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蒙混一时,不能蒙混一世——滥竽充数
成语诠释
【来源】(战国)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
【解释】滥:混杂,引申为蒙混之意;竽:古代一种乐器,可以合奏,也可以独奏。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成语掌故】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善于吹竽的乐师便有三百个。齐宣王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都会让这三百个人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吹嘘说:“大王,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我愿意成为大王众多乐师中的一员。”齐宣王听了很高兴,毫不怀疑地收下了他,将他编进三百人的吹竽队伍中。从此以后,南郭先生就和众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享受同样优厚的待遇。
其实南郭先生压根儿就不会吹竽,他跟齐宣王说的那番话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弥天大谎。每逢演奏的时候,他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就跟着摇晃,人家摆头,他也跟着摆,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就这样,南郭先生混过了一天又一天。
过了几年,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盡王继位。齐盡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和齐宣王不一样,他觉得独奏更悠扬、更逍遥。于是齐盡王下令,要这三百个吹竽的人好好练习,做好准备,一个个轮流吹竽给他欣赏。其他乐师们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却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词解人生
西方谚语说:你可以一时欺骗一些人,却不能一直欺骗所有的人。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
但是南郭先生是有条件的,他与齐宣王的其他乐师一起共事了很长时间,这是一个非常优越的学习条件。如果他是一个有危机意识的人,便应该在“滥竽充数”的这段时间里,充分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向身边的乐师学习,真正掌握吹竽的技巧,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乐师,这样也不至于最后落得个逃之夭夭的下场。
对于现代人来说,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不断丰富自己是必须的,但有的人明明整日担心自己是否会被裁员,却不愿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或许一开始,他们并不是“滥竽充数”之人,但是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他们逐渐落伍了,成为这个时代中不和谐的“音符”。他们明白问题的症结所在,却始终不愿去解决,而是一味地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希望不用通过任何努力也可以一直这样维持现状。终于有一天,裁员的名单上有了自己的名字,他们只能如南郭先生一样,卷起铺盖离开。所以,当你还有条件、有时间可以提升自己的时候,抓住机会让自己的变得越来越强,让自己永远是被需要的那个。
拥有藏宝图不意味着拥有宝藏——按图索骥
成语诠释
【来源】(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
【解释】骥:好马。按照画像上的样子,去寻求好马,结果一无所获。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不能灵活变通。
【成语掌故】
春秋时,秦国有个名叫孙阳的人,善于鉴别马的好坏,只要让他看一眼,便能分辨出马的优劣。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于是人们都把他称为“伯乐”。为了不让自己的一身绝学失传,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识马经验写成一本书,名为《相马经》,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类好马。
孙阳的儿子资质很差,却想继承父亲的事业。在熟读了这本书后,他以为自己学到了父亲的所有本领,便拿着《相马经》去找千里马。《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他按照这个特征找了好久,也没有什么收获。
有一天,他发现路边有一只蹦蹦跳跳的动物,他看了很久,觉得这个东西很像《相马经》中所说的千里马,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个“千里马”捉住,并带回了家。一进门,他便嚷着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它长得和《相马经》中说得差不多,就是个头小了点,蹄子差了些。”孙阳一看儿子手里捉着的居然是一只癞蛤蟆,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回答说:
“傻儿子,你拿的是一只癞蛤蟆,根本不是什么千里马啊!你这样按图索骥是不行的,要学相马的本领,就得多去看马、养马,深入地了解马才行啊!”儿子听了羞愧不已,从此便一头钻到马群中去研究马了。
词解人生
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这固然有点夸张。但是,在学习和工作中,死背教条,生搬硬套,以致闹出笑话的事确实屡见不鲜。前人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应该努力学习,虚心继承,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切实体会、牢固掌握,并加以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书籍作为先人思想文化、科学知识成果的载体,成为后世的指导,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然而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任何思想都是有限的,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那些食古不化、教条死板、不顾实际的读者,反而会被书所误。因此,我们读书时要冷静客观地分析之后再做选择,同时也不可生搬硬套,完全按照书上的内容来做。
不是每本书都需要精读——不求甚解
成语诠释
【来源】(晋代)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解释】甚:很,十分;解:理解。读书只求知道个大概,而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花时间。今天形容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只停留在一知半解上。
【成语掌故】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年的著名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体,开辟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另一种境界。他生活的时代,正是东晋和南朝交替的动乱年代,国家分裂,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他出生于官宦之家,由于家道衰落,生活并不富裕,而是充满了忧患和不幸。但是,陶渊明志趣高洁,淡泊名利。他做彭泽县令时,上面派了个官员下来视察,县里的下级官吏要他端正衣冠去迎接。陶渊明愤然说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继而辞官,回到家乡继续过清贫的生活。
在看透了官场尔虞我诈、腐败黑暗的丑恶内幕后,陶渊明尤其喜爱清静闲散的田园生活。他在勤劳耕作之暇,或与好友饮酒畅谈,或在家里读书吟诗,生活十分惬意。他家门前有五棵大柳树,因此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28岁那年,他写了一篇《五柳先生传》,也就是他自己的小传。
在《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写道:“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这位先生也不知道是何许人,就连姓名也不知道,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而自称为“五柳先生”。他喜欢静谧,不善言谈,淡泊名利。喜欢读书,但不死啃字句。每次有什么新的体会,就高兴得连吃饭都忘了。
词解人生
“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陶渊明的一种读书心得,正是这种读书方法引起了后世的争论,到底是应该观其大略,期在会意,还是应该务精于熟,字斟句酌。其实,读书的目的不同,方法也就不同。
以治学而论,当然要致力于学有所专的攻读和才有所长的培育。但就态度和方法而言,一是博览群书,广收信息以求见多识广,胸有全局,以避免踞于一隅;二是紧扣专长,务于精熟,以集中精力,早登高峰。对于思想者而言,“不求甚解”也许是一种优点,因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往往是在他接触了一种新观点,但又未被完全征服同化使其成为“信仰”的时候,以思想“火花”的形式迸发出来的。一旦完全接受,反而成了思想的桎梏。不要依据别人的观点去选择自己的读书方法,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唯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急于求成只能事与愿违——囫囵吞枣
成语诠释
【来源】(宋代)圆悟禅师《碧岩录》。
【解释】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把枣整个吞咽下去。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
【成语掌故】
从前有一个呆子,家中很有钱。有一次,他到市场上去买水果。摊主不厌其烦地向人们介绍各种水果的好处。呆子听了很高兴,一下子买了好多的水果,坐在市场旁大吃起来。
正在他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一位医生从这里路过,见他这样吃法,就对他说:“小伙子,梨可不能多吃,虽然它对牙齿有好处,但你吃多了会伤脾的。”呆子一听,就不再吃梨,而是一个接一个地吃枣子。医生又说:“红枣虽然对脾有好处,但吃多了会伤牙的,所以也不能多吃。”
呆子听了医生这些话后,不知如何是好,都不敢吃了,呆呆地坐在那里想了很久,过了一会,他兴奋地说:“我有办法了,吃梨的时候,只用牙齿咀嚼,而不咽到肚子里去,这样对牙齿有好处,又不会伤脾;而在吃红枣时,我不用咀嚼,就一口吞下肚子里,这样可以不伤牙齿,又对脾有好处。”说完,就把红枣一个一个地扔进嘴里,囫囵地吞下去了。医生见此情景,忙说:“你这样把枣囫囵吞下去,肠胃不能消化和吸收,对脾也是没有好处的。”
词解人生
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苛求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提高。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还不知道为何成绩没有提高。学习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学习计划,并切实遵守;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认真读书,精于思考;遵循“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点滴中不断地积累知识。
生活也是同样的道理,俗话说: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急于求成,而冲动坏事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许多人学习外语往往缺乏耐心,不愿意去循序渐进地苦练基本功,不去背单词,也不去理解分析语法,一心只希望获得“快速掌握外语”的秘诀。结果,既花费精力又浪费时间,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今社会,每个人都渴望快速成功,所以很多人都产生了投机取巧的浮躁心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所以要想成功就不要太心急,否则,事情只会越做越糟,事倍功半。我们做事不能只图快不求好,养成稳扎稳打的习惯,定会让你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