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凌晨四点半
48304100000003

第3章 任何事情都要竭尽全力,而不是尽力而为

哈佛励志箴言:只有“竭尽全力”,让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你才能取得更突出的成功!

对于青少年来说,勤奋学习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可是,怎样才算真正的勤奋,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

记得在一次讲座会上,一位年轻人十分无奈地对我说:“对于学习,我真的已经尽力了,可是不管怎样勤奋,最后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时,我并没有针对这位年轻人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而是引用了哈佛校园里广泛流传的一则小故事,希望能够给他启迪。

那是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一位猎人带着他的狗去森林里打猎。

在日落时分,猎人发现了一只野兔,并向它开了一枪。野兔的后腿受伤了,猎人赶紧命令狗去追。然而过了好长时间,狗并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野兔跑掉了。

猎人生气地问道:“野兔哪里去了?”

狗趴在地上“呜呜”地叫着,猎人明白它的话,意思是说:“我已经尽力而为了,可是最终没有追上野兔。”

那只野兔死里逃生,回到自己的洞穴后,家人急切地问道:“你受了伤,后面的狗又尽心尽力地追赶,你是如何逃脱的呢?”

野兔回答说:“狗的确是尽心尽力了,可是我却是竭尽全力地逃命!”

这则小故事的寓意很简单,就是不管我们学什么、做什么,只要我们竭尽全力,让自己的潜能得到开发,那么就没有什么学不会、做不好的。

再看看上面那位年轻人,也许他真的付出过勤奋与努力,可是却远远没有充分地开发自己的潜能,或者在学习上只是一曝十寒。

要知道,我们的大脑原本就是一座潜能的宝库。从科学理论上来说,人脑的信息储存量高达5亿本图书,这个数量远远超过哈佛图书馆的藏书量。可是,就目前而言,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了5%。换句话说,任何一个人只要能让自己的大脑潜能合理的开发,那么他的能力一定不会逊色于爱因斯坦。

还有人生动形象地做出比喻:“一个人的大脑在正常运转时所消耗的能量,可以让一个40瓦的灯泡持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因此,一个人付出了努力却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要么是方法不对,要么就是没有竭尽全力。

2004年,年轻的卡特从哈佛商学院毕业。没过多久,幸运的卡特便被一家大公司录用了。

上班的第一天,老板让卡特说几件自己觉得十分出色的事情。

于是,卡特洋洋得意地说起了自己在哈佛的学习成绩:“在全校好几百名学生中,我的成绩排在第14位!”

卡特本以为老板听了会大大地夸奖他一番,可是老板却反问道:“为什么不是第1名呢?你竭尽全力去学习了吗?”

这句话让卡特无言以对,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开始反思自己,并且将老板的话牢记于心。

就这样,卡特不断地告诫与鼓励自己,在工作上从来不会自满,也没有丝毫的松懈,而是竭尽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最后正如你想象得那样,卡特成功了!他用了三年的时间成为公司里的CEO,并且出版了自己的传记,鼓励人们竭尽全力去追求、去学习。

卡特的成功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懂得释放自己的潜能,懂得竭尽全力去奋斗。我想对青少年朋友说的是:你所付出的勤奋与努力,与你所得到的回报将成正比!当你感到学习有一定压力的时候,也许你并没有竭尽全力。

“尽力而为”与“竭尽全力”是存在差别的,前者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后者却让自己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地开发。

所以说,不管做什么事情,“尽力而为”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只能说明你比一般人付出得更多,却无法让自己超越平庸的界限。

只有“竭尽全力”,让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你才能取得更突出的成功!

◎哈佛成功秘诀

有一个成语叫“户枢不蠹”,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的门轴不经常转动,就会被虫蛀蚀。反过来说,就是经常转动的东西不容易被腐坏,比如我们的大脑就是如此,勤于动脑,才能更加聪明。

我们的大脑其实就是一个潜能的宝库,每个人的学习潜能都是无限大的。如果我的大脑不经常使用,相应的脑神经分支就会出现萎缩死亡的状况。这也就是人们经常爱说的“脑子越用越聪明”。

青少年正处于大脑活跃期,如果没有让脑细胞活跃起来,就会陷入一种低沉的抑制状态,时间久了,自然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现象。

那么,青少年朋友应该如何激发自己的大脑潜能,让学习达到最佳的效果呢?

哈佛学子们的心得体会就是:

1.不要忽略任何一门理论性知识。

2.善于思考,尽量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解释。

3.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并且找出它们的共通性。

4.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从现实生活中总结出经验。

5.多与同学、老师交流,从他们那里获得更多的知识。

◆哈佛考考你

在常概率下,高速公路上同一辆车每半个小时开过的几率是0.95,那么在10分钟看到一辆车开过的几率是多少?

答案分析

1-(1-x)(1-x)(1-x)=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