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
48454100000014

第14章 唱响奋进凯歌弘扬民族精神(3)

(二)民族精神使中华文明传承不辍,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都出现过大幅度的文明断层,甚至盛极而衰。唯有中华文明,虽历尽沧桑,饱经磨难,却始终传承不辍,享誉世界。其根本原因在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明的灵魂,为之注入了持久的生命力,使之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即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应对外来文明的挑战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不是被动地接受对方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地选择、取舍、改造、融合,使之成为自身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不断使中华文明得到新的发展。

(三)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不亡,历尽磨难而新生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屡遭劫难的民族,天灾频繁、人祸不断。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中表现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精神。每当国家处于危难关头,人们总是能够摈弃前嫌、空前团结、同仇敌忾。中华儿女从来不在侵略者面前低头,有着酷爱自由、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的传统精神。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近代以来,中国虽屡遭列强欺凌,国势衰败,几近亡国的边缘,但中华民族有着与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经过全民族百年不屈不挠的抗争,终于赢得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从此又以巨人的姿态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许多侵略者在遭到中华儿女,特别是普通百姓的拼死抵抗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这样的感叹。拿破仑曾说过,中国像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将为之震颤。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无论中华民族面临怎样的危机,都没有失掉民族自信心,而是愈挫愈奋,用自己的生命捍卫民族的尊严。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四)民族精神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在当今世界,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愈益占有突出的地位。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竞争,即人的素质、民族素质的竞争。所以说综合国力虽以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等物质力量为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力量虽然不同于物质力量,但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力量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凝聚力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和军事实力的竞争,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冲激,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就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地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大学生应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共同目标和追求。党的十六大把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战略任务提出来,强调“必须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中的主体作用,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努力做民族精神的培养者、传播者和弘扬者。

(一)要培养民族精神气质的开放性,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世界文明的大道。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理解,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首先是要睁开雪亮的眼睛观察外界民族的发展,以博大的胸襟正确对待外来民族精神,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善于吸收一切能为我所用的外来民族精神,有机地融入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之中。假如大学生对别的国家民族文明和制度没有平等的认同、宽容,而是以一种狭窄的视野藐视地球上其他文明的存在,其发展的情景只能是夜郎自大的封闭。我们不能忘怀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耻辱和痛楚,造成这样的悲剧就在于清王朝的故步自封,只局限于看自身国内的发展,眼光没有放远,那是赶不上先进发达的国家与民族的,民族精神更不能唤起。因此,我们必须在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基础上,去分析自己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与人类发展整体的命运,与整个地球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我们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在人类共同发展的趋势中前进。

(二)倡导爱国主义,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确立远大志向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永远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在抵御外国侵略中,爱国主义不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形成了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传统美德。无数“以天下为己任,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利益”的仁人志士正是我们大学生学习的模范。所以,我们必须要坚持爱国主义的价值取向,做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不要问别人能为我们做什么,要问我们能为别人做什么,把自己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把自己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播撒熠熠的贡献之光。

(三)在校内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社区援助、青年志愿者服务三项活动,将民族精神切切实实贯彻到实践行动中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永不衰落的伟大支柱,它使国家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使56个民族团结互爱,它是民族灵魂的具体体现。在校期间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把爱国民族精神带到现实生活中并把它进一步发扬光大,是每一所大学应尽的责任。

本章小结

中华民族精神延续发展到今天,已是几经沧桑,历尽风雨。然而它自强不息的向上进取精神仍在,继往开来的创造精神仍在。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代,将以新的姿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吸收容纳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达到新的历史高度。今天的大学生,站在时代要求的前列,将是有希望挑起祖国大旗的“脊梁”。民族振兴的重任落在我们大学生这一代人的身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潮流中,我们努力高扬民族精神,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坚定的步伐将在祖国灿烂的曙光中响起!

思考题

1.论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2.论述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3.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