
武术所独有的外在形式美与内在精神美为文学艺术的创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例如,武侠文学就是在武术影响下产生的独特的民族文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武侠文学通过描述武术和武功修炼,表现武林英雄人物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使人们的精神得以慰藉,愤郁得以宜泄,情感得以认同。武侠文学与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电影、电视结缘,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另外,武术与杂技、舞蹈、戏曲、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都有着亲缘和相互滋养的密切关系。武术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是任何其他运动项目都不可比拟的。随着武术作为一种健身和竞技体育运动项目逐步走向世界,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也会传播到世界各地,使我国的古老文明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武术简史
一、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起源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地方多为森林环境,四野林海茫茫。在密林深处和灌木丛中,栖息着各种凶猛庞大的禽兽。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低下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就必须依靠群体力量同自然界搏斗。在进行觅食、狩猎等活动时不仅靠拳打、脚踢、躲闪等徒手动作与野兽搏斗,还拿起石头、木棒与野兽抗争,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虽然是粗糙而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却是武术技术形成的物质基础。
到了氏族公社时代,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使用武力成为掠夺财富的一种最主要的手段。手中武器随作战的需要不断改进,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人们把在战斗中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经过反复模仿、传授、习练,武术的一些技术方法开始包含在军事训练之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武术与军事斗争紧密相连,结伴而行。
武术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同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的。
商周时期出现了“武舞”,其武术活动,不仅用于训练士兵,鼓舞士气,而且将习武干戈列为学校的教育内容。
春秋战国以后,列国争雄图霸,很重视技击术在战场中的运用。为选拔士卒,每年春秋两季举行“角试”。此时期“击剑”盛行,剑技在《吕氏春秋》和《庄子·说剑》中均有记载。
秦汉时期刀舞、钺舞、剑舞、双戟舞等近似套路运动的舞练项目相继出现,而手搏、角牴、击剑等格斗形式的竞技活动在《汉书·武帝本纪》《汉书·艺文志》和《典论·自序》等书中已有记载。
唐以来开始实行武举制,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剑术的发展则遍及朝野,文人、武将、妇女、道家等擅长剑术的大有人在。诗人李白“少年学剑术”,常在朋友中仗剑而舞,裴曼将军的剑术独冠一时,与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并称“唐代三绝”。
宋元时期,民间练武已有结社组织出现,如相扑棚、弓箭社等,还有以卖艺为生的“路岐人”,刨门在街头巷尾表演使拳弄棒、舞刀枪剑等,并出现了“擂台”比赛形式,古称“打擂台”。
明清时期是武术大发展时期,各种流派林立,拳种纷呈。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的主要流派形成。此时,摔跤也渐成体系,手搏也有发展。
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体育会等武术组织。1910年上海成立“精武体育会”,此后相继成立了“中华武士会”、“致柔拳社”等武术团体,对传播和发展武术起了一定的作用。
1928年,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会馆成立后,全国各省市相继建立了多家国术馆。中央国术馆曾于1928年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了两届国术国考,进行拳术、长兵、短兵,散打和摔跤等比赛。1936年组织中国武术旅行团访问东南亚。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在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进行表演。
然而,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影响,再加上国民党政府对武术进行控制和利用,此阶段武术发展缓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成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体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了蓬勃发展。1954年,各地体育学院及相关院校开始把武术列入正式课程。1956年,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武术正式被确定为体育表演项目。1957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体育竞赛项目,1958年,国家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1984年,由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武术硕士学位。1986年,经中央政府同意成立了中国武术研究院。1996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正式批准武术作为一门体育学科有权授予博士学位;上海体育学院成为中国首个武术博土学位授予点。1997年,国家开始实行中国武术段位制,为武术的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
散打运动自1979年开始进行试验比赛,1989年被列为体育竞赛项目。
为了使武术造福于人类,成为中国人民贡献给世界的一个新的体育项目,国家体委自1983年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外进行推广工作。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中最早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项目,国家和地方曾多次派武术团队、教练、专家等出国进行表演、讲学。1985年,在西安举行了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并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备委员会。1986年,在天津举行第二届武术邀请赛。1987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并成立了亚洲武术联合会。1988年,在中国举行国际武术节期间,分别在杭州举行了国际武术套路比赛,在深圳举行了国际武术擂台赛,从此中国散打正式步入国际武坛。1989年,在香港举行了第十二届亚洲武术锦标赛。1990年以后,武术分别被列入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91年,正式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截至2005年末,已有77个会员协会,并在亚洲、欧洲、大洋州和非洲建立了洲级武术联合会,成功地举办了四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从此,国际武术联合会被世界体育联合会正式接纳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