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生命的澎,交响乐
48295000000007

第7章 “乐圣”贝多芬(1)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年),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8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26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18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他的顶峰之作《第九(合唱)交响曲》完成于1824年。1827年3月26日逝世。他一生写有九部交响曲,八首管弦乐序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十六首弦乐四重奏,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一部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重协奏曲,二十五套变奏曲,一部歌剧,一部声乐套曲,若干首大合唱、戏剧配乐、其他室内乐、歌曲、改编曲等,他集古典音乐精华之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就算是个音乐的门外汉,若是隔壁门洞里传来的《致爱丽丝》和《月光奏鸣曲》也常常叫你怦然心动,这就是一个蛮不错的开端。如果还想进一步搭搭味道,一定要先从交响曲入手。一来贝多芬本人就是交响曲的同义词,他在这上头傲视群雄,无人可及;二来初听者多喜动不喜静,欣赏时注意力容易分散走神,而贝多芬的交响曲大气磅礴,热闹非凡,大起大落,当可带来巨大冲击力和震撼力,把你对音乐的畏惧一举冲垮。

不妨先听“第六”,再听“第四”。此两曲于气势和力度中,兼具万千柔情——当然是英雄的柔情,自然坦荡,真挚宽广,绝不带一丝做作,品味极高,可称绝美。

《第三(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奏鸣曲形式。这一乐章在当时是自交响曲诞生以来最宏伟壮大的乐曲,它外形精致、巧妙,变化无穷。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甚慢板,c小调,3/4拍子。这个乐章具有鲜明的赋格曲效果,响彻着嘈杂的战斗声和凶猛的骑兵嬉游曲。本乐章极为著名,经常单独演出。

第三乐章:诙谐曲,活泼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整个乐章围绕着开始部分的弦乐主题而展开,力度逐渐加强,显得乐曲充满悠闲自得的气氛,令人沉醉。

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降E大调,2/4拍子。乐章的主题采用贝多芬早年的普罗米修斯主题,并以短的经过部和发展部共同构成自由变奏曲形式。

对今天的学者及音乐家而言,虽然《英雄》及更早期(公元1801年)的作品《普罗米修斯的创造》有着非常明确的关系。然而更重要的是,这个作品的真正意图。众所皆知,《英雄》本来是要题献给拿破仑的,尽管最终被推翻了,但是在贝多芬最初的想法中,是将拿破仑认定为新一代的普罗米修斯的。而这样的一种事实,让我们到今天更容易去看清及分析两个作品间的关系及内涵。《英雄》的内涵,不仅在终乐章,而且包含其他乐章,特别是第一乐章,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式的英雄芭蕾。至于《柯里奥兰》序曲,贝多芬则有计划地将之预想成一个戏剧的导入部。这样的一种演出组合带我们回到了贝多芬那个时代。由沙瓦尔创立的the Concert des Nations乐团,使用的是古(那个时代的)乐器,所以能让听者更贴近当时的环境,而这是和我们所熟悉的现代乐团(包括演奏形式)相当不同的东西。当贝多芬创作他的前两首交响曲时,他是承袭自莫扎特的乐器及乐团编制。莫扎特时代的乐团编制,除了少数的例外,包括了六把第一小提琴、六把第二小提琴、四把中提琴、四把大提琴、两把低音大提琴、两个定音鼓、长笛、双簧管、巴松管、单簧管、小号及法国号则各两把(总计36人)。这种乐团的形式,到了贝多芬创作《英雄》时虽仍然沿用,不过贝多芬加了第三把法国号,而且赋予它重要的角色地位。

另外,还有一种看法是:《英雄》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一种探险!《英雄》在交响曲历史上站有分水岭的重要地位。我们甚至可以把交响曲的创作二分为pre-Eroica及post-Eroica。因为《英雄》除了在乐器编制上的革新,我们还可以见证到管弦乐演奏法的转变,从instrumentation转变为orchestration,从乐器演奏转变成管弦乐编成。也就是说,在《英雄》之前,交响曲的演奏是由个别角色的乐器的独奏所组成的。但在《英雄》之后,交响曲的演奏变成了一种super-instrument,每一个乐器的角色与功能逐渐地扩大而且模糊化,视乐曲的表现形式而定,不再是那么的单纯。

《英雄》除了象征管弦乐编成技法的诞生之外,在交响曲结构上也是极为崭新的。以一个开头的乐章主导,然后才决定接下来的三个乐章到底要些什么,这似乎对交响曲的结构及型式上来说都很适合发展及扩展。活泼的快板乐章(第一乐章)明白地宣示了新时代的到来,中段的发展部尝试了一种奏鸣曲式的创新手法,而且包含了一个庞大的发展部及重复。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然而这些都是当时前所未见的东西。还有,在节奏力道及强度上的重视,也带给《英雄》一种史诗般的大格局。

由于这一连串的革新,贝多芬也自知势必在当时的环境中引起反弹。不过,贝多芬也预知时间一久,世人的观感必能有所改变,因而坚定地走下去。很久以后,当贝多芬已经写完了第八号交响曲,他的诗人朋友C.Kufner曾经问道:“你自己最喜欢哪一首交响曲呢?”C.Kufner认为:《I would have thought the Cminor(指第五号交响曲《命运》)》,而贝多芬则立即回道:“No, no, the EROICA”(不,不,是《英雄》)!

古乐版的贝多芬在追求复古的今天已经不能算是惊世骇俗了。飞快的速度、分明的声部、强劲的节奏以及敏捷的反应,都是古乐版的优点。沙瓦尔1994年的版本当然也有如此的特色,加上清晰的录音及宽广的音场,都带来一种听觉上的新鲜和刺激,尤其适合用来表现快版乐章的激昂奋进。沙瓦尔也不愧为古低音提琴出身,带来了弦乐群漂亮的擦弦质感及细腻的表情,很有一种室内乐团的精致。但是在慢板乐章上,则似乎是太过直接而显得有点粗糙,缺乏情感,而这也是大多数古乐版的通病。或许这就是为什么管弦乐编成及乐器会演变成今天这种形式的原因,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贝多芬要革新的原因吧!

贝多芬为什么要将《第三交响曲》的标题改为“英雄?”

反映时代精神,创作具有革命性、英雄性的交响曲是贝多芬毕生的追求。在他于1802年开始创作的《E大调第三交响曲》中,这一艺术理想得到了体现。当时,在贝多芬的眼里,拿破仑完全是一个英勇顽强的民族领袖,一个最能体现公民道德准则的杰出革命家。于是,他将这部作品题献给拿破仑。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这部交响曲,并在总谱的扉页上写着“题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但是,不久后贝多芬便听到了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得知这个领导人民进行卫国战争的人,居然又摧毁革命,重新恢复已经被革命废除了的封建王权和教会,并为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进行了大规模掠夺战争。这对于贝多芬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在盛怒之下,贝多芬将原来的题献字样涂去了,他甚至将纸擦破。至今,这部作品的手稿上还留着贝多芬“愤怒的痕迹”。同年10月,这部交响曲出版时,贝多芬便在总谱的扉页上写下这样一个标题:“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 。所以,后来人们就称《E大调第三交响曲》为《“英雄”交响曲》。

《第五(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1808年,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命运》的文字标题是后人加上去的,缘由是贝多芬在与兴德勒交谈中曾说过,这部交响曲第一乐章开始的音乐动机是“命运的敲门”。其实,这个著名的音乐动机并不是“敲门”的音响模拟,作品的艺术主人公更并非“命运”,而是与“命运”搏斗的人,是一个坚毅不屈又饱尝苦难的人向厄运,向严酷的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的激愤与斗争。贝多芬是在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进步思潮和社会环境中成熟起来的,反对封建专制,热烈追求民主、正义、人道、自由,成为他世界观的基础;为这样的革命理想而奋斗,讴歌人类的社会进步,从黑暗到光明、从斗争到胜利,是贝多芬包括《第五交响曲》在内的诸多重要作品的共同思想主题。正是在这个基点上,他把音乐艺术普通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使他的这些作品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至今仍然给人以鼓舞和教益。

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本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

《第五交响曲》包含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c小调,2/4拍子,奏鸣曲式。乐章开始以很强的力度,在中声区、全部弦乐器并单簧管予以加强,奏响那个震撼性的动机。接着弦乐依次递出,构成模进式的旋律,又综合为乐队全奏,收束在属和弦上。全奏开始的第二句,这个动机出现在属七和弦及其解决上,经过更长的过程、包含更多的发展,强烈地结束了主部的陈述。圆号的过渡句后,由弦乐领先奏出温暖的副部主题:这一主题经过连绵延伸,又在主部动机节奏的促动下,变得活跃、激动,继而连续的主部动机音型,使整个呈示部结束在英雄性格的进一步显示和肯定之中。

展开部:由主部动机在不稳定的和声上强劲奏出开始,从原型、声部间相衔而出,一个声部连续八分音符奏出;从三度间下行跳进,三度下行级进,三度上行级进,四度上行级进;从一个乐器组和声衬托、一个乐器组展开,两个乐器组交替展开;再三个乐器组更密集地展开,形成一个又一个气势不断增长,急促而又连贯,不安而又威风的展开段落,显示出内心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强烈冲突与斗争。在即将达到顶点的当口,音乐突弱,像是临冲刺前的片刻喘息,随后木管、弦乐之间呼应的和弦,由弱而强、而很强;由长音、“命运”音型而声部汇合,在迅速积累而到达的展开的高潮点上,出现了再现部。

再现部在展开部高潮上出现,强化了主部动机的表现分量,也强化了音乐内容的戏剧性特征。主部再现开头这样强烈,必定要使其第二句原来强奏的句头变得黯然失色,音响艺术大师十分巧妙地避开了这问题。在第一句尾音上,延续出一个由双簧管独奏的、带有咏叙特点的、并着意变为慢板的歌腔,使音乐得以稍缓;有如在十分激动的情感中,注入或者说恢复了更多的思考因素。第二句从弦乐四声部递次弱起进入开始,后面便同呈示部中一样发展、收束。呈示部中由圆号奏出的过渡句,在这里改由大管演奏,突出的副部主题也变为C大调。于是再现部里主、副部之间不仅有着性格上的不同,还保留了同名大小调的对比因素,这就为音乐更多的发展及形成另一个高潮,提供了条件和余地。这一切在再现部的结束部里得到充分实现,音乐再次展开,主部动机所包容的激愤的动力,逐渐变成澎湃的狂澜,原来的“震撼”性的特质,变成了巨人惊心动魄的呼唤,呼唤着未来,呼唤着为迎接光明、胜利的降临而继续奋斗!

第二乐章:活泼的行板,bA大调,3/8拍子,双重变奏曲形式。这里的“双重变奏”是指这一乐章有两个音乐主题,先后呈示之后再陆续出现它们的变奏。这个乐章和两个主题之间带有主歌与副歌式的关系。所以也可以称作主副歌式的双重变奏曲形式。第一个主题开始由中提琴、大提琴齐奏:它抒情而深沉,带有哲理思考的意味;第二个主题的音调具有法国大革命时期一些进行性歌曲的特点,先由单簧管、大管奏出:这两个歌唱性很强的主题,在它们的后半和变奏处理中,都是很器乐化的。第一变奏中第一主题作连续16分音符的华彩性变体,后半仍恢复原状;第二主题保持原来的旋律进行,但伴奏部分则变原来的三连音为连续32分音符。从第二变奏开始不仅变奏形态有更大的变化,而且音乐逐渐发展,进而有和声、调式上的变化和音乐上的展开,最后结束在第一主题句尾那个号角式音调上,短促有力、音响饱满,表现着信心和力量。