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性格的培养:让孩子具有良好的个性
48432900000029

第29章 孩子步入学校后的家庭教育(2)

他们的孩子完全相信他们,因此给予他们信赖,期待他们的忠告,而且自然地以适当的敬意和尊重对待他们的父母。有一种虚伪的尊严有时会使父母丧失信誉,一个自私和专制的父母对他的孩子要求得多,给予得少,傲慢地对待他们,而孩子们则反抗,提出与他们的父母完全相反的要求。但是这还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关键。很少有孩子能抗拒始终如一地担当起一个更高权威的代理的父母向孩子施加的威严。因为他被认可为统治者的代理,所以他更是一个管理者。但是也有一些“关系紧张”的时候,其中,当孩子明确地意识到他自己是学校共同体的一个成员时,这是最为费劲的时候。现在父母所有的机智要起作用了。现在比过去更有必要让孩子意识到家庭权威,只有这样他才知道他如何立身,以及他在学校的作为有多大程度的自由。“噢,妈妈,妈妈?为什么当时你不教我这么做?”这是一位做得不好的、可怜的,因为忽视了他的工作而陷入耻辱的苏格兰年轻人的哭喊。而这恰恰是每一个在学校生活期间没有感受到家庭铁腕压力的男孩和女孩都有权利说的话。他们有权利为日后生活中的几乎任何道德和能力上的失败而回过头去责备他们的父母。但是对权威纯粹的强调并不会起作用,这是一个有关太阳、风和旅行者的棉袄的故事。只有在全能的温和的力量下,父母才享有至上的权力,但是这并非是柔弱、无言——这些都是没有力量的,而是有目的的、坚决的温和,这才是它的要义,只是“因为它是适当的”。

2.对父母的感激

父母会发现,为了他们的孩子,他们要做一些极为精细的活,这种事在人与人之间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甚至是在父母与孩子这样的关系中做这样的事情也需要策略和辨别力。例如,他必须培养孩子心中的感激之情。对忘恩负义的人没什么好说的,即使在古代人之中,忘恩负义也被认为是极为可憎的。然而,还有什么比把利益看成自己理所当然应得、把责任看成他人理所当然的义务更为自然的?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应得的东西,却无意让自己处于其他人的位置,去看看别人为友善所付出的代价,所以感激之情当然不像野生的水果,只要有土壤自然就可以培养出来,光有心是不够的。现在没有人对任何生灵的感激能够超过他对深爱自己的父母的感激,如果要让这个人去体会那神圣的感激之情,就要通过父母用他们的爱和他们永不停歇的仁慈在他心中唤起那令人愉悦的感觉。非常遗憾,但事实是,孩子们是非常麻木的,就像他们对阳光、花朵或者是生活中其他任何令人愉悦的事物的看法一样,他们认为父母的好只是父母自己的事情。一位母亲熬到深夜为她的男孩子们补袜子,对此她什么也不说,而男孩子们穿上袜子后,也很少知道他们是否穿着有洞的袜子。但是经常用这样的事情去提醒孩子是多么地糟糕,比如用“看着,我是怎样不得不一直为你工作!你什么时候也为我做同样多的事情”这种话确实太可恶了,而且是最有害的,这种话不仅仅会激怒听者,而且取消了孩子欠父母的情债。但是在“这些让母亲坐到深夜的大洞”的问题上,温和地打趣,如“别在意,我的孩子,要知道,为你工作是妈妈的快乐”这样的话会让他记忆深刻。而且如果这样以后男孩还不表示,“当我成为一个男人时”要给妈妈买丝绸、缎子、珠宝,那么这样的男孩就是无能的。如果有必要为了孩子们而去做某些事,那么让他们知道,但是不要因为麻烦而责备他们,不要把做这种事当成苦差,而要因为为了他们的缘故把它当成一种快乐。也就是说,作为一种爱的表示,而不是对服务的索求,父母应该为他们的孩子做出好的行为,就像孩子也要送花给妈妈一样。因为感恩不是什么其他的东西,而是爱的流动,而且只有爱才能激起爱。

3.体贴和礼貌

另外一些爱的表现——体贴、礼貌和友好也是这样,父母应该从他们的孩子那里得到这些,不是通过他们对孩子要求而是爱的情感促使他们的孩子这样做。制造服务、尽力、奉献的机会,让孩子感到他们的体贴是他们父母生活中的一种力量。我知道一个女孩,当她十多岁的时候,她第一次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是她有任何使她妈妈满足高兴的力量。不要忽略每天小小的、普通的体贴和关心,——放一把椅子,站在旁边,或是在适当的时候落在后面,在桌边时关心的眼神、倾听的耳朵以及对问题或指导做出敏捷的反应。让孩子感觉到,对这些事情的忽略会使充满爱意的心受到伤害,而履行这些事情像阳光一样令人振奋。而且如果他们有时没有做到,那也只能是他们忘记做了,而不是不愿意,也不是把生活中这些令人愉快的事物看成“都是无意义的”。还要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不断进行友善、亲切、眉眼唇间的令人愉快的交流。让男孩子认识到,一个明亮的眼神交流“早上好,妈妈”会使妈妈感到快乐,而一个转过脸去的冰冷的招呼则像一朵隔在他妈妈和太阳之间的乌云。父母倾向于不讨论这种事情,因为他们不想对自己的孩子死死地揪住不放,说出“给我你欠我的”之类的话。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不是看待这种事情的恰当方法,它根本就不是一个个人问题。华兹华斯有一首深具启迪意义的小诗,它正好说明了我要表达的意思——

发生了一次变化——从此我变得贫穷;

曾经有的爱,如今却已不在,

在我温柔的心门前的喷泉,

它唯一做的就是飘荡洋溢;

曾经它是这样,

从不在意它自己的付出,或是我自己的需要。

我曾经这样度过多少快乐时光!

那时我是多么的幸福,这是天赐的福气!

现在,这口神圣的源泉

这口喃喃爱语、喷洒着鲜活的爱之源泉,

我怎么可以——怎么敢说?

它是一口令人沮丧的暗井。

爱之井——它一定是深深的;

我相信——而且永远不会枯竭;

会是发生了什么?如果里面的水寂静了、沉默了、晦涩了。

这样的变化,在我心泉的每一扇门上这样的变化都让我变得贫穷。

在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口爱的源泉,“它唯一的事情就是流淌”,而在父母这方则要保持体贴、友好、礼貌、感恩、孝顺、奉献这些情感渠道不封闭、不阻塞,而且永远向前流动。保持源泉的流动不仅仅会取悦于父母,因为他们是这支源泉冲击到的第一个对象,而且会使周围的、远处的所有人都感到高兴——家庭、大家族、朋友或者亲戚、学校的伙伴们、邻居们、贫苦的人们、这个世界,直到它所有能够触及的地方。但是如果让源泉在它上升的过程中,在它自然地流向父母的过程中受到阻碍,那就有可能使它迷失,仅仅变成一口深埋的爱之井。如何能让泉水保持流动呢?这部分要通过诗人“诉说”的方法来解决。让儿子和女儿感觉到他们每一次爱的流露所创造的喜悦——而当孩子的爱是拘谨和克制的时候,乌云就降临到父母的心上。天性上的沉默和骄傲使我们倾向于把孩子们“施与”的爱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也不会表露因为孩子们的疏忽遗漏而导致的伤害。但是为了孩子们,这些保守的界限要打破,而且应该尽可能让他们看到父母心中对他们的情感。这也是因为不管是从神的角度还是人的角度,都没有一种教育手段像爱的力量那么强大。应该持有的另一种观念是,爱的情感不是通过它所获得的而是通过它所给予的成长起来的。因此孩子应该保持给予爱的奉献的习惯。混淆纯粹的情感是有害的,这种情感或多或少是一种动物性的举动,它表现为劝诱、哄骗和爱抚戏弄,“迷人的妈妈”、“亲爱的爸爸”——不管在言语上、动作上它表现得多么的亲密深情,这些话不再伴随着爱,因为爱不依赖于这些,它应该表现为实实在在的奉献。幼小的孩子是坦率的,轻易就会给予或接受拥抱爱抚,以他们的方式去“爱”,但是男孩们和女孩们已经部分脱离了笨拙的言语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保守的本能,这改变了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在生命中这一令人尴尬的阶段中,他们需要他们的父母有极大的圆融性和柔韧性,而且奉献、友善和孝顺的爱的渠道应该保持看得见的通畅,而这种爱不再表现为具体的行为。

尴尬的年龄

确实,对于成长中的男孩或女孩,这不只是一个令人尴尬的时期,也是生命中一个危险的阶段。年轻人头脑中第一次充满了关于他们自己权利的观念,而责任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则没有一席之地。不是他们对谁负有义务,而是他们应得什么充斥了他们的思想。“这是一种耻辱”,“这不公平”,“这太糟了”。如果没有人敢于冒险大声地说出这些话,他们就在私下里偷偷地发着牢骚,而且这种牢骚是伴随着日益加剧的蛮不讲理以及“一边倒”这种成人难以理解的情绪而来的。但是这种讨厌的行为并非起源于孩子任何道德上的扭曲。站在他们的立场,相比理性他们确实有更多权利,他们的要求如果只有他们自己而没有其他人重视常常会被迫屈服。只有当他们睁开眼睛,像看清自己的权利一样看清他人的权利,而且只有他们的理性得到了培养,那样他们才有能力在两者之间进行衡量。这种对自己权利的过分强调并非是纯粹的顽皮。我们应该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看待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必须小心不去触犯他们的夸大的正义感以及所有影响他们的东西。他们应该获得他们能够公正地要求的豁免权,而且当他们明显做错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应该努力用很好的幽默来说服他们。同时,要处理会让男孩敢于说“我不”的情绪状态。应该通过他的感情来打动他,当他的这种情感聚集在他自己身上的时候会使他富有攻击性,而当它们通过正义和仁爱的渠道流向他人时则是美丽而善良的。而且这种转向不仅仅是可能的,对于父母来说,引起它的变化还是容易和令人欣悦的。这些情绪已经存在,强烈的正义感,还有爱,这种已经被夸大的自爱,是因为注意力已经被允许专注于自我,而且要求排除对其他人的关心。把孩子的注意力从自我转向其他人依赖于父母,而且情感也会向注意所指的方向流动。例如,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快乐来自彼此的信赖,每个家庭成员对此都有责任。愁眉苦脸地坐在桌边的孩子毁坏了整个家庭的欢乐时光,就像一只手那么小,举在眼睛近处也会遮住所有的阳光。

到底是什么制造了每天的欢乐——盛大的款待,巨大的成功,值得高兴的大事?不,欢乐来自周围人时常友爱的眼光和语调,他们对我们的追求所表现的兴趣和给予的帮助,当我们处于困境时他们的奉献和同情。只要有一个家庭成员容许他自己的脾气恶劣,行为粗鲁,那么这个家庭就不可能快乐。逐渐地,这个家庭就会在精神气氛上变得极度敏感,即使一天的快乐在他们看来也像一只昂贵的花瓶,任何不小心的碰触都可能会毁灭它。现在,这种对自我的注意和对自己权益的要求减弱了,而且它们聚集到兄妹身上、父母身上、仆人和邻居身上,即使只是一个友好的眼神,这样微小的事情也能够给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增添快乐。温情会自然流向那些我们能给予快乐的人。一个感觉自己在家里不算什么的男孩,会把他所有的心意投向他的狗,至少对于这个小东西的快乐,他是不可或缺的。而说到狗——“我认为让小孩养狗是错误的,它会损坏孩子作为人类的价值。”已故的利顿老爷如是说。让男孩有自己的狗,但是让他知道,即使是出自他的一句令人高兴的话也会给多少人带来快乐时光。善心所带来的快乐,给予快乐所带来的快乐,是一条流出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的溪流。发现自己确实可以给家庭带来变化的男孩总处于留心机会的状态。任何一个爸爸或姐姐可能会喜欢的暗示都不会放过。当他不是被硬拉进来,而是出于自愿时,体贴亲切的行为对他并非难事。他的喜爱之情引起更多的喜爱之情,他表示出来的善意回报给了他,而且通过他又再一次回报给他人,就像满池的清水挤掉一些之后会更多地涌出。他看问题不是从他自己的角度,而是从其他人的角度,现在他对正义的喜爱表现为要求与其他人“公平竞争”。

他不会在别人不在的时候听别人说他们的坏话,不会轻易地指责他人的动机毫无价值,或是行为毫无价值,对于其他人的行为、性格、声誉,他是公正的。他不知不觉地就把自己放到了其他人的位置上,而且评判他人像他自己要被评判那样。“教我感受其他人的苦恼,藏起我看到的错误,我向别人展示宽恕,别人的宽恕就会向我展示。”这是他的未成型的,无意识的祈祷。再者,他的善良、他的仁慈不仅仅会抚慰他人的悲伤,而且会表现出对坏脾气的忍耐,对不可原谅的伤害的宽宏大量。他的仁慈友善的行为习惯会逐渐发展成行为准则,直到他的性格形成,而且他会以一个公正的、高尚的人而著名。对于这样的好结果,父母可以做的就是保持渠道的通畅,以及引导水流,把儿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其他人的需求上来,而且不时向他指出能把其他人的快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方法。我无需说明,一句自私的、世故的格言——“照顾好你自己”、“关心你自己的利益”、“以牙还牙”——是如何插进来阻隔渠道或是阻塞源泉的。那么,是否整个的道德训练要把它自己分解成对每一种情感的训练?即使如此,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新奇,因为——当每一条彩虹的色彩都是亮的,那么每一种善意都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