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凌晨四点半
48304100000056

第56章 避免做错事,就要三思而后行

哈佛励志箴言:三思而后行的人,很少会做错事情。

不管是做什么事情,我们都不可以鲁莽,要三思而后行。也就是说,凡事都要先进行反复考虑,然后再行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常常看到很多人做事只是一时兴起,而不会把事情考虑周全,等意识到自己的方向错了时,已经无力挽回了。

在哈佛大学,教授们常常会给学生灌输“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的思想,帮助学生克服冲动。那么,你知道三思而后行,需要先思考哪些方面吗?你可以通过思考问题的起源、诱因等,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为什么要经过反复思考呢?我一位哈佛朋友是这样解释的:一个问题可能多种原因,它的背景极其丰富,如果凭第一感觉,我们可能无法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价,而需要进一步地分析研究,才能找到线索。而且,如果被他人制造的假象所迷惑,还可能会误入歧途。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到精细而缜密,以确保万无一失。为此,朋友还给我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野驴在狮子的引诱下,答应和狮子进行合作。但是,正因为野驴没有经过反复思考,让自己进入危险的境地。野驴之所以会答应合作,是因为狮子说自己力量大,而野驴则跑得很快,如果他们俩一起来狩猎的话,一定会大获丰收的。野驴想了想,觉得这确实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最佳组合,便答应狮子的提议了。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在丰收之后,狮子却将猎物分成了三等分,对野驴说:“我是万兽之王,第一份应该归我吧!”野驴点了点头。

“是我帮你狩猎,所以,第二份也应该归我吧!”野驴觉得大事不妙。

狮子接着说:“如果你还不快逃走,那么,这第三份就会让你丧命了。”

这时,野驴大惊,但是已经是追悔莫及了。

在朋友给我讲述的这个故事中,野驴在决定合作事宜时,虽然做了考虑,但它想问题并不周全,只想到了好的方面,而忽略了坏的方面。野驴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状况,压根就没有考虑到双方的实力差距,一旦合作破裂,吃亏的只有弱势的那一方。

这个故事是朋友第一次在哈佛上课时,教授为他们讲述的。就是告诫他们,不管你做什么,都要事先经过深思熟虑,把事情在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以及应对方式全部思量好。

◎哈佛成功秘诀

“三思而后行”是哈佛最看重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做到沉着冷静,而不是急于采取行动。只有毛毛糙糙的人才会迅速采取行动,因为他们常常担心时间不够,而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反复思考的过程。其实,很多事例都证明了越忙就越容易出差错。

如果事先没有想清楚,没有找准正确的方向,就会耽误更多的时间。我们常常听老人家讲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其实,我们最重要的是把刀磨快,也许在起跑线上是耽搁了点时间,但是,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就省事多了,自然,效率也就高多了。

我曾经有过很多次外出旅游的经历,如果事先把行程都安排好了,就可以按部就班、不绕弯路地走下去。反之,如果是毫无准备、慌慌张张地上路,就可能会浪费掉更多的时间。

所以,我们要避免做错事情,就必须得做到“三思而后行”。我们所处的社会非常复杂,各类问题也层出不穷,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并采取有效的行动,就必须在决策之前进行反复思考。

作为一名年轻人,也许轻率、冲动是一种普遍的做法。但为此,也常常会为错误而付出代价,会吃大亏。如果能进行充分的思考,就可以少走点弯路、错路,减少在实现最终目标过程中浪费掉的时间。

通常,我们所说的三思而后行,就是指做事之前要先思。先思考的是自己做什么?要如何去做?做了之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只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了,我们才能避免错误。

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追求着一个结果。我们所做的一切无非就是想要达到这个期望的结果,这就需要反复思考清楚,如果中途有变化,也可以及时做出调整,不至于最终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哈佛考考你

思维题:旅行家萨米在周游世界后,回到他阔别十多年的故乡。有一次,他向乡亲们讲述这十年中他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他还向人们提出了两个奇怪的问题。问1:在非洲的某地,我看到一个人的身体内有两颗心脏,而且都跳动得很正常。你觉得这有可能吗?问2:在大洋洲的某一个村庄里,所有的人都只有一只右眼。你觉得这有可能吗?

答案

是有可能的,孕妇身体内就有两颗心脏;另一只是左眼,不只海盗,所有人都只有一只右眼,不会两只右眼!海盗就只有右眼,所有人都只有一颗右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