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命的风景
48428900000006

第6章 苇叶船

课后,班长把我们几个女生叫到一边开会:汶川大地震,徐小菡家乡是重灾区,家没了!亲人没了!学校没了!她千里迢迢投奔姨姨家。目前,她还没有渡过阵痛期,班上决定成立一个‘关爱小组’,对她实行‘同步关爱’。就是说,这些天,若发现徐小菡情绪不错,大家就抓紧机会说一些让她开心的事,使她在高兴中淡忘阵痛。她忧伤的时候,我们也一起忧伤,让她感到我们心里和她一样悲痛。

班长算了算时间,又说:“明天就是汶川大地震的百日祭,大家想想,用什么方式寄托我们的哀思?同时,又能使徐小菡释放心底的悲伤,获得精神支援?”

星期天一早,班长叫上我和丛静荷,一起骑车去母亲湖,要我们每人剥20把苇叶。

她说:“汶川遇难同学百日祭典,咱们班不折千纸鹤,咱们换个新花样,改折苇叶船,折一百只苇叶船,放到湖里,寄托我们的哀思。”

这个主意倒真是不坏,可我们没折过苇叶船呀?

班长说她会。去年回内地探亲,姥姥教她怎样折过。她说着,拿起一片苇叶,边折边说:先将苇叶靠根的一头向上折起一寸来长。然后,将折好的部分,掐成三等分,再将两边的那两等分,由右边插进左边的小缝中间。这样,苇叶一头就窝起船形来。接下来,再折小船的另一头。从折好的船身向后留约一拃长,向上折起尾部(剩下的苇叶尾巴,不要弄坏,留着做桅篷)。折好后,同样掐成三等分,同样将两边的那两等分互相插紧,苇叶就完全窝起来,一只小船就成型了。最后,将那船舱中剩余的叶尾,撑高一折,掐掉多余的尾尖尖,紧插在最先折好的苇叶头下,做成桅篷。一只完整的苇叶船就折好了。

剥了苇叶回来,班长用手机通知徐小菡、王亚珊、秦臻几个同学,到学校来做手工。

没想到,徐小菡也会折苇叶船!而且折起来比谁都快都巧,一片苇叶拿在手里不停地翻动着,几折几插,一只漂亮小苇叶船就折成了。

我吃惊地跑到她跟前:“哇!你折得这么漂亮也!”

徐小菡嘴角微微抬了一下,算是一个笑——我看到的第一个笑。我感到很欣慰,激动得不停地跟她说话:“哇!快给我看看!哎,谁教你的?你妈妈教你的,还是你姥姥教你的?”

徐小菡马上收起脸上那一点点初绽的笑容,放下手中那个没有折好的苇叶船,面朝窗口,眼泪直直地往下流。

班长对我虎了一下脸,马上走到徐小菡身后:“徐小菡,不要难过!来吧!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动动手嘛,让脑子休息休息。你一难过,大家都没劲折了。来!”

徐小菡慢慢地转过身,重新拿起那只没有折完的苇叶船,继续折。

我不知有多后悔!嘴无遮拦!怎能对她提起妈妈姥姥呢!这不是往人家伤口上撒盐吗?哎!

有徐小菡这样的快手参加,一百只苇叶船很快折好了。

班长叫人去店里买来一包生日蜡烛,一截一截地剪成小段儿,用胶水粘在小船舱里。

同学们回去吃饭了。徐小菡在继续折。

我走到她旁边:“走吧,回去吃饭吧,今天晚上,要到母亲湖去集体活动,别到时误了车。”

徐小菡不理我,专心致志地挑来最大的几片苇叶,折成四只大大的苇叶船。然后用两根长长的细篾片,穿过船帮,将四条大苇叶船连成一个整体,看上去就像圆明园昆明湖中的大石舫。

苇叶舫做好了,她又开始划苇叶条条,划完一片,再划一片,划出一大堆苇叶条条。然后,就在桌上一经一纬地编起来。编得十分有规律,十分均匀。编好的经纬间,出现一个个小方格。

等编到够大的面积时,就分别向四边延伸出四个小方块,两边的小方块长一点,两头的小方块短一点,再将四边的小方块往上一折一窝,同时将顺着的苇条头,插进横着的苇条里,一个立体长方形魔块做成了。

第一长方形的魔块做好后,她又做第二个……一共做了四个。她将四个立体长方形的魔块,一层一层叠起来,放到那个大石舫一样的苇叶船上,再用苇叶筋将它们固定好——一个十分壮观建筑模型!

“天!你这是做的什么呀?这么气派!”我问。

“教室。”

“教室?……”我懂了——地震中震塌的教室!

正说着,班长从老师那里回来。看见巨大的苇叶舫上,叠放着四层长方块的苇叶教室模型,马上明白过来。上前握着徐小菡的手:“你做的吗?”松开手,把她刚买来的小电节,装了一截在苇叶舫里。开关一按,苇叶舫上“教室”四周的所有小方格,一齐亮起来!看上去,如同教室里的灯,静静的!一到四楼,十六个教室的学生正在上课……

徐小菡一看,再也忍不住了:“班长!呜呜呜……”把班长紧紧抱住。

我们三人抱一起,哭!

一会,班长说话:“哭吧徐小菡!把你内心深处的悲痛尽量释放出来吧!其实,我们心中的泪,不比你们少!不过,今天哭完,以后不要再哭好吗?中华民族不是一个爱哭的民族!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坚强!”她看着徐小菡的脸,“徐小菡,活下去!上帝把许多人生的机会都留给你,你就有责任替他们好好活下去!”

天一抹黑,同学们手里捧着苇叶船,走向操场。

大巴开到母亲湖,母亲湖已是一片日落后的安详,湖水静静!群山默默!

谁的mp3放出低沉的音乐!

班长宣布:汶川大地震百日祭典开始!

带打火机的男生们,纷纷点亮苇叶船里的小蜡烛。一会,湖边上星星点点,亮起一片火光!

班长放下话筒,上来打开那个苇叶舫里的小电节,将它轻轻地推向湖中。一群群小星星,紧随亮着灯的“教室”苇舫,飘飘悠悠,飘飘悠悠,向湖中移动。

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李老师!同学们!塌下去的教室,我又给你们建起来了!你们在里边继续上课吧——!……”

“上课吧!……啊!……啊!……啊!……”

随着晚风,呜咽的喊声,在湖面上越传越远,越传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