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体育
48298500000003

第3章 气象对体育运动的影响(1)

影响体育运动的气象条件

在体育赛事的大看台上,一阵风吹过,神枪手十拿九稳的金牌会戏剧性地旁落;一片雨洒下,绿茵场上的强者却突然变得找不着球门;奥运赛场上的每一块金牌的摘取,不仅是运动员教练员汗水泪水付出的结果,更是体育科技的结晶和综合国力的支撑,还需要比赛时的风调雨顺。

交织着光荣与梦想,变幻着速度与力量。四年一次的奥运盛会赛场上各个项目的竞争十分激烈甚至残酷,这是人类挑战身体极限的最好的地方。挑战着人类速度与力量的极限,征服地球引力的极限,在灿烂的阳光下,在蓝天白云下,在众目睽睽下,去竞争那一块块炙手可热的金牌,体现着公平与竞争,体现着健康与生命力,这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们多年训练的成果的展示,这是力量与健美的完美组合,是经济实力与科研水平的较量。

气象条件与体育运动的密切关系,已经越来越引起体育界和气象界的重视,冷暖适宜、风和日丽的天气会使大型体育运动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增色,运动比赛中充分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对发挥水平、创造佳绩有帮助。影响比赛的气象因素很多,气温、湿度、风、能见度、日照、雨、雪等都在其列,而不同的项目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又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大相径庭。如帆船、帆板一定要有风,没有风就不能比赛。而田径比赛时风速超过限度,所创造的成绩就不被承认,在上报申请记录时,除提供体育赛场的场地、器材等情况外,还必须提供当时的气象条件特别是风速等情况的报告。

气温通常对运动员的神经系统、内分泌功能以及血压有影响。如田赛运动员发挥水平最适宜的气温通常是20—22℃;径赛运动员发挥水平最适宜的温度为17—20℃;室内比赛的射击、拳击、柔道、射箭等项目的适宜温度为13—16℃;篮球、垒球为10—13℃;羽毛球为7℃。湿度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在热代谢和水代谢方面。湿度大会使体内汗液蒸发困难,妨碍散热过程,运动员会感到烦闷,湿度太小又有干渴烦躁的感觉。而且湿度往往和温度相互依存,当气温在40℃、相对湿度在30%,气温在38℃、相对湿度在50%及气温在30—31℃、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运动员消耗太大,身体的调节机能就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使工作能力下降,并提前出现疲劳状态。热天进行体育活动或爆晒在日光下,可使体温升高,当超过一定限度时,易发生中暑;在寒冷的环境中进行训练或比赛,要消耗更多的热量,人体为了维持一定体温,可能产生寒战和不适。所以适宜的温度是运动员发挥最佳竞技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体对热环境的适应比对冷环境的适应要快一些。前者一般要7—8天,而后者要三个星期。但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比冷环境要大一些。湿度较低时,有利于跳跃运动员发挥水平;而湿度偏大时,则有利于短跑运动员产生爆发力,湿度大不利于长跑运动员排汗,会影响耐力。

风除影响人体的热代谢以及神经系统和精神状态外,风向风速对许多运动有较大影响。风对短跑影响很大,在风速不超过2米/秒规则范围内,顺风可提高成绩。据计算,风速2米/秒跑百米,要比无风时快016秒。马拉松比赛在风速小于5米/秒、气温在12—14℃条件下最理想。

实验研究表明,逆风有时还会提高标枪和铁饼的投掷距离。标枪在逆风时最佳投掷角一般为33°—35°,在顺风时最佳投掷角(风速≤2米/秒)为35°。在顺风风速≤2米/秒时,男子铁饼的最佳起始投掷角为33°—34°,逆风时应为21°—31°,女子铁饼在顺风时的最佳起始投掷角为37°—45°。

据推算,微小的风速就会对链球施以驱动作用。在逆风的情况下,随着飞行速度的增加,链球的飞行距离也随之缩短,相比之下,风速为5米/秒的顺风情况却使链球的飞行距离增加了65厘米。但是当这一风速继续增加到15米/秒时却仅仅使飞行距离增加了32厘米。另外,风的作用还改变了链球的飞行轨迹,在风速为10米/秒的顺风情况下,飞行轨迹的最高点要比在静风情况下高出5厘米,而在逆风情况下,这一最高点却比在静风情况下降低了80厘米。

影响铅球投掷距离的主要因素是飞行过程中的正面空气阻力。实验表明,直径为12厘米的铅球的投掷距离(风速为14米/秒)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平均缩短了14到15厘米;直径为13厘米的铅球投掷距离平均缩短了18到19厘米。铅球具有一个光滑的表面也是很重要的因素。逆风会缩短它的投掷距离,但在顺风的条件下,人们并没有观察到顺风对投掷距离非常有利的一面。当风速与铅球的运动速度相等或风速超过铅球运动的速度时,逆风导致的害处变得更大。在风速为5米/秒的逆风情况下,铅球的投掷距离缩短了9到14厘米;在逆风风速为10米/秒时,其投掷距离缩短了22到32厘米。

风速、风向、气温和气压是影响射击准确度的主要气象因素。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在射击比赛当中,当气温为15℃时,气压为1000百帕,场地的海拔高度为1000米,空气的相对湿度为50%和静风时,这样的天气条件最为有利。在射击场上风速超过4米/秒,可能伴随着出现突然的风速和风向的变化。射击时风速如果超过4米/秒,由于风力的作用会使射击的散飞程度增大;在风速为10米/秒时,子弹的散飞程度就是静风情况下的2倍。顺着射击路线的风会使子弹的飞行距离增加,而逆着射击路线的风会使子弹的飞行距离缩短。与射击路线方向成90°角的侧风会改变子弹的前进方向,而伴着从侧面吹来的风,不仅影响了飞行距离,也影响了射击方向。从前面或从后面以不同的角度或多或少地斜着吹来的侧面风比纯粹的侧面风对子弹的作用力相对要小。除了风以外,温度的变化对射击命中率的作用是很大的。空气的温度变化时,密度也随之变化。当子弹在较低的温度下飞行时,因途中与更多的空气分子(较密的空气)碰撞而损失了它的速度。

在游泳比赛中,游泳池的水温不仅对运动员的身体产生生理影响,而且还产生物理影响。总的来说,水温较高时,人体的浮力较小,同时水分子间的相互摩擦也较小,在水温为25℃时出现的内摩擦比在水温为10℃时内摩擦约小30%。普遍认为24℃至28℃是训练和比赛的最佳水温,在国际比赛规定中,24℃的水温是举行比赛的起码水温。

足球运动以它那运动员力量与技巧的结合,激情与智慧的结合,青春与活力的结合成为一项最受众人欢迎的运动。娴熟的控球技术,恰到好处的传接球,完美的配合和准确的临门一脚,吸引着世界亿万人的目光,使众多球迷不远万里跟随自己喜爱的球队观看比赛,成为忠实的球迷。而足球又是一项受天气影响比较大的运动项目。日晒雨淋不仅会影响球员状态的发挥,还会影响观众欣赏精彩的比赛。在世界杯足球赛中,各参赛队常常利用自己主场的优势,获取比赛的天时。如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阿联酋国家队根据乌孜别克斯坦队对高温不适应的特点,利用主场优势战胜了对方;中国队在与阿联酋比赛时,提前一周获得了比赛前一天有大雨的预报,教练和球员早早作好打水仗的心理准备,而不习惯水战的阿队在湿滑的场地上步履艰难以大比分败北。

人对气象条件有一定的适应性,许多运动队利用高科技来帮助训练。如日韩世界杯比赛前,为帮助英格兰队取得好成绩,利物浦某大学专门收集了日韩地区近几十年比赛所在的5月和6月的气候资料,并根据资料分析建立了一个模拟日韩气候的实验室,让队员们在这间屋子里进行适应性训练。

这些科技手段在体育上的应用不可小觑,哪怕它仅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生理机能的5%,都将给比赛带来体能的优势。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运动赛场上,时间已经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数字,这5%将会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

不同气候对运动员的影响

军事指挥家都知道,“天时、地利、人和”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同样,运动员要取得好的比赛成绩,除了过硬的技术外,“天时、地利、人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人和”、“天时”不用多说,这里着重讲讲运动员的“地利”。

影响运动员的“地利”是什么呢?地利除了指当地的水土、饮食习惯外,主要是指天气气候。由于各地地理纬度、水土环境、地形高低不同,因此气候也各有差异,故有民谚“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当两地天气气候差异大时,人体可能产生不适,甚至发生病态,以致影响生理机能的正常进行。比如1986年第十三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墨西哥举行,很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运动员由于不适应当地的高海拔(2300米)、低气压(08个大气压)、高温炎热的天气,结果那些靠体能取胜的球队队员,因高原缺氧,过多地消耗了体力,过早地出现体力衰竭,造成败北,未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又如我国跳高名将朱建华,1983年8月当时在国内已跳过了237米,而在赫尔辛基只跳过229米。赛后他的教练说:“赫尔辛基地处北纬60度,虽然是夏天,可天气很冷,这使出生在上海的朱建华很不适应。”同样,1984年奥运会上朱建华也只跳过了231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气候因素影响成绩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