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肝肾不足
主症 一侧或双侧睾丸萎缩,或偏小偏软,偶有隐痛,口干溲黄,腰酸乏力,舌红,脉细。
治法 补益肝肾,兼清余邪。
方药 六萆汤(自拟)。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枸杞子、制何首乌、紫河车、萆薢、石菖蒲、甘草。
四、疗效评定
1.治愈 肿块消散或脓肿经切开治疗后愈合,全身症状消失。
2.好转 肿痛减轻或疮口基本愈合,全身症状缓解。
3.未愈 局部及全身症状无改善。
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静脉因回流不畅,血流瘀积而造成的精索静脉蔓状丛发生扩张、伸长、纡曲,呈蔓状如蚯蚓盘曲在阴囊内,继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中医文献中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学“筋瘤”、“筋疝”的范畴。
一、病因病机
1.湿热瘀阻 过食辛辣醇酒厚味,损伤脾胃,湿热内生,湿热下注,或外感湿浊之邪,蕴久化热,湿热下注,血脉瘀阻,以致血不养睾,热灼精伤,可以导致不育。
2.寒滞肝脉 久居阴湿之地,或冒雨涉水,或过食生冷,或房事后感寒,寒湿之邪内侵,凝滞肝脉,寒性收引,气滞血瘀,络脉瘀阻,肾子受损、失于温养,精清、精冷导致不育。
3.瘀血阻络 强力举重,或经久站立,或阴部外伤,致筋脉受损,血络瘀滞,睾丸失于濡养,则精液异常而不育。
4.气虚血瘀 久病气虚,或饮食伤脾,脾虚气陷,运血无力,血运不畅,停而为瘀,肾子失于濡养,精虫异常,导致不育。
5.肝肾亏虚 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充,或房事不节,耗损肾精,精不生血,肝血亏虚,以致筋脉失养,迟缓不收,络血瘀滞。肝主宗筋,肾主生殖,肝肾亏虚,一则宗筋不用,二则生精之源不足,导致阳痿、不育。
二、辨证论治
1.湿热瘀阻
主症 精索静脉曲张如蚯蚓状,团块较大,阴囊坠胀、潮湿、烘热、瘙痒、疼痛或红肿,身重倦怠,脘腹痞满,口中黏腻,恶心,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 清热利湿,化瘀通络。
方药 薏丹筋春汤(自拟)。防己、萆薢、茵陈、薏苡仁、泽兰、牛膝、赤芍、牡丹皮、荔枝核、全枸橘、川楝子、柴胡。
2.寒滞肝脉
主症 精索静脉曲张,盘曲成团,青筋暴露,状若蚯蚓,久行、久立加重,平卧休息减轻,阴囊坠胀发凉,睾丸少腹抽痛,腰部冷痛,精清精冷,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弦细。
治法 温经散寒,益气通络。
方药 暖肝筋通汤(自拟)。当归、芍药、丹参、桂枝、细辛、小茴香、高良姜、乌药、柴胡、橘核、荔枝核。
3.瘀血阻络
主症 筋瘤盘曲成团,状若蚯蚓,睾丸坠胀较重,甚则刺痛,劳累加重,休息后减轻,面色晦暗,精液异常,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涩。
治法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 水蛭理筋汤(自拟)。水蛭、三棱、莪术、昆布、制没药、当归、川芎、川楝子、延胡索、小茴香、荔枝核、柴胡。
4.气虚血瘀
主症 筋疝盘曲如蚯蚓,阴囊坠胀不适,直立及久行后加重,负重后症状更为明显,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谷不振,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软。
治法 益气升阳,佐以通络。
方药 参芪调筋汤(自拟)。黄芪、人参、甘草、白术、柴胡、升麻、延胡索、丹参、三七、鸡血藤。
5.肝肾亏虚
主症 阴囊青筋暴露,状若蚯蚓,阴囊、睾丸坠胀不适,时有隐痛,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多梦,阳痿,不育,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 补益肝肾,佐以通络。
方药 枸杞畅筋汤(自拟)。枸杞子、熟地黄、山药、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山茱萸、川楝子、延胡索、当归、鸡血藤。
三、现代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有极大的优势,现将国内著名中医学家关于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与研究归纳如下。
(一)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总有瘀血为患;或因肝肾不足,外感寒湿,气滞血瘀,筋脉失濡;或因举重担物,长途跋涉,筋脉受伤,肝络瘀滞;或因湿热下注,脉络失和;或因脾虚气陷,血运无力,皆可形成筋疝或筋瘤。病后血运受阻,蕴而化热,血不养睾,热灼精伤,可以导致不育。王琦等认为肝肾亏虚、肝郁气滞是发病的内在病理基础。日久则瘀血停滞,络道阻塞,以致脉络纡曲、显露,是本病的病机特点。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病位在外肾,气滞血瘀是标,肾精亏虚是本。
(二)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 徐福松、莫惠等分为5型:血瘀络阻证,方用血府逐瘀汤合失笑散(《和剂局方》)加减;气虚夹瘀证,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四物汤加减;肾虚夹瘀证,方用右归丸(《景岳全书》)合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湿热夹瘀证,方用防己泽兰汤(《男科纲目》)合枸橘汤(《外科证治全生集》)加减;寒滞厥阴证,方用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加减。王琦等分4型:湿热瘀阻证,方用防己泽兰汤加减;寒滞肝脉证,方用当归四逆汤合良附丸加减;瘀血阻络证,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肝肾亏虚证,方用左归丸加味。李祥云分5型:肝肾亏损用调肝汤加减;气滞血瘀方用红花桃仁煎加减;寒湿凝滞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湿热瘀阻方用萆薢渗湿汤加味;气虚不提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曹开镛分3型:气虚下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气滞血瘀方用理气止痛汤(《中医伤科学》)加减;肝肾亏虚,努伤筋脉方用左归丸加味。李曰庆分3型:血虚肝郁,肾阴亏损方用左归丸加减;脾肾阳虚,肾气不充方用右归丸合二仙汤加减;血瘀络阻,痰瘀互结方用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
2.专病专方 陈和亮将精索静脉曲张所致少精子及弱精子症辨证为肝经血瘀,应用前列通瘀胶囊治疗56例取得了显效41例,有效13例的疗效。
3.针灸推拿 王琦等采取每晚睡前平卧,以右手食指和拇指缓慢按摩阴囊,以促进精索静脉血液回流。每次20~30分钟,每晚1次。
(三)手术治疗
对于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争议较大。大多数泌尿科专家认为精索静脉曲张与不育症有关,而其他生殖医学专家认为不育症与精索静脉曲张无关。有许多设计了对照组的研究表明,精索静脉结扎术对于不育症治疗是无效的。但已有支持精索静脉结扎手术可治疗不育的研究,但由于随访脱落病例较多,病例样本小,结果可信度低,这方面仍需开展进一步对照研究。
(四)小结
精索静脉曲张真正有症状的病例不到35%,不少人存在此病但无症状,常因体检或不育就诊检查时才发现,因此对不育患者,必须重视系统查体。本病辨证应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察局部以分轻重,视整体以察虚实。本病虽以瘀血阻滞为患,但其病机又有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湿热阻滞等之不同,必须辨证论治,方可收到良效。本病的诊断、疗效评价标准仍需进一步研究、统一,以利于深入研究与广泛交流。
精囊炎
精囊炎是指发生于精囊的炎性病变,常与前列腺炎同时发病。临床上分为急性精囊炎和慢性精囊炎两类,前者较少,后者多见。本病以精液中含有血液为特征,属中医“血精”范畴。
一、病因病机
1.湿热下注 外感湿热或寒湿,郁久化热,湿热火毒之邪循经下注,扰及精室,精室血络受损,热迫血行;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之品,湿热热毒内生,热扰精室,均可造成血精。
2.阴虚火旺 房劳过度,肾精亏虚,阴虚火旺,虚火扰及精室,造成血精。
3.瘀血阻滞 阴部手术或外伤,精室血络受损,血不归经,溢于精室,精血夹杂而出;或生殖器官疾病,日久不愈,久病入络,气血瘀滞,血行不畅,阻滞精道,精液与瘀血互结而成本病。
4.脾肾气虚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气亏虚,气不摄血;恣情纵欲,房劳过度,损伤肾气,封藏固摄失职;或患病日久,脾肾气虚,气不摄血,血溢精室,则见血精反复发作,日久不愈。
二、辨证论治
1.湿热下注
主症 血精量多,色红或暗红,射精疼痛,伴会阴潮湿,小便短赤,或淋漓不尽,或兼尿频、尿急、尿痛,口干苦而黏。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化湿,凉血止血。
方药 清化定血汤(自拟)。苍术、黄柏、薏苡仁、土茯苓、车前子、马齿苋、小蓟、牡丹皮、龙胆草。
2.阴虚火旺
主症 血精鲜红量少,或兼射精疼痛,伴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口干咽燥,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泻火,凉血安络。
方药 壮水固血汤(自拟)。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知母、黄柏、小蓟、女贞子、旱莲草、龟甲、鳖甲。
3.瘀血阻滞
主症 血精,日久不愈,精色暗红,或夹血块及血丝,射精疼痛,会阴或阴茎疼痛,或有外伤手术史,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脉沉细涩。
治法 活血止血,化瘀通络。
方药 三七归经汤(自拟)。三七、熟地黄、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马齿苋、蒲黄、阿胶。
4.脾肾气虚
主症 血精反复发作,日久不愈,精色淡红,神疲乏力,面色无华,食少便溏,头晕腰酸,阴部坠酸不适,小便不利或清长。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
治法 补肾健脾,益气摄血。
方药 济气摄血汤(自拟)。熟地黄、山药、当归、枸杞子、山茱萸、五味子、人参、黄芪、白术、茯苓、阿胶、蒲黄。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可分为急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两类,其中以慢性前列腺炎最为多见。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表现以会阴、小腹胀痛,排尿不适,尿道灼热为主。
其特点是发病缓慢、病情顽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本病属中医的“白浊”、“劳淋”或“肾虚腰痛”等范畴,因病位在精室,故又称“精浊”。
一、病因病机
1.气滞血瘀 情欲不遂,肝失疏泄,气机不利;或因性交中断,忍精不泄,气机郁滞,所愿未遂等均可致精室气机郁结,疏泄不畅而生此疾;或病延而久,由气及血,久病入络,瘀滞精室,或会阴受伤,血脉瘀滞等皆可致精室脉络不畅,发为本病。
2.湿热蕴结 素有宿疾,复因感冒等病所诱发;或因过食酒辣,伤于脾胃,湿热内生,循经下注而成;或因包皮过长,藏污纳垢,湿热内生;或因性交不洁,湿热秽毒内侵。湿热内蕴,精室受扰,均可致生此疾。
3.阴虚火旺 手淫频作,或色情过度刺激,致使精室欲火灼阴,或房事不节,灼伤肾阴,虚火灼伤精室,发为本病。
4.肾阳虚损 禀赋不足,肾气素亏;或因房劳伤肾,耗及肾精,损及肾阳,气化失司,精不内守,发为本病。
5.中气不足 多有病程较长,湿热伤脾,或素体脾虚,中气不足,气不摄精,精浊混淆而致本病。
二、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
主症 病程较长或会阴受伤,少腹、会阴、睾丸坠胀不适,或会阴部刺痛明显,痛引睾丸、阴茎、少腹或腰部,眼眶黧黑,或有血尿,血精。舌质紫或瘀点,苔白或黄,脉沉涩。
治法 行气活血。
方药 开瘀前春汤(自拟)。川楝子、枳壳、制乳香、延胡索、三棱、莪术、穿山甲、王不留行、当归、昆布、大黄、败酱草。
2.湿热蕴结
主症 尿频、尿急、尿痛,有灼热感,排尿或大便时尿道有白浊溢出。会阴、腰骶、睾丸有坠胀疼痛感。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导浊。
方药 薢柏清导汤(自拟)。萆薢、黄柏、茯苓、车前子、薏苡仁、苍术、厚朴、白术、滑石、甘草、石菖蒲。
3.阴虚火旺
主症 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头昏眼花,失眠,多梦,遗精或血精,阳事易兴,排尿或大便时尿道有白浊滴出。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
方药 壮水起子丹(自拟)。知母、黄柏、生地黄、山药、山茱萸、当归、牡丹皮、土茯苓、重楼、续断、淫羊藿、甘草。
4.肾阳虚损
主症 头昏神疲,腰膝酸痛,形寒肢冷,阳痿早泄,排尿淋漓,排尿或大便时尿道有白浊溢出。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
治法 温补肾阳。
方药 益火衍宗丸(自拟)。鹿角胶、巴戟天、附子、肉桂、菟丝子、枸杞子、淫羊藿、熟地黄、山药、杜仲、当归、石菖蒲。
5.中气不足
主症 病程较长,或素体脾虚;终末尿滴白,尿意不尽,尿后余沥,劳累后加重;会阴部坠痛,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小溲清长或频数,纳谷不馨,心悸自汗,舌淡而胖,脉细而软。
治法 补益中气。
方药 济中毓麟汤(自拟)。黄芪、人参、甘草、白术、升麻、柴胡、当归、菟丝子、巴戟天、杜仲、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