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
48299600000023

第23章

【译】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等国家大事都由天子决定;国家政治昏暗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等事宜由诸侯决定。由诸侯执掌国家大事,大概十世之内很少有不丧失政权的;如果国家大事由大夫决定,五代之内很少有不丧失政权的;如果是由大夫的家臣把持国家政权,传到三代很少有不丢掉政权的。国家政治清明,那么政权就不在大夫手中。国家政治清明,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纷纷了。”

孔子说:“国家的政事不由天子决定的状况已经持续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的手中也已经四代了。所以,从桓公之后三家大夫的子孙也衰微了。”

【解】

大概是孔子针对当时的现实情况,作出的总结。在孔子看来,最理想的治理情况是由圣明的天子实施“有道”的政治,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侫④,损矣。”

【注】

①谅:诚信。②便辟:虚伪奸诈。③善柔:表面顺从而背后诋毁,即阿谀奉承。④便侫:惯于花言巧语。

【译】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朋友直爽,朋友守信,朋友见闻广博,都是有益的。朋友虚浮,朋友圆滑,朋友夸夸其谈,都是有害的。”

【解】

人和人的交往,既体现着为人之道,更考验着识人之道。“亲贤臣,远小人”不仅仅是君主,对个人而言也是同样的。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乐①,损者三乐。乐节②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③游,乐晏乐④,损矣。”

子糕仁恕

【注】

①乐:喜好,爱好。②节:节制,制约。③佚:同“逸”,安逸。④晏乐:沉溺于宴饮取乐。

【译】

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喜好有节制的礼乐,喜好称道别人良好的德行,喜好结交许多贤德的朋友,这都是有益的。喜好骄纵作乐,喜好安逸闲游,喜好吃喝玩乐,这都是有害的。”

【解】

如今,行千里路(旅游)和与宴乐(与朋友、同事聚餐)已经成为大家休闲娱乐、促进情感交流、增广见闻的常见方式,是当下的“乐”都是有损害的乐,还是寻常百姓的“乐”毕竟不同于君子之“乐”呢?

【原文】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①——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②。”

【注】

①愆(qiān):过失。②瞽(gǔ):有眼无珠,指不能察言观色。

【译】

孔子说:“侍奉君子,常犯的过失有三种——不该说话的时候急于表现自己而说话,就是急躁;该说话的时候却不说,就是隐瞒;没有观察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就是有眼无珠。”

【解】

察言观色自古就是人际交往的一大课程。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

孔子说:“君子处世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警惕贪恋美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盛,要警惕争斗好胜;等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退了,要警惕贪得无厌。”

【解】

圣人同于常人者血气也,异于常人者志气也。血气会随着生命有盛有衰,志气则一如常在,“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是就血气而言;“戒色”“戒斗”“戒得”是就志气而言,为人做事当依凭志气而非血气。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①天命,畏大人②,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③大人,侮圣人之言。”

【注】

①畏:敬畏。②大人:地位高贵的人。③狎:过于亲昵而态度不庄重。

【译】

孔子说:“君子在三个方面要心存敬畏——敬畏上天的宿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箴言。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知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蔑视圣人的言语。”

【解】

君子有信仰故有敬畏、有原则底线,行事兢兢业业,小人无信故无畏,既无所畏惧,行事也就无所顾忌了。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

孔子说:“生来就有知识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后才求得知识的人,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惑再去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惑仍然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人了。”

【解】

学习是实践中的事,是一辈子的事。除在学校外,起居饮食遇到问题需要学习,工作中遇到问题需要学习,为人处世遇到问题需要学习,遇到困惑仍不学习的人,该是怎样的生存状态呢?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①,见得思义。”

【注】

①难:患难,这里引申为后果、后患。

【译】

孔子说:“君子有九件需要仔细考虑的事——观察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看明白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脸上的颜色要考虑是否温和,态度要考虑是否谦恭,交谈时要考虑是否忠诚,办事时要考虑是否谨慎,遇到疑问时要考虑是否应该向别人求教,情绪愤怒时要考虑是否有后患,获取利益时要考虑是否合乎道义准则。”

【解】

举手投足、一言一语、面貌神态、喜怒哀乐,没有不需要“思”的,这就是“礼”,恰到好处的“礼”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之为人的自律和自省,但如果“礼”大过人,就容易对人造成压迫,丧失人之为人的天性乐趣。

【原文】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①汤②。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注】

①探:试。②汤:热水。

【译】

孔子说:“看到好的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好的就好像用手试热水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见这样的话了。隐居在偏僻的地方是为了保持他的志节,遵从道义是为了贯彻他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还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

【解】

独善其身的人孔子是见到了,兼济天下的人孔子还未看到。孔子最称善的大弟子颜回,也似乎只见其独善,未见其经世。孔子不反对独善其身,但没看到兼济天下的人也不免觉得可惜。

【原文】

齐景公有马千驷①,死之日,民无德而称②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注】

①千驷: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叫驷,千驷就是4000匹马。②称:称赞。

【译】

齐景公有马4000匹,死的时候,老百姓没人说他好话。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这说明什么道理呢?

【解】

美好的名声是靠德行来传播的,而非靠的是地位、财富。

【原文】

陈亢①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②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遇庭诗礼

【注】

①陈亢(gāng):即陈子禽。②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

【译】

陈亢问孔子的儿子伯鱼说:“你在老师那里得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庭院中,我恭敬地快步从庭里走过,他问道,‘学《诗经》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经》,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于是就开始钻研学习《诗经》。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又恭敬地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过礼仪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仪,就不懂得怎样立身于社会。’我于是就开始认真学习礼仪。我就听到过这两次。”陈亢回去后高兴地说:“我提出一个问题却得到三个方面的收获,一是该学《诗》,二是该学礼,三是圣人不特殊对待自己的儿子。”

【解】

孔子对待自己的儿子和普通学生没什么差别,既没有秘传,也没有偏私。“远”指的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特别亲热、偏爱。

【原文】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在其他国家人的面前则她称为寡小君;其他国家的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解】

这一章主要谈论的是正夫人的名称。古人对人的称呼有专门的规定,这也是周礼的内容之一,是为了维护等级名分制度,以达到“名正言顺”的目的。

阳货第十七

【原文】

阳货①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②。孔子时其亡③也,而往拜之,遇诸涂④。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⑤,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⑥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⑦。”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拜胙遇途

【注】

①阳货:名虎,季氏的家臣。②归孔子豚: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归,赠送。豚,小猪。③时其亡:趁阳货外出的时候。④涂:通“途”,道路。⑤迷其邦:听任国家迷乱。⑥亟:屡次。⑦与:等待。

【译】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想见他。于是,阳货就赠送给孔子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去答谢他,二人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过来,我有话要告诉你。”(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怀藏着高尚的道德和才能却不拯救国家的靡乱,这能叫作仁德吗?”孔子回答说:“不能。”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却又屡次错过机会,这能说是智慧吗?”孔子回答说:“不能。”阳货说:“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岁月是不等人的。”孔子说:“是啊,我将要出去做事了。”

【解】

当时,阳货把持着季氏的权柄,尝因季桓子而专国政。后来由于企图消除三桓而未成功,逃往晋国。阳货为人奸诈,但他却得了势,气焰如日中天,不可一世。但是,他还是很尊敬孔子的,很欣赏孔子的才干,一再要求孔子为他做事。但在孔子看来,他只是一个“陪臣执国命”的野心家。所以,当他前来拜见孔子的时候,孔子不愿意接见他。后来,阳货就趁孔子不在家的时候,送来一只煮熟的乳猪。根据当时的礼节,大夫送“礼物”给士,如果士没有亲自在家接受,就必须回拜还礼。孔子原本想同样趁阳货不在家是时候前去拜谢。没想到竟然在途中巧遇,阳货抓准时机,抓住孔子所尊崇的“仁”和“智”发问,句句在理,最后孔子无奈地回答道:“诺,吾将仕矣。”当然,事实证明孔子还是没有为阳货做事。这也是孔子提倡的一种通权达变、随机应变的为人处世技巧吧!

【原文】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惟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只是由于习染不同而渐渐地相差远了。”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不能改变的。”

【解】

天生的英才和鲁愚之人,其一生是由先天的禀赋所决定的,基本不会有大改变。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后天的习性终将会导致各人最终成就的不同。好的习惯助人一生,习惯的养成更应从小做起。

【原文】

子之武城①,闻弦歌②之声。夫子莞尔③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

①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②弦歌:以琴瑟伴奏歌唱。弦,指琴瑟。③莞尔:微笑的样子。

【译】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曾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会爱护他人,老百姓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治理。’”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只是同他开个玩笑罢了。”

武城弦歌

【解】

“割鸡焉用牛刀”的对象有两种解释。一认为是针对子游以乐治武城这件事,另一种看法则认为针对的是子游大才治小邑这件事。不过相同的是孔子发现自己在学生面前说了不准确的话,即说道:“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我们现在已不能确知孔子是在同子游开玩笑,还是一时失言,但子游的当仁不让于师和孔子的坦诚谦逊都让人钦佩。

门人故事游与韶巷

公元前470年前后,子游从楚地游学归时,路经韶巷,在此休整小憩,曾在该街市的一个闾巷设坛讲学,宣传孔子的礼乐之仪,以教化当地百姓。讲学之余,子游集合随从弟子,吹奏上古舜帝所作的宫廷音乐中等级最高的雅乐——《韶乐》,又演唱舜传帝位于禹时和臣僚一起唱的《卿云》之歌。歌云:“卿云烂兮,缦缦兮,日月光华,旦旦兮(卿云,指祥瑞之气)!”村人听后深受感化。子游东归后,《韶乐》之声在韶巷“悬梁三日而不绝”,以致醇厚民风、弦歌之声便在当地世代相传。村人怀思子游其德,便把他和随从弟子吹奏《韶乐》之处改名“韶巷”,同时又把村名改为“招贤”以资纪念。然而,后人认为将韶巷作为村名更具代表意义,从此便用“韶巷”替代“招贤”作为村名沿袭下来。后经世代变迁,“招贤”村名已无人提及,但韶巷之名却至今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