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向巴菲特学投资
48327100000017

第17章 你也能超越巴菲特

向别人学习,吸取他人的经验

一个人要能向别人学习,善于吸取他人的经验。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态度。巴菲特一生最推崇的老师有三位:霍华德·巴菲特、本杰明·格雷厄姆、菲利普·费雪。他说:“如果没有这几位前辈的影响和开导,我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父亲霍华德·巴菲特是巴菲特的启蒙老师。巴菲特从父亲那里学到了投资股票的基础知识,从而奠定了自己的兴趣和人生目标;本杰明·格雷厄姆是一位学者,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巴菲特正是师从于他,完成了经济学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菲利普·费雪是一位出色的投资专家,他所提出的成长股价值投资策略对巴菲特的影响巨大。

巴菲特受惠于格雷厄姆和费雪两位投资大师,认为两位老师的投资策略虽然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且两人在投资界可谓并驾齐驱。巴菲特不仅潜心研究格雷厄姆、费雪等大师的投策策略,还阅读大量的书刊,涉猎广泛。难能可贵的是,他善于把别人的经验、理论加以翻新,注入自己的想法,并且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完整的投资理论体系。

巴菲特把格雷厄姆和费雪两位恩师看做是自己的“精神父亲”,并用尊敬和感激的口吻说:“我自己有85%像格雷厄姆,有15%像费雪。”

巴菲特善于博采众长。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

“我不认为我有什么新颖的想法,”巴菲特曾经说,“当然,我谈论自己阅读格雷厄姆的著作,我也读过费雪的著作。所以,我自己在阅读中有很多想法。你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很多东西。事实上,我想,如果你基本上都是从别人那里学东西,那么你就不必有太多自己的想法。你只需要运用自己了解得最好的就行了。”

投资是一门学问,一个人要想在投资市场上有所成就,就必须不断学习。学习别人的经验,学习新的理论,学习自己不懂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开股市的陷阱,降低投资的风险。许多人在抱怨自己不能成功时,总喜欢以“我太年轻”为借口。事实上,年轻正是你追求成功的绝佳条件。因为年轻,你有旺盛的精力,对成功充满激情,更有创造的欲望;因为年轻,你可以有时间去努力学习。你的干劲、你的勤奋,都可以成为别人赏识你的因素。就像格雷厄姆对巴菲特的栽培那样。

当然,要想像巴菲特那样年轻时就学有所成,你必须从别人智慧的结晶中吸取精华,做一个聪明的求知者。聪明的求知者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的所学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聪明的求知者重视理论的学习,但更注重知识的应用,他们在实践中检验知识的真伪,并将基础理论进行拓展、发扬。

学习无处不在。这句话对个人来说,就是要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新的信息,以谋求自身的发展。我们满怀感激地接受前人的聪明才智,这是我们的权利;然后,怀着敬意,我们把这些聪明才智传给后来人,这是我们的责任。

股票市场其实就是人生修炼场,它永远给你希望,永远给你纠错的机会。大师们的投资成功事实上是人性的成功,他们的经验表明,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坚定的投资信念是成功的保证和基石。如果你无心修炼或无法修炼到位,那只有远离市场,否则你就会为自己的不成功买单。

投资箴言

不断学习是投资的最好保障,因为投资市场的风云变幻要求每个投资者不断适应它,而适应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学习。

等待投资的最佳机会

我们必须等待最佳投资机会的出现,抓住这样的机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

——沃伦·巴菲特

很多投资者的成绩不好,是因为他们像打棒球一样,常常是在球位不好的时候挥棒。也许投资者并非不能认清一个好球或者一家好公司,可实际上就是忍不住乱挥棒,这才是造成成绩差的主要原因。

托伊·科布曾说过:“威廉姆斯等球时间比别人都多,是因为他要等待一个完美的击球机会。”这个近乎苛刻的原则可以解释为什么威廉姆斯是过去70年里唯一取得400佳绩的击球手。巴菲特对威廉姆斯敬佩有加,在好几个场合,他与伯克希尔的股民分享威廉姆斯的近乎苛刻的原则。在《击球的科学》一书中威廉姆斯解释了他的击球技巧。他将棒球场的击球区划分成77块小格子,每块格子只有棒球那么大。书上说:“现在,当球落在‘最佳’方格里时,挥棒击球,威廉姆斯知道,这将使他击出400的好成绩;当球落在‘最差’方格里时,即击球区的外部低位角落时,挥棒击球只能使他击出230的成绩。”

威廉姆斯的击球策略如运用到投资上显然极为恰当。巴菲特认为,想要取得较好的成绩,就必须等待投资的最佳机会到来。

巴菲特建议投资者要想象自己握着一张只有20格的“终身投资决策卡”,规定一生只能作20次投资抉择,每次挥棒后此卡就被剪掉一格,剩下的投资机会就越来越少。只有这样,投资者才可能慎选每一次的投资机会和投资时机。巴菲特说:“与威廉姆斯不同的是,我们不会因放弃落在击球区以外的三个坏球而被淘汰出局。”

巴菲特说:“在我的投资生涯中,看到市场有太多的资金在流窜,想要用一大笔资金从事合理的活动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我等到了一生中最好的投资机会。”

1969年,也就是巴菲特结束他首次的投资合伙事业的时候,这个过程值得巴菲特迷们好好去研究,因为对很多中国的巴菲特迷来说,如何挖到第一桶金很重要。

所以,我们必须等待绝佳的投资机会的出现,而且要有耐心。就像1998年出现的中国房地产投资机会一样,抓住这样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投资。

投资箴言

对于短期无法预测、长期具有高报酬率的投资,最安全的投资策略是:先投资,等待机会再投资。投资者应记住的是:在下降通道中参与投资,风险无形中放大了好多倍,成功率大大降低,请耐心等待重大投资机会的到来。如果没有好的投资机会,宁愿选择按兵不动。

巴菲特支招:怎样持续获得投资高收益

作为一名投资者,你的目标应当仅仅是以理性的价格买入一家你有所了解的公司的部分股权。从现在开始的5年、10年和20年里,这家公司的收益肯定会大幅增长。

——沃伦·巴菲特

持续获得投资高收益是每位投资者的理想,但并非每一位投资者都能轻而易举地获得投资高收益。现在,让巴菲特为你支招,带你寻找获取投资高收益的捷径。

1.集中投资,凝聚收益

在投资策略方面,巴菲特无疑是集中投资的忠实支持者。他多年来持有的股票组合数目都没有超过十种,可见他把这一投资原则贯彻得多么彻底。巴菲特也因此非常赞同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的一句话:“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确信,正确的投资方法是将大笔的钱集中交给有所了解的企业以及完全信任的管理人员。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将资金分散在大量他一无所知或毫无信心的企业中就可以限制风险,完全是错误的。”

不过,这种观点也曾遇到过挑战,它恰恰与20世纪70年代某名牌商学院提出的学术观点相左。该学术观点认为股票市场是很有效率的,因此计算企业价值在投资活动中无足轻重,投资者可以通过持有一个分散的投资组合来消除任何证券的特有风险。由于该名牌商学院的学术品牌效应,使得很多投资经理都跟风随从。他们以为,价格的波动是投资中所要面对的最大风险。可惜的是,实践并没有证明他们的正确性。

通过不断的实践,巴菲特得出结论:如果投资者能够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并能够发现5~10家具有长期竞争优势、价格合理的公司,那就应该集中投资,以此来凝聚收益。集中投资的回报率高,且有复利的效应,可以使财富增长得更快。

2.抓住股市下跌的好机会

股市天天上涨的想法不太现实。若你想买入股票,认为它的价格是低好还是高好?答案肯定是“低好”。可当股价下跌的时候,你又为什么死盯着股价的波动,净顾着伤心呢?巴菲特经常想用这样的例子来提醒人们,一个成功的投资者该理智、全局地看待股价的波动。与其在那里因为股价下跌而悲伤不已,还不如趁此机会为自己淘几只好股票。

可惜,很多投资者还都“未识庐山真面目”。枉费他们在股市中这么多年,却还在为股价上扬而兴奋,为股价下跌而一筹莫展。巴菲特认为,这等同于他们要为购入的股票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未尝不是一种愚蠢。也只有那些短期投机的人,才会欢呼股价的上涨,真正的长期投资者更喜欢股价下跌。

巴菲特认为,股市下跌的时候,反倒会跌出好机遇,因为可以趁此机会低价购入更多好公司的股票。他甚至说过,只要他还活着,他就会年复一年地买进股票。

3.不要买“便宜货”

虽然“便宜没好货”运用到股市上显得过于偏激,但是我们要切记——便宜的未必是好货。就连股神巴菲特也曾经一时大意栽在了便宜货上。他曾经以很低的价格买进一家百货公司的股票,那里的员工表现一流,还包括大量未入账的不动产和库存。但直到三年后他卖出时,他都没有获得一分赢利,真可谓失策。

因此,当你要以很低的价格买进一只股票时,请你仔细辨认,因为这家公司可能存在着很多潜在问题,它的长期表现可能比现在要糟糕很多倍。巴菲特常常戏称采取这种方式的投资者为“捡雪茄烟蒂的人”。也许他碰巧在大街上发现一根可抽的雪茄烟蒂,可能抽不了几口,但还是能抽一口是一口。购入“便宜货”就像是在努力争取那最后一口的微薄利润。

巴菲特认为,这样的投资思想要不得,原因在于:

(1)你眼中的“便宜货”很可能是一件问题百出的残次品,它接二连三地出问题会让你头疼不已;

(2)你买股票时的相对优势用不了多久就会消耗殆尽,因为公司的高投资、低收入会逐渐侵蚀你的资金。

投资箴言

对任何人来说,投资都不是一件短期的事情,而应该从长期理财的角度去看待。如果要找到一种方法让自己的财富穿过漫长的时间却更具购买力,那就是在投资伊始就必须有长远的布局。合理的价格买入好公司,分享它的成长并获得高确定性的回报,对于希望长期获取高收益的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合乎逻辑的了。如果你能够只关注和投资自己所了解的公司,相对于那些不知道自己投资边界在何处的人,你将变得更加富有。

怎样在股市中实践巴菲特的投资哲学

股市的不变赢家不是别人,正是那些忠实执行长期价值投资策略的投资者。

——沃伦·巴菲特

读了本书的内容后,相信你对巴菲特的投资思想与理念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对于老百姓来说,虽然不指望成为下一个巴菲特,但是要想提高投资绩效,巴菲特的许多策略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1.人找钱不如钱找钱

与传统意义上靠继承或者生产致富的富翁不同,巴菲特从未参与实际的商品生产或销售。他麾下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更像一个巨型的私募基金,投资逐利就是它的主业。现在许多人投资股票和基金,首要的目的是追逐差价。事实上,投资股票和基金使你从最初的自己找钱,转为让上市公司或者基金帮你找钱。这也是为什么在目前全球的投资理财市场上,股票和基金是最主要的品种的原因。

2.只投资自己熟悉的品种

20世纪90年代,巴菲特公开宣称自己对互联网企业不够了解,拒绝投资与此相关的企业,因此他错过了数年的网络股热潮,但也避免了网络股泡沫破裂给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带来的巨额损失。

与此相比,一些普通投资者更喜欢追逐新品种。他们认为在目前已经成熟的股票和基金市场上,可能没有更多的获利机会,市场出现新品种的时候,往往更乐意去尝试。如前两年的浮动型理财产品,及近期的与金价、农产品等挂钩的理财产品,都因为其独特的概念一度受到市场的追捧。虽然从结构上看,本金可能没有受损,但获得的收益有时甚至少于一年期定期存款的收益。因此,当你选择一个理财产品的时候,首先应该问自己是否了解和熟悉该产品,如果不熟悉,即使预期收益再高也应谨慎行事。

3.认真研究目标公司

遗憾的是,许多投资者宁愿花时间无聊地追逐当下的市场状况,也不愿意花时间去研读公司的年度报表。但请记住,一味想用股票市场上那些旁门左道来作为投资策略,是绝对比不上花几十分钟阅读目标公司的最新营运和财务报表来得更加实用有效。

4.长期投资获得最大收益

“钱生钱,利滚利”是过去财主们的口头禅。他们长年放贷,经年累月,别看每次的数字不起眼,但加总起来却是笔大数目。那你为什么不能做个财主式的投资者呢?你要长期垂线,才能钓到大鱼。运用此类方法钓到大鱼的例子很多,如1989年,巴菲特认为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价格被低估,因此他将伯克希尔公司的大量资金投入可口可乐股票中,并持有至今,该项投资从最初的10亿美元已经飙升到2007年的80亿美元。

巨大的收益差距不过就是因为一个投资者比另一个投资者多持有了一段时间。这些都提醒我们,投资时只要看准一个投资品种,就应长期投资。只有如此,你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投资箴言

中国的资本市场虽然还不成熟,但仍然有规律可循。对于掌握了规律的人来说,中国市场更有用武之地,投资也变得易如反掌。在股市中并没有百战百胜的“股神”,失败是成功之母,套牢是每一位投资者迈向成熟所必须跨过的门槛。长期没有被套过的经历,未必是件好事。偶尔被套有利于投资者的操盘技巧更加娴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投资者才能摸索出股市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