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十六计全鉴(第2版)
48433900000008

第8章 第七计无中生有

【注释】

①诳也,非诳也:诳,欺骗,迷惑。《武经三书·孙子·用间》即把“诳事”作为“虚假之事”。

②实其所诳也:实,实在,真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把真实的东西充实到假象之中。

③少阴,太阴,太阳:原指《易经》中的“兑”卦(少阴)、“巽”卦(太阴)、“震”卦(太阳)。少阴,这里是指稍微隐蔽的军事行动;太阴,这里是指大的秘密军事行动;太阳,这里是指大的、公开的军事行动。【译文】

用虚假情况迷惑敌人,但又不完全是虚假情况,因为在虚假情况中又有真实的情况。在隐蔽的军事行动中,隐藏着大的军事行动;秘密军事行动,又常常在公开的军事行动中进行。【计谋典故】

唐朝安史之乱时,许多地方官吏纷纷投靠安禄山、史思明,而唐将张巡却不肯投敌。他率领两三千人的军队守孤城雍丘(今河南杞县)。安禄山派降将令狐潮率四万人马围攻雍丘城。敌众我寡,张巡虽取得几次小胜,但无奈城中箭只越来越少,眼看就要抵挡不住敌军攻城。这时,张巡想起三国时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心生一计。于是,他急命部队收集秸草,扎成千余个草人,并将草人披上黑衣,然后在夜晚用绳子慢慢往城下吊。

夜幕之中,令狐潮误把草人当成士兵,以为张巡夜袭,急命部队万箭齐发,急如骤雨。张巡轻而易举获敌箭数十万支。天亮之后,令狐潮才知自己中计,后悔不迭。第二天夜晚,张巡又从城上往下吊草人。这次令狐潮并没有上当,依然稳坐军中。张巡见敌人已被麻痹,就迅速吊下五百名勇士,令狐潮仍不在意。五百勇士在夜幕掩护下,迅速潜入敌营,杀得令狐潮措手不及,营中大乱。张巡乘此机会,率部冲出城来,杀得令狐潮大败而逃,损兵折将,只得退守陈留(今开封东南)。

张巡巧用无中生有之计取得了胜利,保住了雍丘城。【计谋解析】

“无中生有”指用“无”来迷惑敌人,来掩盖“有”的真实目的。此计的关键在于真假要有变化,虚实必须结合,一假到底,易被敌人发觉,难以制敌。因此,先假必后真,先虚必后实,无中必生有。使用此计时,有两点应加注意。

第一,此计对于那些生性多疑、过于谨慎的敌人,特别奏效。

第二,当敌方思想已乱、深感迷惑不解时,必须迅速变虚为实,变假为真,变无为有,出其不意地攻击敌方。

凭空捏造,无事生非

无中生有之计,“无”是迷惑对手的假象,“有”则是假象掩盖下的真实目的。

战国时,张仪以“连横”政策的创立者身份活跃在各国间的政治舞台上,他巧舌如簧,纵横捭阖,着实施展了自己的才华。

最初,张仪来到楚国游说,但受到了楚怀王的冷遇,从而在楚国极为潦倒。

张仪想改变这种困窘局面,便心生一计。

那时候,楚怀王正宠爱着两个美人:一个是南后,另一个是郑袖。

一天,张仪见到楚怀王,便对他说:“大王,我到这里已经很久了,却一直没有什么作为。因此,大王请准我离开这里,前往晋国,也许会碰上好运。”

“好吧,你只管去吧!”楚怀王正巴不得他赶快离开,便一口答应。

张仪说:“虽然我是去晋国,但我还会回来一次。请问大王,需要从晋国带些什么?譬如那边的土特产,您若喜欢我可以顺便捎些回来,献给大王。”

楚怀王漫不经心地说:“金银珠宝楚国有的是,晋国的东西没什么可稀罕的。”

“大王就不喜欢那边的美女吗?”

这话像电流一样,使楚怀王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眼睛一亮,问:“你说的是什么?”

“我说的是晋国的美女。”张仪一本正经地解释,“晋国的女人,哪一个不像仙女一样?白皙的肌肤,粉红的脸蛋,杨柳般的细腰。”

这一番话把楚怀王的色欲完全勾起来了,高兴地说:“你马上给我去办,要多带些这样名贵的‘土特产’回来!”

“不过,大王……”

“那还用说,货款是需要的。”楚怀王立即命人给了张仪很多钱,叫他火速去办。

张仪出宫后马上把这消息传开,直传到南后和郑袖的耳里。两人听了,大为恐慌。连忙派人去向张仪疏通,告诉他说:“我们听说先生奉楚王之命,到晋国去办‘土特产’,特送上盘缠,望先生笑纳!”这样,张仪又捞了一把。

过了几天,张仪向楚怀王辞行了,装出依依不舍的样子,说:“这次去晋国,路途遥远,不知哪一天可以返回,请大王赐酒给我壮胆吧。”

“行!”楚怀王亲自赐酒给张仪。

张仪饮了几杯,脸红起来,又下跪拜请楚怀王,说:“这里没有外人,敢请大王特别开恩,请王后和贵妃再赐我几杯,给我更大的鼓励和勇气。”

楚怀王看在张仪要采办“土特产”的份上,把最宠爱的南后和郑袖请了出来,让她们轮流给张仪敬酒。

这时,张仪扑通一声跪在楚怀王面前,说:“请大王把我杀了吧,我欺骗大王了。”

楚怀王见状连忙问:“为什么?”

张仪说:“我走遍天下,从未遇见有哪个女人长得比大王这两位贵妃漂亮的。过去我对大王说过我找‘土特产’,那是没有见过贵妃之故,如今见了,方知把大王欺骗了,真是罪该万死!”

楚怀王松了口气,对张仪说:“这没什么,你也不必启程了。我知道天下间根本没有谁能比得上我的爱妃。”

南后和郑袖听到楚王这样称赞她们,不由得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同时,也向张仪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从此,楚怀王改变了对张仪的态度,而张仪在楚国的待遇也逐渐好了起来。

张仪活用“无中生有”之计,白手撑开局面,达到自己的既定目的,这一策略值得借鉴。

“从无到有,从虚到实”的转换,是无中生有之计成功的重点,同样适用于当今商战之中。

无中生有,妙而嫁祸

无中生有被后人广泛应用在官场之上。在一般情况下,想采取不正当手段升官发财的人,或是制造一些无中生有的新闻来给自己造势,或者嫁祸于人排除异己,总之是想尽一切办法来使自己显达于众人之中。因此,我们就应该多了解此计,以防被险恶之人蒙蔽或陷害。

楚汉彭城之战后,刘邦败逃荥阳。项羽乘胜追击,紧逼城下,并断了汉军的外援和粮道。刘邦十分忧虑,郦食其献计分封六国,以求天下拥戴,被张良否定了,刘邦将郦食其大骂了一顿而告终。

汉王销毁了分封六国的王印,虽然是明智之举,但却无法使项羽退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羽围城越来越急,刘邦忧心如焚,便召集张良、陈平诸谋士商议说:“项羽乘我兵力分散,城内空虚,率兵围攻,有何办法退敌?”

陈平说:“项羽的骨干部下不外范增、钟离昧、龙且、季节这几个人。如果能够离间他们,就可以瓦解项羽的核心组织,削弱他的进攻力量了。”

“何以离间诸将?”刘邦急问。

陈平答:“项羽为人猜忌,易信谣言,只要大王肯捐弃大量黄金,我就有办法去收拾他们。”

“黄金有什么稀罕的,你就拿四万两黄金去吧。”刘邦说,并且还说了一句:“你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陈平受金四万,提出数成,交与心腹。心腹扮成楚兵模样,怀金出城,混入楚营,贿赂项羽左右,散布谣言。

不过三日工夫,楚军内已是传说纷纷,无非是说钟离昧等将功多赏少,不得分封,将要联汉灭楚云云。项羽有勇无谋,素好猜疑,一闻讹传,便信以为真,竟把钟离昧等视作贰臣,不加信任,只对范增信任如故。

项羽疏远了钟离昧,却对荥阳的攻势一点也没有放松,仍然率军把荥阳围得水泄不通。但是,由于汉军坚壁固垒,楚兵终不能越雷池一步,因此项羽心情十分烦躁。

陈平抓住时机,又向刘邦献计道:“项羽攻城不下,正好派人去向他诈降。他必然应允,遣人来讨论条件,到时我们便借此来离间范增,等到项羽军心浮动时再行突围。”

刘邦心领神会,遂命陈平、张良依计而行。

陈平、张良派使者往楚营游说,奉上厚礼甘言,说刘邦不敢与楚王分庭抗礼,愿各守封疆、共保富贵,并划荥阳以东为楚界,荥阳以西为汉界。

项羽想到刘邦势力日益增大,韩信又善于用兵,继续打下去,亦不知鹿死谁手,不如趁早讲和,休养生息,等候机会,东山再起,便招范增前来商量。范增分析道:“这是刘邦的缓兵之计,和谈不是本意,是要把战局拖住,坐等韩信的救兵。今日正当猛攻快打,把刘邦消灭在这里,再去对付韩信。”

项羽犹豫起来,汉使料定是范增从中作梗,乃对项羽说:“大王自应圣裁,左右的话,怕有私弊。因为,胜也好,败也罢,别人一样可以不当楚官当汉官,但大王将怎样处理?况且汉王尚未势穷力尽,韩信的几十万大兵很快就会到来,内外夹攻,大王师疲粮尽,那时欲退不得,欲进不能,不是后悔莫及吗?依臣鄙见,倒不如及时讲和,化干戈为玉帛。这样,不独汉王感恩戴德,老百姓也会讴歌大王的仁义呢!臣虽身在汉营,仍是天下一介贱民,望大王三思,为天下着想,不要被左右暗中出卖了!”

汉使的话掷地有声。项羽一时难以回复,便道:“你先回营,我即派人入城讲和。”

陈平心花怒放,暗想:范增,你也死到临头了!

项羽不听范增的劝谏,派虞子期等人为和谈大使进入荥阳城。

刘邦谎称夜饮大醉,命陈平前来接待。陈平把楚使引到客房,楚使见客房布置得非常阔气,招待的人又都那么殷勤、周到,心里便有几分得意。陈平设了丰盛筵席,请虞子期上坐,顺便问起范增的起居近况,大赞范增,并附耳问:“亚父范增有什么吩咐?”虞子期道:“我们是楚王差使,不是亚父差来的。”陈平一听,故作吃惊,说:“我以为你是亚父差来!”便叫几名小卒撤去上等酒席,随后把楚使领至另一间简陋客房,改用粗茶淡饭招待。陈平满脸愠色,拂袖而去。

众楚使如坠云里雾中,乃整衣求见刘邦。刘邦传话说还未梳洗。侍从引着楚使在密室休息,奉陪一会儿,托辞起身,说:“虞大使请稍候,小臣去帮汉王梳洗。”遂离开密室而去。

虞子期受此怠慢,大为不快,在密室里走来走去,见桌上有几份秘密文件,随即走过去翻阅,找到一纸首尾不写名的信。

内云:“霸王提兵远来,人心不附,天下离叛,兵不过二十万,势渐孤弱。大王切不可出降,急唤韩信回荥阳,老臣与钟离昧等为内应,指日破楚必矣。黄金不敢拜领,破楚后愿裂土封于故国,子孙绵延百世,臣之愿也……”

虞子期大惊,暗思这信必是范增的了。近闻亚父与刘邦私通,尚不相信,今见此信,相信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于是,将信揣入怀中,准备回去告诉楚王邀功。

虞子期回营后,不胜其愤,把自己所受的冷遇,在项王前渲染了一通。然后,将从密室里偷来的匿名信呈给项羽。

项羽看罢密信,怒发冲冠,招来范增大骂;“老匹夫居然起心要出卖我,今天决不饶你!”

范增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深知项羽一向尊敬他,但今天却这么待他,分明早已不信任自己了,便对项羽说:“天下大局已经定了,愿大王好自为之。”

范增解甲归田,一路上怨恨不已,叹气道:“刘邦是个假仁假义、刁钻刻薄的小人,一个亭长怎么能做君王?项羽可是个又能干又豪爽的英雄,将门之子,确实有君王气魄,只可惜……”

范增边走边想,边想边叹气。一路上,吃不下,睡不好,犹如风前残烛,气息奄奄。将至彭城,忽然背上生了一个毒疮,凄凄惨惨、冷冷清清地合上了眼。

范增死后,项羽方才醒悟过来,大喊上当,但悔之晚矣。

用挑拨离间之计,来破坏敌方内部的团结,往往是战胜敌方的绝妙手段。同时,这也警示我们:内部离心离德,必会使自己不攻自破;只有团结一心,方能成事。

虚则虚之,示敌以假

最高明的诈术,莫过于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欺骗敌人。

阿拉曼战役于1942年10月底至11月初,在北部非洲沙漠地带上进行。对手分别是纳粹德意联军的“沙漠之狐”隆美尔和刚刚上任的英国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战役打响前,对垒两军在埃及阿拉曼地区以西一条由北至南、长约六七十公里的防线上形成相互对峙的局面。

在这次战役以前,隆美尔曾大败英军。这一次,新司令蒙哥马利为制服这只奸猾的“狐狸”,同高级参谋们经过审慎研究,最后确定了“指南打北”的军事战略。在狡猾的“狐狸”面前要搞小动作,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狐狸”的嗅觉特别灵敏,那么怎么样执行这一战略部署呢?

这一战略的实施关键,是要在沙石裸露、草木不生的荒滩沙漠上进行大规模的伪装行动,代号为“伯伦特行动”。整个行动分两部分进行,即第一部分是掩饰北线的进攻意图,第二部分是诱敌南移。

在北线,实际要进行的大规模军事行动,需要储备大批的军械物资。如何将这些物资伪装起来,的确是个大难题。英军经过多次试验,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把这些物资伪装成汽车运输队。一箱箱的食物被叠成货车状,然后再盖上伪装网。“汽车”旁又撑起一个个司机住宿的帐篷,里面放的也是物资。同时,还安排了一些真的货车时常出入,更增加了真是那么一回事的错觉。也有一些物资被码成小丘一样,然后蒙上苫布,再盖上层沙土,使其像真沙丘。这样一来,这一带就好像没有什么物资了,可以造成不会有大规模军事行动的错误判断。用来进攻的坦克,则是在发起进攻的前三天才趁黑夜开到前线,并且也用各种办法隐蔽起来。在这些坦克原先停驻的后方,则换上假的坦克模型,使敌人根本看不出坦克调动的迹象。

在南线,同样也制造了各种伪装和假象,以使敌人确信进攻将在南线进行。首先,盟军建造了假输水管,把伸向南方的真水管接长。工程进度也像真的一样,沿途还设有假泵房、假水池等。其次,是制造了进攻大军所需物资的堆放场,堆放假的粮油和弹药。再次,在南线还布置了假阵地、假火力点及假火炮等。这些假的军事设施所表现出的军事行动规模达到了三个半军团。蒙哥马利先用“虚者虚之”的手法,故意示敌以假。一个星期里,阵地毫无动静,等到敌军怀疑这是假阵地之后,又在夜里换上真炮,再“虚者实之”。当战役打响时,这里的大炮也响起来,使德军更相信英军的主攻点在南线。

战役开始后,“伯伦特行动”大获成功,德意联军惨败收兵,其效果连蒙哥马利自己都出乎意料。后来,英军从敌人的文件中看到,由于德意联军根本未发现英军在北线集结部队,只发觉南线在增兵,因此只在南线配置了重兵,等待英军进攻。并且,直至英军在北线进攻打响四天后,南线的德国装甲师也没有移动。

【计谋原典】

示之以动①,利其静而有主②。益动而巽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