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论·意志升华论
48452400000008

第8章 实践中的意志升华(3)

看着她们完成任务以后抱头痛哭的样子,我的情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我和她们共同经历了世界杯和奥运会的辉煌,我知道她们为了拿冠军吃了很多苦,却不知道她们为了那辉煌的一刻是这样度过每一天的!

就像是电影情节的安排,恰在此时我无意中回了一下头,训练楼一层大堂那幅中国女排站在雅典奥运会领奖台上的巨幅合影映入眼帘。

照片上女排姑娘们那么开心地笑着,有人忘情地咬着金牌。

苦与乐的对比如此强烈,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眼泪夺眶而出,我的哭声甚至惊动了陈导。

我永远记得那天陈导听到我的哭声走过来对我说的话:“马寅,没有人可以笑着拿冠军的!”

我们可以把陈忠和的话引申一下:“每个人可以笑着捧起冠军奖杯,但没有人可以笑着拿到冠军。”在雅典奥运会上,当张越红将最后一个球重重扣在俄罗斯队的场地时,13亿中国人在姑娘幸福的泪水中读出了“韧”的精神。

如果说忍是一种心性的修炼,韧是一种德行的历练的话,那么仁就是一种智慧的豁达,忍和韧是复杂的过程,仁则是简单的结果,当我们经历的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样一个复杂过程后,得到的便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简单快乐。人生总是在“简单——复杂——简单”这样一个循环中取得人生的真谛。

第三节控诱惑之牵引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这是明朝《解人颐》中一首很有哲理的白话诗。诗中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人类在诱惑面前无穷无尽的欲望。

诱惑存在于人生的每时每刻,一切的诱惑皆来自欲望。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欲望的存在。初时,它是人们前进的动力,冯友兰先生曾说:“人皆有欲,皆求满足其欲。种种活动,皆由此起。”(《理想人生》)人生的目的就是要好好地活下去,并活得好好的,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就是欲。欲望与冲动不同,冲动是无意识的,不知所求,不知所云。如果冲动加入了知识的因素,知所求,知所用,便成了欲望。“欲”就像是圆心,人生都是围绕着它做圆周运动。而每个人的人生轨迹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其欲望的不同,有人求子,有人求福,有人求运,有人求财,有人求世界的大同,有人求雄霸一方,凡此种种,皆因欲起。欲是生活的原动力,少了这种欲望,人生虽可继续,但无疑会缺少了对生命的激情,这样的人生必然是不完整的。故而欲望在人的一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时还会成为生命继续下去的力量之源。在每次大的天灾后出现的生命奇迹,不就是因为生的欲望引领吗?

有位哲学家带着四位助手去非洲丛林探险,哲学家答应给四人优厚的工资报酬,四人欣然应允。但探险还未结束,哲学家就因病长眠于丛林中。哲学家在临终前,亲手做了一个箱子,用尽最后的一口气,诚恳地对四人说:“我要你们向我保证,一步都不离开这只箱子。如果你们把箱子送到我朋友麦克纳夫的手里,你们将分到比金子还要贵重的东西。我想你们会送到的,我也向你们保证,你们一定会得到比金子还要贵重的东西。”四人埋葬了哲学家后,开始践行自己的承诺,向着茂密的丛林出发,道路越来越艰难,环境愈发险恶,他们数次都从死亡的边缘上滑过。丛林将他们折磨得皮包骨头,困苦不堪,但是他们始终保护着那只箱子,憧憬着那比金子还要贵重的报酬,正是这一欲望支撑着他们未倒下去。

终于他们走出了丛林,找到了麦克纳夫教授,说明缘由后,教授一脸茫然:“我一无所知啊,或许宝贝就在这只箱子里吧。”于是四人在教授的面前打开了那只用他们生命换来的箱子,里面的场景让四人目瞪口呆——他们向往的比金子还要贵重的宝贝竟是几块无用的木头。诅咒、谩骂、悲愤一起涌上心头,他们捶胸顿足地发泄。这时,麦克纳夫教授在一边冷静地说:“你们不要抱怨了,我知道他给了你们比金子还要贵重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生命!”四人哑然无语,他们突然想到了穿越丛林的艰难和路边的累累白骨,想到了这只箱子对他们四人的重要性时,终于释怀了。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贵重的了。哲学家用生命之“欲”救了四人的命。所以,欲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激励和支撑的力量和信念,带来了追求和梦想。

凡事皆应有度,无论做什么事,都应适可而止,这是一种明智之举,是谓知足常乐。欲望不能得到控制,便成为致命的诱惑。可悲的是,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往往被无止境的欲望所牵引,就像猴子掰玉米一样,逐渐迷失了自己的心智,丧失了自己的良知,最终陷入到万劫不复当中,“有了千田想万田,当了皇帝想成仙。”想得到更多,却往往失去得更多,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到头来一无所有。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由此也会有很多梦想,梦想皆因各种欲望而起,所以我们急功近利,试图将每一个欲望都变成成功的现实,年轻人因此往往都会沉迷在自己的梦想中,于是就会有一口气吃成胖子的急躁。这样的功利和急躁使我们对每一个欲望都难以放下,却又难以拿起,因此使生活困苦不堪。人生的丰富多彩不在于面之广,点之多,而是执著于某一件事的精彩过程,所谓一生只做一件事。人的需要很有限,广厦万间,一床足睡,珍馐满室,饭饱不思,许多附加的东西只是徒增烦恼、自加负担。

给欲望一个距离,也就是给了自己一个从容、达观的生活,在纷繁芜杂的众生竞争中可获得更加完美的人生。在非洲的撒哈拉草原,生长着一种叫弯角羚羊的动物,体型硕大,主要以青草为食,但它很少在白天觅食,尽管撒哈拉草原的白天绚丽多彩,热闹非凡,阳光和煦,水草丰美。觅食的动物欢快地追逐嬉闹,享受自在的生活。阳光下的撒哈拉草原的青草树叶显得那么鲜美,可口,充满诱惑,但是这些羚羊总能忍着饥渴,到晚上才开始进食。为什么会这样呢?科考人员后来跟踪研究才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原来撒哈拉草原的昼夜温差大,很多草类植物在白天只含有1%左右的水分,可到了晚上,它的水分竟可以增加20几倍。这些弯角大羚羊由于能拒绝白天的诱惑,控制自己的欲望,结果反而赢得了饱含水分的更多食物,也因此成了世界上最耐饥渴的动物,拥有了更加恒久的生命。

年轻的朋友在开始一番事业之前都是踌躇满志,树立了许多目标,这本无可厚非,但当你没有足够的能量和心智来支撑时,就应该删繁就简,从最近的目标开始,最终一步步走向成功。

懂得选择,学会放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人生,如此而已。

第四节自信的意志

自信是人情绪或者状态的表现,是一种骨气和心气,是人精神状态的象征,是不媚俗、不自卑,对自己和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自信是一个人的热情和底气的综合表现,不管当下和未来如何,保持自信,能使人在混乱仓皇中找到生活的方向、人生的轨迹。

1960年,胡适先生应邀到台南成功大学毕业典礼上与大学生话人生,先生给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年学生开了三个药方,即“问题丹”、“兴趣散”、“信心汤”。在“信心汤”一方中,先生说:我们生活在这个不幸的年代,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无非是让我们悲观失望的。特别是在这个年头毕业的你们,眼见自己的国家民族沉沦到这步田地,眼看世界只是强权的世界,望及天边好像看不见一线的光明——在这个年头不发狂自杀,已是万幸了,怎么还能够保持一点内心的镇定和理想的信任呢?我要对你们说:这时候正是我们要培养我们信心的时候!只要我们有信心,我们还有救。

古人说:“信心可以移山。”又说:“只要工夫深,生铁磨成绣花针。”你不信吗?当拿破仑的军队征服普鲁士,占据柏林的时候,有一位教授叫做费希特的,天天在讲堂劝他的国人要有信心,要信仰他们的民族是有特殊使命的,是必定要复兴的。费希特死的时候谁也不能预料到德意志统一帝国何时可以实现,然而不满50年,新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居然实现了。

信心是成功的基石,也是拥有自信之意志的前提。人的自信首先要相信自己已具备成功的能力。相信自己,首先不要隐藏自己,不要逃避,隐蔽和逃避只能是自欺欺人,使你无法发现你的潜力,只能表明你认为自己是个令人讨厌、懦弱无能、一无所长的人,会逐渐让人自暴自弃,最终沉沦下去,相信自己,要用自己真切的言行来培养胜利的感觉,从而寻找到自我的归属。这种感觉能够帮助自己取得决定性胜利,只要你觉得自己意志坚韧,道德高尚,就理应获得成就和幸福。因为你拥有了相信自己成功的信心,从而可以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这样清晰的感觉只要成了你个性的一部分,便可使人胜不骄、败不馁。所以拥有这种胜利感的人肯定容易成功,你的生活肯定会绽放出热烈多彩的光芒。相信自己,要学会自我承受。自信是成功的产物,经常自我鼓励,相信自己的实力,成功并不像想象的那样难。但在生活中,失败与成功几乎同时出现。逆境中的我们有时候会一片茫然。忧心忡忡,手足无措,甚至举止鲁莽,伤害他人,自己的缺陷暴露无遗,怎么办?其实任何人都会遇到这样的人生窘境,所以你必须学会承认这一点——自我承认。生活的两面也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并不会被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掩盖。它只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而已,承认了它,人就不会自怨自艾,心灰意冷,也不会推诿扯皮,推卸责任。自我承受可使我们把思想集中在我们的人生目标上,利用我们的人生目标,利用自己的错误作为积极进步的指针。从而培植出掌握成功契机的自信。用勇气和魄力,来实现人生目标。回想自己胜利的过程,因为自我承受,自信使成功不再那么困难。

自信的培养是构建在自我认识、自我发现之上的。自我认识、自我发现源自自我反省,而不是他人的评说。有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人摇摇头,一脸迷茫。“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做两三碗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一元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卖出三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饼干,卖五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以提炼出味精,卖八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酿成酒,勾兑后,卖四十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大师顿了顿,接着说:“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青年豁然开朗。

“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正确地看待自己,就应该“一日三省吾身”。“省”有两种解释,一是反省,二是省悟。反省是自我检查,省悟是自我认知,所以自我反省要从认识自我开始,清晰地认识自己历来就是最难解决的人生命题。每个人在完成这个命题时必然会遇到自我主观的困扰和客观环境的影响,因而很难给自己一个准确的人生定位。孔子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心斋”。

一天,颜回对孔子说:“老师,我想出去做事,除暴安良,接济贫苦人民。”孔子却说:“你现在不能出去,你还不够成熟,过于浮躁,还没有认清自己,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你还是先去斋戒吧。”颜回说:“我从小家里就穷,很少吃肉喝酒,这算不算斋戒呢?”孔子说:“你指的是祭祀上的斋戒,我说的是心上的斋戒。在生活中你不仅要通过耳朵去听,还要通过心和气息去感受,将感受到的气息回归内心,形成自我认知,这就是心斋。”孔子告诉我们,我们的眼睛有向外看世界和向内观己的作用,把我们深邃的内心和广阔的世界相结合,便可获得一个更广阔的人生境界。

自我的反省使自己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从而知己之短,完善自我。自我反省首先要学会倾听,现实中有的人悲哀地失去了自我,背离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忘了自我的成功之处,主要的原因在于自我认识不清,由此耳朵不能倾听生活中进取的脚步,不能倾听心中送走快乐和忧愁的钟声,更不能倾听内心的声音、灵魂的独白,困扰于执拗和偏见,消极和颓废便随之而来。自我反省其次要接受自己的弱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存在人性的弱点,你可能非常坚强、健康、成功,但生活中还是问题迭出,且招招命中你的弱点,有时打击得你疲惫不堪。面对这样的现实,你该怎么办呢?只有在你接受了自己的弱点之后,你才在失意的时候不会否定自己,在繁杂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处,得到永久的安全感和充足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