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论·意志升华论
48452400000021

第21章 精神成人与物质成人的统一(2)

建设精神家园,就要将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建设的基本前提。人的素质除先天决定那部分以外,主要是社会的产物,又会给社会以巨大的影响。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既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首要任务,又是建设美好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人的素质主要包括文化科学、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属于认知范畴,有文化懂科学标志着人摆脱了无知和愚昧。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科学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因为文化是根,是灵魂,是精神家园建设的根本。没有文化的发展不可能是全面的发展,没有文化的发展不可能是协调的发展,没有文化的发展不可能是可持续的发展。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的精神支撑。为此,我们应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努力培育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理的现代公民;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城市广泛开展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在农村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在社会广泛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引导人们树新风、除陋习、讲文明、促和谐。

建设精神家园,就要大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在我国,只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同时,这种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必须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为我们提供了两者结合的历史前提和广阔空间,认识历史的必然,把握历史的契机,创造新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就是我们的立足点。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人的观念市场化,也必然导致人的观念市场化。这种思想观念的变化既有切合精神家园建设要求,有利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一面,又隐含着背离精神家园建设的自发趋势。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观念市场化的自然加以辨析、约束和引导,一方面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市场观念、市场精神,使之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优势,运用法制、纪律和道义的力量限制和化解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使市场观念、市场精神在全新历史条件下得到升华,从而整合创造一种新型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精神文明。

建设精神家园,就要将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建设的内动力。理想代表着美好的前景,它能激发人们在事业上奋斗的欲望。崇高的理想能够使人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给人以信心、勇气和力量去战胜艰难险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崇高的理想是人事业上的精神动力、人生旅途上的发动机。精神生活充实,主要表现在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这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我国半个世纪来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为我们的精神家园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精神家园里的主宰是崇高的信仰。当然,信仰并不是唯一。凡是对美好事物的精神实质的向往和追求都可以说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那份信仰。如果我们还没有确立起信仰,那就应该有人生信念。确立和追求这样的信仰、信念,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就是人生的灯塔。

建设精神家园,就要吸取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不仅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而且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主流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我们要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以推进建设事业和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也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说、传统艺术、民俗活动、节庆礼仪、民间工艺等。这些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要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面向大众的宣传普及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工作。要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使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渗透和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这些对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意义重大。

第一节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古老文明的国家。有其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华文化传统起着孕育、促进、定位中国现代化的作用,是中国现代化可资利用的深厚资源与赖以生存的土壤家园。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建立在中国固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能背离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丧失自己的民族特性,完全走西方式或者西方化的现代化道路。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特殊了。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断代的国家,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给中国积淀了厚重的传统。这样的传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不管在中国进行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建设,传统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这使得中国文化对外有自己的张力,对内有自己的合力,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民族心理结构。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历史是被时间尘封了的一种过去的客观存在,它缄默不语,却凝聚着不朽的精神智慧。对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言尤其如此。令人深思的是,在当今这个前所未有的开放环境中,人们有足够的宽容与善意来看待形形色色的外来文明与思潮,却难以平心静气地正视中华民族自己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文化,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几乎只是一种空洞的口号与形式。而且,传统文化动辄得咎,很长时期以来一直处于被批判的地位,甚至被看做是封建余孽的主要来源。因此,面向本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开放,反而是难能可贵。中国社会普遍有一个共识,儒文化经过几千年历史的风雨沧桑,已广泛扎根在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人们灵魂之中,成为最有社会历史基础和人民群众基础的社会文化;儒文化中的精华,代表并反映出了人类的最本质的需求和人伦关系,揭示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对于现代社会文明发展和建设仍有重大指导和启发意义。

必须注意的是,由于近代中国社会处于前所未有的深刻巨变之中,又处于进化过程的曲折复兴之中,因而在进步与落后的抗争中,曾被激烈批判过的东西在审视之后常常又获得了可以说明的合理性,理论朝着国情回归。这一过程必然会带来更多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但也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和牵缠纠葛。这既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也反映了历史前进的迂回性。世易时移,白云苍狗。传统文化、儒文化不是潘多拉的盒子,也不是聚宝盆或者万验灵丹。以往对传统文化、对儒文化的猛烈批判未必尽然合理,而今天对它们的吸纳、研究、应用也不能兼收并蓄,全盘继承,应根据现时代的需要进行整合与扬弃。从这一点看来,我们在传统文化的吸收与运用上所作的积极探索和努力是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的。

现代化大潮的冲击,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于是极力保护和弘扬它们。在物质文化方面当被问及为中国的什么感到自豪时,许多人的回答是长城、四大发明等。可是我们弘扬它们的目的不在于标榜中国在历史上多么强大与辉煌,因为这是一段逝去的荣耀。而在于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开创幸福的道路奠定基础,这也符合文化本身的定义:一切可以增进人类幸福的行为。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对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首推民族精神。它可以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思想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培育了中华民族精神,而中华民族精神又促进了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精神的民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千百年来,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越是困难的时刻,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归宿感的最后一道壁垒。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日本人的唯一标志。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民族性的消亡,只有那些既能够适应全球化,又能够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才能够存在和继续发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就越是需要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立性,确认传统文化的民族身份就显得日益重要。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源,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脉,才能泽惠中华民族的子孙万代;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根,才能切实把握中华民族的命运,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传统文化对化解人类面临的矛盾冲突及人生面临的种种困惑能够提供有益有价值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